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血化瘀益寿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瘀即就是血液运行不畅,有淤血。一般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小三和瘀滞于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静脉曲张,主要因为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导致,中医认为,静脉曲张主要成因是肝肾亏虚、寒湿凝滞、血瘀阻络、气虚下陷。
血管硬化则是因为血管动脉硬化,血管壁增厚、变硬,内壁出现因为胆固醇和血小板附着而生成的粉瘤,使得血管内腔变窄,血液循环不顺畅。
中国专利申请201310147074.3,公开了一种活血化瘀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灯盏细辛20-30份、丹参20-30份、红花10-15份、没药10-15份、木通10-15份、独活5-10份和三七5-10份制成。制备方法:按照以上配比取料,加入水中提取2次,第一次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7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汁相对密度1.10-1.20,喷雾干燥得提取物粉末灌入胶囊即得。
该方案中,灯盏细辛活血通络止痛;没药散瘀定痛;木通利尿通淋;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三七散瘀止血;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所有的原料药均为通络、止痛、散瘀功效,中医用药讲究泄和补需同时进行,只泄不补会损伤人体元气,病症并不能有效快速地完全治愈。所以上述配药方案并不适宜患者长期服用。
中国专利申请201410739506.4,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剂用于制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药物的用途,其包括如下组分:三七9-51份,连召9-21份,半夏4-21份,丹皮4-16份,厚朴4-11份,延胡索4-16份,黄芪4-16份,茯苓1-12份,薄荷4-16份,白术8-16份,小蓟8-16份,菟丝子4-16份,白芍0.1-10份,杜仲5-16份,红花5-10份,甘草9-16份。制备方法::取处方量中药材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4-9倍加入体积浓度为4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5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即得中药浸膏。
中国专利申请201310405074.9,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硬化的药方,包括用药:大蒜和60度白酒。将用药大蒜浸泡在60度的白酒中半个月,即可。该方案对于不宜或者不能饮酒的患者不适用。
上述专利方案针对上述病症分别给出了治疗方案,但是,每个方案只是针对上述的其中一种症状进行缓解和治疗,治疗病症单一,补能从整体上全面改善人体内环境,快速有效地根治上述病症。
近些年血瘀、静脉曲张和血管硬化的病症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主要病症,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目前市售的治疗此类病症的药物种类繁多,但是能够根治的较少,而且售价昂贵,大多也只能缓解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血化瘀益寿丸,对于血瘀、静脉曲张、血管硬化等症状有显著的疗效,能够达到活血化瘀、软化血管、补气血,延年益寿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制备所述活血化瘀益寿丸的方法。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的活血化瘀益寿丸和其制剂在制备治疗静脉曲张、动脉硬化药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活血化瘀益寿丸,以重量份数计,其主要的原料药成份包括:黄芪10-20份、丹参10-20份、川芎1-10份、当归5-15份、赤芍3-8份、牡丹皮3-8份、牛膝5-12份、姜黄5-12份、车前草10-20份、三棱3-8份、莪术3-8份、桃仁3-8份、水蛭2-6份、熟地黄5-15份。
本发明提供的活血化瘀益寿丸,其中,黄芪(ASTMGALI RADIX)性甘、微温、归肺、脾经,能够补气升阳,生津养血,行 滞通痹;丹参(RADIX ET RHIZOMA)能够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川芎(CHUANXIONG RHIZOMA)能够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能够补血活血;赤芍(PAEONIAE RADIX RUBRA)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牡丹皮(MOUTAN CORTEX)能够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牛膝(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能够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姜黄(CURCUMAE LONGAE RHIZOMA)能够破血行气,止痛;车前草(PLANTAGINIS