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堵塞的医用高压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51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不易堵塞的医用高压冲洗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用领域,具体涉及不易堵塞的医用高压冲洗器。



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外科手术后的感染率与残留在手术部位的组织碎屑有很大关系,对于一些重要的外科手术如胸外科手术、骨髓手术等,能否干净有效的清除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组织碎屑,将直接关系到病人术后的康复,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虽然医院的很多的外科医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现有的冲洗装置还不能很好的做到在冲洗伤口的同时带走碎屑,降低外科手术的感染率,即便能够带走部分碎屑,碎屑混杂在清洗液中再次对外科伤口及创面清洗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达不到很好的清洗效果。另外,现有的冲洗装置对于冲洗液剩余情况,只能人为观察,很容易出现更换冲洗液不及时的情况发生,影响伤口的及时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不易堵塞的医用高压冲洗器,该装置在冲洗伤口的同时能够带走碎屑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保证清洗的效果,同时当冲洗液的量低于设定值时还会提醒,以便及时更换。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不易堵塞的医用高压冲洗器,包括冲洗液放置本体,所述冲洗液放置本体上的冲洗液放置管顶部连接泵头,泵头一端连接弹性卡管,弹性卡管的活动端还连接喷枪,在喷枪内还设置喷管,喷管延伸到弹性卡管内且喷管与弹性卡管内部腔体之间存在缝隙,喷管位于弹性卡管内的外壁上均匀设置多个过滤网孔;在冲洗液放置本体的外壁下方还设置报警器,在冲洗液放置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控制面板。

喷枪在进行冲洗的同时还能带走碎屑。由于冲洗液放置本体上的冲洗液放置管每次所能容纳的冲洗液的量有限,而当冲洗液使用完毕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换,才能不延误后面的冲洗操作,本方案在冲洗液放置本体的外臂下端设置的报警器,当冲洗液放置本体上的冲洗液放置管内的冲洗液的量小于设定值,报警器则会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进行更换,使用简单方便,无需操作人员经常去观察冲洗液的剩余情况。本方案中的喷枪内置喷管,利用喷管向外科伤口及创面喷射冲洗液进行冲洗操作,利用喷管与喷枪端口之间存在的缝隙吸走喷洗液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通过喷管与弹性卡管之间的缝隙进入冲洗液中,而喷管中出来的冲洗液则都是经过设置在过滤网孔过滤后再喷出的,这样清洗伤口和创面的清洗液以及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采用不同的通道进行传递,避免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二次污染外科伤口及创面,保证了清洗的效果。

喷管位于弹性卡管内的所有外壁与弹性卡管相邻内壁之间均存在间隙。位于弹性卡管内的整个喷管外壁均能够侵入清洗液,保证了喷管能够快速的喷出清洗液进行伤口和创面的清洗操作。

喷管位于弹性卡管内的端部为封闭结构,喷管的形状为规则的圆柱形。保证了清洗液只能从过滤网孔过滤后喷出,进一步保证了清洗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同时连接两个插头。在骨科严重创面及关节腔冲洗清创,常使用大流量冲洗(3-9L,甚至6-12L),双插头设计,方便更换冲洗液;还可实现不同类型的冲洗液快速切换。

优选的,所述冲洗液放置本体的底部连接脚踏开关。方便操作人员按动开关控制装置的启动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的喷枪为扇形结构。扇形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清洗液在从喷枪喷出后四处飞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在冲洗的同时还能带走碎屑,在冲洗液放置本体的外臂下端设置的报警器,当冲洗液放置本体上的冲洗液放置管内的冲洗液的量小于设定值,报警器则会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进行更换,使用简单方便,无需操作人员经常去观察冲洗液的剩余情况。

2、本方案中的喷枪内置喷管,利用喷管向外科伤口及创面喷射冲洗液进行冲洗操作,利用喷管与喷枪端口之间存在的缝隙吸走喷洗液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通过喷管与弹性卡管之间的缝隙进入冲洗液中,而喷管中出来的冲洗液则都是经过设置在过滤网孔过滤后再喷出的,这样清洗伤口和创面的清洗液以及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采用不同的通道进行传递,避免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二次污染外科伤口及创面,保证了清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冲洗液放置本体;2、控制面板;3、泵头;4、喷枪;5、插头;6、弹性卡管;7、脚踏开关;8、喷管;9、报警器;10、过滤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不易堵塞的医用高压冲洗器,包括冲洗液放置本体1,所述冲洗液放置本体1上的冲洗液放置管顶部连接泵头3,泵头3一端连接弹性卡管6,弹性卡管6的活动端还连接喷枪4,在喷枪4内还设置喷管8,喷管8延伸到弹性卡管6内且喷管8与弹性卡管6内部腔体之间存在缝隙,喷管8位于弹性卡管6内的外壁上均匀设置多个过滤网孔10;在冲洗液放置本体1的外壁下方还设置报警器9,在冲洗液放置本体1的顶部还设置控制面板2。

冲洗液放置本体上的冲洗液放置管、弹性卡管和喷枪组成的冲洗管路在驱动泵的旋转、挤压下,产生射流、扇状等喷射方式,通过控制泵头的转身,调节出水量,形成理想的创面冲洗压力,达到彻底清洗创面的目的。同时在自动冲洗的同时,吸引走污水,碎屑等杂物,减少污染,创造清晰视野。本装置上设置的控制面板还能够用于调节压力的档位,根据不同的创面及手术要求进行合理的临床选择。由于冲洗液放置本体上的冲洗液放置管每次所能容纳的冲洗液的量有限,而当冲洗液使用完毕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换,才能不延误后面的冲洗操作,本方案在冲洗液放置本体的外臂下端设置的报警器,当冲洗液放置本体上的冲洗液放置管内的冲洗液的量小于设定值,报警器则会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进行更换,使用简单方便,无需操作人员经常去观察冲洗液的剩余情况。本方案中的喷枪内置喷管,利用喷管向外科伤口及创面喷射冲洗液进行冲洗操作,利用喷管与喷枪端口之间存在的缝隙吸走喷洗液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通过喷管与弹性卡管之间的缝隙进入冲洗液中,而喷管中出来的冲洗液则都是经过设置在过滤网孔过滤后再喷出的,这样清洗伤口和创面的清洗液以及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采用不同的通道进行传递,避免洗下的组织、脂肪和液体再次污染外科伤口及创面,保证了清洗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如下:喷管8位于弹性卡管6内的所有外壁与弹性卡管6相邻内壁之间均存在间隙。位于弹性卡管内的整个喷管外壁均能够侵入清洗液,保证了喷管能够快速的喷出清洗液进行伤口和创面的清洗操作。

喷管8位于弹性卡管6内的端部为封闭结构,喷管8的形状为规则的圆柱形。保证了清洗液只能从过滤网孔过滤后喷出,进一步保证了清洗的效果。

控制面板2同时连接两个插头10。在骨科严重创面及关节腔冲洗清创,常使用大流量冲洗3-9L,甚至6-12L,双插头设计,方便更换冲洗液;还可实现不同类型的冲洗液快速切换。

冲洗液放置本体1的底部连接脚踏开关7。方便操作人员按动开关控制装置的启动和关闭。

喷枪4为扇形结构。扇形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清洗液在从喷枪喷出后四处飞溅。

如上所述便可实现该发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