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便秘的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9404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临床防治便秘的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便秘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便秘的患病人群上至老人下至婴幼儿。便秘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根据病因可分为功能性、器质性、药物依耐性;根据症候可分为热秘、实秘、虚秘、寒秘。便秘患者常有的症状表现为粪便干结、排便时间延长、便频减少、粪便排出不畅便不尽并伴有腹胀、腹痛、紧张感。便秘也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如肛裂、痔疮、肠梗阻、肠穿孔等。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患病人数有明显上升趋势,其发病率从0.7%-79%不等。便秘从中医学角度分为两大类七个证型,两个大类即实秘(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寒积滞)和虚秘(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肠胃积热型过食辛辣、过服温补使得肠胃燥热、津液耗损;气机郁滞型由于情志不舒、久坐不动使得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血虚津亏型久病、年高、气血两虚肠传导功能失常,饮水少、泻下伤津;脾胃阳虚型由于久病或受寒使得脾肾受损肠道传送无力。总而言之,便秘的原因一是肠传导功能失常,二是肠内津液不足,但是导致这两种情况的原因又有很多,病因较复杂,一般认为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生活方式的因素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交通工具的便捷运动量减少、久坐等,久而久之肠道蠕动功能减退便会致使便秘的形成。而饮食习惯的因素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随之带来的温补过度,致使津液耗损、肠道蠕动减缓。因此,主要是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内津液,可以使便秘的症状减轻或缓解。目前治疗便秘的西药一是主要以泻剂类药物为主,这一类药物主要是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津液含量;但这些药物毒、副作用大,有依赖性,停药后易复发,达不到理想治疗疗效,并且目前许多便秘患者对当前已有的治疗便秘的药物并不满意。祖国医学对便秘认识及发病机制如《诸病源候论·大便不通候》中指出:“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合,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胃,津液竭燥,壅塞不通也。”《素问·举痛论》中说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素问·厥论》中提到“太阴之厥,则满腹(月真)胀,后不利。”《难经正义·卷三·三十五难》中提出“然大肠所以能传道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是以大便秘结,有升举肺气之也。”上述说明便秘病灶部位在大肠主要是肠道传导功能失常或肠内津液减少,但其形成与肺、脾等其它脏器的功能受损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便秘的防治,前人也有许多总结,《内经》中说到:“其实者,散而泻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为便秘的防治提供基本原则。《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中提出:“…浮涩相搏,大便则坚,…,麻子仁丸主之。”表明麻仁子丸可以防治该类型便秘。《养老奉亲书续添》中提出:“…,大便密涩,可频服猪羊血,或葵菜血脏羹,竭能疏利”其是通过改变饮食从而防治便秘。中医中药治便秘由来已久,疗效好,副作用小。但目前中药药物多是水煎,质量、用药量难以控制,使用不便;其它剂型还有丸剂、片剂、胶囊等口服药物但口服药物经过肝脏有些会产生首过效应;灌肠剂在肠内保留时间较短并且容易导致肠穿孔等;贴剂长期贴于皮肤上,不透气,使得患者感到不适。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使用方便的中药外用制剂。“防治便秘中药制剂”源于扬州已故国家级名中医任达然经验方,以治肺痈、清热、活血、促进肠道蠕动为防治原则,紫草、鱼腥草为君药,紫草甘、咸、寒,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活血、清热凉血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功效;地锦草、凤尾草为臣药:地锦草味苦、辛、性平,具有清热活血治消痈功效,凤尾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五倍子酸平,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治肺虚久咳;荔枝核甘、微苦、温,归肝、肾经,具有行气散结功效为佐使药。