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可吸收缝合组件的钉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770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可吸收缝合组件的钉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可吸收缝合组件的钉仓结构。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过程中,对胃、肠道、泌尿系统、肌肉、血管、食管及皮下组织等组织器官进行缝吻合时,缝吻合技术常常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传统用缝合线进行手工缝合,操作复杂,尤其腹腔镜外科手术中,镜下打结技术难度大,为在确保缝吻合效果的同时简化缝吻合技术,各种缝吻合器械被广泛开发,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593406.5,申请公布日为2015年8月1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生物可吸收缝合组件,该申请涉及一种生物可吸收的带线结缝合线和固定件。

利用此类缝合组件可一次性缝吻合各种类型组织,其一般步骤为:借助引导装置,带线结的可降解缝合线穿过组织后,继续穿过固定件凹槽,线结卡于固定件凹槽内后,形成类“U”型单元,从而完成组织缝吻合。

但是,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带线结的可降解缝合线自身没有足够硬度自行穿过组织,需要借助引导装置将其穿通组织并穿过固定件凹槽,而目前并没有相匹配的引导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与此类缝合组件相匹配,更加简化缝吻合操作,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性可吸收缝合组件的钉仓,该缝合组件钉仓采用医用金属材料,具有足够强度可携带带线结可降解缝合线穿通组织及固定件凹槽,使缝吻合操作更加简单、迅速,同时,该钉仓可将抵钉柱按照不同需要排列成直线形、曲线形及环形,也 可排列成一排或多排,固定板上凹槽亦与抵钉柱相匹配,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组织缝吻合的需要。

本发明的总的技术构思是:采用目前临床广泛应用不锈钢,在使用时钉仓的抵钉柱携带带线结缝合线穿过人体组织后,继续穿过位于固定板凹槽内的固定件,退回抵钉柱后,线结卡在固定件凹槽内不会缩回,同时带线结缝合线将固定件由固定板凹槽内牵出,最终形成由带线结缝合线与固定件自锁的类“U”形单元,从而实现组织的吻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缝合组件钉仓包括带底座的抵钉柱和带凹槽的固定板;其结构特点是抵钉柱按缝合针距垂直于底座上,抵钉柱为对称的两个半圆柱体,中间有一缝隙与底座凹槽相对应,用于储纳缝合线,抵钉柱末端有一半圆锥体形凹槽,供容纳可吸收缝合线线结,底座有凹槽穿过两个半圆柱形抵钉柱,用于储纳可吸收缝合线;固定板有与固定件相匹配的凹槽。

所述带底座的抵钉柱,其材质为现临床广泛使用的不锈钢。所述带底座的抵钉柱外形似连续的订书钉,由抵钉柱和底座组成,抵钉柱为长约3.5mm~5.5mm,直径约0.5mm~1.0mm的半圆柱体,其中两个抵钉柱为一组,对称分布在底板凹槽两侧,抵钉柱末端有一半圆锥体形凹槽,半圆锥体形凹槽深度约0.5mm,抵钉柱长径与底座垂直,两组抵钉柱间距离约6.0mm~10.0mm,底座宽约5.0mm,厚约2.0mm,底座有一凹槽,深度约0.2mm,宽度约0.2mm。

所述固定板具体形状与带底座的抵钉柱相匹配,其上有数个与固定件相匹配的凹槽,凹槽直径约4.0mm~5.0mm,深约2.0mm,凹槽底部厚约1.0mm,凹槽中心为镂空结构,镂空的圆直径约2.0mm,两凹槽间距约2.0mm~5.0mm,固定板宽度约7.0mm,厚度约3.0mm。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带底座的抵钉柱及固定板采用临床广泛应用的不锈钢材质,可充分满足携带带线结缝合线穿通组织的硬度需要。(2)本发明具有收纳带线结缝合线的作用,同时具有引导功能。(3)本发明与生物可降解缝合组件相匹配,抵钉柱两个半圆柱体为一个抵钉柱组合,抵钉柱末端半圆锥体凹槽可卡住缝合线线结,保证其穿通组织及固定件过程中无法滑脱,两半圆柱体间隙及底座凹槽可容纳可吸收缝合线;(4)本发明抵钉柱组合可为两个或多个,可排列成一排或多排,亦可排列成直线形、曲线形及环形,固定板凹槽个数与抵钉柱相匹配,故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及形状的组织缝合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直线型带底座的抵钉柱

图2是直线型固定板

图3是带线结缝合线收纳于直线型带底座的抵钉柱示意图

图4是固定件收纳于直线型固定板示意图

各附图中:1、抵钉柱;2、直线型抵钉柱底座;3、抵钉柱底座凹槽;4、固定板凹槽;5、直线型固定板;6、带线结的可降解缝合线;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法

在图1中,带底座的抵钉柱采用现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不锈钢材料制备。其中抵钉柱1为长约3.5mm~5.5mm,直径约0.5mm~1.0mm的半圆柱体,柱体末端有一半圆锥体形凹槽,凹槽最深处约0.5mm,抵钉柱长径与底座垂直,两个半圆柱体抵钉柱为一组,两者之间有一缝隙与底板凹槽相对应,两组抵钉柱间距离约6.0mm~10.0mm,底座3宽约5.0mm,厚约2.0mm,底座有一凹槽3,深度约0.2mm,宽度约0.2mm。

在图2中,固定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固定板具体形状与带底座的抵钉柱相匹配,其上有数个与固定件相匹配的凹槽,其中凹槽4直径约4.0mm~5.0mm,深约2.0mm,凹槽底部厚约1.0mm,凹槽中心为镂空结构,镂空的圆直径约2.0mm,两凹槽间距约2.0mm~5.0mm,固定板5宽度约7.0mm,厚度约3.0mm。

在图3、图4中,根据带线结可吸收缝合线及固定件的尺寸,抵钉柱1可由两组或多组构成,可排列成直线形、曲线形或环形,亦可单排排列或多排排列,抵钉柱长度及两抵钉柱间距离与带线结可吸收缝合线相匹配,固定板上凹槽4个数及相互距离与固定件个数及两抵钉柱间距匹配。使用前,带线结缝合线位于抵钉柱间缝隙及底板凹槽内,缝合线线结位于抵钉座上方圆锥体凹槽上方且略嵌于凹槽内,固定件位于固定板凹槽内。使用时,推入抵钉柱,抵钉柱携带带线结可吸收缝合线穿通组织,并穿过固定件裂隙,最终到达固定板凹槽镂空通孔处,撤回抵钉柱后,线结卡于固定件凹槽内,同时撤除固定板,从而完成组织缝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