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712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



背景技术:

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故易延误诊断,出现症状时已多属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低热、黄疸、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水肿及进行性贫血等,由于发现后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古书记载:癌毒在肝经者,先发便毒(泄泻)嗣作筋骨疼痛,疮标耳项协肋形如砂仁,俗称砂仁疮名之,甚则筋痿不起,移于脾四肢发块痛处,蛀烂腿臁,移于心生疮如痣痛痒交作,癌毒伏本经大筋微疼久则癌毒发颈项两膝。癌毒结于肝胆二经者内作筋骨痛,攻走协肋(患肋皮肤内砂仁疮,即圆形癌瘤),上至于头(患脑瘤及目盲耳闭)下至于足(患股骨头坏死等)手不能举,足不能步,或颈项发块或破烂上下,或涌泉穴生疮如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并按照一定方法服用,以到达缓解病人疼痛,癌瘤缩小,延长病人生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 10-20克、芍药10克、川芎10-15克、人参10克、丹皮10克、龙胆草5-10克、柴胡5克、红花10克、枸杞15克、石斛10克、夏枯草10克、远志5克、青皮4-10克。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20克、芍药10克、川芎15克、人参10克、丹皮10克、龙胆草5克、柴胡5克、红花10克、枸杞15克、石斛10克、夏枯草10克、远志5克、青皮4克。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10克、芍药10克、川芎10克、人参10克、丹皮10克、龙胆草10克、柴胡5克、红花10克、枸杞15克、石斛10克、夏枯草10克、远志5克、青皮4克。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还包括土茯苓5克、薏苡5克。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还包括白术10克、山药10克。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还包括酸枣仁5克。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青皮10克,还包括乌药10克、香附10克。

一种所述的治疗肝癌的中药服用方法,将上述中药用2-3升水并加入十粒莲子,放入陶瓷罐内煎起药液滤渣服用,滤渣后再煎起药液滤渣服用;同时早晚两次服用化毒丸,所述化毒丸由牛黄、生生乳、雄黄乳香、月月红、白僵蚕、穿山甲研磨制成的药丸,药丸外用朱砂包裹,早服13粒,晚服9粒;同时在章门穴贴穴位拔癌毒膏,所述穴位拔癌毒膏由生白芨20克,生大黄20克,雄黄10克,研磨细, 然后加入冰片2克,用食用醋搅拌制成。

服药禁忌:药忌,死砂、生砒、轻粉、木鳖、胡黄连、滴陸;

食忌,石首鱼、虾、鸡、鹅、鸭蛋、猪肝、牛肉、茄子、芋、杏、蒜、辣椒、芥末、八角、花椒、动物血等辛发食物。

服药优选时间为凌晨1-3点;所述穴位拔癌毒膏贴章门穴的优选时间为凌晨1-3点,且至少贴7小时。

当归: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助心入肝脾等功效。

芍药:性味微寒,味道有些苦和酸;具有有养血滋阴,止痛护肝等功能。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等功效。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等功效。

红花:性味辛,温,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等功效。

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下焦湿热,泻肝胆火等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

丹皮: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具有清热 凉血、活血散瘀等功效。

枸杞: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养肝,滋肾,润肺,补虚益精等功效。

远志:性味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效。

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等功效。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等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服用本发明治疗肝癌的中药,并按照本发明的服用方法,结合服用由牛黄、生生乳、雄黄、乳香、月月红、白僵蚕、穿山甲研磨制成的化毒丸,同时在章门穴贴由生白芨20克,生大黄20克,雄黄10克,研磨细,然后加入冰片2克,用食用醋搅拌制成的穴位拔癌毒膏,坚持使用可明显减轻病人疼痛甚至消除疼痛,癌瘤逐渐缩小,延长病人的生命,通过实践证明本发明治疗效果甚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20克、芍药10克、川芎15克、人参10克、丹皮10克、龙胆草5克、 柴胡5克、红花10克、枸杞15克、石斛10克、夏枯草10克、远志5克、青皮4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20克、芍药10克、川芎15克、人参10克、丹皮10克、龙胆草5克、柴胡5克、红花10克、枸杞15克、石斛10克、夏枯草10克、远志5克、青皮4克、土茯苓5克、薏苡5克。