通过实验研究已证实该组方具有良好的清热、活血、清肺开壅作用,通过临床研究己证实具有疗效好、使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但是组方灌肠剂水提不利于紫草有效成分溶出、临床上现用现制,患者自己不能用药,如此给药不便,又不宜长期保存,且给药时药液易流出,久用易导致肠功能紊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的防治便秘的中药栓剂。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防治便秘的中药栓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便秘的中药栓剂,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紫草5~20份、鱼腥草15~30份、地锦草10~20份、凤尾草20~30份、荔枝核3~12份、五倍子3~12份。进一步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紫草10份、鱼腥草15份、地锦草15份、凤尾草20份、荔枝核5份、五倍子9份。一种防治便秘的中药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将所述紫草采用碱提酸沉的方式单独提取得到紫草沉淀,将所述鱼腥草、地锦草、凤尾草、荔枝核和五倍子采用水提的方式得到浸膏,分别研磨待用;(2)制备:将步骤(1)中的紫草沉淀、浸膏和基质按照1:1:4的比例混合,研磨均匀,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取出,包装后备用。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紫草沉淀的提取:取紫草,用10倍量的1%NaOH分三次室温浸提,提取时间分别为1h、30min、30min,分别收集每次提取液,用稀盐酸调pH2~3,放置过夜,抽滤得紫草沉淀,40℃真空干燥待用;所述浸膏的提取:取鱼腥草、地锦草、凤尾草、五倍子和荔枝核,以10倍水微沸、1h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并浓缩得浸膏,40℃真空干燥待用。进一步地,所述基质的组成如下: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36型、吐温-80和司盘-20的比例为86︰4︰10(重量比)。所述基质在50~60℃水浴中混融。与背景技术中的经验方灌肠剂不同,本发明采用栓剂的形式,栓剂可较长时间贮存,临床上不需要现制现用,可克服诸多不便,患者借助推注器自行给药后,药物可以在肠腔内驻留,较长时间维持药效。本发明采用现代化科学方法研制而成,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先进;通过实验研究已证实,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清热、活血、清肺开壅作用;通过临床研究己证实,本发明具有疗效好、使用方便、经济安全、无明显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TCL鉴别紫草素色谱带图:(a)在自然光下检视;(b)喷洒10%KOH-甲醇后检视;其中,1-紫草素标准品,2-本发明复方紫草栓,3-紫草沉淀提取物;图2(a)、(b)、(c)分别为紫草素标准样品、紫草沉淀供试样品和本发明复方紫草栓的紫外光谱图;图3为TCL鉴别槲皮素色谱带图:(a)为浸膏薄层在365nm紫外灯下检识图;(b)为浸膏薄层通过化学发光成像仪在580nm下检识图;其中,1-槲皮素标准品,2-浸膏供试品,3-本发明复方紫草栓供试品;图4(a)、(b)、(c)分别为槲皮素素标准样品、浸膏供试样品和本发明复方紫草栓的紫外光谱图;图5为给药14天大鼠5h内收集的粪便状态;图6为大鼠远端结肠颗粒数实图;图7为大鼠远端结肠HE染色图:1-空白对照组,2-曲美布汀组,3-模型组,4-栓剂一次1粒组,5-栓剂一次2粒组,6-组方灌肠组,7-四磨汤组,箭头表示粘膜层厚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防治便秘的中药栓剂进行指标成分鉴别及含量测定。一、溶液配制紫草素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紫草素对照品5.2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甲醇超声溶解,甲醇定容。槲皮素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5.3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甲醇超声溶解,甲醇定容。紫草沉淀供试品溶液:定量称取紫草沉淀30.01mg,甲醇超声10分钟,过滤,滤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浸膏供试品溶液:定量称取湿浸膏30.03mg,甲醇超声10分钟,过滤,滤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复方紫草栓供试品溶液:取10枚复方紫草栓,总重3.6893g的复方紫草栓,温溶后加甲醇超声10分钟,过滤,滤液回收甲醇至10ml。