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396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静脉注射临近结束时的自动检测报警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

技术背景:

静脉点滴输液是医院治疗护理的常用方法,目前对静脉点滴输液的监测方法有两种:一是护理人员事先设定流速,估算出病人输液需要的时间,再辅以不断的巡视;二是病人自己或者其陪护人员的现场观察。这些方法不仅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精神负担,而且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容易由于人的疏忽造成输液器回血引发医疗事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人做出了不懈努力,设计出各种点滴输液结束报警的装置,如:称重法、浮示法、电容法等,由于这些设计都存在着观察不准确,浪费人力,使用安全可靠性差等缺陷,且至今也未见有更实用产品问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能在医护人员给病人输液时,过于在意输液是否完成而影响其他工作或者病人休息,同时避免由于疏忽引发的医疗事故,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的静脉注射光电报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由激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组成,在输液正常进行时,激光经过贮液囊传输路径不变,报警装置不进行报警;当液面下降到激光传输路径时,激光被贮液囊中的凹液面反射,接收器接收不到激光,报警装置发光发声报警,提醒病人和医护人员,达到安全放心输液的目的,采用光电感应技术,利用激光传输过程中遇到凹液面发生反射,实现对电路的控制。本装置一端是激光发射装置,另外一端包括接收装置和报警装置,由医护人员设定好贮液囊液面高度后,将此装置夹在输液器的贮液囊部分,或者将贮液 囊安放在本装置外壳体内即可。设定激光发射有一定的倾斜角,一般设定为10~20度,激光发射装置发射激光,由于此时凹液面的位置高于激光的路径,激光沿直线穿过输液器的贮液囊,接收装置中的光敏三极管接收到激光信号,报警装置不发出报警信号;当输液临近结束时,贮液囊中液体不断下降,当凹液面下降到激光经过的路线时,激光大部分发生反射,接收装置中的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激光信号,将此信息传给报警装置,报警装置电路接通,自动发光发声报警,并且可由医护人员关掉正在报警的装置。

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包括外壳体、激光发射头、激光接收板、控制电路、扬声器、指示灯、电源开关等器件,在方形盒式外壳体中心对称上下结构制有安装式贮液囊,外壳体上部右端内制有扬声器,左端内制有指示灯,外壳体下部右端上下排列制有扬声器控制开关和电源开关,外壳体左侧内下部处制有激光发射头,外壳体右侧内中间部处制有激光接收板,激光发射头发出的激光束射向激光接收板,其激光束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度,激光束经过贮液囊的位置可以通过安放贮液囊在外壳体内的位置确定并调整控制提醒报警时间,其整机电器元件按照电学原理示意图电连通并制成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外壳体内并接通电源。使用时,入射激光束与透射光的比值反映药液液面高度,并可依此高度确定或调整控制报警时间。

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美观,使用安全可靠,电学原理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于医疗或家庭环境的静脉点滴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机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包括外壳体5、激光发射头6、激光接收板 7、扬声器9、指示灯10、电源开关12等器件,在方形盒式外壳体5中心对称上下结构制有安装式贮液囊1,外壳体5上部右端内制扬声器9,左端内制有指示灯10,外壳体下部右端上下排列制有扬声器控制开关11和电源开关12,外壳体5左侧内下部处制有激光发射头6,外壳体5右侧内中间部处制有激光接收板7,激光发射头6发出的激光束射向激光接收板7,其激光束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度,激光束3经过贮液囊1的位置可以通过安放贮液囊1的位置确定并调整控制提醒报警时间,其整机电器元件按照电学原理示意图电连通并制成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外壳体并接通电源。使用时,入射激光束3与透射光2的比值反映药液4的液面高度,并可依此高度确定或调整控制报警时间;

在附图3的电路中VTL是光敏三极管,点滴正常进行时VTL受激光发射装置的激光照射,呈低阻状态,PNP型晶体管VT3导通,时基集成电路IC1地脚为高电平,IC1与R5、C1构成典型的单稳态触发器,此时触发器处于稳定态,输出管脚3为低电平,因此语音集成电路IC2断电不工作,扬声器BL不报警。当点滴近结束时,贮液囊1的凹液面到达激光原来的路径,激光大部分被反射,光敏三极管VTL接收不到激光,呈高阻状态,VT3瞬时截止,相当于向时基集成电路IC1的触发端2脚输入一个低电平触发信号,单稳电路翻转进入暂稳态,3脚输出高电平。VD发光指示,同时此高电平经电阻R7,稳压二极管VS与C2组成简单稳压源,向IC2提供3.0伏左右的工作电压。IC2的O/P管脚输出报警信号,经VT4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BL发出响亮报警声,告知值班人员输液即将完毕。同时IC1的7管脚因内部放电管截止而被悬空,定时电容C1可通过电阻R5充电约经30秒,C1两端电压即IC1的阳值端6管脚电位升至2/3V0时,单稳态电路翻转,3管脚恢复低电平,报警声停止。在报警过程中可由医护人员随时断开S2关掉报警器;采用555型时基集成电路控制信号的延时,使用管脚1、2、3、4、6、7、8,其余保持悬空;用KD-9561语音集成电路实现使用扬声器发出报警声信号,使用管脚 VDD、SEL1、VSS、O/P、OSC1、OSC2,其余悬空,并由闪烁发光二极管VD发出报警光信号,扬声器部分可并接护士值班室也可内置在报警装置中,由医院根据具体情况自选。电源由两块锂锰扣式电池CR1216提供6V的电压驱动激光发射装置和KD-9561语音集成电路。由开关S1控制电源,开关S2控制扬声器。接收装置的激光三极管VTL采用3DU硅光敏三极管;

附图3中各电路元器件的型号及参数选择为:R1:22KΩ;R2:10KΩ;R3:510KΩ;R4:1KΩ;R5:1MΩ;R6:1KΩ;R7:1KΩ;R8:240KΩ;R9:1KΩ;VT1:9013型三极管;VT2:9013型三极管;VT3:9012型三极管;VT4:9013型三极管;C1:33uf;C2:10uf;C3:220uf;RLD:红光半导体激光二极管(VLD TOLD9211);VD:闪烁型发光二极管(BTS11405);VTL:3DU11型硅光敏三极管;BL:扬声器(8Ω);S1、S2:普通按键开关;Vo:两块锂锰扣式电池(CR1216,共6V);VS:稳压二极管(2CW51);IC1:时基集成电路(NE555);IC2:语音集成电路(KD-956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