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372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涉及抑制肥胖的效果优秀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红参是指以人参为原材料,利用蒸气或其他方法对未晒干的水参进行蒸熟后晒干的水参或红参,水参作为刚采没多久的人参,在进行常温保管的情况下,因疏于管理而存在腐烂的忧虑,因此,以剥皮并干燥的白参的方式保管,或者以未剥皮而直接用水蒸气蒸熟的红参的方式保管。

红参不仅可以长期保存,且在制备过程中可产生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从而有助于解乏、增强免疫力、血液循环等,但随着对健康的关注,对此的需要正处于逐渐增加的趋势。

并且,红参被公认为具有抑制肥胖的功效,然而作为对此的现有技术,公开了韩国公开特许第10-2010-0013040号的“包含石榴提取物及红参提取物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或肥胖的组合物”,其包含石榴提取物及红参提取物。

最近,随着预防由肥胖引起的成人病的必要性和对于健康的认识的增加,有必要开发利用红参来更加提高肥胖效果的技术,为此,需要更为具体且容易的红参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 制备且肥胖效果优秀的红参干燥物。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一同烧开水和绿茶叶来产生的水蒸气,对水参或红参进行蒸熟的步骤;对蒸熟后的上述水参或上述红参进行干燥的步骤;对干燥后制成的红参进行冷冻干燥的步骤;以及将冷冻干燥后的上述红参制成粉末的步骤,对上述水参或上述红参进行蒸熟的步骤包括以下过程:上述绿茶叶相对于上述水的重量百分比为0.001~50%,以92~98℃的温度第一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第一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接着,以77~83℃的温度第二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第二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接着,以92~98℃的温度第三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第三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一同烧开水和绿茶叶来产生的水蒸气,对水参或红参进行蒸熟的步骤;对蒸熟后的上述水参或上述红参进行干燥的步骤;用水提取如上所述地干燥后制成的上述红参的步骤;以及对经上述提取而得的液体进行浓缩来制成粉末的步骤,对上述水参或上述红参进行蒸熟的步骤包括以下过程:上述绿茶叶相对于上述水的重量百分比为0.001~50%,以92~98℃的温度第一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第一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接着,以77~83℃的温度第二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第二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接着,以92~98℃的温度第三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第三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在用水提取上述红参的步骤中,按上述红参和上述绿茶叶的混合物和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3~30,在提取机中装满上述红参和上述绿茶叶的混合物和水之后,在80~95℃的温度下进行2~4次加热提取,加热提取的总时间为8~12小时,上述红参和上述绿茶叶的重量百分比为1:0.01~1.5。

根据本发明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及其制备方法,可提供便于制备且肥胖效果优秀的红参干燥物。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用于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中说明蒸熟过程的一例的图。

图3为用于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中说明蒸熟过程的另一例的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5至图1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效果的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试验报告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通过多种变形来具有多种实施例,因此,在附图中例示出特定实施例来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这种特定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而是包括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所包括的所有变更、等同技术方案乃至代替技术方案。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与附图文字无关,对于相同或相对应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此的重复说明。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利用一同烧开水和绿茶叶来产生的水蒸气,对水参或红参进行蒸熟,并对蒸熟后的上述水参或上述红参进行干燥,对干燥后制成的红参进行冷冻干燥,并将冷冻干燥后的上述红参制成粉末。此时,可以仅对红参进行冷冻 干燥来制成粉末,或者与绿茶叶一同对蒸熟的结果物进行冷冻干燥来将冷冻干燥的红参和绿茶叶一同制成粉末。在将绿茶叶与红参一同制成粉末的情况下,在蒸熟的过程中,由于其中含有新产生的人参皂苷,因此可提高人参皂苷的获得率。

