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腋臭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00474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腋臭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腋臭俗称狐臭,主要症状是腋窝等褶皱部位散发难闻气味,腋下分泌物之有特异臭味之病证。又名胡臭、腋气。因湿热郁结于腠理汗孔所致,或因遗传所获。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严重者可以导致患者心理障碍。

内分泌因素、细菌因素、遗传因素等都可引发腋臭。因大汗腺受内分泌的影响,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故大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在青春期出现,到老年可减轻或消失;也可由于细菌与大汗腺的分泌物发生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特殊臭味的形成;如偏执狂、精神分裂等也可产生臭汗症。腋臭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关系。

腋臭患者环境温度一高,或心情较紧张,腋下就会不正常的过度出汗,并且发出令人不悦的味道。而过多的流汗和狐臭,会把衣服染黄,并留下久久不散的味道,造成清洁上的困扰。这种症状青春期最为明显,夏季天热容易加重。

腋臭表现汗多而且异味重,故易导致各种细菌滋长,及其它各种皮肤疾病。腋臭患者虽不痛不痒,但当臭味刺激旁人时往往由于心理压力导致精神上难言之苦。迄今为止,对该病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是切除腋下皮肤,但会复发;药物治疗有液体、粉体及膏体,由于其中含有香精,只能遮盖臭味,缓解症状,不能根除,导致腋臭反复发作,且多数药物含有化学成分,不稳定,刺激性强,患者常因皮肤过敏导致皮肤溃烂而停止用药。因此用于治疗腋臭的药物必须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而中药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作用强、见效快、药效持久等优点,且没有依赖性、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因此选择一种中药制剂用于治疗腋臭,对于治疗腋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腋臭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清热除臭,杀菌消炎,除湿消肿,和解表里之功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对治疗腋臭有极好的缓解及治疗效果,适于腋臭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腋臭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用于治疗腋臭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白苏叶、生姜、香樟根、蜘蛛、夏枯草、当归和鳝鱼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加5倍量蒸馏水,煎煮3小时,提取煎煮液;再加入3~4倍量蒸馏水,煎煮2小时,提取煎煮液,最后合并2次提取的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2)将龙眼核、胆矾和密陀僧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内,研末,过140目筛得细粉,备用;

(3)将莽草、百合、白屈菜和半截叶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内,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适量,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沾手为度,取出,晾干,研末,过150目筛得细粉,备用;

(4)将独活和柴胡去除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低温干燥,研末,过160筛得目细粉,备用;

(5)将步骤(1)所得的滤液与步骤(2)、步骤(3)、步骤(4)所得的细粉制成喷剂,即为所述的用于治疗腋臭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白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疏风宣肺,理气消食,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喘,脘腹胀闷,食积不化,吐泻冷痢,肢气肿毒,蛇虫咬伤。《日华子本草》载:“调气,润心肺,长肌肤,益颜色,消宿食,止上气咳嗽,去狐臭,敷蛇咬。”

龙眼核:味微苦、涩,性平;归肝、脾、膀胱经。行气散结,止血燥湿。用于疝气瘰疬,创伤出血,腋臭,疥癣,湿疮。《纲目》载:“治狐臭,龙眼核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

莽草:味辛,性温,有毒。祛风止痛,消肿散结,杀虫止痒。用于头风,皮肤麻痹,痈肿乳痈,瘰疬喉痹,疝瘕癣疥,风虫牙痛,狐臭。《本经》载:“主头风,痈肿,乳肿(一作乳痈),疝瘕,除结气,疥瘙。杀虫鱼。”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发表散寒,止呕开痰。用于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本草从新》载:“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香樟根:味辛,性温;归肝、心、脾经。温中止痛,辟秽和中,祛风除湿。用于胃脘疼痛,霍乱吐泻,湿痹痛,皮肤瘙痒。《贵阳民间药草》载:“理气,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汗。”

蜘蛛: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肝、大肠经。祛风,消肿,解毒。用于狐疝偏坠,中风口歪,小儿慢惊、口噤疳积;疔肿瘰疬,疮疡。《纲目》载:“主口歪,脱肛,疔肿,胡臭,齿匿。”

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肺费久嗽,咳唾痰血,余热来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日华子本草》载:“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泣、狂叫,惊悸,杀蛊毒气,熁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

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药性论》载:“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

白屈菜:味苦,性凉,有毒。清热解毒,止痛止咳。用于胃炎,胃溃疡,腹痛肠炎,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百日咳,水田皮炎,毒虫咬伤。《山西中药志》载:“下心火,退烧解热,消炎杀菌,镇痛镇静。”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清肝散结。用于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科学的民间药草》载:“有利尿杀菌作用。煎剂可洗创口,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治阴户及子宫粘膜炎。”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别录》载:“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日华子本草》载:“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

