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6023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背景技术: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目前尚未有效的治疗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一种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茯苓10-15克,桂枝15-20克,蛇床子25-30克,桑叶10-15克,木蝴蝶25-30克,良姜30-35克,全蝎10-15克,马钱子10-15克,首乌25-30克,夜交藤10-15克,酸枣仁10-15克,熟地20-25克,茯神15-20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茯苓12克,桂枝16克,蛇床子30克,桑叶10克,木蝴蝶30克,良姜30克,全蝎15克,马钱子12克,首乌30克,夜交藤15克,酸枣仁15克,熟地20克,茯神16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桂枝: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

蛇床子: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子宫寒冷不孕,风湿病痛,疥癣湿疮。

桑叶:性寒;味苦、甘;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木蝴蝶:利咽润肺,疏肝和胃,敛疮生肌。治咽痛喉痹,声音嘶哑,咳嗽,肝胃气痛,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

良姜: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用于治疗胃寒脘腹冷痛,胃寒呕吐等。

全蝎: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重症肌无力等。

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促进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延缓衰老,影响内分泌功能,润肠通便等作用。

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熟地:补血滋阴。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茯神:宁心,安神,利水。用于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新方法:茯苓10克,桂枝15克,蛇床子25克,桑叶10克,木蝴蝶25克,良姜30克,全蝎10克,马钱子10克,首乌25克,夜交藤10克,酸枣仁10克,熟地20克,茯神15克。

实施例2、一种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新方法:茯苓12克,桂枝16克,蛇床子27克,桑叶13克,木蝴蝶27克,良姜33克,全蝎13克,马钱子12克,首乌27克,夜交藤13克,酸枣仁13克,熟地23克,茯神17克。

实施例3、一种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新方法:茯苓15克,桂枝19克,蛇床子30克,桑叶15克,木蝴蝶30克,良姜35克,全蝎15克,马钱子14克,首乌30克,夜交藤15克,酸枣仁15克,熟地25克,茯神20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