绿茶叶相对于水的重量百分比可为0.001~50%,水和绿茶叶为了产生水蒸气,例如,能够以92~98℃的温度第一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第一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接着,以77~83℃的温度第二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第二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接着,以92~98℃的温度第三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第三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并且,为了对蒸熟后的水参或红参进行干燥,例如,能够以55~65℃的温度第一次干燥,上述第一次干燥的时间为8~12小时,接着,以45~55℃的温度第二次干燥,上述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8~12小时,作为一例,能够以使水分含量成为12~16%的方式干燥。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利用一同烧开水和绿茶叶来产生的水蒸气,对水参或红参进行蒸熟,对蒸熟后的上述水参或上述红参进行干燥,用水提取如上所述地干燥后制成的上述红参,并对提取的上述液进行浓缩来制成粉末,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对红参进行冷冻不同,用水提取红参,并对经上述提取而得的液体进行浓缩,在这一点上存在差异。并且,可以用水仅提取红参,或者与红参一同用水提取蒸熟的结果物绿茶叶,并对这种经上述提取而得的液体进行浓缩来制成粉末。

与本发明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一同更为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

图1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可包括:步骤S11,利用一同烧开水和绿茶叶来产生的水蒸气,对水参或红参进行蒸熟;步骤S12,对蒸熟后的水参或红参进行干燥;步骤S13,对干燥后制成的红参进行冷冻干燥的步骤;以及步骤S14,将冷冻干燥后的上述红参制成粉末。并且,冷冻干燥步骤S13及粉末化的步骤S14可以仅对红参进行冷冻干燥来制成粉末,或者与红参一同对蒸熟过的绿茶叶进行冷冻干燥来将冷冻干燥的红参和绿茶叶一同制备成粉末。

在对水参或红参进行蒸熟的步骤S11中,绿茶叶相对于水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0.001~50%,作为一例,可以为1.67%,例如,可在的水中放入50g的绿茶叶来进行混合。其中,绿茶叶相对于水的重量百分比小于0.001%的情况下,绿茶的主要成分儿茶素极少在水中涌出,从而呈现出与水相同的效果,无法获得所需的功效,绿茶叶相对于水的重量百分比大于50%的情况下,在被干燥的绿茶叶吸收水并烧开方面存在困难。

对水参或红参进行蒸熟的步骤S11可包括以92~98℃的温度第一次烧开水和绿茶叶,上述第一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接着,以77~83℃的温度第二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第二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接着,以92~98℃的温度第三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第三次烧开时间为2~4小时的过程,然而作为一例,能够以95℃的温度第一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上述第一次烧开时间为3小时,接着,以80℃的温度第二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上述第二次烧开时间为3小时,接着,以95℃的温度第三次烧开上述水和上述绿茶叶,上述第三次烧开时间为3小时。这种蒸熟的时间范围和温度范围为考虑到Re、Rb2、Rg3、Rg5等生成效率和经济性而决定的,且也是考虑到防止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而决定的。

如图2所示,对水参或红参进行蒸熟的步骤S11可在蒸熟机10中 放入水和绿茶叶,并借助利用加热装置20加热蒸熟机10来产生的水蒸气将位于蒸熟机10的内部的柳条盘11的水参或红参蒸熟。其中,蒸熟机10可以为了开闭而设有能够拆装的盖12,可以在盖12设有用于排出水蒸气的排出口13。

如图3所示,对水参或红参蒸熟的步骤S11可在加热容器30中放入水和绿茶叶,并向蒸熟容器40供给利用加热装置32加热加热容器30来产生的水蒸气,从而将位于蒸熟容器40的内部的柳条盘41的水参或红参蒸熟。其中,蒸熟容器40可以为了开闭而设有能够拆装的盖42,可以在盖42设有用于排出水蒸气的排出口43。

对蒸熟后的水参或红参进行干燥的步骤S12可包括使用干燥机或通过日光干燥来以55~65℃的温度对红参或水参进行第一次干燥,上述第一次干燥的时间为8~12小时,接着,以45~55℃的温度第二次干燥,上述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8~12小时的过程,作为一例,以60℃的温度对蒸熟后的水参或红参进行第一次干燥,上述第一次干燥的时间为10小时,接着,以50℃的温度进行第二次干燥,上述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10小时。因此,对通过第一次干燥来蒸熟的水参或红参的表面部分进行干燥,并通过第二次干燥来使蒸熟后的水参或红参的内部水分慢慢涌出。

对蒸熟后的水参或红参进行干燥的步骤S12可以对蒸熟后的水参或红参进行干燥,使上述水参或上述红参的水分含量成为12~16%,作为一例,可以对蒸熟后的水参或红参进行干燥,使蒸熟后的水参或红参的水分含量成为14%。

