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88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可为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有的青少年病人则以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惟一的临床表现(运动性哮喘),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剂或自行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遗传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变应原:室内外变应原、尘螨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室内变应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发病原因,尘螨存在于皮毛、唾液、尿液与粪便等分泌物里,真菌亦是存在于室内空气中的变应原之一,特别是在阴暗、潮湿以及通风不良的地方;常见的室外变应原:花粉与草粉是最常见的引起哮喘发作的室外变应原;促发因素:常见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病毒感染、妊娠以及剧烈运动、气候转变;多种非特异性刺激如:吸入冷空气、蒸馏水雾滴等都可诱发哮喘发作。此外,精神因素亦可诱发哮喘。

目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西药种类繁多,西药大多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佳,且费用较高,制备工艺复杂,治标不治本,这些药物需长期服用,复发率高,而中药治疗支气管炎,制备工艺简单,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给患者减轻了经济和精神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肺祛痰、止咳定喘、生津润燥之功效,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见效较快,治愈后不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成本较低,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岩筋菜、榠樝、木虾公、蓑衣莲、棉花壳、木锥花、紫苏叶、树茭瓜、泽漆和美穗草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斑叶兰、蚤休和紫金牛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3)将柚和芸香草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4)将丝瓜藤放置于锅中用微火烘烤,烘烤后取出放凉,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汁液以及细粉制成胶囊,即得所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岩筋菜:味辛,性平。散寒,平喘。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哮喘,跌打损伤。

斑叶兰:味淡、性寒。清肺止咳,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肺结核咳嗽,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疖疮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肺病咳嗽,气管炎。”

榠樝:味酸、涩,性平,无毒;归肺、胃、大肠经。和胃舒筋,祛风湿,消痰止咳。主吐泻转筋,风湿痹痛,咳嗽痰多,泄泻,痢疾,听候仆伤痛,脚气水肿。《中国药植图鉴》载:“治肺炎、粘膜炎、支气管炎、瘰疬、腺病及咳嗽等。长期服用对肺结核有良效。”

木虾公:味甘、淡,性凉;归肺、胃经。润肺止咳,滋阴养胃。主治肺热咳嗽,肺结核,哮喘,痢疾,口腔炎,胃痛,小儿疳疾。

蓑衣莲:味辛,性温。祛风散寒,止咳平喘。主治感冒,哮喘,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四川中草药》载:“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消炎的功能。用于感冒、哮喘、肺结核咳嗽、气管炎、蛇咬伤。”

柚:味甘、酸,性寒;归肝、脾、胃经。宽中理气,解毒消肿,化痰止咳。用于气滞腹胀,胃痛,咳嗽气喘,疝气痛,乳腺炎,扁桃体炎。

棉花壳:味辛,性温;归胃经。温胃降逆,化痰止咳。主噎膈,胃寒呃逆,咳嗽气喘。《本草正义》载:“棉花壳可以疗膈者,性温能行,可泄痰瘀也。”

丝瓜藤:味苦,性微寒;归心、脾、肾经。通经活络,止咳化痰。腰痛,咳嗽,鼻炎,支气管炎。《本草求原》载:“和血脉,话筋络,滋水,止阴痛,补中健脾,消水肿。治血枯少,腰膝四肢麻木,产后惊风,调经。”

木锥花: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消炎利尿。治肺炎,气管、支气管炎,咳嗽痰多,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

紫苏叶:味辛,性微温,无毒;归脾、肺二经。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气和中,安胎,解毒。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脘腹胀闷,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痈疮蛇毒辣。《本草经疏》载:“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

树茭瓜:味甘、辛,性平。润肺止咳,散瘀,调经。用于肺结核咯血,支气管炎,肺炎,喘咳,咽喉炎,月经不调,白带。《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载:“止咳化痰,散瘀消肿,止血消炎。治肺结核,肺炎,气管、支气管炎,喘咳,骨折筋伤。”

