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1269阅读:7625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注射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进行冲/封管,预防管路堵塞的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注射器。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尤其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针对一般留置针不能够满足需要长期输液患者的特殊需求,医护人员又采用了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置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是更安全、更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许多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可减少频繁穿刺所致的局部出血和感染,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避免刺激性药物外渗导致的严重后果,为恶性肿瘤患者多程化疗提供了方便;但是,恶性肿瘤多程化疗患者一般是在住院期间使用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置管化疗,出院即拔管,这样患者一个疗程要经历多次穿刺,更换多个导管,既增加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为此,我们采取在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置管且可以带管回家休养,通过每周来医院门诊进行导管维护或者携带用物到当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及处理各种护理问题;因此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置管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是人性化的护理措施,通过对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延长了导管安全留 置时间。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的使用时需进行封管冲管,封管冲管的目的是将残留的刺激性药液冲入血流,避免下次连接输液时软管头端血液凝固,造成堵塞;在再次输液前,需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俗称冲管),避免因刺激局部血管而造成的化学性静脉炎,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传统方法是使用注射器进行推注,使用生理盐水、肝素稀释液进行冲/封管,操作方法是需先配兑生理盐水、肝素稀释液,然后将肝素稀释液抽入普通注射器中再与管路连接进行推注。随着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使用范围的扩大,为了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人们又将普通注射器中预先装满配兑后的肝素稀释液,护士拿到即可直接使用,有效的降低了护士的劳动强度。但用普通注射器装满肝素稀释液进行冲/封管存在如下缺陷:如先配兑肝素稀释液吸入注射器需要付出劳动且耽误时间,还具有一定的风险,风险体现在基层医疗机构因护士个人素质不同,对配兑浓度的准确性及无菌性无法做到100%;注射器中预先装满配兑后的肝素稀释液可省去上述步骤,但使用注射器不可避免,其缺陷是使用注射器成本偏高且注射器的活塞上需涂抹硅油。为了克服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封管与冲管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预充式注射器,其主体结构为预充注射器压缩管体,压缩管体里面预先装满生理盐水、肝素稀释液,使用时拧掉预充式注射器旋转管帽,和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直接连接后即可进行封管与冲管,其优点:一是无需提前配制,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操作流程上时间也大大缩短;二是院外护理简单,尤其是带管路回家的患者,出院时根据患者需要在院外进行护理,需要肝素钠一支和生理盐水一瓶,还需另外携带10毫升注射器2只,使用本产品极为方便;三是减少污染,普通注射器内肝素稀释液不能保证无菌,因为配 置好的肝素封管液有效期为2~4小时,但有实验研究表明,放置的肝素封管液,从储存条件、储存时间、使用次数进行比较,冰箱储存污染率达6.67%,室温储存污染率达71.5%,使用<4次的肝素封管液污染率33.3%,使用≥4次的肝素封管液污染率为90.0%。单纯的限制封管液的使用时间并不能保证封管液不被污染,而使用预充式注射器则没有这种问题,此产品采用高标准的终端灭菌技术,一次性使用,用后即弃去,无交叉感染风险,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不使用硅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注射器,该预充式注射器用来替代一次性注射器,其结构包括:预充注射器管体、预充注射器旋转管帽。

本发明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注射器,包括:预充式注射器管体、预充式注射器管帽;预充式注射器管体包括预充式注射器压缩管体、预充式注射器压缩管体推动手柄、预充式注射器管体旋转开口,预充式注射器压缩管体为囊状中空的圆柱体,预充式注射器压缩管体推动手柄设置于预充式注射器管体的颈部,预充式注射器管体旋转开口设置于预充式注射器管体的右端部,其结构为轴状中空结构;预充式注射器管帽包括预充式注射器管帽旋转接口和旋转手柄,预充式注射器管帽的旋转接口设置于预充式注射器管帽的左端,其结构为空心柱体,预充式注射器管帽的右端部为旋转手柄,预充式注射器管体和预充式注射器管帽螺旋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预充式注射器管体、预充式注射器管帽由医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的预充式注射器管体旋转开口为轴状中空结构,中空部分便于通过药液,轴状外圆上刻有和预充式注射器管帽旋转连接的外螺纹,预充式注射器管帽的右端为中空,内置有和预充注射器管体旋转开口配合的内螺纹,二者通过螺旋连接。

所述的预充式注射器管帽上的旋转手柄为片状结构或十字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注射器,该产品其主体结构为预充注射器压缩管体,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且不使用硅油,相对于传统方法省去了配兑肝素稀释液这一繁琐步骤,有效的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时间,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避免了肝素稀释液配兑时及将肝素稀释液抽入普通注射器这两过程中的的二次医疗污染。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如图2所示的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1.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注射器,包括:预充式注射器管体、预充式注射器管帽;预充式注射器管体包括预充式注射器压缩管体1、预充式注射器压缩管体推动手柄2、预充式注射器管体旋转开口3,预充式注射器压缩管体1为囊状中空的圆柱体,预充式注射器压缩管体推动手柄2设置于预充式注射器管体的颈部,预充式注射器管体旋转开口3设置于预充式注射器管体的右端部,其结构为轴状中空结构;预充式注射器管帽包括预充式注射器管帽旋转接口4和旋转手柄5,预充式注射器管帽的旋转接口4设置于预充式注射器管帽的左端,其结构为空心柱体,预充式注射器管帽的右端部为旋转手柄5,预充式注射器管 体和预充式注射器管帽螺旋连接;所述的预充式注射器管体、预充式注射器管帽由医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的预充式注射器管体旋转开口3为轴状中空结构,中空部分便于通过药液,轴状外圆上刻有和预充式注射器管帽旋转连接的外螺纹,预充式注射器管帽的右端为中空圆柱体,内置有和预充注射器管体旋转开口3配合的内螺纹,二者通过螺旋连接;所述的预充式注射器旋帽上的旋转手柄5为片状结构或十字结构。

2.使用时,护士只需将充满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的一次性使用预充式注射器消毒后,用手转动预充式注射器管帽上的旋转手柄5将预充注射器管帽拧下,将预充式注射器管体的旋转开口3和静脉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处导管或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直接连接后,用手的拇指按压在预充注射器压缩管体1的左侧,食指和中指按压在预充注射器管体推动手柄2的右侧,轻轻用力挤压,即可将置于预充式注射器中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压入静脉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处导管或留置颈内静脉导管中推动药液移动进入人体完成封管与冲管的任务。

当然,本发明还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在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背景下所做的任何技术、原理和工艺的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