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外科血管牵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6476发布日期:2018-06-28 01:2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微外科血管牵拉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微外科手术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微外科血管牵拉器。



背景技术:

现显微外科手术在缝合血管时调整血管张力及固定血管两端时,常由助手用血管钳夹持两边血管的远端,常出现夹持时间较长引起操作者手部颤抖影响固定效果,且人为的夹持血管两端常出现血管张力忽高忽低,影响血管断端缝合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显微外科在缝合血管时尤其缝合动脉时常需控制一定血管张力,故在修剪两边血管断端后在无张力条件下出现两血管断端分离一定距离,在缝合时需将两边血管牵拉后将断端口适当靠近,便于术者缝合血管;现提供一种显微外科血管牵拉器,能够稳定的固定两端血管,将两端血管调整牵拉至所需张力,并予以固定,稳定的牵拉血管的同时解放了助手双手,使手术操作更加简便容易,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血管缝合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微外科血管牵拉器,包括:牵拉器本体和导向器;所述牵拉器本体包括两根空心管,两根空心管下段并联在一起,两根空心管上端分别向外侧弯折,两根空心管组成“Y”字形的牵拉器本体;所述空心管下端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棒;所述导向器有两个,两个导向器可分别在两根空心管内穿梭。

优选的,所述空心管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导向器为塑料棒,塑料棒一端上设有穿线孔。

优选的,每根所述空心管下端均固定有两根所述固定棒,固定棒倾斜固定在空心管上,每根空心管上的两根固定棒之间形成大于90°的夹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在显微外科缝合血管时牵拉固定血管断端,根据术者要求自行调节血管张力,操作简单,提高手术效率,节省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显微外科血管牵拉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一种显微外科血管牵拉器进行血管牵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示一种显微外科血管牵拉器进行缝合血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空心管;2、导向器;3、固定棒;4、血管;5、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显微外科血管牵拉器,包括:牵拉器本体和导向器2;所述牵拉器本体包括两根空心管1,空心管1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两根空心管1下段并联在一起,两根空心管1上端分别向外侧弯折,两根空心管1组成“Y”字形的牵拉器本体;每根空心管1下端的外壁上均固定有两根固定棒3,固定棒3倾斜固定在空心管1上,每根空心管1上的两根固定棒3之间形成大于90°的夹角;所述导向器2为软质的塑料棒,塑料棒一端上设有穿线孔,塑料棒有两根,两根塑料棒可分别在两根空心管内穿梭。将固定于两边血管4远端的缝线连于导向器塑料棒的穿线孔内,塑料棒带着缝线5从空心管的上端穿入,从下端穿出,调整适合的张力后将缝线5缠绕固定在固定棒3上,此时缝线5牢固固定,血管张力相对稳定,将牵拉器本体放置于血管一边即可,操作简便,便于术者缝合血管,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血管缝合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