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敷治疗心系病症冠通贴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1049发布日期:2018-06-17 14:5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贴剂领域,特别是一种外敷治疗心系病症冠通贴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由于病程长,长期吃药打针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与痛苦。冠通贴以外治法弥补各种内治法之不足。通过临床观察所得,冠通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法独特,安全有效,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冠通贴源自西安市中医医院张素清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方,该药通过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研制而成。经过近30余年的临床使用,发现其对痰浊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敷治疗心系病症冠通贴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克服了长期吃药打针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与痛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敷治疗心系病症冠通贴的配方,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组成,包含了:

檀香25-30g,三七33.34-40g,红花16.67-22g,延胡索33.34-38.5g,石菖蒲16.67-20g,柏子仁25-30g,细辛16.67-22g,冰片25-30g,丁香33.34-35g,白芷25-28g,麝香10-15g。

其中,延胡索为醋炙延胡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外敷治疗心系病症冠通贴的制备方法工艺如下:

A.原料预处理:按重量份称取冰片、细辛、延胡索、白芷、石菖蒲、三七、檀香、红花、丁香、柏子仁,麝香,分别将药材洗净,破碎,筛选80-200目药材粉末,备用;

B.药材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取破碎后的药材粉末,加15倍95%乙醇,微沸回流,共2次,纱布滤过,合并滤液,水浴浓缩成软膏状,置烘干箱中干燥,粉碎,过筛,备用;

C.炼糖:将蔗糖加40-50%的水,煮沸,并不断搅拌炼至糖液呈金黄色,泡沫发亮光时即可;

D.混合:将药材醇提取物与炼糖按照相当于生药配比量进行混合,加热,至有大量气泡逸出时,减少火力,浓缩后得到的混合膏体。

优选的,将冠通贴混合膏体制成圆形模块,膏体厚度为0.1-0.5c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中药的合理配伍,制成冠通贴,具有宣痹通阳、化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克服了长期吃药打针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与痛苦。

2.本发明以红花、延胡索、石菖蒲加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力;佐以柏子仁养心安神,细辛温通助阳;使以冰片、丁香、白芷芳香走窜、引药散邪外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敷治疗心系病症冠通贴的配方,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组成,包含了:

檀香25-30g,三七33.34-40g,红花16.67-22g,延胡索33.34-38.5g,石菖蒲16.67-20g,柏子仁25-30g,细辛16.67-22g,冰片25-30g,丁香33.34-35g,白芷25-28g,麝香10-15g。

一种外敷治疗心系病症冠通贴的配方的制备方法工艺如下:

A.原料预处理:按重量份称取冰片、细辛、延胡索、白芷、石菖蒲、三七、檀香、红花、丁香、柏子仁,麝香,分别将药材洗净,破碎,筛选80-200目药材粉末,备用;

B.药材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取破碎后的药材粉末,加15倍95%乙醇,微沸回流,共2次,纱布滤过,合并滤液,水浴浓缩成软膏状,置烘干箱中干燥,粉碎,过筛,备用;

C.炼糖:将蔗糖加40-50%的水,煮沸,并不断搅拌炼至糖液呈金黄色,泡沫发亮光时即可;

D.混合:将药材醇提取物与炼糖按照相当于生药配比量进行混合,加热,至有大量气泡逸出时,减少火力,浓缩后得到的混合膏体。

将冠通贴混合膏体制成圆形模块,膏体厚度为0.1-0.5cm。

使用方法:

将冠通贴混合膏体制成圆形模块,膏体厚度为0.1-0.5cm,根据病情将药蕊对准膻中、神阙、内关穴等,用胶布固定即可,每周更换2次,病情轻时,贴上述之一穴,重时几穴并贴。

实施例2

实验目的及方法:

为了评价本发明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本实施例以某地医院心系疾病患者100名进行相关实验验证,以上病例均符合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操作。

一、病例选择: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42~80岁,平均55.35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合并高脂血症54例,合并高血压30例,合并心律失常32例,合并糖尿病6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1~80岁,平均54.46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合并高脂血症24例,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心律失常15例,合并糖尿病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基本相似,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冠通贴加服常规药治疗心绞痛,对照组常规服用消心痛、倍他乐克、肠溶阿斯匹林。

二、治疗方法:

1、治疗组:常规服用消心痛、倍他乐克、肠溶阿斯匹林。根据病情将冠通贴药蕊对准膻中、神阙、内关穴等,用胶布固定即可,每周更换2次,病情轻时,贴上述之一穴,重时几穴并贴。

2、对照组:常规服用消心痛、倍他乐克、肠溶阿斯匹林。

三、疗效评定标准

1、心绞痛症状疗效根据1979年上海心血管会议标准评定。1、显效: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2级。原为I,I1者心绞痛基本消失失(即在较重的超过日常活动的体力活动也基本不出现心绞痛)。非劳力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每周不多于2次,基本不用硝酸甘油。2、改善: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降低1级,甘油用量减少1/2以上;原为1级者心绞痛基本失,不用硝酸甘油。非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减1/2以上。3、基本无效:症状及甘油用量无改变,或虽有减少,但未达到改善程度。

2、心电图疗效根据1979年上海心血管会议标准评定。①显效:休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次极量分级运动试验(一),或运动耐量上升2级(+)。②改善:休息时心电图或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ST段下降,在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正常,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次极量分级运动试验较治疗前运动耐量上升1级(+)。③无改变:休息时心电图或运动试验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或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改善标准者。

实验结果:

1、心绞痛疗效:治疗组一周心绞痛缓解24例;两周心绞痛缓解40例,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76.67%。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见表1。

2、心电图改变结果:心电图缺血型ST-T改变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显效24例,改善28例,无改变18例,总有效率为74%。对照组显效6例,改善7例,无改变17例,总有效率为43%。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χ2-8.84,p<0.05),说明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1心绞痛疗效

与对照组比较,χ2=18.84,P<0.05。说明冠通贴组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

综合以上参考指标,可得出结论:使用冠通贴治疗的患者疾病改善效果相比于常规服用消心痛、倍他乐克、肠溶阿斯匹林等西药来得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