二、指标成分鉴别(1)TLC法紫草素鉴别:分别取紫草沉淀提取物、复方紫草栓供试品溶液与紫草素对照品溶液各4μl,点于同一硅胶G板(规格:3×10cm)不同位置上,以正己烷︰丙酮︰氯仿︰冰醋酸=260︰6︰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与标准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应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再喷以10%KOH-甲醇溶液,斑点应变为蓝。槲皮素鉴别:取浸膏、复方紫草栓供试品溶液和槲皮素对照品溶液4μl,点于同一块硅胶G板(规格:3×10cm),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自然光下观察;然后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应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置化学发光成像仪580nm下检,与对照品相应位置应有斑点存在。(2)紫外光谱鉴别分别精密移取1ml紫草素对照品、槲皮素对照品溶液和紫草提取物、浸膏、复方紫草栓供试品溶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以甲醇为空白样,在200nm~600nm范围内进行扫描。三、含量测定根据Beer-Lambert吸收光度法基本定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标准对照法对紫草提取物中紫草素,浸膏中槲皮素和复方紫草栓中紫草素、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紫草素含量测定:按1.3.1项下方法对紫草提取物、复方紫草栓供试品溶液和紫草素对照品溶液进行配制。再将配制好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ml置1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线。以甲醇为空白样,在516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出紫草素含量。槲皮素含量测定:按照1.3.1中溶液配制方法对浸膏、复方紫草栓供试品溶液和槲皮素对照品溶液进行配制。再将配制好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ml置10ml在容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线。以甲醇为空白样,在37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出槲皮素含量。四、质量检查按中国药典2010版栓剂项下要求,从外观性状、重量差异、融变时限和溶出度等几个方面对复方紫草栓进行质量考察。五、结果5.1指标成分定性分析(1)紫草素TLC检识结果由图1可看出,复方紫草栓2、紫草沉淀提取物3和与紫草素标准品1色谱带相同位置上出现紫红色斑点;喷洒10%KOH-甲醇溶液后色谱带的颜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由此可判定,复方紫草栓和紫草提取物中均含有紫草素,斑点颜色的深浅标志紫草素含量的多少。(2)紫草素紫外光谱法检识结果图2(a)、(b)、(c)显示:紫草素标准品、紫草沉淀提取物、复方紫草栓在215nm和275nm处有较强吸收;516nm处对照品溶液呈现较强吸收,而供试品溶液呈现较弱吸收;供试样品中紫草素以外成分对紫草素在200~600波段有吸收减弱效应。(3)槲皮素的TLC检识结果图3显示:浸膏2和复方紫草栓3供试样品与槲皮素标准品1在同一位置有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化学发光成像580nm下检视,浸膏和复方紫草栓供试样品都呈现较多斑点,且复方紫草栓较浸膏呈现更多斑点,所以,化学发光成像仪580nm下检视更能准确反映槲皮素样品和标准品的层析行为,可信度较高。(4)槲皮素紫外光谱检识结果浸膏(图4(b))、复方紫草栓(图4(c))与槲皮素对照品溶液(图4(a))在255nm左右都有吸收峰,该处是由苯甲酰生色团产生的槲皮素紫外吸收带;而在372nm左右处也皆有吸收峰,该处是由肉桂酰生色基团产生的槲皮素紫外吸收带,由此验证浸膏及复方紫草栓中槲皮素的存在。5.2紫外风光光度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1)紫草素含量测定(检测波长516nm)表1紫草素含量测定数据计算依据:式中:A样为供试品溶液吸光度,A标为对照品溶液吸光度,C标为对照品溶液浓度,100为稀释体积,W样为供试品称取重量。(2)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检测波长372nm)表2槲皮素含量测定数据表2计算依据与表1相同。5.3复方紫草栓质量检查(1)性状根据栓剂制备方法,制得复方紫草栓1000枚,其形状为子弹头状,颜色紫黑色、表面光滑、均匀细腻。(2)重量差异表3复方紫草栓重量差异计算数据由表3可看出,复方紫草栓平均重量在1g以下,根据药典栓剂平均重量在1g以下,重量差异限度为±10%,而选取的10粒重量差异均在±10%范围内,符合要求。(3)融变时限表4复方紫草栓融变时限由表4可得出,复方紫草栓在19分钟内熔融完全,符合油脂性基质的栓剂应在30分钟内全部融化或软化或无硬心的要求。(4)溶出度表5复方紫草栓中指标成分溶出百分率由表5可以看出在45min时复方紫草栓中紫草素的平均溶出百分率为82.4%,槲皮素的平均溶出百分率为75%。为表明本发明的中药栓剂对防治便秘的效果,下面通过动物实验来进一步证明。