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在制备抗雾霾药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484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阿胶新医药用途,尤其涉及阿胶在制备抗雾霾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属于阿胶新医药用途领域。

背景技术: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空气细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由于PM2.5细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且比表面积大,易携带大量工业废气、挥发性化学物质、机动车尾气等有毒有害物质,穿过鼻毛的滤过作用而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肺组织深处及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进入呼吸道的大气颗粒物通过刺激和腐蚀肺泡壁,破坏呼吸道防御屏障,使肺功能受损,导致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的发病率增加,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系统症状。流行病学统计显示:随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增高,呼吸道症状的出现率,肺功能减退、心肺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上升,二者存在直接关联,PM2.5已成为呼吸系统发病率不断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滕博,王贺彬,汪雅芳,等.细颗粒物(PM2.5)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及机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2):334-338.)。因此,减少和减轻因雾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多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所成。性味:甘,平。入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它是我国宝贵的传统中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化痰清肺、益气补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但是阿胶具有抗雾霾的作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阿胶在制备抗雾霾药物或保健品上的新用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通过SD大鼠连续8周吸入空气细颗粒物,于染毒的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阿胶溶液进行药物干预,从体重、脏器系数、肺功能,结合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呼吸功能、组织病理学检查、氧化损伤等方面研究毒性产生的损伤机制以及阿胶对空气细颗粒物所致呼吸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从大鼠呼吸功能改变情况,发现:(1)时间指标:模型组大鼠吸入染毒4周和8周Ti(吸气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周Te(呼气时间)、RT(放松时间)高于对照组(p<0.01),阿胶给药组8周的Ti(吸气时间)和Te(呼气时间)均显著低于模型组;(2)容量指标:模型组大鼠TV(潮气量)、EV(呼气量)和MV(每分钟通气量)在观察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阿胶组均可以升高上述指标,高于模型组。说明阿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空气细颗粒物所致的呼吸系统功能的变化。在血液生化和血液学指标中,发现大鼠连续吸入空气细颗粒物,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染毒8周模型组大鼠,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升高(p<0.01),而阿胶两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数值上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液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T)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阿胶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阿胶对于血液生化和血液学中各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在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SD大鼠经呼吸道空气细颗粒物给药结束2周,模型组及阿胶低剂量组、阿胶高剂量组动物肺脏未见吞噬细胞增生。给药结束4周,模型组及阿胶低剂量组、阿胶高剂量组动物肺吞噬细胞均见轻微增加,其中阿胶给药组增加轻度相对较轻。