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胃黏膜脱垂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864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胃黏膜脱垂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黏膜脱垂症是由于异常松弛的胃黏膜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临床上以后者多见。胃黏膜脱垂症属中医的“胃脘痛”、“呕吐”、“下血”等范畴。常见于30~60岁男性。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脾、胃、肝等脏腑有关;或由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由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胃失和降;或由脾气虚弱,不能统血,血溢脉外;也可由气虚气滞日久,血行不畅,阻于胃络均可导致本病。临床症状表现有腹痛、上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消瘦、轻度贫血、上腹部可有轻压痛、无反跳痛。症状的出现常与患者体位有关,右侧卧位时容易发生,左侧卧位时则较少,甚至不发生。胃黏膜脱垂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医治疗、西医治疗、胃镜下治疗、手术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各有千秋,但中医治疗安全可靠,疗效明显,治愈后不再复发。中医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脱垂症,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治疗,将本病分为:肝气郁结型、脾胃虚弱型、气虚血瘀型。目前,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中药有多种,但针对于气虚血瘀型胃黏膜脱垂症的中成药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胃黏膜脱垂症的中药组合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气虚血瘀型胃黏膜脱垂症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胃黏膜脱垂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短柄五加12-15份、峨参12-15份、灰树花10-15份、鹿草6-9份、牛奶浆根30-40份、红子根10-15份、毛节兔唇花6-9份、羽叶三七12-15份、锈钉子20-25份、单体蕊黄芪20-25份、水红花子6-9份、龙眼梳10-15份、口蘑6-9份、甘草5-7份。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短柄五加【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柄五加的茎。【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心安神;解郁和血。主妇女更年期体虚乏力;潮热、失眠;抑郁不欢;健忘;心悸;头晕;头痛;关节痛。峨参【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峨参的根。【性味】味甘;辛;性温;胃;肺经【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主脾虚腹胀,乏力食少,肺虚咳嗽;体虚自汗;老人夜尿频数;气虚水肿;劳伤腰痛;头痛;痛经;跌打瘀肿。灰树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贝叶多孔菌的子实体。【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虚扶正。主脾虚气弱;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饮食减少;食后腹胀;肿瘤患者放疗或化疗后有上述症状者。鹿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鹿草的根。【性味】味甘;性平【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安神。主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牛奶浆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根。【性味】甘;辛;性温【归经】肺;脾;肾经【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主劳倦乏力;食少;乳汁不下;脾虚白带;脱肛;月经不调;头风疼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红子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根。【性味】酸;涩;平;无毒【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止痛。主潮热盗汗,肠风下血,崩漏,疮疖痈痛,目赤肿痛,风火牙痛,跌打损伤,劳伤腰痛,外伤出血。毛节兔唇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节兔唇花的全草。【性味】味甘;性凉【功能主治】化瘀止痛;生肌止血。主冠心病;心绞痛;溃疡病;多种出血。羽叶三七【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羽叶竹节参的根茎。【性味】味微苦;苦;性微温【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肿痛;劳伤腰痛;胸胁痛;胃脘痛;疮疡。锈钉子【来源】为豆科植物毛杭子梢的根。秋季采挖,切片晒干。【性味】涩;微苦;微温【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理气止痛;清热利湿。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痢疾;胃脘痛;外伤出血;黄水疮;水火烫伤。单体蕊黄芪【来源】豆科单体蕊黄芪AstragalusmonadelphusBunge,以根入药。【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水红花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细蓼的果实。【性味】咸;性凉【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消积;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明目。主胁腹症积;水臌;胃脘痛;食少腹胀;火眼;疮肿;瘰疬。龙眼梳【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毛蜂窝菌的子实体。【性味】微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胃。主胃脘痛;消化不良。口蘑【来源】药材基源:为口蘑科真菌香杏口蘑和蒙古口蘑的子实体。【性味】甘;辛;性平【归经】肺;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补虚;宣肺止咳;透疹。主头晕乏力;神倦纳呆;消化不良;咳嗽气喘;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在中医辨证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通常结合辅助设备,再进一步做内镜或X线钡餐检查,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病情。气虚血瘀型胃粘膜脱垂症临床表现为胃脘或上腹部刺痛、钝痛,眩晕心悸,乏力自汗,面色萎黄,可有呕血、便血;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脉细涩。配方中的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具有益气健脾、化瘀和胃等功效,能有效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粘膜脱垂症,多年来,通过对50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4%,治疗效果好,治愈后随访一年不再复发。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抽样方法从我单位近五年来确诊为气虚血瘀型胃粘膜脱垂症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病人,年龄30-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人。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试验方法2.1对照组患者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按说明书服用,疗程6周。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中药颗粒,早、中、晚各一次。疗程6周。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气虚血瘀型胃粘膜脱垂症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气虚血瘀型胃粘膜脱垂症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气虚血瘀型胃粘膜脱垂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无效:气虚血瘀型胃粘膜脱垂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组方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粘膜脱垂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具体实施例1称取短柄五加12克、峨参12克、灰树花10克、鹿草6克、牛奶浆根30克、红子根10克、毛节兔唇花6克、羽叶三七12克、锈钉子20克、单体蕊黄芪20克、水红花子6克、龙眼梳10克、口蘑6克、甘草5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粘膜脱垂症。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具体实施例2称取短柄五加13克、峨参14克、灰树花13克、鹿草8克、牛奶浆根35克、红子根14克、毛节兔唇花8克、羽叶三七14克、锈钉子22克、单体蕊黄芪23克、水红花子8克、龙眼梳13克、口蘑8克、甘草6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粘膜脱垂症。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具体实施例3称取短柄五加15克、峨参15克、灰树花15克、鹿草9克、牛奶浆根40克、红子根15克、毛节兔唇花9克、羽叶三七15克、锈钉子25克、单体蕊黄芪25克、水红花子9克、龙眼梳15克、口蘑9克、甘草7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粘膜脱垂症。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