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9211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组合物,尤其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白血病在西医的治疗方式主要由于白血病分型和预后分层复杂,因此没有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法,需要结合细致的分型和预后分层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类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通过合理的综合性治疗,白血病预后得到极大的改观,相当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或者长期稳定,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时代过去了。常见治疗方式有:1.AML治疗(非M3)2.M3治疗3.ALL治疗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5.慢性淋巴细胞治疗6.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7.干细胞移植。但是无论是哪种西医治疗方式,都伴随着昂贵的医疗费用,对于普通家庭都无法承受,且西医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对人体本身就是极大的伤害。白血病,在中医学里,并没有白血病病名,根据《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本草纲目》为依据,称属“热痨”、“急痨”、“虚痨”、“痨瘵”、“癓瘕积聚”的范畴。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常见肿瘤病之一。发病年龄以小儿和年青人为多。中医学认为内因是机体抗病能力不足,易感因素是热毒蕴酿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肾阴不足,肝阳火旺,肝肾不足,血液亏伤。外因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环境污染,病毒侵入,饮食与药物使用不当,使用骨髓毒性化学物质,起居失常,过度劳累,或其它因素诱发等,可归纳为遗传因素、电离辐射、苯类化学物质、感染因子等。现有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并不多见,CN93120412.7描述了一个中药组合物,CN200610030437.5未公开任何组分和相关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对人体无伤害、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的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包含如下组分配比:仙鹤草(制)120-360份、白茅根(制)60-180份、小蓟(制)60-180份、生地黄(制)60-180份、蒲公英(制)60-180份、水牛角(制)30-90份、连翘(制)15-45份、通光散(制)15-45份、白芍(制)15-45份、天门冬(制)15-45份、焦栀子(制)15-45份、鲜藕节(制)15-45份、荷叶(制)10-30份、牡丹皮(制)10-30份、陈皮(制)10-30份、大枣去核(制)60-180份。进一步,优选组分配比是:仙鹤草(制)360份、白茅根(制)180份、小蓟(制)180份、生地黄(制)180份、蒲公英(制)180份、水牛角(制)90份、连翘(制)45份、通光散(制)45份、白芍(制)45份、天门冬(制)45份、焦栀子(制)45份、鲜藕节(制)45份、荷叶(制)30份、牡丹皮(制)30份、陈皮(制)30份、大枣去核(制)180份。进一步,更优选组分配比是:仙鹤草(制)240份、白茅根(制)120份、小蓟(制)120份、生地黄(制)120份、蒲公英(制)120份、水牛角(制)60份、连翘(制)30份、通光散(制)30份、白芍(制)30份、天门冬(制)30份、焦栀子(制)30份、鲜藕节(制)30份、荷叶(制)20份、牡丹皮(制)20份、陈皮(制)20份、大枣去核(制)120份。进一步,最优选组分配比是:仙鹤草(制)120份、白茅根(制)60份、小蓟(制)60份、生地黄(制)60份、蒲公英(制)60份、水牛角(制)30份、连翘(制)15份、通光散(制)15份、白芍(制)15份、天门冬(制)15份、焦栀子(制)15份、鲜藕节(制)15份、荷叶(制)10份、牡丹皮(制)10份、陈皮(制)10份、大枣去核(制)60份。本发明药物在中医医师指导下服用。用法用量:1.汤剂,成年人每日1剂,两煎混合,分6次服用。每2小时服用1次或饭后40分钟服用。2.散剂,成年人每次服5-10g,每日服用6次。每2小时服用1次或饭后4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3.片剂,成年人每次10-20片,每片0.5g,每日服用6次。每2小时服用1次或饭后4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4.胶囊剂,成年人每次10-20粒,每片0.5g,每日服用6次。每2小时服用1次或饭后4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儿童10岁以上减半服用,10岁以下儿童按体重计算用量。服用方法同上。注意事项及禁忌:1、过敏者禁止使用。2、每一疗程间隔10-15天;第二疗程每1个月间隔3-5天,以此类推。3、服药不宜同食海鲜、牛肉、羊肉、狗肉、鱼、虾类、酒、辛辣、燥火、油腻及发物,宜清淡容易消化之食物,孕妇忌服。