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用逆止阀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3940阅读:1639来源:国知局
输液器用逆止阀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器用逆止阀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医疗器械输液器产品。



背景技术:

输液作为最基础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输液穿刺时,以及输注即将结束时,静脉针端管路内的正压会减小,就有可能会引发回血,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挤压滴斗或绕压管路来手动恢复正压,以缓解回血问题,这样的操作会给病人带来安全隐患,还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使用单向膜防止液体逆流的装置,然而其受限于膜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实际的使用效果并不好,有的无法实现防逆流功能,有的则会阻碍顺流通道,给正常输液造成负面影响,在临床上的使用反馈也无法令人满意。因此,输液器防回血问题一直是临床护理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液器用逆止阀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一个上下盖组合的主体结构中放置一个有弹性的胶垫,利用上下盖的内部结构使胶垫可以单向变形形成液体通道,回流时胶垫则因没有变形空间无法变形,逆向无法形成液体通道,从而实现防液体逆流的功能。

本发明为实现所属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器用逆止阀,包括上盖、下盖和胶垫,所述上盖为内空结构,上方中心处设有进液管,所述下盖为内空结构,下部中心处设有出液管,所述上盖与下盖扣合形成中空腔体,所述胶垫为圆形,置于中空腔体中,上盖内部沿壁设有一圈环形凸台,进液管底部与上盖连接处设有一条横梁,下盖内中心处设有一个三角形的片状凸齿,所述片状凸齿横跨出液管口,所述片状凸齿与横梁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胶垫置于片状凸齿和环形凸台之间。

上盖内壁均匀分布有多道半圆柱形凸棱,下盖内底面上呈中心放射状均匀分布多道条形凸轨,出液管外部设有一圈螺纹胶垫的直径为6.4mm,厚度为0.9mm,胶垫材料为硅胶。

输液器用逆止阀在安装时,先将输液器用逆止阀连接于输液器管路尾部,静脉针上游,安装方向为上盖在上游,下盖在下游。输液时,药液先经由进液管进入上盖,通过上盖内横梁的分流作用,药液从横梁两侧进入中空腔体,胶垫两侧由于没有三角形的片状凸齿的支撑,很容易被液体压弯,从而在中空腔体中形成液体通路,液体从胶垫边缘进入下盖,再由出液管流出;药液即将输注完成时,下流液体减少,液压减小,胶垫本身弹性使其恢复原始的平直状态,胶垫边缘弹回环形凸台位置,液体通路闭合,当有少量药液回流时,由于胶垫边缘被回环形凸台挡住无法变形,因此逆流液体无法通过中空腔体进入上盖,液流停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一个上下盖组合的主体结构中放置一个有弹性的胶垫,利用下盖内部的三角形片状凸齿结构,使胶垫在受到来自管路中液体的冲压时,可以单向变形形成液体通道,回流时,利用上盖中的环形凸台挡住胶垫边缘,使其因没有变形空间无法变形,逆向则无法形成液体通道,从而实现防止液体逆流的功能。只需将逆止阀以正确的方向安装在输液器尾部,静脉针上游,在使用中无需医护人员的任何操作即可实现该功能,降低了临床输液中的回血风险,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担忧,大大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良,解决了临床护理界一直亟待解决的难题,使临床输液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和便捷。

优选的胶垫尺寸及材料能够保证其在应用于输液器产品临床输液治疗时能够发挥其最好的功能。同时在上盖增加胶垫限位、下盖增加导流轨等设计也可以是该装置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使其使用时更加稳定。此外搭配上盖的螺纹,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更换静脉针,增加了其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主视图;

图2 本发明仰视图;

图3 本发明上盖主视图;

图4 本发明上盖仰视图;

图5 本发明下盖主视图;

图6 本发明下盖俯视图;

图7 A-A面剖视图;

图8 B-B面剖视图;

图9 本发明液体顺流原理示意图;

图10 本发明防逆流原理示意图;

