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口服中药散剂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138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口服中药散剂配方。
背景技术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的常见病,该疾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大脑皮质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壁血管和肌肉发生痉挛,使胃肠壁细胞营养发生障碍和胃肠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肠粘膜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溃疡;也有人认为是胃弯曲杆菌感染所致。溃疡常为单个性,但也有多个溃疡,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时存在时称复合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目前在人群中发病率接近30%。但这些患者采用现有的中药治疗过后只能重者减轻、不能彻底根除,多数患病长达5-10年之久。中医有论,先天之本在于肾,后天之本在于胃,由于长期患有胃病,随之逐渐又形成其它营养缺乏疾病,所以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胃内发生病变,首先是由于各种因素损伤了粘膜,粘膜发生病变,对食物的吸收,包括对治疗胃病的药物的吸收带来障碍。因为胃内粘膜是吸收食物的组织器官。在粘膜屏障的组织链中发生病变的粘膜,丧失或完全丧失其本身的功能,这样就造成对治疗胃病的药物依赖循环吸收的问题。由此推断,任何治胃的汤剂和丸剂,就认为治疗原理是调整脏腑平衡,调理寒热虚实等中医的治疗原则;这种间接性治疗粘膜恢复慢,不彻底,治愈率低。又因粘膜屏障的功能,保护胃内不受酸的腐蚀,同时这个粘膜屏障防护严密,造成所有的食物、药物都附着在粘膜内层表面,治疗胃病的药物不能侵入粘膜屏障的内层,深层病变的粘膜接触不到药物。治疗胃粘膜的药物不能侵入粘膜屏障的内层,这是现有技术没有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现有治疗胃病的药物效果差,治疗周期长,治愈率低,患者减轻病症后容易复发。目前,国内外治疗胃和十二指肠的药物很多,如:铝镁凝胶、斯达舒等,这些药物只能缓解病情或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往往达不到治愈的效果,很多西药制剂在治疗这类疾病中不可避免的具有皮疹、腹泻、肝损害等明显不良反应。近年有人研究出治胃的中药如中国专利局公开一种治疗胃胆疾病的药,公开号CN1539436A,对溃疡有一定的疗效,但其成分单一,在预防溃疡复发方面有待提高。CN1686320公开了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以醋炒金铃子,醋炒元胡,醋煅瓦楞子,生甘草,炙甘草进行组方。临床应用表明,该组方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疗程较长,所以,从祖国传统医药学理论出发,筛选,精选出一些天然药材,按中医药理论组方,研制出有效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散剂,该散剂能够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温胃散寒,抗炎,抗酸,止痛,且疗效显著,成本低。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散剂,所述中药散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煅)瓦楞子、鸡内金、陈皮、白芍、砂仁、黄芪、甘草、黄连、甘松、百合、白芨、木香。优选地,所述中药散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煅)瓦楞子80-100份、鸡内金40-50份、陈皮40-50份、白芍40-50份、砂仁30-40份、黄芪30-40份、甘草30-40份、黄连10-20份、甘松20-30份、百合20-30份、白芨20-30份、木香20-30份。优选地,所述中药散剂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煅)瓦楞子80-100份、鸡内金40-50份、陈皮40-50份、白芍40-50份、砂仁30-40份、黄芪30-40份、甘草30-40份、黄连10-20份、甘松20-30份、百合20-30份、白芨20-30份、木香20-30份。优选地,所述中药散剂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煅)瓦楞子85-95份、鸡内金42-46份、陈皮42-46份、白芍42-46份、砂仁32-36份、黄芪32-36份、甘草32-36份、黄连12-16份、甘松22-26份、百合22-26份、白芨22-26份、木香22-26份。优选地,所述中药散剂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煅)瓦楞子90份、鸡内金45份、陈皮45份、白芍45份、砂仁35份、黄芪35份、甘草35份、黄连15份、甘松25份、百合25份、白芨25份、木香25份。上述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各种原料粉碎、混合均匀制得中药散剂。