将冷冻干燥后的红参制成粉末的步骤S14可同时将红参干燥物的主根(同体)、支根(主枝)、须根(主枝中的分枝)制成粉末。这是因为粉碎主根、支根及须根时,他们的粒子均匀,且没有成分变化。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可包括:步骤S21,利用一同烧开水和绿茶叶来产生的水蒸气,对水参或红参进行蒸熟;步骤S22,对蒸熟后的水参或红参进行干燥;步骤S23,用水提取如上所述地干燥后制成的上述红参;以及步骤S24,对经上述提取而得的上述液体进行浓缩来制成粉末,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对红参进行冷却不同,用水提取红参,并对经上述提取而得的液体进行浓缩,在这一点上存在差异,除此之外,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方法相同。并且,提取步骤S23及粉末化步骤S24可以用水仅提取红参,或者与红参一同以水提取蒸熟的结果物绿茶叶,并对这种经上述提取而得的液体进行浓缩来制成粉末。

在用水提取红参的步骤S23中,可将经过干燥制成的上述红参和上述绿茶叶的混合物和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3~30放入提取机,在80~95℃温度下进行2~4次加热提取,加热提取的总时间为8~12小时,作为一例,可在提取机放入红参300g和水6L,并在90℃温度下进行3次加热提取,加热提取的总时间为10小时,从而制备18L的提取液。

用水提取红参的步骤S23中,可将经过干燥制成的上述红参和上述绿茶叶的混合物和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3~30放入提取机,在80~95℃温度下进行2~4次加热提取,加热提取的总时间为8~12小时,红参和绿茶叶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1:0.01~1.5,作为一例,可在提取机放入红参300g和水6L,并在90℃温度下进行3次加热提取,加热提取的总时间为10小时,从而制备18L的提取液。此时,绿茶叶可以为完成蒸熟步骤S21的结果物,进而,可以为全部完成蒸熟步骤S21和干燥步骤S22的结果物。

对经上述提取而得的液体进行浓缩来制成粉末的步骤S24使红参或红参和绿茶叶的提取液在浓缩机中浓缩之后,通过冷冻或喷雾干燥并利用粉碎机来制成粉末。

对本发明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作用进行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向蒸参机放入水3L之后,将干燥的绿茶叶50g均匀混入水中,然后将清洗后的水参放入蒸参机的柳条盘,并利用烧开后产生的水蒸气进行蒸熟。此时,前3个小时以95℃的温度进行加热,之后的3个小时以80℃的温度进行加热,最后的3个小时以95℃的温度进行加热,从而进行蒸熟。以这种方式蒸熟的水参或红参在干燥机中以60℃和50℃的温度分别干燥10小时之后,以使水分含量成为14%的方式进行日光干燥,之后同时对红参干燥物的主根、支根及须根进行冷冻干燥来制成粉末。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除绿茶叶之外,以相同的方法制成了粉末。

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皂苷含量分析结果如以下表1所示,使用LC/MS来分析了皂苷含量。

表1

根据表1,可知与比较例1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Rh1、Rg3(S)、Rg3(R)、Kk1、Rg5等大有增加,这表示与比较例1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1可发挥出优秀的肥胖效果的根据。

并且,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及其制备方法抑制肥胖的功效,对上述实施例1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和饲料

从多勿科技公司(韩国大田)接收24只C57BL/6J类小鼠(25g公鼠)之后,在开始进行实验食用前一周,为了使其适应实验室环境而提供普通的固体饲料。实验动物在结束适应期间之后,利用随机分组法来配置成4组,每一组6只。实验组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实施例1)20mg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实施例1)40mg组。向除正常组之外的所有实验组供给的高脂肪饲料(high fat diet)均添加Lard来自由提供增加了45%千卡脂肪(Kcal fat)热量的改性AIN 76A纯化的饮食(Modified AIN 76A purified rodent diet)(45%千卡脂肪)。向正常组自由提供AIN 93G纯化的饮食(AIN 93G purified rodent diet)基本饲料。

2)实验动物组的设定

整个实验组分为4组,且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及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

