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001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方。



背景技术:

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诊断银屑病的重要特征,称为三联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方,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玄参10-15克,桑叶13-17克,麻黄15-20克,白胡椒15-20克,青黛13-18克,防风10-15克,白芷23-28克,薄荷5-10克,土茯苓13-18克,细辛10-15克,僵蚕1-5克,板兰根15-20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玄参12克,桑叶15克,麻黄20克,白胡椒18克,青黛16克,防风12克,白芷25克,薄荷8克,土茯苓16克,细辛10克,僵蚕3克,板兰根18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玄参: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

桑叶:性寒;味苦、甘;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麻黄:性温;味辛、苦;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白胡椒:温中下气、消痰解毒的功效。主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解食物毒。

青黛:清热,凉血,解毒。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头痛身痛;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等疾病。

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清香升散; 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 主治风热表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咽痛声哑,鼻渊,牙痛。

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有治疗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等作用。

细辛:味辛,性温;小毒;归肺、肾、心、肝、胆、脾经。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僵蚕: 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用于治有形之包块,如结节,咽肿痛,瘰疬,风疮瘾疹等。

板兰根: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子宫寒冷不孕,风湿病痛,疥癣湿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方:玄参10克,桑叶13克,麻黄15克,白胡椒15克,青黛13克,防风10克,白芷23克,薄荷5克,土茯苓13克,细辛10克,僵蚕1克,板兰根15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方:玄参12克,桑叶15克,麻黄17克,白胡椒17克,青黛15克,防风13克,白芷25克,薄荷7克,土茯苓15克,细辛13克,僵蚕3克,板兰根18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方:玄参14克,桑叶17克,麻黄20克,白胡椒20克,青黛18克,防风15克,白芷28克,薄荷10克,土茯苓18克,细辛15克,僵蚕5克,板兰根20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