优选地,所述粉碎包括:将(煅)瓦楞子粉碎,过200目筛。优选地,所述粉碎包括将陈皮、砂仁、甘松、白芍四味药材先混和再粉碎,然后过120目筛。优选地,将鸡内金、黄芪、甘草、黄连、百合、白芨、木香各自粉碎后过120目筛。优选地,所述散剂的使用方式为口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中药散剂和胃健脾、理气镇痛、制酸止血,具有强力抗炎,抗酸,修复溃疡,镇痛,止血,去腐生肌、愈合溃疡,促进胃动力的功效。同时还具有安全性高、毒性小、服用方便、便于携带、价格低廉、适合广大人民群众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中药配方为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散剂,其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煅)瓦楞子、鸡内金、陈皮、白芍、砂仁、黄芪、甘草、黄连、甘松、百合、白芨、木香。本中药制剂为散剂,在制备过程中,先将(煅)瓦楞子粉碎,过200目筛,备用;再将陈皮、砂仁、甘松、白芍四味药材先混和再粉碎,然后过120目筛,备用;然后将鸡内金、黄芪、甘草、黄连、百合、白芨、木香各自粉碎后过120目筛,备用;制得各种原料的药粉后,将药粉均匀混合,制得本发明中药散剂的散剂。药剂中各味原料具有如下药理作用:瓦楞子:治急性胃炎:治烧烫伤;治皮肤刀伤及冻疮溃疡;治外伤出血;治疗消化道溃疡;治疗淋巴结核;《经验方》中载:治胃痛吐酸水,噫气,甚则吐血者;《古今医统》载:治痰饮,以瓦楞子壳,不拘多少,炭火煅,研末,候栝蒌黄熟时,正捣和瓦粉作饼子,晒干为末,用蜜汤调一钱,或入诸药为丸,其效过于海粉多矣。鸡内金味甘性平,入脾胃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化积排石,固摄缩尿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鸡内金主要含有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等成分。有增加胃液分泌量和胃肠消化能力,加快胃的排空速率等作用。陈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白芍苦、酸,微寒;入肝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胁痛、腹痛,以及手足拘挛疼痛;用于肝阳亢盛所引起的头痛、眩晕。砂仁味辛,性温。归经:归脾经、胃经、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抗癌等药理作用;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甘松性温,味辛、甘;归脾经、胃经;含挥发油1%以上,油中含多种倍半萜类。近又分离得甘松酮A、甘松酮B、甘松酮C、甘松酮D、甘松酮E;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效。百合甘凉清润,主入肺心,长于清肺润燥止咳,清心安神定惊,治肺阴虚的燥热咳嗽,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劳嗽咯血等,为肺燥咳嗽、虚烦不安所常用;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百合含多种生物碱,对白细胞减少症有预防作用,能升高血细胞,对化疗及放射性治疗后细胞减少症有治疗作用。百合在体内还能促进和增强单核细胞系统和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百合对多种癌症均有较好的防冶效果。白芨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胃,肝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本草纲目》:“气味(根)苦、平、无毒。木香行气滞宜生用,止泻痢宜煨用。芳香不宜久煎;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可配川楝、枳壳同用;健脾消滞。可调胃肠滞气。实施例1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散剂,由(煅)瓦楞子90份、鸡内金45份、陈皮45份、白芍45份、砂仁35份、黄芪35份、甘草35份、黄连15份、甘松25份、百合25份、白芨25份、木香25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90份(煅)瓦楞子粉碎,过200目筛,备用;(2)将陈皮45份、砂仁35份、甘松25份、白芍45份混合均匀,粉碎,过120目筛,备用;(3)将鸡内金45份、黄芪35份、甘草35份、黄连15份、百合25份、白芨25份、木香25份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备用;(4)将步骤(1),(2),(3)制备的药粉均匀混合,制成散剂;制成的散剂细腻均匀,外观没有花纹和色斑。实施例2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散剂,由(煅)瓦楞子80份、鸡内金40份、陈皮43份、白芍47份、砂仁32份、黄芪31份、甘草36份、黄连13份、甘松22份、百合24份、白芨24份、木香23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80份(煅)瓦楞子粉碎,过200目筛,备用;(2)将43份陈皮、32份砂仁、22份甘松、47份白芍混合均匀,粉碎,过120目筛,备用;(3)将鸡内金40份、黄芪31份、甘草36份、黄连13份、百合24份、白芨24份、木香23份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备用;(4)将步骤(1),(2),(3)制备的药粉均匀混合,制成散剂;制成的散剂细腻均匀,外观没有花纹和色斑。