给药结束8周,模型组及阿胶低剂量组、阿胶高剂量组动物肺吞噬细胞均见轻度增加,其中与模型组相比,阿胶低剂量组动物肺吞噬细胞轻微降低,阿胶高剂量组动物肺吞噬细胞可见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阿胶对于肺吞噬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起保护细胞膜结果和功能完整的作用。丙二醛(MDA)的量常常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地反映出细胞损伤的程度。在氧化损伤的测定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清和BALF中GSH-Px略有降低,从第四周开始有统计学差异。但阿胶给药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从染毒2周到8周均有不同程度MDA含量增高,其中染毒4周大鼠BALF中MDA含量增高更为明显(p<0.05),而阿胶给药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低丙二醛的作用。以上数据表明,阿胶对空气细颗粒物造成的大鼠肺功能及肺脏病理改变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肺吞噬细胞的数量、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相关。因此,阿胶对空气细颗粒物所致呼吸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抗雾霾的药物、保健品、饮品或食品中。本发明公开了阿胶在制备抗雾霾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片剂、冲剂、丸剂、乳剂、颗粒剂、软胶囊、硬胶囊或微胶囊。本发明也公开了阿胶在制备抗雾霾的保健品中的用途。其中,所述保健品的剂型包括:片剂、冲剂、丸剂、乳剂、颗粒剂、软胶囊、硬胶囊或微胶囊。本发明又公开了阿胶在制备抗雾霾的饮品中的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阿胶在制备抗雾霾的食品中的用途。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抗雾霾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阿胶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载体。所述的载体或辅料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载体或辅料,例如:稀释剂、崩裂剂、润滑剂、赋形剂、粘合剂、助流剂、填充剂、表面活性剂等;另外,还可以在组合物中加入其它辅助剂,如香味剂和甜味剂。所述稀释剂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增加片剂重量和体积的成分,常用的稀释剂包括乳糖、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山梨醇、甘露醇以及无机钙盐等;其中最常用为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所述崩解剂可以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微晶纤维素中之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其中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佳。所述的润滑剂包括硬脂酸,硬脂酸钠,硬脂酸镁,硬脂酸钙,聚乙二醇,滑石粉,氢化植物油中之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其中以硬脂酸镁最为适宜。所述的粘合剂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有利于制粒的成分;可以是淀粉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以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水溶液为佳。所述助流剂可以为微粉硅胶、滑石粉、三硅酸镁中之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为一种或几种能够提高润湿性和增加药物溶出的成分,常用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阿胶具有抗雾霾的作用,能有效的防治因雾霾导致的损伤,能应用于制备抗雾霾的药物或保健品。附图说明图1为大鼠连续吸入空气细颗粒物染毒8周体重变化;其中,横坐标0-60是时间(天),纵坐标是体重(g),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n=6-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1、材料1.1试验动物SD大鼠,SPF级。共96只,雌雄各半,动物订购时6~8周龄,体重180~200g。购自购自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K(京)2009-0004。1.2仪器设备HOPE-MED8052粉尘类口鼻动式染毒设备,购自天津开发区合普工贸有限公司;TSI3321-APS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购自美国TSI公司;FC-1B型粉尘采样仪,购自北京市劳保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EMKA动物肺功能监测系统,购自法国优德实验室有限公司空气细颗粒物样品,购自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实验例1阿胶对空气细颗粒物所致大鼠呼吸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1、实验方法1.1实验动物饲养标准及分组实验动物设施持续保持屏障环境标准。主要环境指标的控制范围:室温20~26℃,日温差≤4℃。相对湿度40~70%。最小换气次数15次/小时,光照明:暗=12h:12h。