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929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干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件,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器件中的创伤面干燥器。



背景技术:

身体的伤口自然愈合是一个自损伤时就开始作用的复杂过程。首先,身体通过血液流向伤口递送蛋白质和其它凝血物质,以使伤害降至最低。血液凝块以防止失血,同时细胞吞噬伤口处的细菌和残骸。接下来,被称为增殖期的愈合阶段,身体开始修复自身,肉芽组织沉积于伤口创面。肉芽组织在伤口上提供基础结构,细胞可从伤口的周边向内部迁移以合围关闭伤口。最后,随着时间推移形成疤痕。为避免伤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伤疤,或者伤口久久不能愈合而导致发炎等现象,让伤口快速愈合,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因伤口创面渗液过多而导致伤口很难愈合是临床护理中的一大难题,过多的渗液不利于伤口愈合,并容易引起创面感染,加重病情。

现有的伤口创面干燥技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可吸收敷料吸附创面渗液,如纱布、棉垫等。但是如果渗液较多,敷料需及时更换才能保证很好的吸收,一日可能需要更换很多次,十分地不便。另一类是:采用医用负压吸引装置,但是对于深部创面效果不佳,而且价格十分昂贵,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燥器,可以使创面干燥,加速伤口愈合,避免因伤口由于长时间不能愈合而造成伤口的发炎或感染,而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燥器,该干燥器可拆卸的设置在 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且干燥器至少包含一个用于罩住创伤面的出风口和一个用于对出风口进行送风的吹风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干燥器可拆卸的设置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从而可以干燥人体的任意创伤面。另外,由于干燥器至少包含一个用于罩住创伤面的出风口和一个用于对出风口进行送风的吹风装置;所以,通过将出风口罩住创伤面,并由吹风装置对出风口进行送风,可以使出风口的冷风吹到创伤面,从而使创伤面快速干燥,缩短创伤面的愈合时间,避免因伤口由于长时间不能愈合而造成伤口的发炎感染或形成伤疤,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干燥器在固定人体体表的创面后,可以随病人移动,从而携带方便。

进一步地,干燥器还包含出风管、用于连接出风管和吹风装置的连接管;

其中,出风口开设在出风管上,吹风装置吹出的冷风经连接管后从出风管的出风口排出。吹风装置所吹出的冷风经由出风管到达出风口,从而缩小了吹风装置所吹出的冷风的气流范围,进而提高了吹风装置吹出的冷风的利用率,节约了吹风装置的功耗。

进一步地,连接管的外径大于出风管的外径;使得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握持手感较好。

进一步地,连接管用于连接吹风装置的一侧至少有部分为不封闭的形成用于导入吹风装置吹出冷风的进风口,吹风装置将进风口完全覆盖;而连接管用于连接出风管的一侧形成能够被出风管插入的连接孔。从而使吹风装置所吹出的冷风近乎全部由进风口通过连接管进入与该连接管相连的出风管;避免了吹风装置所吹出的冷风不能全部进入出风管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吹风装置所吹出冷风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了吹风装置的功耗。

进一步地,吹风装置、连接管和出风管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出风管从连接孔插入至连接管内后,至少有部分暴露在连接管外;且出风管暴露在连接管外的部分为软管,或者暴露在连接管外的出风管部分的外表面包覆有软性胶垫。从而使出风管与皮肤接触的部分比较柔软,出风 管在与病患的皮肤接触时最大限度的给病患提供舒适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皮肤磨损。

进一步地,干燥器还包含用于对吹风装置吹出的冷风进行过滤的滤网,且滤网设置在出风管和连接管的连接处,隔开连接管和出风管;或者,滤网设置在出风管或连接管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保护创伤面的效果,避免创伤面被灰尘或者细菌感染;在使用时,滤网还可以及时地更换使用,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推广。