实施例3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散剂,由(煅)瓦楞子100份、鸡内金50份、陈皮50份、白芍40份、砂仁40份、黄芪40份、甘草30份、黄连20份、甘松30份、百合30份、白芨30份、木香30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100份(煅)瓦楞子粉碎,过200目筛,备用;(2)将50份陈皮、40份砂仁、30份甘松、40份白芍混合均匀,粉碎,过120目筛,备用;(3)将鸡内金50份、黄芪40份、甘草30份、黄连20份、百合30份、白芨30份、木香30份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备用;(4)将步骤(1),(2),(3)制备的药粉均匀混合,制成散剂;制成的散剂细腻均匀,外观没有花纹和色斑。实施例4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散剂,由(煅)瓦楞子85份、鸡内金48份、陈皮46份、白芍42份、砂仁38份、黄芪37份、甘草31份、黄连18份、甘松26份、百合27份、白芨28份、木香29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85份(煅)瓦楞子粉碎,过200目筛,备用;(2)将46份陈皮、38份砂仁、26份甘松、42份白芍混合均匀,粉碎,过120目筛,备用;(3)将鸡内金48份、黄芪37份、甘草31份、黄连18份、百合26份、白芨28份、木香29份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备用;(4)将步骤(1),(2),(3)制备的药粉均匀混合,制成散剂;制成的散剂细腻均匀,外观没有花纹和色斑。本发明中药散剂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一.临床资料近年观察200例经X线钡剂或胃镜检查确诊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男100例,女100例;平均年龄最小19岁,最大56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胃溃疡123例,十二指肠溃疡77例,伴上消化道出血59例,幽门梗阻35例;主要症状:上腹疼痛或“烧心”感,饭后缓解,或反酸,平时腹脘涨满,5例无症状因黑便而发现,2例因贫血晕倒而发现。二.疗效标准治愈: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饮食、大便正常,体重增加,精神焕发;显效: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饮食、大便基本正常,体重增加,精神很好;有效:体征及症状有改变,饮食、大便改善,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无效:体征无改变,症状如前。三.治疗效果临床观察治疗胃溃疡123例;十二指肠溃疡77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散剂,每日3次,每次4g,3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2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如表2所示;表1治疗人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胃溃疡1238625102十二指肠溃疡77541562表2治疗人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胃溃疡123116511十二指肠溃疡7772320四.典型病例:1.张某,男,34岁,工人。1975年2月12日初诊,主诉胃病史6年余。上腹部疼痛伴泛酸,嗳气,喜热喜按,胃纳欠差,疼痛以饥饿时发作为多。每食酸、辣、生冷尤甚。舌苔薄腻,脉细弦。上消化道钡制剂造影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开始给与“舒胃散”治疗。一周后症状明显减轻,经服用一疗程后疼痛、泛酸、嗳气等症全消。继续服用一疗程后,再次行上消化道钡制剂造影检查,未发现异常及其它器质性病变。随访至今,未见复发。2.王某,男,52岁,工人。1980年9月16日初诊:主诉胃病史已9年。经常胃脘疼痛作胀,泛酸嗳气,得食则缓解。今年4月以来,胃脘疼痛加重,晚上尤甚。在××医院曾做钡制剂造影检查胃“胃小弯溃疡”。后经多方治疗未获显效,来我处就诊。症如上述,面色微黄,舌苔薄腻,脉弦滑。据上述证情给与“舒胃散”治疗,经服药半月后。胃脘胀痛,泛酸嗳气比前大有好转。服用两个疗程后诸症消失。1981年3月18日进行纤维胃镜检查,除见胃小弯部粘膜稍有轻微充血外,溃疡已完全消失。经患者要求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已告痊愈。近来随访未见复发。五.治疗结果:所收治的200例病例中,经1至2个治疗,其中治愈18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9.5%。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散剂对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极其显著疗效。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