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68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包括药巾本体及敷料体,其中,上述药巾本体又包括底层及面层,底层上设有敷料槽,面层沿敷料槽的周缘覆盖在面层上;上述敷料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敷料槽内,并通过固定膜固定,敷料体内装有敷料,将药巾对准伤口进行敷料医疗。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使用简单方便,可循环使用,成本低并且疗效好。
【专利说明】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药巾,特别指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

【背景技术】
[0002]药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外敷治疗工具,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妇用卫生巾,相对于普通的卫生巾,药巾上附带有药物层,以便针对使用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医疗保健、杀菌消炎等,药巾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有出现。但是传统的药巾药物层与药巾本体设计固定在一起,由于药物层中含有的药物需要在特殊条件下保存才能保持药性不变,因此存在一个保存期限短的问题,且放置较长时间后的药巾其药用效果差;另外,相对于传统的粉末药物层,液体药物层具备药物有效利用率高,药效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近年来,液体药物层逐渐取代粉末药物层,但是,液体药物层也存在药物保存的问题,并且在使用时,由于液体的易流动性,常常出现液体药物流失的情况,浪费了药物,造成不便。
[0003]目前,为了防止患者由烧伤、烫伤、开放性创面等引起的伤口感染,常常需要在伤口部位加敷料进行杀菌消毒,以催进伤口愈合。常用的敷料多为粉末状,但是粉末状敷料渗透性差,不能有效杀灭创面深层的细菌;也有使用敷料的,多以银离子溶剂为主,需要的配方原料多,制备工艺复杂,加工条件苛刻,且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巧妙,使用简单方便,可循环使用,成本低并且疗效好的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
[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包括药巾本体及敷料体,其中,上述药巾本体又包括底层及面层,底层上设有敷料槽,面层沿敷料槽的周缘覆盖在面层上;上述敷料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敷料槽内,并通过固定膜固定,敷料体内装有敷料,将药巾对准伤口进行敷料医疗。
[0006]优选地,所述的底层为不渗透的塑料膜层,面层为柔性材料层,面层可拆卸地粘结在底层上。
[0007]优选地,所述的固定膜为渗透的柔性材料层,固定膜与药巾本体可拆卸地连接,并将上述敷料体固定在敷料槽内,使用时,撕开固定膜以使敷料体暴露在外。
[0008]优选地,所述的敷料体与药巾本体单独封装,敷料体I包括敷料底层、敷料面层及敷料层,其中,上述敷料底层与敷料面层可拆卸地粘结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敷料空间;上述敷料层设置在敷料空间内,并与敷料底层固定,使用时,掀开敷料面层并撕下,将敷料体剩余部分放入敷料槽内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的敷料底层和敷料面层均为不渗透的塑料膜层,上述敷料层为吸水材料层,其上吸附有敷料。
[0010]优选地,所述的敷料中包括抗菌肽。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将药巾本体与敷料体分离的新型敷料药巾,药巾本体与敷料体分开封装,分开保存,从而解决了药巾保质期短,使用药效差的情况;药巾本体包括底层及面层,底层为不透水的塑料膜层,底层上设有敷料槽,敷料槽也为不透水,因此使用时将敷料体放置在敷料槽内,可以防止敷料体内的敷料流失,从而避免浪费药物,降低药效的问题,而在底层的上部覆盖柔性材料的面层,以便在使用时给使用者更加舒适的感受,设计人性化;敷料体通过固定膜可拆卸地固定在敷料槽内,而固定膜为透水材料制成,因此在使用时不会阻挡敷料进入人体敷料处。
[0013]另外,敷料体又包括敷料底层、敷料面层及吸水材料层,敷料底层与敷料面层为可拆卸地粘结,吸水材料层固定在敷料底层上,吸水材料层中含有敷料,使用时先将敷料面层撕下来,然后将剩余吸水材料层及敷料底层放入敷料槽内,通过固定膜固定,即可进行敷料,使用方便简洁,效果好;并且针对不易保存的敷料,本实用新型在制造时还可将敷料与敷料体分开封装保存,可将敷料保存的储存瓶中,在撕下敷料面层时,再将敷料倒入吸水材料层,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敷料的药用活性,提高保存期限。