4、使用本中药组合物,可以不使用放、化疗、手术及骨髓移植。各组分功能说明:仙鹤草(制)、白茅根(制)、小蓟(制)有强壮,凉血止血,滋补强心,软坚化瘀,解毒消肿;蒲公英(制)、水牛角(制)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凉血止血;通光散(制)清热解毒抗癌;生地黄(制)、白芍(制)清热凉血,活血活肝;焦栀子(制)、鲜藕节(制)、荷叶(制)、牡丹皮(制)有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血,活血化瘀;连翘(制)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大枣去核(制)、天门冬(制)、陈皮(制)有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清内热,补益气血;各药配伍,有养阴清热,凉血止血,化瘀解毒,软坚散结,补血益气,扶正祛邪,防癌抗癌之效。本发明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理如下:用大剂量的凉血解毒,甘寒养阴的中药治疗,即祛邪又扶正,可达邪祛正复之目的。1、仙鹤草:药性:苦、涩、平。归肺肝脾经。功用,收敛止血,消积止痢,解毒消肿。主治: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腹泻,痢疾,脱力劳伤,疟疾,疔疮痈肿,滴虫性阴道炎。2、白茅根:药性:甘、寒。归心肺胃膀胱经。无毒。功用: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主治:热病烦渴,肺热喘咳,胃热呕逆,血热出血,小便淋沥,涩痛,水肿,黄疸。3、小蓟:药性:甘、微苦、凉。归肝脾经。无毒。功用: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尿血,血淋,咳血,吐血,衄血,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伤出血,痈疽肿毒。4、生地黄:药性: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用:清热凉血,生津润燥。主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伤咳嗽,跌打伤痛,痈肿。5、蒲公英:药性:苦、甘、寒。归肝、胃经,无毒。功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肿痈,肠痈,痄腮,瘰疬,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烧烫伤。6、水牛角:药性:苦咸寒,无毒,功用: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主治:热病头痛,高热神昏,发斑发疹,吐血,衄血,瘀斑发黄,小儿惊风及咽喉肿痛,口舌生疮。7、连翘:药性:苦、微寒,无毒,归肺心胆经,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风热感冒,温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癝疬,瘿瘤,喉痹。8、通光散:药性:苦、微寒,功用:清热鲜毒,止咳平喘,通乳,抗癌。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喘,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疮疖,癌肿。9、白芍: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用:养血和肝,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痛,胁痛,肢体痉挛疼痛,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下痢,泄泻,头痛眩晕。10、天门冬:药性:甘、苦、寒,功用:滋阴润燥,清肺降火,主治:燥热咳嗽,阴虚劳咳,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喉肿痛。11、焦栀子:药性:苦、寒,归心肝脾肺经,功用: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肝炎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症,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12、鲜藕节:药性:甘、涩、平,归肝肺胃经,功用:散瘀止血,主治:吐血咯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13、荷叶:药性:苦、涩、平,归心肝脾经,无毒,功用:清热解暑,止阴止血,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脾虚腹胀,大便泄泻,吐血下血,产后恶露不净,赤游火丹。14、牡丹皮:药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癓瘕,痈肿疮毒,跌打伤痛,风湿热痹。15、陈皮:药性:辛、苦、温,归脾胃肺经,主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16、大枣去核:药性:甘、温,归心脾胃经,功用: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菅卫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菅卫不和。病例选取:周年生,男,22岁,永州市东安县人,身患白血病。