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47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外阴瘙痒是妇科疾病中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外阴是特别敏感的部位,妇科多种病变及外来刺激均可引起瘙痒,使人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外阴瘙痒多发生于阴蒂、小阴唇,也可波及大阴唇、会阴和肛周。外阴瘙痒多发生于阴蒂、小阴唇,也可波及大阴唇、会阴和肛周。多为阵发性发作,一般夜间重。瘙痒重者,可见皮肤抓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配方,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石韦30-35克,薄荷15-20克,鱼腥草15-20克,苍耳子5-10克,荆芥10-15克,百合15-20克,蛇莓20-25克,五灵脂15-20克,羌活30-35克,细辛25-30克,荜拨5-10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石韦30克,薄荷18克,鱼腥草16克,苍耳子7.5克,荆芥10克,百合17克,蛇莓22克,五灵脂15克,羌活30克,细辛28克,荜拨9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石韦: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用于热淋,石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热咳嗽。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清香升散;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主治风热表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咽痛声哑,鼻渊,牙痛。

鱼腥草:镇痛,抗过敏;抗炎;改善微循环;局部收敛,刺激与麻醉。

苍耳子:味苦、甘、辛,性温,有毒;归肺、肝经。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荆芥:入血分之风药,具有散邪解肌发汗,炒炭止血之功效。味辛,微温,归肝、肺经,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百合:解毒、理脾健胃、利湿消积、宁心安神、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主治劳嗽、咳血、虚烦惊悸等症,对医治肺络疾病和保健抗衰老有特别功效。

蛇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五灵脂: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细辛: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头痛身痛;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等疾病。

荜拨:性热;味辛;归胃、大肠经。功效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配方:石韦32克,薄荷15克,鱼腥草16克,苍耳子8克,荆芥10克,百合17克,蛇莓22克,五灵脂15克,羌活28克,细辛28克,荜拨9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配方:石韦35克,薄荷18克,鱼腥草16克,苍耳子7克,荆芥15克,百合17克,蛇莓20克,五灵脂15克,羌活30克,细辛28克,荜拨9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配方:石韦30克,薄荷18克,鱼腥草16克,苍耳子5克,荆芥13克,百合17克,蛇莓25克,五灵脂15克,羌活35克,细辛28克,荜拨9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配方,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石韦30-35克,薄荷15-20克,鱼腥草15-20克,苍耳子5-10克,荆芥10-15克,百合15-20克,蛇莓20-25克,五灵脂15-20克,羌活30-35克,细辛25-30克,荜拨5-10克。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秀珍
技术研发日:2015.12.30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