进一步地,干燥器还包含用于将出风管、连接管和吹风装置绑定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的绑定件。使得干燥器在无辅助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固定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使用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绑定件包含对称设置的两根绑定绳,且出风管的管壁任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绑定绳的连接部;其中,出风管上的任一一个连接部包含开设在管壁上用于被同一根绑定绳先从管外穿入管内的第一穿射孔、然后从管内穿出管外的第二穿射孔,且绑定绳在穿过第一穿射孔和第二穿射孔后,绑定绳的两端暴露在出风管外,用于和与之对称的另一根绑定绳的两端系紧绑定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通过绑定绳将干燥器绑定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使得绑定方式的设计较为简单、易于实现,而且成本较低、易于推广,适合批量生产。

进一步地,吹风装置为带有内置电源的风扇,设计简单、便于实现、成本较低,使得本发明的干燥器可以被用户携带在任何地方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风扇的大小框架示意图。

其中1为吹风装置,2为连接管,3为出风管,4为出风口,5为进风口,6为第一穿射孔,7为第二穿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干燥器,如图1所示,干燥器可拆卸的设置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干燥器至少包含一个用于罩住创伤面的出风口4和一个用于对出风口4进行送风的吹风装置1。

由于干燥器可拆卸的设置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从而可以干燥人体的任意创伤面。另外,由于干燥器至少包含一个用于罩住创伤面的出风口4和一个用于对出风口4进行送风的吹风装置1;所以,通过将出风口4罩住创伤面,并由吹风装置1对出风口4进行送风,可以使出风口4的冷风吹到创伤面,对分泌物较多的创面有除湿收敛的作用,从而使创伤面的渗液快速干燥,缩短了创伤面愈合的时间。避免因伤口由于长时间不能愈合而造成伤口的发炎感染或者形成伤疤,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干燥器在固定人体体表的创面后,可以随病人移动,从而携带方便。

另外,干燥器还包含出风管3、用于连接出风管3和吹风装置1的连接管2;其中,出风口4开设在出风管3上,吹风装置1吹出的冷风经连接管2后从出风管3的出风口4排出。吹风装置1所吹出的冷风经由出风管3到达出风口4,从而缩小了吹风装置1所吹出的冷风的气流范围,进而提高了吹风装置1吹出 的冷风的利用率,节约了吹风装置1的功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出风管3和连接管2均可以但不限于为PVC管(PVC为Polyvinyl chloride的简称,中文释义为聚氯乙烯)。

进一步地,连接管2的外径大于出风管3的外径。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反复试验确定:在连接管2的外径大于出风管3的外径时,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手感较好;同时,使得出风口4的冷风可以更加聚集地吹到创伤面,使创伤面的渗液快速干燥,进一步加快了创伤面愈合的速度,避免创伤面长时间不愈合而造成的感染,从而使干燥器更具实用性。

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管2用于连接吹风装置1的一侧至少有部分为不封闭的形成用于导入吹风装置1吹出冷风的进风口5,吹风装置1将进风口5完全覆盖;而连接管2用于连接出风管3的一侧形成能够被出风管3插入的连接孔。由于吹风装置1将进风口5完全覆盖,从而使吹风装置1所吹出的冷风近乎全部由进风口5通过连接管2进入与该连接管2相连的出风管3;避免了吹风装置1所吹出的冷风不能全部进入出风管3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吹风装置1所吹出的冷风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了吹风装置1的功耗。

值得一提的是,吹风装置1、连接管2和出风管3同轴设置。从而减小了吹风装置1到人体带有创伤面部位的距离,使得吹风装置1吹出的冷风能够迅速直达患者的创伤面。并且,由于吹风装置1、连接管2和出风管3是同轴设置,从而使得吹风装置1吹出的冷风不会受到任何阻力的影响,保证吹风装置吹到创伤面上的风力不会受到损失,以保证创伤面的干燥。

在实施的过程中,出风管3从连接孔插入至连接管2内后,至少有部分暴露在连接管2外;使得,出风管3可以与创伤面接触,其中,出风口4的位置即开设在暴露在连接管2外的出风管3的出口处,从而使从出风管3所吹出的冷风,能够几乎全部吹到创伤面,使创伤面的渗液加速干燥,进而加速愈合。

