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式阻断球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1875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缓冲式阻断球囊。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为了诊治血管疾病,血管外科、心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介入科等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球囊系统是腔内血管外科最重要和最基础的血管成形的器械,具有扩张血管及阻断血流的作用。利用充盈后的球囊对血流阻断是常规手术操作之一。目前暂时没有一种专门针对阻断血流的球囊出现。本发明的球囊工作段表面具有柔软的绒毛状突起,可使球囊与血管有缓冲式接触作用,在阻断了血流的同时又降低了对血管内膜的损伤。中国专利文献CN202568363U公开了一种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用的血流阻断球囊,包括圆管状的球囊内套,绕球囊内套外壁套接有环形的医用乳胶材料制成的管状球囊,球囊内套外壁与管状球囊内壁之间插有充气管道的一端,充气管道一端外壁与管状球囊连接,充气管道与管状球囊连接处开有若干充气孔,充气管道与管状球囊通过充气孔连通,充气管道未与管状球囊连接一端连接有充气接头,充气接头与充气管道连通,充气接头外壁通过软质硅胶制成的连接条与充气接头塞相连接。中国专利文献CN203988197U公开了一种动脉血流阻断球囊,包括球囊,所述球囊内连通有充气管道,充气管道上具有出气口,球囊内部顶端具有固定点,固定点与充气管道的前端相固定,且充气管道延伸至球囊外,球囊外壁布置有若干组阻流凸起环。中国专利文献CN204219579U公开了一种胸主动脉封堵球囊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导管体和设置于导管体上的球囊,所述导管体为双腔管体,双腔管体为导丝管腔和注水管腔;导管体尾端设有导丝口和注水孔,引导钢丝通过导丝口进入导丝管腔,引导导管进入血管;所述注水孔通过导管体与球囊相通形成注水管腔;所述球囊为弹性球囊,收缩状态时球囊与管壁完全贴合;所述球囊两端与导管体连接处设有可显影标记,球囊腔内导管体上设有出水孔。但是关于本发明的缓冲式阻断球囊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缓冲式阻断球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冲式阻断球囊,所述的缓冲式阻断球囊的球囊(5)的表面设有绒毛(10)。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式阻断球囊由连接装置(1)、外杆(2)、内杆(3)、导丝腔(4)、球囊(5)、尖端(6)、标记(7)、导丝出口(8)和绒毛(10)组成;连接装置(1)设有压力泵端口,连接装置(1)与外杆(2)的一端连接,外杆(2)的另一端与内杆(3)的一端连接;内杆(3)和球囊(5)设有导丝腔(4),内杆(3)的侧壁开有一个导丝出口(8),导丝出口(8)连通导丝腔(4);外杆(2)、内杆(3)均为中空结构;内杆(3)的另一端设有球囊(5),球囊(5)的表面设有绒毛(10);球囊(5)的头端设有尖端(6),球囊(5)的内部设有两个X光下显影的标记(7)。优选地,所述的标记(7)位于球囊(5)内部的导丝腔(4)上。优选地,所述的标记(7)为铜环或铁环。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式阻断球囊应用于血管外科阻断血流。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的球囊工作段表面具有柔软的绒毛状突起,可使球囊与血管有缓冲式接触作用,在阻断了血流的同时又降低了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缓冲式阻断球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缓冲式阻断球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发明的球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连接装置2.外杆3.内杆4.导丝腔5.球囊6.尖端7.标记8.导丝出口9.导丝10.绒毛实施例1请参照附图3,附图3是球囊的示意图。所述的缓冲式阻断球囊与现有球囊导管主体一致,与现有技术的差异在于,球囊(5)的外表面设有绒毛(10)。实施例2请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1、附图2是本实施例的缓冲式阻断球囊的示意图。所述的缓冲式阻断球囊由连接装置(1)、外杆(2)、内杆(3)、导丝腔(4)、球囊(5)、尖端(6)、标记(7)、导丝出口(8)、绒毛(10)组成。连接装置(1)设有压力泵端口,连接装置(1)与外杆(2)的一端连接,外杆(2)的另一端与内杆(3)的一端连接。内杆(3)和球囊(5)设有导丝腔(4),内杆(3)的侧壁开有一个导丝出口(8),导丝出口(8)连通导丝腔(4),外杆(2)、内杆(3)均为中空结构。导丝(9)从导丝出口(8)可进入导丝腔(4)中。内杆(3)的另一端设有球囊(5),球囊(5)的表面设有绒毛(10)。球囊(5)的头端设有尖端(6),球囊(5)的内部的导丝腔(4)设有两个X光下显影的标记(7)。X光下显影的标记(7)可为重金属环等。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