实验动物组和食用饲料

a)正常组(N):基本饲料(AIN 93G diet)

b)对照组(Con):高脂肪(High fat)(45%千卡脂肪)饲料

c)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实施例1)20mg给药组:高脂肪(45%千卡脂肪)diet+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实施例1)20mg给药组

d)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实施例1)40mg给药组:高脂肪(45%千卡脂肪)diet+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实施例1)40mg给药组

3)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制备及给药

根据上述实施例1来调剂用于实验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在向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给药1g/Kg(B.W.)(120mg/1.2ml D.W)的所调制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向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给药2g/kg (B.W.)(240mg/2.4ml D.W.)的所调制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之前,直接进行稀释来分别实施了0.2ml或0.4ml的口服给药。向正常组和对照组口服给药相同量的蒸馏水。

2.实验方法

1)观察体重的变化

以开始实验食用的天为基准,以一周为间隔,在上述10点测定实验动物的体重,并在测定共六周之后,测定了体重的变化量。

2)食物摄入量与食用效率

以一周为间隔,共六周在规定时间点测定了实验食物摄入量。食用效率以食物摄入量除以体重增加量的方式进行了计算。食用效率为体重增加量(g)除以食物摄入量(g)。

3)所要分析的饲料的采取及处理

在结束实验之后,使实验动物绝食12小时,之后在乙醚麻醉条件下切开腹部和胸腔,并从心脏中采集血液。使所采集的血液凝固之后,在3000rpm条件下进行20分钟的离心分离来分离血清,并将此利用于分析血清脂及肥胖相关激素的浓度中。在深冻冰箱(Deep Freezer)中保管分析前的血液。采取血液后截肢所有动物的附睾和肾脏周围的脂肪组织,并测定各个的脂肪重量。之后,一部分动物在被切断下大静脉之后向左心房注入生理盐水,并进行了5分钟的放血。在放出所有血液之后,重新通过左心房注入固定液(Bouins solution)来进行了灌注(perfusion)固定。从被固定的动物中截取大脑、胃肠、肝、胰腺及脂肪组织来利用在制造石蜡(paraffin)切片,而为了制造冻结切片,向包含20%蔗糖(sucrose)的固定液中重新放入一部分组织(大脑、肝及附睾周围脂肪)来进行后固定。

4)观察脂肪增加量和脂肪细胞的大小

在实验结束之后,测定从实验组中截肢的附睾周围脂肪和肾脏周 围脂肪的重量,并测定了脂肪增加量的变化。利用Bouins solution来固定一部分附睾周围脂肪组织之后,在20%蔗糖浸泡一夜,之后制造20um的冻结节片,并利用自由浮动方法(free floating method)来执行油红O(Oil red O)染色,并通过观察脂肪细胞的大小来观察了抗肥胖效果。

5)观察基于油红O染色的肝组织内脂质的组织学变化

在结束实验之后,截取各组的肝组织,并放入波恩氏溶液(Bouin’s solution)和20%蔗糖溶液一夜来固定之后,利用冻结切片机切割成20um的厚度,之后利用自由浮动方法来执行油红O染色,并通过观察各组织内脂质的组织学变化来观察了抗肥胖效果。

3.资料分析

统计学分析利用兼容windows操作系统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12.0(SPSS 12.0,由美国SPSS公司推出)来算出了平均标准值,且适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为了验证各组之间的差异,执行非配对t检验(non-paired t-test),而统计学重要水准设定成p<0.05。

4.实验结果

(1)体重增加量

在图5中呈现出了6周的实验期间内的总体重增加量,并在图6中呈现出了不同周的体重变化。在食用基本饲料的正常组中,每只小鼠的总体重增加量增加了5.42±1.43g(比实验开始前增加22.6%),在食用高脂肪饲料的对照组中,每只小鼠的总体重增加量增加了8.94±3.01g(比实验开始前增加37.9%),从而与正常组相比增加了64.9%。食用高脂肪饲料并服用肥胖相关绿茶叶红参干燥物(ORG,obesity related red ginseng day matter)20mg和40mg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中,增加量分别增加了6.69±1.53g(比实验开始前增加32%)和6.13±1.20g(比实验开始前增加28.3%),从而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少了25.1%和31.4%。不同周的体重变化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和40mg组中呈现出从实验开始1-2周起,比 对照组下降的倾向。