另外,出风管3暴露在连接管2外的部分可以为软管。其中,软管可以为医用硅胶管,还可以为医用乳胶管,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软管不限于 医用硅胶管或者医用乳胶管,即本实施方式对软管的材质不做限制,只要是能实现与皮肤安全接触的其他任何材质的软管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或者,本实施方式中,暴露在连接管2外的出风管3部分的外表面还可以包覆有软性胶垫。其中,软性胶垫可以为医用硅胶软垫,还可以是医用乳胶软垫,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软性胶垫不限于医用硅胶软垫或者医用乳胶软垫,即本实施方式对软性胶垫的材质不做限制,只要是能实现与皮肤安全接触的其他任何材质的软性胶垫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出风管3暴露在连接管2外的部分为之所以为软管,或者暴露在连接管2外的出风管3部分的外表面之所以包覆有软性胶垫,均是因为,上述软管或者软性胶垫可以使出风管3与皮肤接触的部分比较柔软,出风管3在与病患的皮肤接触时最大限度的给病患提供舒适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皮肤磨损。

进一步地,干燥器还包含用于将出风管3、连接管2和吹风装置1绑定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的绑定件。通过绑定件将干燥器绑定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使得干燥器在无辅助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固定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使用较为方便。还可以避免用户在用手或者其他辅助设备使干燥剂固定在特定的位置时而造成的不便,从而使干燥器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更具有使用价值,实用性更强。

另外,绑定件包含对称设置的两根绑定绳,且出风管3的管壁任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绑定绳的连接部;如图2所示,出风管3上的任意一个连接部包含开设在管壁上用于被同一根绑定绳先从管外穿入管内的第一穿射孔6、然后从管内穿出管外的第二穿射孔7,且绑定绳在穿过第一穿射孔6和第二穿射孔7后,绑定绳的两端暴露在出风管3外,用于和与之对称的另一根绑定绳的两端系紧绑定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穿射孔的直径过大可能会导致出风管3漏风,影响干燥器的效果;如果穿射孔的直径过小,当绑定绳损坏需要更换时会不利于绑定绳 的更换。经过反复的试验得知在穿射孔的直径为0.6cm时对干燥器的效果影响较小而且便于更换绑定绳。所以,可以将穿射孔设置为0.6cm。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操作时通常选用的绑定绳的直径的大小来设置穿射孔的大小。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绑定绳将干燥器绑定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使得绑定方式的设计较为简单、易于实现,而且成本较低、易于推广,适合批量生产。

另外,为了提高干燥器绑定在人体上的牢固性,在开设第一穿射孔6和第二穿射孔7时,应尽量保证第一穿射孔6和第二穿射孔7之间隔开较远的距离,从而当用户在将两根绑定绳相互系紧后,干燥器不会出现固定不牢固的现象。这是因为,如果第一穿射孔6和第二穿射孔7之间隔开的距离太近,则同一根绑定绳作用在干燥器一侧且垂直于人体创伤面的受力范围可近似为一点。因为绑定绳为对称设置的两根绑定绳。因此,作用在干燥器且垂直人体创伤面的受力范围近似为一条直线,从而会导致干燥器因受力不均而导致固定不牢固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绑定件还可以是弹性腕带,从而使干燥器可以通过弹性腕带固定在人体的任意创伤面。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绑定件不限于绑定绳或者弹性腕带,只要能实现将干燥器固定在人体的任意创伤面的绑定结构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方式中,吹风装置1为带有内置电源的风扇,设计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实现,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干燥器可以被用户携带在任何地方使用。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置电源为一个可充电电池,且风扇的壳体上还设有与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的USB充电接口,通过USB充电接口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从而省去了患者更换电池所带来的成本。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内部还可设置一个具有定时功能的控制模块,且该控制模块与内置电源电性连接,在实际使用时,患者可通过控制模块设定电源向风扇供电的时间,以实现风扇每天的定时工作,从而避免了内置电源电量的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 延长了风扇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对风扇的具体规格以及参数不做限制,凡是额定电压在对用户不会造成安全隐患的安全范围之内的风扇均应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制作工序较为简单,适合批量生产,而且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另外,相对于医院的其他大型操作仪器来说,此装置不需要专门的地方放置,该干燥器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使得用户在需要的时候方便取用。再者,该干燥器可以使用户无需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而是可以携带在任何地方使用。从而,用户在无需去医院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该干燥器对创伤面进行干燥用以缩短创伤面愈合的时间,增加了该干燥器的实用性。