一、实验动物及实验药品Wistar雌性大鼠49只,清洁级,体重(190±10)g,8周龄,由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购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苏)2012-0004,使用许可证号为:SYXK(苏)2012-0029。洛哌丁胺,批号:N0115A,大连美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硫酸钡,批号:KB09140,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四磨汤,国药准字Z20025044,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马来酸曲美布汀,国药准字H20000388,开开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戊巴比妥钠,批号:061206,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硫酸钡,批号:KB09140,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多聚甲醛,批号:YY0702B507Y,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二甲苯,批号:20111010,上海苏懿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苏木素,批号:10D21C80,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曙红Y,批号:20051037,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4,6-三硝基苯酚,批号:990404,广东台山化工厂生产;中性树胶,批号:20100624,国药试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切片石蜡,批号:20100331,国药试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大鼠NO试剂盒,货号:20150908,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大鼠Ach试剂盒,批号:201509,上海丰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鼠MTL试剂盒,批号:201509,上海丰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试验方法便秘模型的建立及给药方法:动物正常饲养7d后,将49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7只。参照文献(ZhouMY,etal.,2013;LeeHY,etal.,2012)方法加以改造进行模型建造以洛哌丁胺6.67mg/kg对模型组大鼠进行灌胃,首次给药量加倍,每天给药两次分别是9:00和17:00。建模时间为10天。模型建造成功后各组重新编组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第1组)、西药曲美布汀对照组(第2组)、模型组(第3组)、复方紫草栓一次1粒(第4组)、复方紫草栓一次2粒(第5组)、处方灌肠组(第6组)、中药四磨汤口服对照组(第7组)。在给药期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仍然给予洛哌丁胺灌胃(剂量不变)。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给予200μl0.9%NaCl;第2组每只大鼠给0.054g/kg混悬于0.9%的NaCl中的曲美布汀,每天一次;第3组按建模方法给药;各给药组在给予洛哌丁胺2h后,开始给治疗药物:第4组每只大鼠给复方紫草栓,用一次性肛门管将药从肛门口塞入至距肛门口12cm处,每天一次,一次一粒;第5组每只大鼠给复方紫草栓,给药方式同第4组,一次2粒;第6组每只大鼠给予6.66g/kg的复方灌肠剂,用一次性肛门管灌入,灌入位置同复方紫草栓,每天一次;第7组每只大鼠给予2.7ml/kg的四磨汤(人一天剂量为30ml/70kg),每天一次。给药时间在上午10点,白天大鼠活动量相对于晚上少,可延长复方紫草栓在肠内驻留时间,给药2周。三、观察指标和方法3.1一般状态(1)表观状态观察每天两次观察各组动物活跃程度、毛色、精神状态。(2)体重每天早上8:00开始称量每只动物的重量并记录下来,计算比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间体重变化量是否有有无统计学意义,体重变化量=后一天体重量-前一天体重量。(3)饮水、进食量测定利用饮水量、进食量差值法进行测定。每天早上同一时间用天平称取每组动物的食物重量和水的重量并记录,饮水量(进食量)就是用前一天初始的重量减去后一天剩余的重量。3.2粪便参数每天上午9:00灌胃给药后,收集5h内的粪便称重。然后将其放入110℃烘箱中,过夜,烘干,用天平称烘干后的重量。粪便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次日上午称重后将每笼垫片换新(注垫料量不可过多)。3.3口-肛传输时间在模型建造结束第二天给予各组大鼠150%的硫酸钡糊状液2ml/只(灌胃前禁食12h)。灌胃后记录时间,当第一粒白色粪便排出时记录排出时间,以此计算出口-肛传输时间。3.4血浆参数取血前一天大鼠禁食12h、不禁水,血样收集使用内眦取血法,每只大鼠1ml。用含肝素的1.5ml离心管收集(收集时注意用棉签将管口血擦拭干净),取好后放入离心机中,3000r/min,15min。