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跌打药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用跌打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跌打损伤包括刀枪、跌仆、殴打、闪挫、刺伤、擦伤、运动损伤等原因所致的软组织损伤,以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我国使用中医治疗跌打损伤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常用的方法是在发生损伤后立即采用冷敷,这样可使患处血管收缩并减少出血、水肿和疼痛。目前,现有的治疗方法不仅治疗周期长,而且大多是表面现象,也就是病患通过自身恢复,药物基本没有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用跌打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该外用跌打药膏具有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的优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用跌打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外用跌打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三七、薄荷、甘草、大蒜、金银花、捆仙丝、板蓝根、黄连、鱼腥草、马齿苋、山蒟、黄花地丁、费菜、秋海棠和菟丝子洗净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将上述原料粉碎,加入水和硼酸浸泡6~12h,再在80~120℃下研磨熬煮8~15h,冷却、过滤,过滤液待用;b)将步骤a)得到的过滤液浓缩至膏状后加入蛋清、甘油混合均匀,再进行杀菌消毒,即得到外用跌打药膏。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水的重量份数为800~1500份。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水为纯水或超纯水。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浸泡的温度为30~45℃。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过滤具体为300~400目的过滤网过滤。优选地,步骤a)中得到的过滤液的分散性指数小于1.05。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外用跌打药膏具有活血化瘀、疏通阻滞、通经止痛、改变患处周围供血,提高伤口伤面的再生功能,能快速促使伤口愈合,缩短伤口创面愈合时间,防止疤痕出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外用跌打药膏,有效率在98%以上,30天就可痊愈或明显好转,对铁打损伤有非常高的疗效,并且疗效确切,见效快,没有疤痕出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专利要求的限制。一种外用跌打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所述蛋清起到抗菌、抗病毒、止血、消肿止痛及加快组织恢复、润滑肌肤关节和修补骨膜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蛋清的重量份数为20~50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蛋清的重量份数为30~40份。所述三七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三七的重量份数为5~12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甘草的重量份数为7~10份。所述薄荷起到疏散风热,疏肝行气的功效。在本发明中,所述薄荷的重量份数为3~7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薄荷的重量份数为4~6份。所述甘草起到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甘草的重量份数为12~18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甘草的重量份数为14~16份。所述大蒜起到清热解毒、杀虫抗菌的作用。在发明中,所述大蒜的重量份数为6~15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大蒜的重量份数为9~12份。所述金银花起到清热解毒、抗菌的功效。在发明中,所述金银花的重量份数为2~6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金银花的重量份数3~5份。所述捆仙丝起到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捆仙丝的重量份数为1~5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捆仙丝的重量份数为2~4份。所述板蓝根起到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板蓝根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板蓝根的重量份数为13~17份。所述黄连能起到消热解毒、抗菌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黄连的重量份数为1~5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黄连的重量份数为2~4份。