动物饲养于聚丙烯大鼠群养盒中,笼具规格为:545*395*200mm3,每盒3~5只,其饲养空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25-2010中关于实验动物所需最小空间的规定。所有动物均由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饲养管理。每周更换1次垫料和笼具。每日添加鼠专用饲料供动物食用,另使用饮水瓶灌装水供动物饮用,整个饲养过程中保持动物饮食活动自由。新领到的动物检疫5~7天,确认动物健康无病,方能使用。动物福利:本发明所用动物及相关处置应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实验开展前要经过本机构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委员会(IACUC)的审查批准。职业安全方面:实验过程中,注意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手套、隔离衣、面罩、眼罩、耳塞等,尤其是注意佩戴专业防护口罩。根据动物体重按分层随机化分组法进行分组;雌雄动物分别进行分组(见表1)。对照组(control):24只大鼠,每日口鼻部暴露于清洁的吸入染毒装置吸入清洁空气15min,分别于第2、4、8周各处死8只。模型组(model):24只大鼠,每日口鼻部暴露于空气细颗粒物气溶胶染毒装置,吸入空气雾霾15min,分别于第2、4、8周各处死8只。阿胶低剂量组(Ejiaolowdose):24只大鼠,雌雄各半。暴露于空气细颗粒物气溶胶环境中,染毒前1小时灌胃给与0.3g/kg阿胶,分别于第2、4、8周各处死8只。阿胶高剂量组(Ejiaohighdose):24只大鼠,雌雄各半。暴露于空气细颗粒物气溶胶环境中,染毒前1小时灌胃给与1.2g/kg阿胶,分别于第2、4、8周各处死8只。表1.阿胶对空气细颗粒物所致大鼠呼吸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动物分组1.2给药及染毒方法1.2.1阿胶给药方法及剂量药物溶液配制方法:取3g阿胶粉溶于100ml蒸馏水中,混匀,即为低剂量药物溶液;取12g阿胶粉溶于100ml蒸馏水中,混匀,为高剂量药物溶液。于每日给药前现用现配。于染毒前1h,灌胃分别按组别给予大鼠1ml/100g两个剂量的阿胶粉溶液,给药剂量分别为0.3g/kg和1.2g/kg。1.2.2染毒方法及剂量采用HOPE-MED8052粉尘类口鼻动式染毒设备雾化吸入给药,FC-1B型粉尘采样仪采样。每次取2g供试品放入设备药粉盒中,设定给药流量1ml/min,给药时间15min,混合气进气量0.8m3/h,纯净气进气量0.8m3/h,采样流量1L/min,采5min,称取采样前后滤膜盒重量,计算药物浓度及给药剂量。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8周,分别于2周、4周、8周按组别剖杀动物。实验设计依据: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长期给药毒性试验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及《化学品测试方法,健康效应卷(第二版)》进行实验设计。1.3可吸入颗粒物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直径测定采用TSI3321-APS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通过连接管路直接连接到HOPE-MED8052粉尘类口鼻动式染毒设备染毒腔,测定染毒状态下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分布。1.4各种指标的检测频率及方法1.4.1体重及一般症状观察:每周测定2次各体重,每天观察染毒前后观察动物是否有哮喘、咳嗽、呕吐、窒息等症状发生,并记录症状发生的时间及恢复时间。1.4.2大鼠呼吸功能的评价:采用EMKA动物肺功能监测系统进行清醒大鼠肺功能的测定,将EMKA动物肺功能监测系统放置于安静的实验室内,正式测定前系统校正,标定,通气,数据采集频率为每5秒自动采集一次,每分钟显示一次测定结果。将大鼠放入全体体描计箱内适应5-10min,记录3-8min,将每只动物的结果的均值作为本次动物肺功能的测定结果。测定指标包括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最大吸气流量(PIF)、最大呼气流量(PEF)、潮气量(TV)、呼气量(EV)、放松时间(RT)、每分钟通气量(MV)、呼吸频率(f)、呼吸间歇时间(EEP)、支气管收缩指数(PENH)。测定时间为前两周每周一次,之后每2周测定一次。1.4.3脏器系数测定及组织病理学观察末次染毒后24h以2%的戊巴比妥钠(剂量为40mg/kg)麻醉动物,腹主动脉采血处死每组动物,解剖后肉眼观察动物舌、上颚、颊粘膜、鼻、咽、喉、气管、左右支气管、左右肺叶的刺激反应,观察有无充血、红肿、坏死等刺激反应。大鼠处死后称取心、肺、肝、脾、肾的重量,计算脏器体系数:脏器体比(%)=(脏器重/体重)×100%。取材进行整个呼吸系统,包括舌、上颚、颊粘膜、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织和心脏的病理组织学检查,肺组织取右肺组织中叶,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1.4.4血液学、血液生化与凝血改变所有大鼠解剖前禁食不进水16h,2%的戊巴比妥钠(剂量为40mg/kg)麻醉动物,腹主动脉采血,分别为血清样本、血细胞计数样本及凝血测定样本。血清样本用于血液生化、电解质测定和氧化相关指标的测定,血液学测定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等。凝血指标标本进行APTT,PT两项凝血指标的测定,具体见表2。表2采血用途、采血方法、采血量、抗凝剂及采血时间1.4.5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待大鼠麻醉后固定四肢,仰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开胸,分离气管及主支气管,在近气管分叉处结扎右主支气管,将带有大鼠灌胃针的5mL注射器针头插入喉部气管内,向前插入直至支气管分支处固定,用线系紧气管中段防止灌流液回流,快速注入4mL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缓慢回抽,收集灌洗液入15ml的塑料离心管(置于冰浴中),此为第一次灌洗,第二次灌洗4ml无菌生理盐水灌洗2次,第三次灌洗3次,以上操作共收集约10ml。