收集的血清分装,放-80℃备用,用以测定NO、Ach、MTL的含量(用市场上销售的试剂盒)。3.5组织学观察在造模期结束后每组取一只大鼠处死,取出结肠后剪取距肛门口10mm左右的远端结肠8~10mm,在PBS中轻轻震荡除去肠内容物,放入甲醛固定液中固定24h以上。然后将组织进行包埋、切片、HE染色,在正置双目生物显微镜下进行组织观察,远端结肠粘膜层厚度及结肠中细胞变化。四、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法,两组以上比较用方差分析法。五、结果5.1一般状态(1)表观状态观察情况正常组大鼠较为活跃,毛色光亮,皮毛顺滑、柔软;给药组大鼠活跃状态优于模型组,但是毛色光亮程度不如正常组但优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毛色暗淡、皮毛有稍许坚硬感)。(2)体重变化量、饮水量变化、进食量变化在体重变化量上,与模型组(第3组)相比,空白对照组(第1组)和给药组(第2、4、5、6、7组)体重显著增加(P<0.01);组方灌肠组(第6组)和四磨汤(第7组)组体重增加量与其他组增加较高但是在统计上无统计学差异。在饮水量上,与模型组相比,空白对照组、组方灌肠组以及四磨汤组都有显著增加(P<0.01),曲美布汀组(第2组)、复方紫草栓一次1粒组(第4组)和复方紫草栓一次2粒组(第5组)饮水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统计分析时,发现曲美布汀组和栓剂一次1粒组与组方灌肠组和四磨汤组饮水量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食量上,空白对照组和给药组显著多于模型组(P<0.01),而空白对照组又显著多于给药组(P<0.01),给药组之间进食量无统计学差异,如表6所示。表6大鼠体重变化量、进食量、饮水量(g,n=6)注:体重变化量中,*表示与模型组相比(第3组),P<0.01;饮水量中,*表示与模型组(第3组)相比,P<0.01;&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表示与组方灌肠组和四磨汤组(第6、7组)相比,P<0.05进食量中,#表示与模型组(第3组)相比,P<0.01;*表示与空白组(第1组)相比,P<0.015.2粪便参数(1)粪便含水量情况对各组大鼠粪便进行表观观察以及含水量进行测定,首先表观观察发现模型组5h内收集的粪便表面干结、呈现圆团状;正常组呈现疏软香肠状、表面湿润;给药组较模型组表面粘液较多好并且较模型组松软(如图5)。而对各组含水量计算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和给药组粪便含水量显著提高(P<0.01),正常组和给药组以及给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7)。表7大鼠粪便含水量(%,n=6)注:*表示与模型组(第3组相比),P<0.01(2)远端结肠颗粒数对各组大鼠的远端结肠颗粒数进行观察记录,由图6可看出模型组大鼠(第3组)远端结肠颗粒数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第1组)和给药组(第2、4、5、6、7组);而这一结果从表8中也可得出模型组与对照组、给药组差异显著(P<0.01),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统计学差异。表8大鼠远端结肠颗粒数(颗,n=6)注:*表示与模型组(第3组)相比,P<0.015.3口-肛传输时间对各组大鼠的口-肛传输时间进行记录与计算,发现空白对照组组和给药组时间显著少于模型组(P<0.01);而给药组传输时间稍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给药组之间是曲美布汀组(2)<组方灌肠组(6)<复方紫草栓一次2粒组(5)<四磨汤组(7)<复方紫草栓一次1粒组(4),但是其无统计学差异性(如表9所示)。表9大鼠口-肛传输时间(min,n=6)注:*表示与模型组(第3组)相比,P<0.01;#表示与空白组(第1组)相比,P<0.055.4血浆参数对各组大鼠的血浆中NO、Ach、MTL进行含量测定。测定结果发现:首先在NO水平上,正常组和给药组的NO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给药组之间组方灌肠组(6)<四磨汤组(7)<复方紫草栓一次1粒组(4)<曲美布汀(2)<复方紫草栓一次2粒组(5),但其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如表10所示)。在Ach水平上,空白对照组、给药组含量高于模型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之间2>7>4>5>6,但无统计学上差异(如表11所示)。在MTL水平上,空白对照组、给药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给药组之间2>6>5>7>4,同样无统计学上差异(如表12所示)。表10大鼠血浆中NO含量(μmol/L,n=6)注:*表示与模型组(第3组)相比,P<0.01表11大鼠血浆中Ach含量(pmol/L,n=6)注:*表示与模型组相比(第3组),P<0.05表12大鼠血浆中MTL含量(ng/L,n=6)注:*表示与模型组(第3组)相比,P<0.015.5胃肠及其余脏器参数情况大鼠处死后,称取各组每只大鼠的心、肝、脾、肺、肾以及胃肠重量。发现心、肝、脾、肺、肾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分别含有食物和不含食物的胃称重发现含有食物情况下正常组和给药组的重量显著轻于模型组(P<0.01,如表13所示),而各组不含食物胃的重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4所示)。