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抛型指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08482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甲油,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日抛型指彩。


背景技术:

市场上指甲油的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尤其在春末、夏季、秋初,爱美人士往往会购买各种种类、各种颜色的指甲油,涂抹在手指甲或/和脚趾甲上,以搭配各种服装,部分人士也会去专门的美甲店进行指甲装饰。
传统的指甲油指甲油基本上是以硝化纤维为本料,配上丙酮、醋酸乙酯、乳酸乙酯、苯二甲酸酊类等化学溶剂制成。
在普通指甲油中,为了达到使指甲油快速干透的目的,加入了大量丙酮、乙酸乙酯成分,这两种成分的特点是极易挥发,所以指甲油能很快干掉。但是丙酮、乙酸乙酯属于危险化学品,它们易燃易爆,在挥发时产生令人炫晕的刺激性气味,对室内空气产生染污(挥发后它们的体积将膨胀一千倍),在长期吸入的情况下,对神经系统可能产生危害,还对粘膜有强刺激性。这些指甲油只要涂久了,指甲便没有呼吸,极易变黄,色素会沉积在指甲中。
当要更换指甲油颜色或去除指甲油时,需要用棉球浸透洗甲水,将棉花按在指甲表面,来回擦拭同时保持对指甲表面的轻微压力。频繁采用洗甲水对指甲进行清洗,也会对指甲造成伤害。
有些爱美人士如果去参加朋友聚会、生日派对,通常涂抹的指彩色彩会比较鲜艳,如果参加聚会的时候临时接到通知需要紧急回去诸如工作类的比较庄重的场合,繁琐的指彩清洗程序会导致人们无法第一时间清洗或更换其他颜色的指甲油,如果不进行指彩的清洗或更换,显然涂抹那么鲜艳的指彩就会显得整个妆容不适宜。
另外,指甲的真菌病(甲癣)属于感染性疾病,至今仍然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治疗。虽然它们大多数对患者不产生痛觉,但感染病灶的永久存在使得治疗具有绝对必要性。除循环障碍和损伤外,可造成指甲真菌感染的因素还有免疫防御缺乏和某些代谢障碍(糖尿病)。脚指甲尤其容易感染,大拇指甲和小拇指甲是主要感染对象。而且经常涂敷指甲油,也有可能引起真菌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抛型指彩,可以轻松地涂抹,也可以实现整层指彩可撕可剥,无需采用洗甲水进行对指甲油的擦拭,每一天都可以根据妆容轻松地更换不同色彩的指甲油;如若每晚剥落下指彩,采用了纯天然的原料成分,无采用任何有毒原料,保护指甲,同时可以防治真菌感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日抛型指彩,其特征在于包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式I化合物如下式所示:
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重量份0.09-1.2的甘油;
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重量份0.01-4.2的着色剂,所述着色剂为CI12490、CI77891、CI11710、CI77266中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
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重量份2.58的云母。
本发明所谓的“根据需要”,是指根据指甲油的颜色、光泽度、浓稠度、干的速度等不同需求,厂家可以自行调节。
本发明的指甲油不含丙酮、甲苯、甲醛、乙酸乙酯、DBP等物质,无毒、无味,对人体无伤害,对环境无污染。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聚氨酯-35的性质,具有防水性和出色的抗迁移性,能形成不油腻的薄膜,硬度和灵活性的良好平衡,可快速变干、耐磨、持久、易冲洗,是一种通用化妆品配方的成膜剂,适用宽广的PH范围,无需中和,是一种低粘度产品;
一改普通指甲油将硝基纤维素作为成膜剂的方式,而是采用聚氨酯-35和丙烯酸/VP交联聚合物共同作为成膜剂或者说是界面剂,其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干燥速度和与指甲之间的附着力度,为可撕可剥奠定基础;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增稠剂,决定了指甲油的粘稠度,在涂抹指甲油时可以获得稳定、防沉、减渗、防淌等性能;
三乙醇胺作为缓冲剂,能够与无机酸或有机酸反应生成盐,用于调整溶液中的PH值;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作为保湿剂,是表面活性剂中对皮肤刺激性最低的品种之一,它能与各种表面活性剂复配,降低它们的刺激性(在本配方中可降低三乙醇胺的刺激性),改善产品的性能;
甘油作为保湿剂,本发明中采用天然甘油而非工业甘油,对指甲进行保湿滋润。