泽漆:味辛、苦,性凉;入大、小肠、脾。行水消痰,杀虫解毒。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痿管,骨髓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泽漆高浓度煎剂(1∶50~100)时,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本草备要》载:“止咳,杀虫。”

蚤休:味苦、辛,性寒;归肝经。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本经》载:“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美穗草:味苦,性寒。消炎解毒,止咳化痰,降气平喘,消肿止痛。主治扁桃体炎,胃热痛,膀胱炎,乳腺炎,痈肿疮毒,赤白痢疾,慢性气管炎等。《新华本草纲要》载:“根状茎,味苦、性寒。有消炎杀菌、解毒、散肿的功能。用于扁桃体炎,胃热痛,膀胱炎,乳腺炎,痈肿疮毒,赤白痢疾。”

芸香草:味辛、苦,性温。解表,利湿,平喘,止咳。治伤暑感冒,淋病,风湿筋骨酸痛,慢性气管炎。《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载:“清热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哑痛,中暑,胃脘饱闷,疮毒溃烂。”

紫金牛:味辛,性平。止咳化痰,祛风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小儿肺炎,肺结核,肝炎,痢疾,急性肾炎,尿路感染,通经,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外用治皮肤搔痒,漆疮。《上海常用中草药》载:“活血止痛,利尿,健胃,止血。治湿热黄疸,肝炎,急性肾炎,膀胱炎,肺结核盗汗、咯血,脱力劳伤,筋骨酸痛,月经不调,副鼻窦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肺祛痰、止咳定喘、生津润燥之功效,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见效较快,治愈后不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成本较低,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岩筋菜、榠樝、木虾公、蓑衣莲、棉花壳、木锥花、紫苏叶、树茭瓜、泽漆和美穗草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斑叶兰、蚤休和紫金牛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3)将柚和芸香草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4)将丝瓜藤放置于锅中用微火烘烤,烘烤后取出放凉,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汁液以及细粉制成胶囊,即得所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用法用量:口服即可,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每粒0.5g),饭后温开水送服;8天为1个疗程,2~5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选择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4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70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85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5.5岁,平均病程2年;对照组170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85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5.5岁,平均病程2年。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口服即可,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每粒0.5g),饭后温开水送服;8天为1个疗程,2~5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对照组服用甲波尼松龙片,口服,开始每日16~24mg,分2次服,维持量每日5~8mg。

3、疗效判定:

(1)治愈:喘息、气急、咳嗽以及胸闷症状全部消失,检查肺功能恢复正常。

(2)显效: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检查肺功能明显好转。

(3)有效:上述症状有所减轻,检查肺功能有所好转。

(4)无效:通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4、结果: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苏某,男,43岁,北京怀柔区人。患者患支气管哮喘,发作频繁,上气不接下气,服用多种药治疗,未见好转,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2、卢某,女,50岁,上海浦东新区人。患者因感冒咳喘,胸闷,咳黄白色粘痰,去医院就诊,患支气管哮喘,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好转,服用3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1年后随访未复发。

3、蒋某,男,49岁,重庆万盛区人。患者胸闷气短、咳嗽痰多,有时还有发热,经常使用药物治疗,反反复复未能治愈,去医院就诊,诊断患支气管哮喘,服用本发明中药物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蔡某,男,55岁,辽宁抚顺人。患者患支气管哮喘2年,走路即气喘,喉中有噜噜声或鸟鸣声,在医院用中西医治疗,治疗效果无效,而且病情加重,后经人介绍来我院就诊,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服用4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5、丁某,女,60岁,吉林四平人。患者患支气管哮喘1年余,遇冷则发作,身体虚弱,并伴有气喘、咳嗽、胸闷、吐痰,使用过多种药物治疗,疗效不是很理想,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

6、贾某,女,59岁,天津大港区人。患者咳嗽严重,去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在医院用西药治疗,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加重,后经医生推荐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服用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