HERBA)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三棱(SPARGANII RHIZOMA)能够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CURCUMAE RHIZOMA)能够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尤其对于瘕瘕痞块,瘀血有良好地疗效;桃仁(PERSICAE SEMEN)具有很好地活血祛瘀功效;水蛭(HIRUDO)性味咸、苦,平,能够很好地破血,逐瘀;熟地黄(REHMANNIAE RADIX PRAEPARATA)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其中,所述黄芪、丹参、川芎、当归、熟地黄作为君药,赤芍、牡丹皮、牛膝和姜黄作为臣药,车前草、三棱、莪术作为佐药,桃仁和水蛭作为使药,按照中药配伍中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将黄芪、丹参、川芎、当归、熟地黄复配,本身能够达到显著的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生津养血的功效,为动脉硬化和血瘀症状的治疗奠定基础;赤芍、牡丹皮、牛膝和姜黄对于君药能够提高其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的功效,促进动脉硬化的缓解;车前草、三棱、莪术作为佐药能够提高君药的行气破血、止痛的功效,对于血瘀有良 好地辅助疗效;而桃仁和水蛭能够进一步加强配方的活血祛瘀和除淤的功效,更加适用于血瘀情况较为严重的症状。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配方,能够很好地缓解以及治疗动脉硬化和血瘀症状,在治疗的同时,还对肝肾进行补益,同时能够调节基体的新陈代谢,使其保证正常进行,消除体内的寒湿凝滞状况,从根本上根治血瘀症状,尤其对于静脉曲张有显著地疗效。
同时,本发明还具有良好地降压、治疗冠心病的功效,对于毛细血管硬化和眼底血管硬化具有显著疗效。
进一步地,以重量份数计,其主要的原料药成份包括:黄芪13-18份、丹参13-18份、川芎3-8份、当归8-12份、赤芍4-7份、牡丹皮4-7份、牛膝7-10份、姜黄7-10份、车前草12-18份、三棱5-7份、莪术5-7份、桃仁5-7份、水蛭3-5份、熟地黄8-12份。
进一步地,以重量份数计,其主要的原料药成份包括:黄芪15份、丹参15份、川芎5份、当归10份、赤芍6份、牡丹皮6份、牛膝9份、姜黄9份、车前草15份、三棱6份、莪术6份、桃仁6份、水蛭4份、熟地黄10份。
进一步地,所述活血化瘀益寿丸的剂型为滴丸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活血化瘀益寿丸的方法,将所述原料药分别提取得到提取物,将所述提取物混合加入到熔融的基质中, 在75~85℃条件下混匀,然后滴入冷却剂中,取冷凝后的滴丸,洗去冷却剂,干燥,即得活血化瘀益寿滴丸。
其中,从原料药中提取原料药提取物,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任何可行的提取方法均可,优选地,为了提高提取率,可以采用水提醇沉后,再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制得,具体参数参照现有提取实例中的提取参数。
因为本发明选用的原料药中含黄酮苷类成分较多,所以优选地,大孔树脂选用D201大孔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剂为质量比为1:1~2的液体石蜡与二甲基硅油混合液。优选地,所述冷却剂为质量比为1:2的液体石蜡与二甲硅油混合液。
进一步地,制备的所述滴丸剂由有效部位和基质组成;所述有效部位为所述份数原料药的提取物的混合物,所述基质为质量份数比为2:3~4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2000混合物;所述有效部位与所述基质的质量比为1:3~4。
优选地,所述基质为质量份数比为1:2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2000混合物;所述有效部位与所述基质的质量比为1:3。
其中,所述活血化瘀益寿丸的剂型也可以为水蜜丸。
水蜜丸的基质为炼蜜和蒸馏水。
制备方法为:将所述份数的原料药均粉碎混匀后,按照药粉∶炼蜜∶蒸馏水为120~150∶50~60∶30~40的质量份数比例混合,制成水蜜丸。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优选地,所述药粉、炼密和蒸馏水的质量分数比为130~140∶55~60∶35~40。
优选地,所述药粉的粒径为能够通过100~120目筛成为目标。
为了延长制成的水蜜丸的保质期,优选地,制成的水蜜丸需要经热风循环烘箱烘干除去水分,而且制成的水蜜丸的水分≤7.0%。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成的活血化瘀益寿丸,制作方法简单,适合工厂大批量作业生产,而且有效成份的使用率高,尤其是滴丸剂,其溶出度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活血化瘀益寿丸及其制剂在制备治疗静脉曲张、动脉硬化药品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在于,1.本方中选用的原料药均为活血化瘀、补益止痛、调节基体代谢的原料药,对患者无刺激以及副作用,疗效显著;2.活血祛瘀的同时,补益肝肾、消除体内的凝滞和寒湿,使其从根本上祛瘀,使得血管通畅;3.可以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药品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治疗血瘀和动脉硬化症状;2.对于静脉曲张的治愈率能够达到100%。
发明人经过长年的临床试验,最终确定本方案,活血化瘀效果显著,对于中老年的静脉曲张症状的治疗能够达到100%的治愈率。
规格:水蜜丸,每丸有效成分含量200-300mg;滴丸剂,每丸有效成分含量100-120mg.