水、聚氨酯-35、丙烯酸/VP交联聚合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三乙醇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等各原料相互融合作用,尤其是聚氨酯-35和丙烯酸/VP交联聚合物两者的配比决定了可撕可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三乙醇胺二者协调作用决定了指甲油的可抛周期,因为整个产品所采用的配方中只有三乙醇胺略有刺激性味道,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能够有效降低三乙醇胺的刺激性,所以使得整个产品无刺激性味道;整个指甲油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水性,漆膜光亮度高,色泽鲜艳,保色性强。
本发明的指甲油,涂抹到指甲上后干燥时间快达在2-5分钟左右,为日抛型指彩,使用者可以根据每日的心情与穿着搭配不同颜色的指甲油,每日洗澡前通过用手撕拉来剥下指甲油,无需洗甲水,不会对指甲造成任何伤害,在睡觉时间指甲能够得到充分的呼吸。长期使用本指甲油,也不会造成指甲发黄受损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用到的所有原料、溶剂和菌种均购自SigmaBiochemicalandOrganicCompoundsforResearchandDiagnosticClinicalReagents公司。
在网址为http://www.cosdna.com/cht/ingredients.php的化妆品成品查询网站中,输入本发明的所有成分,其显示单一成分的安心程度如下表所示:
该网站中表示安心程度的图示有五种:越左边的代表越能安心使用。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安全指标,与刺激性、致痘性不同的,其主要针对长期使用之安全进行评估。依据包括CIR(化妆品成分评论)RTECS(化学物质毒性反应资料库)、FDA(美国联邦食品与药业管理局)等资料中是否存在不利该成份之报告而定。其目的更倾向评估是否会造成皮肤、细胞或人体内长期性伤害的可能。
由于CI11710黄和CI12490红的安心使用程度不是很高,可以在某些颜色里面不放入这两种颜料,只要不让入这两种颜料所生产出来的支架油,甚至可以让孕妇安心使用,不会对孕妇或者孕妇肚子里的宝宝产生任何伤害。
式I化合物的制备实施例:
以银杏叶片为原料,将其粉碎并用乙醇浸泡并提取2~4次,每次12h~72h,将提取液合并、过滤并浓缩后得到所述银杏叶提取物浸膏;其中乙醇:银杏叶=3~4:1,重量比。
将上述银杏叶提取物浸膏用丙酮溶解后与为所述浸膏的2~5重量倍的60~120目硅胶混合后干法装柱,然后用体积比依次为9:1、8:2、7:3、6:4、5:5的梯度氯仿-甲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其中用体积比为9:1的氯仿-甲醇溶液洗脱时得到的洗脱液,称为第一洗脱液;将上述第一洗脱液用硅胶层析柱继续分离,用体积比依次为15:1、10:1、5:1、2:1的氯仿-丙酮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将其中体积为10:1的氯仿-丙酮溶液洗脱时得到的洗脱液称为第二洗脱液。将上述第二洗脱液用硅胶柱层析继续分离,用体积比依次为9:1、8:2、7:3、6:4、5:5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将其中体积比为7:3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时得到的洗脱液称为第三洗脱液。
将上述第三洗脱液通入高压液相色谱(压力在5-15Mpa的反相制备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该高压液相色谱采用21.2mm×250mm,5μm的C18色谱柱,流动相为60wt%的甲醇水溶液,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74nm,第三洗脱液每次晋阳60~150μL,收集每次进样后色谱峰保留时间为31min时所对应的洗脱液,脱除溶剂之后即得所述式I化合物得到上述式I化合物之后,可再次溶于甲醇溶液,并以甲醇溶液为流动相,通过凝胶柱进行层析分离,可以进一步提纯所述式I化合物。
本发明式I化合物为黄色粉末;下述列出了式I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氢核磁的主要结构特征峰。
紫外光谱(溶剂为甲醇):λmax(logε)210(4.36),266(3.82),374(3.68)nm;
红外光谱(溴化钾压片):vmax3452,2924,2615,1668,1612,1516,1437,1316,1247,1182,1083,1022,868,722cm-1;
1HNMR(500MHz,CDCl3,ppm)δ:10.7(s-OH),9.48(s-OH)6.28-7.52(d,-CH5H),6.57(s,1H),6.18(s1H),3.27(d,-CH2),1.99-3.81(d,-CH39H).