所述鱼腥草起到清热解毒、抗菌的功效。在本发明中,所述鱼腥草的重量份数为0.5~3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鱼腥草的重量份数为1~2份。所述马齿苋起到杀虫解毒、消热散血和抑菌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马齿苋的重量份数为7~16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马齿苋的重量份数为10~13份。所述山蒟起到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山蒟的重量份数为1~4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山蒟的重量份数为2~3份。所述黄花地丁起到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抗菌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黄花地丁的重量份数为4~8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黄花地丁的重量份数为5~7份。所述硼酸刺激性小,可用于皮肤、粘膜的防腐。在本发明中,所述硼酸的重量份数为5~12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硼酸的重量份数为7~10份。所述费菜起到活血、止血、利湿、消肿和解毒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费菜的重量份数为7~12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费菜的重量份数为8~10份。所述秋海棠性凉,能够起到凉血止血,散瘀调经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秋海棠的重量份数为5~11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秋海棠的重量份数为7~9份。所述菟丝子具有清热凉血、利水解毒的功效。在本发明中,所述菟丝子的重量份数为9~21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菟丝子的重量份数为12~18份。所述甘油能够软化皮肤,使伤口创面不结痂,还能够滋润、保湿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甘油的重量份数为50~80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甘油的重量份数为60~70份。本发明对所有原料的来源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为市售即可。采用上述原料制备得到的外用跌打药膏具有活血化瘀、疏通阻滞、通经止痛、改变患处周围供血,提高伤口伤面的再生功能,能快速促使伤口愈合,缩短伤口创面愈合时间,防止疤痕出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外用跌打药膏,有效率在96.7%以上,30天就可痊愈或明显好转,对铁打损伤有非常高的疗效,并且疗效确切,见效快,没有疤痕出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外用跌打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三七、薄荷、甘草、大蒜、金银花、捆仙丝、板蓝根、黄连、鱼腥草、马齿苋、山蒟、黄花地丁、费菜、秋海棠和菟丝子洗净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将上述原料粉碎,加入水和硼酸浸泡6~12h,再在80~120℃下研磨熬煮8~15h,冷却、过滤,过滤液待用;b)将步骤a)得到的过滤液浓缩至膏状后加入蛋清、甘油混合均匀,再进行杀菌消毒,即得到外用跌打药膏。本发明所有原料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为市售即可。其中,蛋清、三七、薄荷、甘草、大蒜、金银花、捆仙丝、板蓝根、黄连、鱼腥草、马齿苋、山蒟、黄花地丁、硼酸、费菜、秋海棠、菟丝子和甘油均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将三七、薄荷、甘草、大蒜、金银花、捆仙丝、板蓝根、黄连、鱼腥草、马齿苋、山蒟、黄花地丁、费菜、秋海棠和菟丝子粉碎后浸泡的目的是增加各原料的表面积,加速各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浸出;为了防止皮肤溃烂,在上述原料中加入硼酸;在80~120℃下熬煮8~15h的目的使药物的药效达到最高;为了便于药物渗透到皮肤里,充分发挥药效,需要进行过滤;为了加快组织恢复、消肿止痛,使创面不结疤,在过滤液浓缩的膏状物质中加入蛋清和甘油;为了避免祛痘中药膏中的细菌对皮肤的损伤,需要进行杀菌消毒的工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水的重量份数为800~1500份,当水为纯水或超纯水时,能够有效防止水中的其他物质对外用跌打药膏药效的影响。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浸泡的温度为30~45℃,在该范围的浸泡温度下,能够使中药润湿变软,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步骤a)中所述过滤具体为300~400目的过滤网过滤时,能够得到粒径较小的过滤液,从而使得跌打药膏中药物的粒径较小,便于药物渗透到皮肤里,发挥药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外用跌打药膏具有活血化瘀、疏通阻滞、通经止痛、改变患处周围供血,提高伤口伤面的再生功能,能快速促使伤口愈合,缩短伤口创面愈合时间,防止疤痕出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外用跌打药膏,有效率在98%以上,30天就可痊愈或明显好转,对铁打损伤有非常高的疗效,并且疗效确切,见效快,且没有疤痕出现。