[0014]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药巾本体可循环使用,使用完后将敷料体从敷料槽内取出,进行杀菌消毒后,又可进行下一次敷料,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药巾本体的底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药巾本体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敷料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包括药巾本体I及敷料体3,其中,上述药巾本体I又包括底层11及面层12,底层11上设有敷料槽2,面层12沿敷料槽2的周缘覆盖在面层11上;上述敷料体3可拆卸地设置在敷料槽2内,并通过固定膜4固定,敷料体3内装有敷料,将药巾对准伤口进行敷料医疗。
[0021]底层11为不渗透的塑料膜层,面层12为柔性材料层,面层12可拆卸地粘结在底层11上。
[0022]固定膜4为渗透的柔性材料层,固定膜4与药巾本体I可拆卸地连接,并将上述敷料体3固定在敷料槽2内,使用时,撕开固定膜4以使敷料体3暴露在外。
[0023]敷料体3与药巾本体I单独封装,敷料体3包括敷料底层31、敷料面层32及敷料层33,其中,上述敷料底层31与敷料面层32可拆卸地粘结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敷料空间;上述敷料层33设置在敷料空间内,并与敷料底层31固定,使用时,掀开敷料面层32并撕下,将敷料体3剩余部分放入敷料槽2内固定。
[0024]敷料底层31和敷料面层32均为不渗透的塑料膜层,上述敷料层33为吸水材料层,其上吸附有敷料。
[0025]敷料中包括抗菌肽。
[0026]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将药巾本体与敷料体分离,药巾本体与敷料体分开封装,分开保存,从而解决了药巾保质期短,使用药效差的情况;药巾本体包括底层及面层,底层为不透水的塑料膜层,底层上设有敷料槽,敷料槽也为不透水,因此使用时将敷料体放置在敷料槽内,可以防止敷料体内的敷料流失,从而浪费药物,降低药效的缺点,而在底层的上部覆盖柔性材料的面层,以便在使用时给使用者更加舒适的感受,设计人性化;敷料体通过固定膜可拆卸地固定在敷料槽内,而固定膜为透水材料制成,因此在使用时不会阻挡敷料进入人体敷料处。敷料体又包括敷料底层、敷料面层及吸水材料层,敷料底层与敷料面层为可拆卸地粘结,吸水材料层固定在敷料底层上,吸水材料层中含有敷料,使用时先将敷料面层撕下来,然后将剩余吸水材料层及敷料底层放入敷料槽内,通过固定膜固定,即可进行敷料,使用方便简洁,效果好;并且针对不易保存的敷料,本实用新型在制造时还可将敷料与敷料体分开封装保存,可将敷料保存的储存瓶中,在撕下敷料面层时,再将敷料倒入吸水材料层,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敷料的药用活性,提高保存期限。本实用新型的药巾本体可循环使用,使用完后将敷料体从敷料槽内取出,进行杀菌消毒后,又可进行下一次敷料,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0027]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妇用卫生巾,还可以作为一种常见的外伤敷用贴,本实用新型的敷料可根据实际情况而使用不同的组分,以便针对不同的使用情况,而不仅仅局限于外伤敷料。
[00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巾本体(I)及敷料体(3),其中,上述药巾本体(I)又包括底层(11)及面层(12),底层(11)上设有敷料槽(2),面层(12)沿敷料槽(2)的周缘覆盖在面层(11)上;上述敷料体(3)可拆卸地设置在敷料槽(2)内,并通过固定膜(4)固定,敷料体(3)内装有敷料,将药巾对准伤口进行敷料医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11)为不渗透的塑料膜层,面层(12)为柔性材料层,面层(12)可拆卸地粘结在底层(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膜(4)为渗透的柔性材料层,固定膜(4)与药巾本体(I)可拆卸地连接,并将上述敷料体(3)固定在敷料槽(2)内,使用时,撕开固定膜(4)以使敷料体(3)暴露在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料体(3)与药巾本体(I)单独封装,敷料体(I)包括敷料底层(31)、敷料面层(32)及敷料层(33),其中,上述敷料底层(31)与敷料面层(33)可拆卸地粘结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敷料空间;上述敷料层(33)设置在敷料空间内,并与敷料底层(31)固定,使用时,掀开敷料面层(32)并撕下,将敷料体(3)剩余部分放入敷料槽(2)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料底层(31)和敷料面层(32)均为不渗透的塑料膜层,上述敷料层(33)为吸水材料层,其上吸附有敷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敷料的医疗保健药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料中包括抗菌肽。
【文档编号】A61F13/15GK204192865SQ201420563991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黄宏南, 王娟娟, 吴志仁 申请人:黄宏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