半截叶:味微苦,性温。活血舒筋,燥湿杀虫。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肝炎,疟疾,蛔虫病。《云南中草药选》载:“湿,止血,消炎,生肌。治风湿腰痛,肝炎,肝硬化,肿瘤,跌打损伤,骨折。”

鳝鱼:味甘,性温;归肝、脾、肾经。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虚劳疳积,阳痿腰痛,腰膝酸软,风寒温痹,产后淋沥,久痢脓血,痔瘘臁疮。《本草蒙筌》载:“去狐臭。”

胆矾:味酸、辛,性寒,有小毒;归肝、胆经。催吐,祛腐,解毒。用于风痰壅塞,喉痹癫痫,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肿毒。《玉楸药解》载:“治脚疽、痔瘘、杨梅、金疮、白癜,一切肿痛,带下、崩中,上气,眼疼弦烂,疯狗咬伤,百虫入耳,腋下狐臭。”

密陀僧:味咸、辛,性平,有毒;归肝、脾经。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用于痔疮肿毒,溃疡湿疹,狐臭创伤,久痢惊痫。《纲目》载:“疗反胃,消渴,疟疾,下痢。止血,杀虫,消积。治诸疮,消肿毒,除胡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清热除臭,杀菌消炎,除湿消肿,和解表里之功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对治疗腋臭有极好的缓解及治疗效果,适于腋臭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发明中药制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白苏叶、生姜、香樟根、蜘蛛、夏枯草、当归和鳝鱼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加5倍量蒸馏水,煎煮3小时,提取煎煮液;再加入3~4倍量蒸馏水,煎煮2小时,提取煎煮液,最后合并2次提取的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2)将龙眼核、胆矾和密陀僧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内,研末,过140目筛得细粉,备用;

(3)将莽草、百合、白屈菜和半截叶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内,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适量,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沾手为度,取出,晾干,研末,过150目筛得细粉,备用;

(4)将独活和柴胡去除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低温干燥,研末,过160目筛得细粉,备用;

(5)将步骤(1)所得的滤液与步骤(2)、步骤(3)、步骤(4)所得的细粉制成喷剂,即为所述的用于治疗腋臭的中药制剂。

用法用量:外用,喷于腋臭处,每天4~6次,5天为1个疗程,通常1~3个疗程起效,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腋臭患者34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70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81例,年龄10~60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1年~5年,平均3年。对照组170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80例,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年。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患者使用本中药制剂,外用,喷于腋臭处,每天4~6次,5天为1个疗程,通常1~3个疗程起效,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对照组使用明荃狐臭净,每6天用一次,一次三到五滴。

3、疗效判定:

(1)治愈:腋窝异味、有臭味、出汗异常等症状消失;臭味消失,身体痊愈。

(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3)无效:病症无变化。

4、结果:

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治疗组中,治愈137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治愈率80.6%,总有效率92.9%。

对照组中治愈111例,有效29例,无效30例,治愈率65.3%,总有效率82.4%。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黎××,女,18岁,学生,江西萍乡人。患者患有腋臭,腋窝部位多汗有异味,不敢和人走得太近。曾使用过多种药物,效果均不佳。喷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继续喷用3个疗程,以上症状全部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2、白××,女,27岁,企业职工,甘肃金昌人。患者生产后出现腋臭,气味难闻,不敢与人靠近,越来越自卑。曾使用过多种药物,但效果不理想,未能除尽。喷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臭味明显减轻,继续喷用2个疗程,以上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3、池××,男,32岁,自由职业,湖南常德人。患者腋臭味浓烈,尤以天热、运动后为甚,此前曾用多种疗法,效果不佳。喷用本发明中药制剂3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喷用3个疗程后,以上症状消失,腋下无异味,排汗正常,身体恢复健康,没有复发。

4、乔××,男,39岁,私营业主,四川广安人。患者自发育起,渐闻腋窝部散发异臭味,腋窝多汗,渐后恶味刺鼻,不敢与人靠近。曾用多种方法治疗,均不满意。后喷用本发明中药制剂3个疗程症状明显缓解,异味明显减轻,继续喷用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随访没有复发。

5、谭××,女,44岁,自由职业,云南玉溪人。患者患腋臭六年,使用过很多种药物,不仅没有治疗好,还灼伤了皮肤,特别是紧张时,腋下多汗,臭味难闻,刺鼻。喷用本发明中药制剂4个疗程后,以上症状好转,继续喷用4个疗程后,以上症状消失,恢复健康,随访至今未复发。

6、申××,男,53岁,建筑工人,福建龙岩人。患者患有腋臭,夏季天热容易加重,环境温度一高,腋下就会不正常的过度出汗,并且发出令人不悦的味道。而过多的流汗和狐臭,会把衣服染黄,并留下久久不散的味道,造成清洁上的困扰。喷用本发明中药制剂3个疗程后,症状好转,继而喷用1个疗程后,身体恢复正常,活动自如。随访至今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