于1999年8月11日在东安县人民医院化验,血液和骨髓中出现不成熟的异常的白细胞+++幼稚白细胞,并浸润到周围血液和组织中,血细胞计数增高,白细胞153.6x109个,中性粒细胞61%,淋巴细胞7%,嗜咸性粒细胞7%,嗜酸性粒细胞5%,幼粒细胞2%,血红蛋白10%,骨髓穿刺检查意见: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予以化疗,口服白血宁1周后,后又改服马利兰,效果不佳,病情没有控制,白细胞继续增高,于1999年11月15日来我处诊治。当时患者齿龈出血,鼻腔出血,牙床瘀肿紫胀,口唇发绀,面部发暄,面色?白,精神萎靡,说话声音低弱,行走无力,临床表现:烦躁,手足心热,汗出,口咽干,恶心,纳食不佳,血热妄行,脉诊脉濡,浮轻无力,舌红无苔,舌质胀大,问其小便略黄,大便略干,触其肝大剑下3cm,脾左肋下6cm,不痛,中医诊断:虚痨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以养阴清热扶正,凉血解毒祛邪,用上方汤药治之,10天后缓解,再治20天,齿龈出血鼻出血渐止,阴液渐复,内热渐清,口咽干减轻,饮食增加,精神好转,于2000年7月底共服上方药汤200多天,患者精神好,无出血,无发热,无明显贫血,血红蛋白8%,肝脾不肿大,周身淋巴结不肿大,精神反射正常,饮食正常,能参加体力劳动。白血病药丸粉在小白兔体内实验情况有无毒反应表组名只数原重量患病症状每天服药有无异常服药6个月体重一组412.8斤出血:鼻腔、口腔、齿龈粘膜,肝脾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最明显用60g药粉拌鲜草均匀饲养,用药320天症状消除14.2斤二组412.5斤无用60g药粉拌鲜草均匀饲养,用药100天后,杀掉后查肝脾无异常说明:第一时间1996年元月1日到1997年元月1日止第二时间1997年元月1日到1998年元月1日止从1998年6月至2016年2月用白血病汤药医治患者统计表病名称服药疗程效果追访结果例数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1-6痊愈835例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1-6痊愈831例累计1666例服白血病药汤3个月为一疗程说明:经医院验血检查:血色素、红细胞、白细胞、淋巴均正常。本发明与西医治疗白血病药物和治疗方法相比,西医临床用对抗治疗白血病,以放疗、化疗,再就是手术治疗,骨髓移植。放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对患者身体损害较大,往往邪正同衰,病情反复;骨髓移植太昂贵,并有排异反应,危及生命。本发明为了解除上述缺点,本发明人通过长达三十多年的中医理论及药物组合研究,发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白血病;与西医治疗相比,节省了几千倍治疗成本,极大的减轻了患者治疗的痛苦,且疗效显著,没有毒副作用。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中药组合物治疗白血病具有:治疗成本低,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没有毒副作用;无需放疗、化疗、手术和骨髓移植。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采用如下组分配比制成汤剂、散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如下组分配比服用。优选原料药例1:组方如下:仙鹤草(制)120g、白茅根(制)60g、小蓟(制)60g、生地黄(制)60g、蒲公英(制)60g、水牛角(制)30g、连翘(制)15g、通光散(制)15g、白芍(制)15g、天门冬(制)15g、焦栀子(制)15g、鲜藕节(制)15g、荷叶(制)10g、牡丹皮(制)10g、陈皮(制)10g、大枣去核(制)60g。优选原料药例2:组方如下:仙鹤草(制)600g、白茅根(制)300g、小蓟(制)300g、生地黄(制)300g、蒲公英(制)300g、水牛角(制)150g、连翘(制)75g、通光散(制)75g、白芍(制)75g、天门冬(制)75g、焦栀子(制)75g、鲜藕节(制)75g、荷叶(制)50g、牡丹皮(制)50g、陈皮(制)50g、大枣去核(制)300g。优选原料药例3:组方如下:仙鹤草(制)1200g、白茅根(制)600g、小蓟(制)600g、生地黄(制)600g、蒲公英(制)600g、水牛角(制)300g、连翘(制)150g、通光散(制)150g、白芍(制)150g、天门冬(制)150g、焦栀子(制)150g、鲜藕节(制)150g、荷叶(制)100g、牡丹皮(制)100g、陈皮(制)100g、大枣去核(制)600g。优选原料药例4:组方如下:仙鹤草(制)3600g、白茅根(制)1800g、小蓟(制)1800g、生地黄(制)1800g、蒲公英(制)1800g、水牛角(制)900g、连翘(制)450g、通光散(制)450g、白芍(制)450g、天门冬(制)450g、焦栀子(制)450g、鲜藕节(制)450g、荷叶(制)300g、牡丹皮(制)300g、陈皮(制)300g、大枣去核(制)1800g。优选原料药例5:组方如下:仙鹤草(制)2400g、白茅根(制)1200g、小蓟(制)1200g、生地黄(制)1200g、蒲公英(制)1200g、水牛角(制)600g、连翘(制)300g、通光散(制)300g、白芍(制)300g、天门冬(制)300g、焦栀子(制)300g、鲜藕节(制)300g、荷叶(制)200g、牡丹皮(制)200g、陈皮(制)200g、大枣去核(制)1200g。以上原料药熟化浓缩后烘干粉碎用于片剂、散剂、丸剂、胶囊剂,服用方便,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用法用量禁忌按上述方法执行服用。按上述方法治白血病100例,有效100%,治愈率98.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