使用方法:每日早晚饭后温水服用,水蜜丸每次服用1丸,滴丸剂每次服用2-3丸。
使用期间健康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及烟、酒。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活血化瘀益寿丸,组方:黄芪10g、丹参10g、川芎1g、当归5g、赤芍3g、牡丹皮3g、牛膝5g、姜黄5g、车前草10g、三棱3g、莪术3g、桃仁3g、水蛭2g、熟地黄5g、炼密34g、蒸馏水22g。
将上述组方中的原料药均粉碎成100目的药粉混匀后,将其与所述质量的炼密和蒸馏水混合,制成药丸,并经过热风循环烘箱烘干除去多余水分,使得制成的水蜜丸中的水分含量小于7%。
实施例2:
一种活血化瘀益寿丸,组方:黄芪20g、丹参20g、川芎10g、当归15g、赤芍8g、牡丹皮8g、牛膝12g、姜黄12g、车前草20g、三棱8g、莪术8g、桃仁8g、水蛭6g、熟地黄15g、基质510g;其中所述基质为质量份数比为1:2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2000混合物。
将所述原料药经过浸泡或者水煎制成的中药液浓缩至溶液与溶质的质量比为1:1,药液放至常温后,边快速搅拌边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密闭冷藏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到精制液。再将得到的精制液经过D201大孔树脂吸附得到提取物,将得到的所述提取物的混合物加入到熔融的所述基质中,在75~76℃条件下混匀,然后滴入冷却剂中,取冷凝后的滴丸,洗去冷却剂,干燥,即得活血化瘀益寿滴丸;其中,所述的冷却剂为质量比为1:1的液体石蜡与二甲基硅油混合液。
实施例3:
一种活血化瘀益寿丸,组方:黄芪15g、丹参15g、川芎5g、当归10g、赤芍6g、牡丹皮6g、牛膝9g、姜黄9g、车前草15g、三棱6g、莪术6g、桃仁6g、水蛭4g、熟地黄10g、炼密51g、蒸馏水32g。
将上述组方中的原料药均粉碎成120目的药粉混匀后,将其与所述质量的炼密和蒸馏水混合,制成药丸,并经过热风循环烘箱烘干除去多余水分,使得制成的水蜜丸中的水分含量为6-7%。
实施例4:
一种活血化瘀益寿丸,组方:黄芪18份、丹参18份、川芎8份、当归12份、赤芍7份、牡丹皮7份、牛膝10份、姜黄10份、车前草18份、三棱7份、莪术7份、桃仁7份、水蛭5份、熟地黄12份、基质450g;其中所述基质为质量份数比为1:1.5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2000混合物。
将所述原料药经过浸泡或者水煎制成的中药液浓缩至溶液与溶质的质量比为1:1.5,药液放至常温后,边快速搅拌边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密闭冷藏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到精制液。再将得到的精制液经过D201大孔树脂吸附得到提取物,将得到的所述提取物的混合物加入到熔融的所述基质中,在78~80℃条件下混匀,然后滴入冷却剂中,取冷凝后的滴丸,洗去冷却剂,干燥,即得活血化瘀益寿滴丸;其中,所述的冷却剂为质量比为1:2的液体石蜡与二甲基硅油混合液。
实验例1:临床试验
对象:100位、40-65岁中老年患者,25名患者有3年以上的静脉曲张病史;25名患者有0.5-3年的静脉曲张病史;25名患者为60岁以上的动脉硬化患者;25名患者动脉硬化病史在1年以下。
将100位患者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组,每组分别20人,每组中,每种病症患者分别有5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2、3、4提供的活血化瘀益寿丸依次用于甲、乙、丙、丁四组的80名患者中,相同时间,按照规定剂量每人每天服用两次,每人连续服用30天。使用市售的三七片用于戊组的20名患者中,每人每天按照规定剂量服用两次。
症状治疗中的判断标准:
静脉曲张,服用3-5天后疼痛消失,有效;服用15天后静脉曲张症状减轻为显效,服用15天后静脉曲张症状无减轻,无效。
动脉硬化,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脑不舒服,经常感觉头发沉、发闷、常伴有耳鸣、视物不清;入睡困难,易醒多梦;记忆力减退;对新事物的领悟能力减退;短暂的肢体麻木,步态僵硬,帕金森综合症等。
因为动脉硬化症的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考虑到患者的自身健康,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缓慢治疗,最终使其症状逐渐减退,所以,本发明暂定为以下能够被较为明显判断的方法进行判别其有效性:
被医学诊断为动脉硬化症状的患者,在服用本发明提供的活血化瘀益寿丸之后的10-15天之内,其耳鸣、头脑发闷、难以入睡症状减轻,则为有效;未减轻则无效;上述症状减轻的同时,短暂的肢体麻木状况消失,则为显效。
临床应用效果如下:
注:效果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其中有效中包括显效,效果优于有效即为显效。
由上述临床使用对比,能够明显地看到,本发明提供的活血化瘀益寿丸,在对于上述症状的治疗中,尤其对于静脉曲张症状的治疗,其有效率达到100%,同时,对于动脉硬化症状也同样具有良好地疗效。
而市售的三七片,其虽然是活血化瘀的中药组合物,对于静脉曲张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动脉硬化症状其有效率和显效率均较低。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配方中,通过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使用效果进行对比,实施例2中的配方对于静脉曲张的治疗尤其具有显著疗效,无复发,而且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即可使得病患身体轻松舒适,而实施例4中的配方对于动脉硬化具有较好地疗效。
特效病例:
病例1:王先生,55岁,之前腿脚沉重,静脉曲张严重,眼底血管硬化严重。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活血化瘀益寿丸4-5月,症状消除,腿脚轻快。
病例2:李女士,40岁,办公室职员,长时间静坐之后腿脚肿胀,身体僵硬。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活血化瘀益寿丸1个月后,症状消除。
病例3:刘先生,65岁,静脉曲张病史3年,症状严重,医院建议其进行手术。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活血化瘀益寿丸3个月,症状减轻。
病例4:徐女士,50岁,耳鸣症状严重,失眠多梦,肢体经常性的短时间僵硬麻木,经医疗诊断为动脉硬化。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活血化瘀益寿丸3月,失眠多梦症状消除,耳鸣症状明显减轻,短暂性麻木症状消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