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547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该病的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RA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程短、成本低、强筋健骨、通阳利痹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所述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质量的中药原料制成:

川芎25-30份、红花25-30份、杜仲15-20份、山楂25-30份、补骨脂40-50份、益母草8-10份、肉苁蓉8-10份和熟地黄8-10份。

优选由以下质量的中药原料制成:

川芎25份、红花30份、杜仲20份、山楂30份、补骨脂50份、益母草8份、肉苁蓉10份和熟地黄10份。

优选由以下质量的中药原料制成:

川芎30份、红花25份、杜仲15份、山楂25份、补骨脂40份、益母草10份、肉苁蓉8份和熟地黄8份。

本发明药理作用如下: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瘾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杜仲: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补骨脂: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肉苁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本发明疗效判断如下: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两年内无复发。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

无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关节功能障碍无改善。

本发明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98例。按照常规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连续服用本发明药物,15天为一个疗程,一日三次服用;经连续服用三个疗程后,治愈176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7%。

典型病例列举:

病例1

易某某,女,35 岁,风湿性关节炎一年余,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活动。口服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活动自如,后又巩固三个疗程。随访两年无复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不仅通阳利痹、强筋健骨,而且疗程短、成本低、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所述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质量的中药原料制成:

川芎25份、红花30份、杜仲20份、山楂30份、补骨脂50份、益母草8份、肉苁蓉10份和熟地黄10份。

实施例2

所述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质量的中药原料制成:

川芎30份、红花25份、杜仲15份、山楂25份、补骨脂40份、益母草10份、肉苁蓉8份和熟地黄8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