对大鼠小肠长度进行测量,发现空白组接给药组小肠长度显著长于模型组(P<0.01)给药组之间2>5>7>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表15所示)。对于胃的表观观察,实验发现模型组大鼠胃壁较薄并且皱襞平坦;而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胃壁较为厚实并且皱襞较多。表13大鼠含食物胃总重(g,n=6)注:*表示与模型组(第3组)相比,P<0.01表14大鼠不含食物胃重(g,n=6)注:*表示与模型组(第3组)相比,P<0.01表15大鼠小肠长度(cm,n=6)注:*表示与模型组(第3组)相比,P<0.015.6组织学观察对大鼠远端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苏木素染细胞核(蓝色)、伊红染细胞质(粉色),观察隐窝细胞和粘膜层厚度差异。如图7所示,空白对照组(1)较模型组(3)而言,酸性黏蛋白密度较大并且粘膜层厚度显著厚与模型组。给药组(2、4、5、6、7)的隐窝上皮细胞密度和远端结肠厚度较模型组也有显著提高,而给药组之间差异性不大。本发明制备的复方紫草栓组方由扬州已故国家级名中医任达然灌肠经验方而来。复方紫草栓制备中药物提取改用紫草碱提酸沉单独提取,鱼腥草、地锦草、凤尾草、五倍子、荔枝核水提得浸膏,然后按1︰1混合。基质选用油脂性基质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可达到在肠内液体量较少的情况下,使药物容易从基质中溶出;而少量司盘-20和吐温-80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防止药物原料在基质中分散不均匀,减少栓剂脆性,增加韧性可塑性;基质处方比例为: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吐温-80︰司盘-20等于86︰4︰10;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2。由此制得1000枚能够在肠内驻留时间长、方便患者自行给药,标本兼治充分发挥药效的防治便秘的复方紫草栓。并采用TLC法和UV光谱对提取药物及制备的复方紫草栓进行指标成分紫草素和槲皮素的定性分析,在TLC法中供试品和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有同样的斑点出现;紫外200~600nm波长扫描,供试品与对照品有相似的光谱峰貌。根据比尔-郎伯特定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标准对照法对紫草提取物中紫草素、浸膏中槲皮素、复方紫草栓中紫草素及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其中紫草素选定波长为516nm、槲皮素为372nm处(在这两个波长下紫草素和槲皮素吸收互补干扰),测定结果分别为2.55%、5.26%、0.01%、0.02%。最后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栓剂项下要求检查对制备的复方紫草栓进行质量检查:制备的子弹头状的紫黑色复方紫草栓表面光滑、均匀细腻,能够在37℃时软化直至融化,20±1分钟融化完全,栓重(0.36±0.02)g,重量差异±0.8%;指标成分槲皮素45分钟溶出75%,紫草素45分钟溶出82.4%。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给药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与模型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性较大(P<0.01)。说明复方紫草栓对于洛哌丁胺诱导的大鼠便秘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同剂量复方紫草栓组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一方面说明一次1粒可达到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一次塞入2粒药物还未完全溶出便被大鼠排除体外。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紫草栓可以显著缩短口-肛传输时间、提高胃排空能力、增加粪便含水量(P<0.01),说明其具有润肠通便、增加肠道蠕动作用。对于复方紫草栓的抗便秘机制本研究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建立的便秘模型为洛哌丁胺所诱导的。洛哌丁胺是作用于胃肠壁的阿片受体可阻止乙酰胆碱等兴奋性肠神经递质的释放,同时其所建立的便秘模型中抑制性肠神经递质NO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兴奋性胃肠激素MTL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使得胃肠蠕动减缓。而本研究中复方紫草栓中紫草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说明药物含有较高的酸度,可以加快胃肠道蠕动,并且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紫草栓组的Ach含量有明显上升(P<0.05)、而MTL含量也有显著提高(P<0.01)、NO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肠粘膜柱状上皮中的杯状细胞能够分泌粘液润滑肠腔保护粘膜,结肠粘膜得到保护,肠内水分便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增加粪便含水量。