(2)食物摄入量和食用效率

在图7和表2中呈现出了6周的实验期间内不同实验组的每只每天食物摄入量,在图8中呈现出每只在不同周的每天的食物摄入量的变化。在食用基本饲料的正常组中,每只小鼠每日摄入量为3.06±0.16g,而在食用高脂肪饲料的对照组中,每只小鼠每日摄入量为2.72±0.14g,这与正常组相比,呈现出12.5%的显著(p<0.05)性的减少。食用高脂肪饲料并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的组中的每只小鼠每日摄入量为2.31±0.27g,这与对照组相比,虽然获得了15.0%显著(p<0.05)性的增加,但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每只小鼠每日摄入量为2.81±0.27g,这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3.3%。

在表2中呈现出6周的实验期间内的每只小鼠食用效率。正常组的食用效率为0.042、对照组的食用效率为0.077,对照组大于正常组,而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中,分别为0.008和0.007,这与对照组相比减少。

表2

肥胖相关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对食用高脂肪的小鼠的每日体重、食物摄入量、食用效率的作用。

1)值意味着±SD

2)正常组和对比组有明显的差别;##p<0.01.*,p<0.05;**,p<0.01;***p<0.001

(3)附睾周围脂肪和肾脏周围脂肪重量的增加量

在图9及图10中呈现出了6周的实验期间内附睾和肾脏周围脂肪的总重量,附睾周围脂肪和肾脏周围正方的各个重量如图11所示。在食用基本饲料的正常组中,每只小鼠的附睾和肾脏周围脂肪重量的总增加量为0.45±0.138g,在食用高脂肪饲料的对照组中,每只小鼠的附睾和肾脏周围脂肪重量的总增加量为0.85±0.385g,这与正常组相比增加了88.0%(p<0.01)。在食用高脂肪饲料并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附睾和肾脏周围脂肪重量的总增加量分别为0.54±0.138g和0.58±0.142g,这与对照组相比,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减少了36.5%,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减少了31.8%,然而无法观察出显著性。

正常组的附睾周围脂肪的重量为0.39±0.105g,对照组的附睾周围脂肪的重量为0.66±0.278g,这与正常组相比显示出了69.2%的显著增加(p<0.05)。在食用高脂肪饲料并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附睾周围脂肪的重量分别为0.43±0.090g和0.49±0.119g,这与对照组相比虽然有所减少,但无法观察出显著性。正常组的肾脏周围脂肪的重量为0.06±0.032g,对照组的肾脏周围脂肪的重量为0.19±0.108g,这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加67%(p<0.05)。在食用高脂肪材料并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中,肾脏周围脂肪的重量分别为0.10±0.049g和0.09±0.099g,这与对照组相比虽然有所减少,但仅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中观察出显著性(p<0.05)。

(4)基于油红O脂肪染色的附睾脂肪组织大小变化

对附睾周围脂肪组织实施油红O染色并观察脂肪细胞后,进行拍摄来呈现于图12。与正常组相比,脂肪细胞的大小在对照组有所增加, 在食用高脂肪饲料并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脂肪细胞的大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少。若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中比较脂肪细胞的大小,则无法观察出明显的差异。

(5)基于油红O脂质染色的肝组织的脂质变化

对肝组织实施油红O染色来观察脂质粒子后,进行拍摄肝组织来呈现于图13和图14。与正常组相比,肝细胞内被油红O染色的脂质粒子在对照组中有所增加,且脂质粒子的大小也有所增加。并且,在染色性方面,正常组为黄橙色(yellowish orange)色,食用高脂肪饲料的对照组为橙红色(reddish Orange),因此,脂质的含量更多。与对照组相比,在食用高脂肪饲料并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中观察出粒子的大小非常小的脂质,而在两组之间,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中观察出少于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的脂质粒子。

像这样,利用本发明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来执行抗肥胖效果的动物实验,并观察体重的变化、肥胖相关血清内脂质和激素的浓度变化及胃肠道和脑组织内激素分泌细胞的表达等,由此观察与抗肥胖相关功能性后得出如下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增加量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中分别减少25.1%和31.4%。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中,食用效率分别为0.008和0.007,这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的附睾和肾脏周围脂肪总重量减少了36.5%,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的附睾和肾脏周围脂肪总重量减少了31.8%。与对照组相比,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的肾脏周围脂肪的重量相对减少,仅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中观察出显著性。与对照组相比,附睾周围脂肪组织的大小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 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有所减少,而与对照组相比,肝细胞内脂质粒子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观察出脂质粒子的大小非常小的脂质。