实施例一:
一种日抛型指彩,为蜜桃红颜色的指甲油,包括51.23重量份的水、24.4重量份的聚氨酯-35、16.96重量份的丙烯酸/VP交联聚合物、4.35重量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3重量份的三乙醇胺、0.78重量份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0.01重量份的式I化合物、0.25重量份的甘油、0.89重量份的CI77891、0.02重量份的CI11710、0.09重量份的CI12490,以上成分混合后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日抛型指彩,为正红颜色的指甲油,包括49.74重量份的水、23.87重量份的聚氨酯-35、16.63重量份的丙烯酸/VP交联聚合物、4.27重量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1重量份的三乙醇胺、0.77重量份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0.02重量份的式I化合物、0.74重量份的甘油、2.97重量份的CI12490,以上成分混合后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三:
一种日抛型指彩,为深酒红颜色的指甲油,包括48.36重量份的水、23.45重量份的聚氨酯-35、16.66重量份的丙烯酸/VP交联聚合物、4.26重量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1重量份的三乙醇胺、0.77重量份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0.03重量份的式I化合物、2.58重量份的云母、0.58重量份的甘油、0.09重量份的CI12490、1.05重量份的CI77266,以上成分混合后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四:
一种日抛型指彩,为樱桃红颜色的指甲油,包括49.51重量份的水、23.74重量份的聚氨酯-35、16.57重量份的丙烯酸/VP交联聚合物、4.26重量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重量份的三乙醇胺、0.77重量份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0.04重量份的式I化合物、0.68重量份的CI77891、3.39重量份的CI12490、0.08重量份的CI77266,以上成分混合后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五:
一种日抛型指彩,为桃红颜色的指甲油,包括51.19重量份的水、24.56重量份的聚氨酯-35、16.73重量份的丙烯酸/VP交联聚合物、4.30重量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1重量份的三乙醇胺、0.77重量份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0.05重量份的式I化合物、0.29重量份的甘油、0.93重量份的CI77891、0.22重量份的CI12490,以上成分混合后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六:
一种日抛型指彩,为淡裸粉颜色的指甲油,包括51.21重量份的水、24.78重量份的聚氨酯-35、16.89重量份的丙烯酸/VP交联聚合物、4.34重量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2重量份的三乙醇胺、0.78重量份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0.02重量份的式I化合物、0.2重量份的甘油、0.75重量份的CI77891、0.01重量份的CI11710、0.02重量份的CI12490,以上成分混合后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七:
一种日抛型指彩,为蜜桃红颜色的指甲油,包括48.99重量份的水、23.44重量份的聚氨酯-35、16.36重量份的丙烯酸/VP交联聚合物、4.20重量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99重量份的三乙醇胺、0.76重量份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0.03重量份的式I化合物、1.05重量份的甘油、4.17重量份的CI77891、0.04重量份的CI12490,以上成分混合后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表1为上述实施例的指甲油涂抹到指甲上后,用手去剥除指甲油的情况:
干燥时间撕拉程度干燥时间撕拉程度干燥时间撕拉程度实施例12h粘力较强,小块剥落5h仍有部分附着8h完全剥除实施例22h粘力较强,小块剥落5h仍有部分附着8h完全剥除实施例32h粘力较强,小块剥落5h仍有部分附着8h完全剥除实施例42h粘力较强,小块剥落5h仍有部分附着8h完全剥除实施例52h粘力较强,小块剥落5h仍有部分附着8h完全剥除实施例62h粘力较强,小块剥落5h仍有部分附着8h完全剥除实施例72h粘力较强,小块剥落5h仍有部分附着8h完全剥除活性实验:
1、式I化合物活性实验
将细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毛癣菌)悬浮在MH培养基中,分散浓度大约为105cfu﹒mL-1,将菌液加到96孔板上(每孔加菌液100μL),以培养基为空白对照,以DMSO代替受试物作为阴性对照,以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为阳性对照。将式I化合物溶于DMSO中分别配成800、400、200、100、50、25μg﹒mL-1溶液(对于MIC50小于5μg﹒mL-1的,进行一步实验时,配制的浓度梯度为50、25、12.5、6.25、3.1、1.5μg﹒mL-1),以每孔11μL的量加入到96孔板上【药液的最终浓度分别为80、40、20、10、5、2.5μg·mL-1(对于后者为5、2.5、1.25、0.63、0.31和0.15μg·mL-1)】,每个浓度梯度做四个平行实验。将96孔板放入37℃的培养箱中培养24h,然后每孔加入25μL每mL含4mgMTT的PBS,再在同样条件下培养4h,每孔加入100μLSDS裂解液(95mL三蒸水+10gSDS+5mL异丙醇+0.1mL浓盐酸)后培养12h。用酶标仪于570nm下测定OD值,百分抑制率按下式计算:
活性的高低以半抑制率MIC50来表示,MIC50越小,化合物的活性越高,结果为:式I化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毛癣菌半抑制率MIC50分别为0.63、0.60和0.82;伊曲康唑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毛癣菌半抑制率MIC50分别为0.63、0.70和0.65。
2、制剂活性实验:
使用实施例1-7所述制剂,进行如下所述的活性实验:
从牛角的角部切下约0.5mm厚,1.5×3cm大小的小片并用实施例1-7制剂处理半个侧面,每天一次,连续五天。然后将该片固定在一潮湿室内的含水琼脂表面上方约0.5cm的金属柱上,处理过的半侧面朝下。朝上的牛角的整个侧面以点的形式接种须发癣菌的小分生孢子悬浮液。然后,将菌落形式在28℃储存10天。
在牛角的半个背面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7的制剂的预处理5次完全阻止了真菌孢子在整个顶面发芽。甚至在90天后,仍然不能在显微镜下在整个顶面观察到接种点。因此,含有式I化合物的实施例1-7制剂可有效预防真菌生长。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对照实验,区别在于实施例1-7所述制剂中都不含式I化合物,真菌在处理过的牛角侧面上有少数生长点,但另半片上观察到了真菌的良好生长。
未采用本发明制剂处理的空白片在接种后,真菌在牛角表面充分生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