而组方中所拟定的指标成分紫草素和槲皮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上皮组织,使得上皮杯状细胞不被破坏。总之,复方紫草栓能够显著提高便秘大鼠的粪便含水量、远端结肠厚度、隐窝细胞密度,降低口-肛传输时间、提高肠道蠕动速度,降低NO含量、提高Ach、MTL含量。而通过对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的表观观察以及重量测定并无异常症状。因此,复方紫草栓具有预防和治疗便秘的作用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防治便秘的中药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每枚栓剂中所需基质和药物质量计算:纯基质栓平均重量G=0.32g;基质组成: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36型)︰吐温-80︰司盘-20等于86︰4︰10,复方紫草栓中基质含量为66.67%。含药栓的平均栓重M=0.36g。复方紫草栓中药物含量为33.33%,其中紫草沉淀和除紫草外组方药材提取所得浸膏各占16.66%。每枚复方紫草栓含药量W=0.12g。置换价:由此计算制备n枚复方紫草栓所需基质量B:B=(G-WDV)·n]]>(2)紫草中成分(紫草沉淀)的提取:称取紫草200g,用10倍量的1%NaOH,分三次室温浸提,提取时间分别为1h、30min、30min,分别收集每次提取液,用稀盐酸调pH2~3,放置过夜,抽滤得沉淀,40℃真空干燥,得紫草沉淀。(3)混提药材中成分(浸膏)的提取:称取鱼腥草:300g,地锦草:300g,凤尾草:400g,五倍子:180g,荔枝核:100g。以10倍水微沸、1h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并浓缩得湿浸膏,40℃真空干燥得浸膏。(4)若制备200枚复方紫草栓:根据上述公式可算出制备200枚栓剂所需的基质质量:则紫草沉淀和浸膏所需量各为12g。则紫草沉淀和浸膏所需量各为12g。将碱提酸沉得到的紫草沉淀12g与浸膏12g混合研磨至细腻;将41.3g的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36#)、1.9g的吐温-80、4.8g的司盘-20,在50~60℃水浴中混融作为基质;向混融的基质中加入研细的药物;研磨均匀,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取出,置广口瓶中备用。若制备500枚复方紫草栓:根据上述公式可算出制备500枚栓剂所需的基质质量:B=(0.32-0.121.5)×500=120g]]>则紫草沉淀和浸膏所需量各为30g。将碱提酸沉得到的紫草沉淀30g与浸膏30g混合研磨至细腻;将103g的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36#)、5g的吐温-80、12g的司盘-20,在50~60℃水浴中混融作为基质;向混融的基质中加入研细的药物;研磨均匀,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取出,置广口瓶中备用。若制备1000枚复方紫草栓:根据上述公式可算出制备1000枚栓剂所需的基质质量:B=(0.32-0.121.5)×1000=240g]]>则紫草沉淀和浸膏所需量各为60g。将碱提酸沉得到的紫草沉淀60g与浸膏60g混合研磨至细腻;将206g的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36#)、10g的吐温-80、24g的司盘-20,在50~60℃水浴中混融作为基质;向混融的基质中加入研细的药物;研磨均匀,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取出,置广口瓶中备用。实施例2(1)每枚栓剂中所需基质和药物质量计算:计算同实施例1中(1)项;(2)紫草中成分(紫草沉淀)的提取:称取紫草100g,用10倍量的1%NaOH,分三次室温浸提,提取时间分别为1h、30min、30min,分别收集每次提取液,用稀盐酸调pH2~3,放置过夜,抽滤得沉淀,40℃真空干燥,得紫草沉淀。(3)混提药材中成分(浸膏)的提取:称取鱼腥草:560g,地锦草:200g,凤尾草:400g,五倍子:60g,荔枝核:60g。以10倍水微沸、1h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并浓缩得湿浸膏,40℃真空干燥得浸膏。(4)制备不同枚数栓剂各部分加入量同实施例1中(4)项。实施例3(1)每枚栓剂中所需基质和药物质量计算:计算同实施例1中(1)项;(2)紫草中成分(紫草沉淀)的提取:称取紫草250g,用10倍量的1%NaOH,分三次室温浸提,提取时间分别为1h、30min、30min,分别收集每次提取液,用稀盐酸调pH2~3,放置过夜,抽滤得沉淀,40℃真空干燥,得紫草沉淀。(3)混提药材中成分(浸膏)的提取:称取鱼腥草:375g,地锦草:250g,凤尾草:375g,五倍子:150g,荔枝核:150g。以10倍水微沸、1h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并浓缩得湿浸膏,40℃真空干燥得浸膏。(5)制备不同枚数栓剂各部分加入量同实施例1中(4)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