回收全部BALF,4℃12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取2ml加入6ml白细胞稀释液,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稀释液模式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测定,其余部分-70℃冻存。1.4.6制备肺组织样本取右肺组织一块,用冷的生理盐水洗净,滤纸吸干,分成4份,其中一份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放入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其他3份置于1.5mL冻存管中,液氮冻存后转移至-80℃保存。1.4.7氧化损伤的测定用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检测血清和BALF中SOD(WST-1法)、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活性,测定均按试剂盒方法进行。1.4.8结果统计与分析结果用均值±标准差表示,SPSS20.0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两组间差异。2实验结果2.1颗粒物特性2.1.1空气动力学直径测定采用TSI3321-APS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通过连接管路直接连接到HOPE-MED8052粉尘类口鼻动式染毒设备染毒腔,测定染毒状态下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一般情况下,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5μm的颗粒可以到达深部呼吸道沉降,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本发明中共测定三批颗粒物样品,三批颗粒物气溶胶平均空气动力学直径结果见表3。HOPE-MED8052粉尘类口鼻动式染毒设备雾化可吸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符合吸入实验的要求,也符合样本当初的设计要求。表3.口鼻动式染毒设备雾化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2.1.2大鼠吸入颗粒物药物浓度及剂量测定在大鼠吸入染毒过程中测定,通过染毒设备配套的连接管通过FC-1B型粉尘采样仪进行采样。共测定8次,每次称取滤膜采样前后重量,根据浓度计算公式:浓度C=(W2-W1)1000/qt2。剂量计算公式:吸入剂量/kg=C×t1×每分钟潮气量/kg/min。吸入剂量/只=C×t1×每分钟通气量/只。其中:C:供试品浓度mg/L;W1:采样前滤膜盒重量,g;W2:采样后滤膜盒重量,g;q:采样流量L/min;t1:吸入时间min;t2:采样时间min,通气量7.3(5-10.1)ml/min/只。根据公式,算得空气细颗粒物供试品气溶胶平均浓度C为3.68±0.41mg/L(n=8)。大鼠吸入剂量/只=402.4±45.2μg/只(表4)。表4可吸入空气颗粒物浓度测定结果2.2动物体重及一般症状观察每天观察1次,每次染毒后未观察到动物哮喘、咳嗽、呕吐、窒息等症状发生。染毒动物各组体重增长慢于对照组,见图1。雄性大鼠从染毒8天开始有统计学差异,这种差异基本持续到8周。阿胶低剂量组雌性大鼠从20天起、模型组和阿胶高剂量组雌性大鼠从40天起直到8周观察期结束,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3主要脏器系数正常时各脏器与体重的比值比较恒定。动物染毒后,受损脏器重量可以发生改变,故脏器系数也随之而改变。脏器系数增大,表示脏器可能发生水肿、充血或肿大;脏器系数减小,表示脏器萎缩及其他退行性改变。分别在2周、4周、8周共3个观察点,取每组6-8只动物,雌雄各半,称重后处死,取右肺。以全部动物统计,模型组大鼠2周开始至4周,右肺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阿胶两个剂量组与模型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8周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见表5。表5阿胶对空气细颗粒物所致大鼠呼吸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吸入染毒不同时间动物肺脏器体系数(n=6~8,%)注:*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2.4血液生化、血液学与凝血改变2.4.1血液生化分别在2、4、8周收集大鼠血清进行生化检查,结果表明:染毒2周大鼠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增高(p<0.05),阿胶两个剂量组与模型组动物相比TP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染毒8周模型组大鼠的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升高(p<0.01),而阿胶两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数值上低于模型组,且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见表6。