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外用跌打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实施例1按下列重量称取原料:5g三七、3g薄荷、12g甘草、6g大蒜、2g金银花、1g捆仙丝、10g板蓝根、1g黄连、0.5g鱼腥草、7g马芷苋、1g山蒟、4g黄花地丁、7g费菜、5g秋海棠和9g菟丝子。a)取三七、薄荷、甘草、大蒜、金银花、捆仙丝、板蓝根、黄连、鱼腥草、马齿苋、山蒟、黄花地丁、费菜、秋海棠和菟丝子洗净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将上述原料粉碎,加入800g的纯水和5g硼酸在40℃下浸泡6h,再在120℃下研磨熬煮8h,冷却后,用300目的过滤网过滤,过滤液待用;b)将过滤液浓缩至膏状后加入20g蛋清和50g甘油混合均匀,再进行杀菌消毒,即得到祛痘中药膏。实施例2按下列重量称取原料:12g三七、7g薄荷、18g甘草、15g大蒜、6g金银花、5g捆仙丝、20g板蓝根、5g黄连、3g鱼腥草、16g马芷苋、4g山蒟、8g黄花地丁、12g费菜、11g秋海棠和21g菟丝子。a)取三七、薄荷、甘草、大蒜、金银花、捆仙丝、板蓝根、黄连、鱼腥草、马齿苋、山蒟、黄花地丁、费菜、秋海棠和菟丝子洗净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将上述原料粉碎,加入1500g的纯水和12g硼酸在30℃下浸泡12h,再在80℃下研磨熬煮15h,冷却后,用350目的过滤网过滤,过滤液待用;b)将过滤液浓缩至膏状后加入50g蛋清和80g甘油混合均匀,再进行杀菌消毒,即得到祛痘中药膏。实施例3按下列重量称取原料:7g三七、4g薄荷、14g甘草、9g大蒜、3g金银花、2g捆仙丝、13g板蓝根、2g黄连、1g鱼腥草、10g马芷苋、2g山蒟、6g黄花地丁、8g费菜、7g秋海棠和13g菟丝子。a)取三七、薄荷、甘草、大蒜、金银花、捆仙丝、板蓝根、黄连、鱼腥草、马齿苋、山蒟、黄花地丁、费菜、秋海棠和菟丝子洗净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将上述原料粉碎,加入1200g的超纯水和7g硼酸在35℃下浸泡10h,再在90℃下研磨熬煮12h,冷却后,用400目的过滤网过滤,过滤液待用;b)将过滤液浓缩至膏状后加入30g蛋清和60g甘油混合均匀,再进行杀菌消毒,即得到祛痘中药膏。实施例4按下列重量称取原料:10g三七、6g薄荷、16g甘草、12g大蒜、5g金银花、4g捆仙丝、17g板蓝根、4g黄连、2g鱼腥草、13g马芷苋、3g山蒟、7g黄花地丁、10g费菜、9g秋海棠和17g菟丝子。a)取三七、薄荷、甘草、大蒜、金银花、捆仙丝、板蓝根、黄连、鱼腥草、马齿苋、山蒟、黄花地丁、费菜、秋海棠和菟丝子洗净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将上述原料粉碎,加入1000g的超纯水和10g硼酸在30℃下浸泡10h,再在100℃下研磨熬煮10h,冷却后,用300目的过滤网过滤,过滤液待用;b)将过滤液浓缩至膏状后加入40g蛋清和70g甘油混合均匀,再进行杀菌消毒,即得到祛痘中药膏。实施例5按下列重量称取原料:8g三七、5g薄荷、15g甘草、10g大蒜、4g金银花、3g捆仙丝、15g板蓝根、3g黄连、1.5g鱼腥草、11g马芷苋、2.5g山蒟、6.5g黄花地丁、9g费菜、8g秋海棠和15g菟丝子。a)取三七、薄荷、甘草、大蒜、金银花、捆仙丝、板蓝根、黄连、鱼腥草、马齿苋、山蒟、黄花地丁、费菜、秋海棠和菟丝子洗净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将上述原料粉碎,加入1200g的超纯水和8g硼酸在45℃下浸泡11h,再在100℃下研磨熬煮9h,冷却后,用350目的过滤网过滤,过滤液待用;b)将过滤液浓缩至膏状后加入35g蛋清和65g甘油混合均匀,再进行杀菌消毒,即得到祛痘中药膏。一、将实施例1~5得到的外用跌打药膏进行临床试验,结果如下:1、受试者选择:选择300例跌打损伤患者,男女各半。2、分组设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六组,分别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实验组4、实验组5和对照组,各50例,六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其中实验组1~5分别使用实施例1~5制备的外用跌打药膏。对照组使用现有跌打药膏进行试验分析3、用量用法:将患者患处擦干涂抹,涂抹量以遮住患处即可,10天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4、疗效判断标准治愈:疼痛等症状消失,骨折、扭伤等痊愈,身体恢复健康、活动如常。好转:疼痛症状有所减轻,骨折、扭伤有所缓解。无效:疼痛症状无变化。5、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验组1~5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病例数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无效例数总有效率实验组1504450100%实验组250454198%实验组350463198%实验组4504640100%实验组5504550100%对照组500311962%由表1的数据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外用跌打药膏,有效率在98%以上,30天就可痊愈或明显好转,对铁打损伤有非常高的疗效,并且疗效确切,见效快,没有疤痕出现。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用跌打损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