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9214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鼻炎主要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的非特殊性炎症持续数月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间歇期内粘膜功能和形态仍不能恢复正常,且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感染,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患者多会表现出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严重的鼻炎,让人头痛头闷,神经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影响着患者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如迁延不及时治疗还易诱发鼻窦炎、咽喉炎、中耳炎、高血压等并发症。临床上认为,慢性鼻炎是由于发热感冒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治疗上常采用抗生素杀菌消炎、激光手术等治疗方案,虽能见效快,但存在痛苦大、易复发的不足中医认为慢性鼻炎多因外邪侵犯,脉络受阻,奎滞鼻窍;或脾肺虚弱,肺气失宣,脾失健运,气血痕滞,客于鼻窍所致。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慢性鼻炎的发病机理,采用益气健脾、养阴润肺、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通窍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慢性鼻炎存在痛苦大、易复发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金银花10-30份、桑叶5-25份、地榆5-25份、辛夷5-20份、风轮菜5-25份、紫草5-25份、太子参5-25份、黄柏5-20份、芙蓉叶5-25份、王瓜根5-25份、穿山甲5-20份、百合5-25份、凤尾草5-25份、鹅不食草5-20份、虎杖5-25份、新塔花5-25份、玄参5-20份、龙鳞草5-25份、丝瓜藤5-25份、木通5-20份、鱼脑石5-25份、仙茅5-25份、谷精草5-25份、甘草5-15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金银花20份、桑叶15份、地榆15份、辛夷10份、风轮菜15份、紫草15份、太子参15份、黄柏10份、芙蓉叶15份、王瓜根15份、穿山甲10份、百合15份、凤尾草15份、鹅不食草10份、虎杖15份、新塔花15份、玄参10份、龙鳞草15份、丝瓜藤15份、木通10份、鱼脑石15份、仙茅15份、谷精草15份、甘草1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地榆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的功效;辛夷具有祛风寒、通鼻窍的功效;风轮菜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的功效;紫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解毒透疹的功效;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芙蓉叶具有清肺凉血、消肿排脓的功效;王瓜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散瘀止痛的功效;穿山甲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排脓、祛风止痛、通乳的功效;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滋补精血的功效;凤尾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的功效;鹅不食草具有祛风通窍、解毒消肿的功效;虎杖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新塔花具有疏散风热、清抻头目、安神强壮的功效;玄参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功效;龙鳞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丝瓜藤具有通经活络、止咳化痰的功效;木通具有泻火行水、通利血脉、通经下乳的功效;鱼脑石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仙茅具有补肾助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效;谷精草具有祛风散热、明目退翳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益气健脾、养阴润肺、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通窍的功效,对慢性鼻炎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8%,治愈率7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20g、桑叶15g、地榆15g、辛夷10g、风轮菜15g、紫草15g、太子参15g、黄柏10g、芙蓉叶15g、王瓜根15g、穿山甲10g、百合15g、凤尾草15g、鹅不食草10g、虎杖15g、新塔花15g、玄参10g、龙鳞草15g、丝瓜藤15g、木通10g、鱼脑石15g、仙茅15g、谷精草15g、甘草10g。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15g、桑叶25g、地榆10g、辛夷20g、风轮菜5g、紫草25g、太子参10g、黄柏20g、芙蓉叶5g、王瓜根25g、穿山甲12g、百合20g、凤尾草5g、鹅不食草15g、虎杖10g、新塔花20g、玄参5g、龙鳞草25g、丝瓜藤10g、木通20g、鱼脑石5g、仙茅25g、谷精草10g、甘草15g。实施例3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25g、桑叶10g、地榆20g、辛夷5g、风轮菜25g、紫草10g、太子参20g、黄柏5g、芙蓉叶25g、王瓜根10g、穿山甲20g、百合5g、凤尾草25g、鹅不食草12g、虎杖20g、新塔花5g、玄参15g、龙鳞草10g、丝瓜藤20g、木通5g、鱼脑石25g、仙茅10g、谷精草20g、甘草5g。实施例4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10g、桑叶20g、地榆5g、辛夷15g、风轮菜10g、紫草20g、太子参5g、黄柏15g、芙蓉叶10g、王瓜根20g、穿山甲5g、百合25g、凤尾草10g、鹅不食草20g、虎杖5g、新塔花25g、玄参12g、龙鳞草20g、丝瓜藤5g、木通15g、鱼脑石10g、仙茅20g、谷精草5g、甘草8g。实施例5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30g、桑叶5g、地榆25g、辛夷12g、风轮菜20g、紫草5g、太子参25g、黄柏12g、芙蓉叶20g、王瓜根5g、穿山甲15g、百合10g、凤尾草20g、鹅不食草5g、虎杖25g、新塔花10g、玄参20g、龙鳞草5g、丝瓜藤25g、木通12g、鱼脑石20g、仙茅5g、谷精草25g、甘草12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15~65岁。二、诊断依据:1、以长期持续鼻塞,或间歇性、交替性鼻塞,鼻涕量多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头昏、记忆力下降、失眠、耳鸣、耳内闭塞感等症;2、病程较长,疲劳、感寒后症状加重。易并发耳胀、耳闭;3、鼻腔检查粘膜充血,呈红色或暗红色,鼻粘膜肿胀以下鼻甲为主;4、应与鼻鼽、鼻渊相鉴别。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四、疗效标准:1、治愈: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失,鼻腔检查正常;2、有效:鼻塞、流涕等症状减轻,局部体征明显改善;3、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5-10天,痊愈74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24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病例1:崔某,女,37岁。患者患慢性鼻炎1余年,时常鼻痒、流清涕、打喷嚏。半个月前突然症状加重,喷嚏连续不间断,鼻塞也加重,并伴有头昏、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症。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天,打喷嚏次数明显减少,鼻塞减轻,头昏、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症消失;继续服用5天,喷嚏、鼻塞症状消失,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2:章某,男,16岁。以长期持续鼻塞,流涕缠绵不愈,头昏,嗅觉迟钝,食欲不振,遇寒加剧。口服西药,鼻腔喷药治疗,效果不佳。诊见:鼻粘膜充血,呈深红色,鼻腔内有较多黄浊分泌物。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天,自觉鼻塞减轻,鼻涕减少;头昏消失,嗅觉恢复正常;继续服用4天,鼻塞、流涕症状消失,治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