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519阅读:16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酒领域,具体涉及由中药原料与酒配伍制成的养生中药酒。本产品具有益气清肝、祛风除湿、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脚气疼痛等症有疗效确切。



背景技术:

脚气疼痛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益气清肝、祛风除湿、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脚气疼痛等症有疗效确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减轻疼痛、缓解症状的功效,本发明选择:酸枣仁100份、黄芪90份、五加皮90份、防风90份、独活75份、桂心75份、茵芋95份、川椒75份、人参75份、当归80份、白术80份、丹参75份、侧子75份、萆薢85份、天冬90份、大麻仁90份、天雄75份、白酒3500份;进行组合的,以上方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用于脚气疼痛等症有。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作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黄芪:具有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2、阴虚盗汗;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6、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7、脾气虚证,虚弱倦怠,泄泻,中气下陷,脏器脱垂,食少纳呆诸症。8、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9、多汗而浮肿。10、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治风湿痿痹、壮筋骨。”现代研究,本品还具有抗肿瘤、抗疲劳、降低全血粘度、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五加皮使用方便,煎汤、入丸、散或浸酒均可。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独活: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桂心:性味:辛甘热;功能:(1)苦入心,辛走血,能引血化汗化脓,内托痈疽痘疮。(2)益精明目,消瘀生肌,补劳伤,暖腰膝,续筋骨。(3)故内治五内邪热,吐血尿血,咳嗽消渴,外治肌热虚汗。(4)上除头风痛,中平胸腹痛,下利大小肠。(5)疗在表无定之风邪,传里,有汗之骨蒸。主治:治风痹症瘕,噎膈腹满,腹内冷痛,九种心痛。

茵芋:性味:辛苦,温,有毒。归经:《本草求真》:入肝、肾。功能主治:治风湿痹痛,四肢挛急,两足软弱。

川椒:【功效】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虫;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性味】辛、温,有小毒,麻。

人参:【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心经。【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当归:【化学成分】含基本内酯、正丁烯酰内酯、阿魏酸、烟酸、蔗糖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性味归经】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丹参:味微苦,性微寒。色赤,入心经。补心,生血,养心,定志,安神宁心,健忘怔忡,惊悸不寐,生新血,去瘀血,安生胎,落死胎。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

侧子:【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功效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脚气,头痛,风疹。

萆薢:【性味】:性平,味苦;【归经】:入肝经、胃经、膀胱经。【功能】:利湿去浊,祛风通痹。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主治】: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天冬:天冬是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本品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小段直径0.5~2cm。有不透明的细心。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薄片淡黄棕色,可见中间黄白色中柱。以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白喉。败毒抗癌,、清势化痰、滋阴润燥。

大麻仁:功能主治:润燥滑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能镇痛、麻醉、致幻,有成瘾性。性味:性平,味甘。

天雄:别名:白幕。毒性:大毒。归经:肾经。药性:热。药味:辛。功效作用:祛风散寒;益火助阳。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心腹冷痛;痃癖症瘕。

白酒:减痛:不慎将脚扭伤后,将温白酒涂于伤处轻轻,能舒筋活血,清除疼痛。去腥:手上沾有鱼虾腥味时,用少许清洗,即可去掉腥气味。除腻:在烹调脂肪较多的肉类、鱼类时,加少许白酒,可使菜肴味道鲜美而不油腻。消苦:剖鱼时若弄破苦胆,立即在鱼肚内抹一点白酒,然后用冷水冲洗,可消除苦味。减酸:烹调菜肴时,如果加醋过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减轻酸味。去泡:因长途行走或因劳动摩擦手脚起泡时,临睡前把白酒涂于起泡处,次日晨可去泡。增香:往醋中加几滴白酒和少许食盐,搅拌均匀,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本发明所述独酸枣仁药酒,其原料药材分别是:酸枣仁100份、黄芪90份、五加皮90份、防风90份、独活75份、桂心75份、茵芋95份、川椒75份、人参75份、当归80份、白术80份、丹参75份、侧子75份、萆薢85份、天冬90份、大麻仁90份、天雄75份、白酒3500份;

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酸枣仁100份、黄芪90份、五加皮90份、防风90份、独活75份、桂心75份、茵芋95份、川椒75份、人参75份、当归80份、白术80份、丹参75份、侧子75份、萆薢85份、天冬90份、大麻仁90份、天雄75份;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装入布袋,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将所获得的原料药材加入白酒置容器中,密封,浸泡10日;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获得药酒继续浸泡,待10天后,过滤去渣,取出澄清液,贮瓶备用。

以上方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在治疗上能达到益气清肝、祛风除湿、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脚气疼痛等症有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时具有良好的效果。本发明中药酒的功效在临床应用当中得到了证实,基本资料如下2006-2014,门诊临床应用本发明所述中药酒对815例体验者用;平均年龄23岁。【使用方法】:口服。每次空腹服30-40ml,每日服3次。或随性温服。有效或显效710例;有效或显效的评价标准为:症状有所改善或者症状消失。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所述酸枣仁药酒,其原料药材分别是:酸枣仁100份、黄芪90份、五加皮90份、防风90份、独活75份、桂心75份、茵芋95份、川椒75份、人参75份、当归80份、白术80份、丹参75份、侧子75份、萆薢85份、天冬90份、大麻仁90份、天雄75份、白酒3500份;

其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酸枣仁100份、黄芪90份、五加皮90份、防风90份、独活75份、桂心75份、茵芋95份、川椒75份、人参75份、当归80份、白术80份、丹参75份、侧子75份、萆薢85份、天冬90份、大麻仁90份、天雄75份;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装入布袋,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将所获得的原料药材加入白酒置容器中,密封,浸泡10日;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获得药酒继续浸泡,待10天后,过滤去渣,取出澄清液,贮瓶备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