另外,可以将出风管3和连接管2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正方形等形状。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出风管3和连接管2的形状不做任何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对出风管3或连接管2的形状作出的任意变换均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以一个具体的实施情况对干燥器的实际应用过程作简要说明:

1,出风管3从连接孔插入至连接管2内后,至少有部分暴露在连接管2外。在连接管2远离出风管3的一端固定一风扇。调整出风管3和连接管2的重叠长度,使风扇顶端距创伤面的距离固定为4.2cm,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对风扇顶端距创伤面的距离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风管3可以是直径为11cm(如图2中D1所示的距离)、高为3cm(如图2中H1所示的距离)的PVC管。其中,出风管3的壁厚可以为5mm(如图2中L所示的距离)。连接管2可以是直径为12cm(如图3中D2所示的距离)、高为2.5cm(如图3中H3所示的距离)的PVC管。其中,连接管2的壁厚可以为5mm(如图3中L1所示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进风口5的直径可以设置为75mm(如图3中D3所示的距离)。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连接管2以及出风管3的材质,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连接管2以及出风管3的具体参数做调整。

具体地说,将出风管3插入连接管2内后,调整出风管3和连接管2的重叠长度。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经反复试验得知,风扇顶端距创伤面的距离固定为4.2cm时干燥器对创伤面的吹干效果最佳。并且经反复计算得知出风管3和连接管2的重叠长度为1.2cm时,使得风扇顶端距创伤面的距离为4.2cm。

2,在出风管3不与连接管2相连的一侧,即在出风管3的出风口4或者邻近出风口4的一侧包以医用硅胶软垫。

3,用绑定绳将出风管3、连接管2和吹风装置1绑定在人体任意带有创伤面的部位。

4,向风扇通电以使风扇通过出风管3向创伤面吹冷风。其中,风扇可以是长为8cm(如图4中A所示的距离),宽为8cm(如图4中B所示的距离),高为2.5cm(如图4中H2所示的距离),风量为23CFM,转速为3000±10%RPM的CPU小风扇(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简称,中文释义为:中央处理器)。另外,风扇的额定电压可以是12V;额定电流可以是0.26Amp,误差范围是0.02Amp。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对风扇设置的各个参数进行调整以使其适应实际需要。通入风扇的实际电压可以是3V,或者是其他的低于额定电压值的实际电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干燥器,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干燥器还包含用于对吹风装置吹出的冷风进行过滤的滤网。其中,滤网可以设置在出风管和连接管的连接处,隔开连接管和出风管。滤网还可以设置在出风管内的任意位置;或者连接管内的任意位置。滤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隔离或者过滤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对滤网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制,只要能实现过滤或者隔离吹风装置以及外界环境中随风而带入的灰尘细菌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病患较多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多个病患共用一个干燥器的情况。当其中一个病患使用该干燥器为创伤面进行干燥之后,可以及时、 有效地更换一张新的滤网,然后给下一个病患使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更换滤网较为快速、简单,从而节省了病患以及护士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效率。

不难发现,在本实施方式中,滤网还可以过滤吹风装置或者外界环境中随风而带入的灰尘或者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保护创伤面的效果,避免创伤面被灰尘或者细菌感染;在使用时,滤网还可以及时地更换使用,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推广。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