表6阿胶对空气细颗粒物所致大鼠呼吸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吸入染毒不同时间SD大鼠血清生化注:*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2.4.2血液学检查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见表7和表8),染毒2周模型组大鼠各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阿胶低剂量给药组明显升高血液白细胞(WBC)和淋巴细胞(LYM),可能与阿胶的升高白细胞作用有关;4周模型组大鼠中性粒细胞(NEUT)升高,阿胶两个剂量组显著低于模型组;染毒8周时,出现较多血液学指标的改变:模型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明显高于对照组,且WBC、血红蛋白(HGB)、LYM、NEUT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阿胶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表7阿胶对空气细颗粒物所致大鼠呼吸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吸入染毒不同时间SD大鼠血液学检查结果(n=6~8)注:*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表8阿胶对空气细颗粒物所致大鼠呼吸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吸入染毒不同时间SD大鼠血液学检查结果(n=6~8)注:*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2.5呼吸功能的评价在大鼠染毒期间每2周测定一次动物呼吸功能,将大鼠放入全体体积描记箱中,连接呼吸功能测定仪进行测定,结果见表9。功能指标可判断空气细颗粒物所引起肺功能受损的气道通畅性、呼吸肌肉力量、肺组织弹性、通气功能和储存能力的状态。本发明对大鼠通气功能进行了测定。(1)时间指标:模型组大鼠吸入染毒4周和8周T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周Te高于对照组(p<0.01),染毒4周和8周R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当模型组大鼠与流量和容量相关的肺功能指标受到了显著抑制后,动物必须通过延长呼气时间与放松时间才能维持相对需要的肺功能,而连续服用阿胶4周和8周,在显著提升改善连续吸入细颗粒物造成的大鼠肺功能中与容量和容量相关指标的减低的同时,也可以适当降低模型组增加的时间指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容量指标:模型组大鼠TV、EV和MV在观察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呼吸的容积量明显下降,肺通气功能储备量亦降低。阿胶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结果说明肺功能的储气功能受到损伤,阿胶可在一定程度上明显提升连续吸入细颗粒物造成的大鼠肺功能中与容量相关指标的减低。表9阿胶对空气细颗粒物所致大鼠呼吸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连续吸入染毒SD大鼠呼吸功能测定(n=6~8)注:*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2.6组织病理学大鼠肺吞噬细胞增生程度见表10,从表中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SD大鼠经呼吸道空气细颗粒物给药结束2周,模型组及阿胶低剂量组、阿胶高剂量组动物肺脏未见吞噬细胞增生。给药结束4周,模型组及阿胶低剂量组、阿胶高剂量组动物肺吞噬细胞均见轻微增加,其中阿胶给药组增加轻度相对较轻。给药结束8周,模型组及阿胶低剂量组、阿胶高剂量组动物肺吞噬细胞均见轻度增加,其中与模型组相比,阿胶低剂量组动物肺吞噬细胞轻微降低,阿胶高剂量组动物肺吞噬细胞可见一定程度的降低。表10阿胶对空气细颗粒物所致大鼠呼吸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SD大鼠肺吞噬细胞增生程度2.7氧化损伤2.7.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起保护细胞膜结果和功能完整的作用。本发明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染毒模型组大鼠的血清和BALF中GSH-Px略有降低,从第四周开始有统计学差异。阿胶给药组具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见表11。表11吸入染毒SD大鼠血清和BALF中GSH-Px活力(U/ml)注:*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2.7.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各个时间点取血清和BALF进行SOD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血清SOD活力相差不大,模型组大鼠BALF中SOD在2、8周相比于对照组均有下降,均无显著差异,阿胶组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见表12。表12吸入染毒SD大鼠血清和BALF中SOD活力(U/ml)注:*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2.7.3丙二醛(MDA)MDA的量常常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地反映出细胞损伤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从染毒2周到14周均有不同程度MDA含量增高,其中染毒4周大鼠BALF中MDA含量增高更为明显(p<0.05),而阿胶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结果见表13。表13吸入染毒SD大鼠血清和BALF中MDA含量(nmol/ml)*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