此外,利用本发明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来观察与血清内脂肪相关蛋白质和激素的变化的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血清内瘦素(leptin)的浓度分别为1130.8±39.6pg/ml和1823.7±107.3pg/ml,这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血清内脂联素(adiponectin)的浓度分别为12.06±0.46μl/ml和13.44±0.54μl/ml,有所增加,然而无法观察出显著性。与对照组(52.4±0.9μl U/ml)相比,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血清内胰岛素(insulin)的浓度分别为20.1±0.1μl U/ml和40.6±0.8μl U/ml,有所减少,而在两组之间,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比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更加减少。

并且,血清内生化指标的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血清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的浓度分别为257.2±11.6mg/dl和145.3±23.7mg/dl,仅有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比对照减少,然而无法观察出显著性。与对照组相比,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血清内总胆固醇(cholesterol)的浓度分别为138.4±2.8mg/dl和89.5±3.1mg/dl,仅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中有所减少,然而无法观察出显著性。与对照组(101.3±1.7mg/dl)相比,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血清内葡萄糖(glucose)的浓度分别为83.8±4.4mg/dl和127.1±2.1mg/dl,仅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中以具有显著性(p<0.05)的方式减少。

并且,基于肥胖和食欲相关因子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形态学观察的结果如下。在胰岛内胰岛素分泌细胞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服用 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的组比对照组或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呈现出更强的阳性反应,由此认定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在胰岛内GLP分泌细胞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呈现出低于对照组的反应,由此认定通过GLP-1的分泌来抑制食物摄入量。与对照组相比,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胃的体内部饥饿素(ghrelin)分泌细胞呈现出微弱的免疫染色反应,尤其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中呈现出更为微弱的免疫染色反应,由此认定通过促进饥饿素的排放来干预体重调节。间脑的NPY分泌神经细胞在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中与正常组类似地呈现出微弱的免疫染色反应,从而认定与对照组相比,促进NPY的分泌来干预食欲的调节。与对照组或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相比,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的间脑的食欲素(orexin)分泌神经细胞微弱地染色,由此认定促进食欲素的分泌来调节食欲诱发。

并且,对基于与胃的功能相关的肠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形态学观察的结果如下。胃的幽门内胃泌素(gastrin)分泌细胞由于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比对照组呈现出微弱的染色反应,因此认定刺激胃酸分泌及促进胰岛内内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和发达。胃的幽门内5-羟色胺(serotonin)分泌细胞由于服用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和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的组比对照组呈现出微弱的免疫染色反应,由此认为干预胃肠活性(胰腺的分泌刺激和重炭酸盐的分泌)。由于绿茶叶红参干燥物20mg组比对照组或绿茶叶红参干燥物40mg组呈现出微弱的免疫反应,因此,胃的幽门内CGRP分泌细胞被认定为干预胃的保护效果及维持胃肠恒常性。

通过以上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减少了体重、食用效率、内脏脂肪及肝内脂质的积累,并减少血液内胰岛素、瘦素、中性脂质、葡萄糖的浓度,增加了脂联素的浓度。并且,可知在胃肠、胰腺及大脑激活食欲相关因子,且为了维持胃肠的恒常性而 激活肠内分泌细胞来抑制肥胖。

并且,本发明的抑制肥胖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的检查报告如图15所示。这是于2013年7月16日向(株)韩国分析技术研究院委托成分分析试验(接收序号:1307-1632)的结果。其中,试料为通过上述实施例1来制备的绿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如图15所示,可知试料含有16.00mg/100g的儿茶素。儿茶素作为已验证对抑制肥胖具有优秀效果的物质,呈现出本发明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对抑制肥胖具有优秀的功效。并且,可知饲料中含有2.04mg/100g的维生素C,且可知本发明的绿茶叶红参干燥物具有有用的营养素。

像这样,虽然参照附图来说明了本发明,但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变形。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通过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和与这种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等同的技术方案来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