图11 本发明与输液器配合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输液器用逆止阀1,包括上盖1-1、下盖1-2和胶垫1-3,所述上盖1-1为内空结构,上方中心处设有进液管1-1-1,所述下盖1-2为内空结构,下部中心处设有出液管1-2-1,所述上盖1-1与下盖1-2扣合形成中空腔体1-4,所述胶垫1-3为圆形,置于中空腔体1-4中。上盖1-1内部沿壁设有一圈环形凸台1-1-2,该环形凸台1-1-2用于限制胶垫1-3,使其不会向上盖1-1方向变形。进液管1-1-1底部与上盖1-1连接处设有一条横梁1-1-3,该横梁1-1-3可以对下流液体起到分流作用。下盖1-2内中心处设有一个三角形的片状凸齿1-2-2,该片状凸齿1-2-2用于支撑胶垫1-3,并在其两边向下变形时提供中心支撑。所述片状凸齿1-2-2横跨出液管1-2-1口,所述片状凸齿1-2-2与横梁1-1-3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胶垫1-3置于片状凸齿1-2-2和环形凸台1-1-2之间。

所述上盖1-1内壁还均匀分布有多道半圆柱形凸棱1-1-4,可以对逆止阀中的胶垫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所述下盖1-2内底面上还呈中心放射状均匀分布多道条形凸轨1-2-3,可以对下流的药液起到导流作用。所述出液管1-2-1外部设有一圈螺纹1-2-4,该螺纹1-2-4可以与静脉针2-1旋接配合,便于医护人员随时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静脉针2-1,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由于该装置用于输液器产品临床输液治疗,因此我们根据一般输液高度以及药液下流时的压力,使用不同大小、厚度和材料进行了大量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优选出了最佳方案,即:胶垫1-3的直径为6.4mm,厚度为0.9mm,使用材料为硅胶。

该输液器用逆止阀的使用方法为:如图11所示,安装时,将输液器用逆止阀1连接于输液器2管路尾部,静脉针2-1上游,安装方向为上盖1-1在上游,下盖1-2在下游。

如图9-10所示,输液时,药液先经由进液管1-1-1进入上盖1-1,通过上盖1-1内横梁1-1-3的分流作用,药液从横梁1-1-3两侧进入中空腔体1-4,胶垫1-3两侧由于没有三角形的片状凸齿1-2-2的支撑,很容易被液体压弯,从而在中空腔体1-4中形成液体通路,液体从胶垫1-3边缘进入下盖1-2,再由出液管1-2-1流出;药液即将输注完成时,下流液体减少,液压减小,胶垫1-3本身弹性使其恢复原始的平直状态,胶垫1-3边缘弹回环形凸台1-1-2位置,液体通路闭合,当有少量药液回流时,由于胶垫1-3边缘被回环形凸台1-1-2挡住无法变形,因此逆流液体无法通过中空腔体1-4进入上盖1-1,液流停止。

输液作为最基础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输液穿刺时,以及输注即将结束时,静脉针端管路内的正压会减小,就有可能会引发回血,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挤压滴斗或绕压管路来手动恢复正压,以缓解回血问题,这样的操作会给病人带来安全隐患,还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使用单向膜防止液体逆流的装置,然而其受限于膜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实际的使用效果并不好,有的无法实现防逆流功能,有的则会阻碍顺流通道,给正常输液造成负面影响,在临床上的使用反馈也无法令人满意。因此,输液器防回血问题一直是临床护理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在一个上下盖组合的主体结构中放置一个有弹性的胶垫,利用下盖内部的三角形片状凸齿结构,使胶垫在受到来自管路中液体的冲压时,可以单向变形形成液体通道,回流时,利用上盖中的环形凸台挡住胶垫边缘,使其因没有变形空间无法变形,逆向则无法形成液体通道,从而实现防止液体逆流的功能。只需将逆止阀以正确的方向安装在输液器尾部,静脉针上游,在使用中无需医护人员的任何操作即可实现该功能,降低了临床输液中的回血风险,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担忧,大大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良,解决了临床护理界一直亟待解决的难题,使临床输液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和便捷。

优选的胶垫尺寸及材料能够保证其在应用于输液器产品临床输液治疗时能够发挥其最好的功能。同时在上盖增加胶垫限位、下盖增加导流轨等设计也可以是该装置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使其使用时更加稳定。此外搭配上盖的螺纹,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更换静脉针,增加了其使用灵活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