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11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



背景技术: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存活者中三分之二遗留严重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所以应尽快退黄,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避免“核黄疸”的发生。

现有技术中,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上采用干预治疗方案有传统的西药治疗、蓝光治疗、换血疗法等,但是,费用较高、还有一些毒副作用,并且效果不显著,目前尚未发现一种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见效快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起效快、疗程短、不反复、副作用小、标本兼治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大黄10-15份、黄连10-15份、茵陈8-12份、黄芪10-15份、茯苓10-15份、白术15-20份、丹参10-15份、麦芽10-15份、太子参10-15份、蝉衣10-15份、山栀5-7份、白茅根3-5份、白花蛇舌草10-15份、竹茹12-15份、黄柏10-15份、黄芩10-15份、甘草3-5份、桃仁3-6份、虎杖10-15份、干姜 5-8份、青蒿10-15份、郁金3-6份。

优选地,大黄15份、黄连15份、茵陈12份、黄芪15份、茯苓15份、白术20份、丹参15份、麦芽15份、太子参15份、蝉衣10份、山栀7份、白茅根5份、白花蛇舌草10份、竹茹12份、黄柏15份、黄芩15份、甘草3份、桃仁6份、虎杖10份、干姜8份、青蒿15份、郁金3份。

其中,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黄连的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茵陈功效清热利湿,退黄;黄芪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茯苓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的功效;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作用;太子参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蝉衣的功效:宣散风热、透疹利咽、祛风止痉;山栀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白茅根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黄疸;白花蛇舌草的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利尿;竹茹功能:清热化痰,除烦止呕;黄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黄芩和青蒿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甘草的主要功效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桃仁的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虎杖利胆退黄;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郁金具有活血止疼、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的作用,还具有调节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

本发明所述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的剂型是颗粒剂、片剂、散剂、丸剂、胶囊剂、滴丸剂、糖浆剂、合剂中的任何一种。

一种本发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按照本发明所述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粉,加入适当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颗粒剂、片剂、散剂、丸剂、胶囊剂、滴丸剂、糖浆剂、合剂等口服制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为纯中药,价格低廉,使 用该配方可加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起效快、疗程短、不反复、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临床实验: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患儿中男68例,女32例,表现为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个别早产儿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3例并发症新生儿肺炎。

服药7天内,98例有效,全身症状明显改善,1例无效,由此可见,该配方治愈率显著。

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本发明的中药配合相应穴位按摩,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