如病人胃气弱症状时,适宜服用此药方。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20克、芍药10克、川芎15克、人参10克、丹皮10克、龙胆草5克、柴胡5克、红花10克、枸杞15克、石斛10克、夏枯草10克、远志5克、青皮4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

如病人有泄泻症状时,适宜服用此药方。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20克、芍药10克、川芎15克、人参10克、丹皮10克、龙胆草5克、柴胡5克、红花10克、枸杞15克、石斛10克、夏枯草10克、远志5克、青皮4克、酸枣仁5克。

如病人有心神不宁症状时,适宜服用此药方。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20克、芍药10克、川芎15克、人参10克、丹皮10克、龙胆草5克、柴胡5克、红花10克、枸杞15克、石斛10克、夏枯草10克、远志5克、青皮10克、乌药10克、香附10克。

如病人有气不顺症状时,适宜服用此药方。

实施例6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10克、芍药10克、川芎10克、人参10克、丹皮10克、龙胆草10克、柴胡5克、红花10克、枸杞15克、石斛10克、夏枯草10克、远志5克、青皮4克。

一种所述的治疗肝癌的中药服用方法,将上述中药用2-3升水并加入十粒莲子,放入陶瓷罐内煎起药液滤渣服用,滤渣后再煎起药液滤渣服用,服药优选时间为凌晨1-3点;同时早晚两次服用化毒丸,所述化毒丸由牛黄、生生乳、雄黄、乳香、月月红、白僵蚕、穿山甲研磨制成的药丸,药丸外用朱砂包裹,早服13粒,晚服9粒;同时在章门穴贴穴位拔癌毒膏,所述穴位拔癌毒膏由生白芨20克,生大黄20克,雄黄10克,研磨细,然后加入冰片2克,用食用醋搅拌制成;所述穴位拔癌毒膏贴章门穴的优选时间为凌晨1-3点,且至少贴7小时。

本发明治疗肝癌瘤的中药对治疗肝癌有较好疗效,经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经过对100例肝癌瘤的患者治疗 观察记录,年龄在30-75岁不等,其中76例肝癌瘤患者取得显著疗效,按照本发明治疗方法服用该中药,病情得到控制,逐渐恢复,其中24例肝癌瘤患者治疗无效死亡,这24肝癌瘤患者均属于重症患者(肝癌晚期,并有出现癌肿瘤扩散),在治疗期间也起到了延长患者寿命减轻患者痛苦的功效。

服药治疗期间及治愈后注意事项:禁食海鲜、鹅肉、辛、辣、酒类等刺激类、油腻食物,杜绝房事,杜绝大运动量(适宜散步等轻微运动);后期治愈后房事适宜,吃清淡食物,每日做轻微运动,保持良好心情,防止病情复发。

具体典型案例

案例1

李某某,男,55岁,山东省济宁市人,2014年6月份查出肝部有癌瘤,癌瘤7.3×9.2cm大小,伴有疼痛,食欲、精神不振,通过服用本发明中药,同时早晚两次服用甲字化毒丸,同时在章门穴贴穴位拔癌毒膏两周后,经检查癌瘤缩小至5.1×6.9cm大小,且疼痛明显缓解,脸色红润,精神状态较好。

案例2

张某某,男,45岁,山东省枣庄市人,于2012年6月经医院确诊为肝肿瘤。住院治疗2个多月效果不明显,并出现头疼,胸胁胀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面部蜡黄,患者服用本发明的中药一个疗程后,病情有所好转,继续坚持服用一年后痊愈,至今无复发。

案例3

朱某某,男,63岁,河北邯郸人,于2009年10月经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住院治疗半个月,病情恶化,病人疼痛难忍,不进食,经服用本发明的中药三天后,病情得以控制,疼痛明显减轻,精神状态良好,可食少量流食,坚持服用本药物半年后,病情恶化,癌肿瘤转移到肺部,于2010年8月离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