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甲亢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4136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甲亢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指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过多导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当出现心跳加快、心悸、气短等症状时,应警惕甲亢侵袭,甲亢的症状有:烦热、多汗、多食易饥、体重下降、疲乏无力、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眼突、手颤、心动过速、腹泻、淋巴细胞增生和白细胞总数偏低、经少、经闭、阳萎等表现,目前治疗多用西药,但西药,副作用极大,治疗的同时,也在伤害着患者的身体,让患者苦不堪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清热养阴、 舒肝解郁、治愈时间短、治疗效果好的治疗甲亢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甲亢的中药配方,所述的中药是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陈皮6~7份、白芍7~10份、天冬5~7份、麦冬5~7份、丹参4~6份、柴胡3~5份、黄芪5~8份、紫草5~7份、生地黄6~9份、枸杞6~8份、首乌6~8份、山药10~15份、龟甲9~13份、茯苓8~10份、海藻6~7份。

所述的中药是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陈皮6g、白芍7g、天冬6g、麦冬6g、丹参5g、柴胡3g、黄芪5g、紫草5g、生地黄9g、枸杞8g、首乌7g、山药10g、龟甲9g、茯苓8g、海藻6g。

所述的中药是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陈皮7g、白芍7g、天冬5g、麦冬5.5g、丹参5.5g、柴胡3.5g、黄芪5g、紫草5g、生地黄9g、枸杞7.5g、首乌7g、山药10g、龟甲9g、茯苓8g、海藻6g。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按中药配伍原则加水熬制而成,采用口服的方式饮用,具有清热养阴、 舒肝解郁的功效,疗效显著、能够真正起到治疗的作用,主要应用于甲亢的人群,本发明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分析如下:

1)陈皮:又名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广橘皮(陈皮)剥取时多割成3至4瓣,橘皮(陈皮)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脾经、胃经、肺经。

功能主治: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2)白芍:白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称白花芍药,其根可入药,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植,分布中国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根并入药。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3)天冬:天门冬(学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植物有簇生纺锤形肉质的块根,养阴清热,润燥生津,主治肺结核,支气管炎,白喉,百日咳,口燥咽干,热病口渴,糖尿病,大便燥结;外用治疮疡肿毒,蛇咬伤,生于阴湿的山野林边、山坡草丛或丘陵地带灌木丛中;分布于老挝、朝鲜、越南、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中南、华东、山西、甘肃、陕西、西南各省等地,生长于海拔175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路旁、山坡、山谷、疏林下和荒地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

功能主治: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能,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4)麦冬:麦冬(学名: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百合科沿阶草属中的栽培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有粗叶麦冬细叶麦冬两种类型,主产于产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河南、陕西(南部)和河北(北京以南),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浙江、四川、广西等地均有栽培。也分布于日本、越南、印度,本种小块根是中药麦冬,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栽培很广,历史悠久。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5)丹参: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6)柴胡:柴胡-植物形状多年生草本,高40-85cm,主根较粗大,坚硬,茎单一或数茎丛生,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叶互生;基生叶倒披针形或狂椭圆形,长4-7cm,宽6-8mm,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柄;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6-18mm,有时达3cm,先端渐尖或急尖,有短芒尖头,基部收缩成叶鞘,抱茎,脉7-9,上面鲜绿色,下面淡绿色,常有白霜,复伞形花序多分枝,顶生或侧生,梗细,常水平伸出,形成疏松的圆锥状;总苞片2-3,或无,狭披针形,长1-5mm,宽0.5-1.2mm,很少1-5脉;伞辐3-8,纤细,不等长,长1-3cm;小总苞片5-7,披针形,长3-3.5mm,宽0.6-1mm,先端尖锐,3脉,向叶背凸出;小伞形花序有花5-10,花柄长约1.2mm,直径1.2-1.8mm;花瓣鲜黄色,上部内折,中肋隆起,小舌片半圆形,先端2浅裂;花柱基深黄色,宽于子房,双悬果广椭圆形,棕色,两侧略扁,长2.5-3mm,棱狭翼状,淡棕以,每棱槽中有油管3,很少4,合生面4,花期7-9月,果期9-11月,多年生草本,高30-60cm,主根发达,圆锥形,外皮红褐色,质疏松而稍脆,茎单一或数分枝,基部留有多数棕红色或黑棕以的叶柄残留纤维,叶细线形,长6-16cm,宽2-7mm,先端长渐尖,基部稍变窄,抱茎,质厚,稍硬挺,常对折或内卷,3-7脉,叶缘白色,骨质;上部叶小,同形,总苞片1-4,针形,极细小,1-3脉,常早落;小总苞片5;线状披针形,细而尖锐;小伞形色,棱浅褐色,粗钝略凸,每棱槽中有油管5-6,合生面4-6,花期7-9月,果期9-11月。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7)黄芪: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出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黄芪可分为:内蒙黄芪、膜荚黄芪、绵黄芪、多序岩黄芪(又名“红芪”)、日本黄芪(又名“和黄芪”)。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8)紫草:紫草(学名: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别名山紫草、紫丹、紫芙、藐、地血、鸦衔草、紫草根,是紫草科紫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根直立,圆柱形,略弯曲,常分歧,外皮暗红紫色,茎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歧,全株被粗硬毛,叶互生,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约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聚伞花序总状,顶生;花两性;苞片叶状,两面具粗毛;花萼短筒状,5深裂,裂片狭渐尖;花冠白色,花冠管短,先端5裂,喉部具有5个鳞片状附肢,基部具有毛状物。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的功效,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9)生地黄: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腺毛,叶基生成丛,倒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皱缩,下面略带紫色,花茎由叶丛抽出,花序总状;萼5浅裂;花冠钟形,略2唇状,紫红色,内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蒴果球形或卵圆形,具宿萼和花柱,花期4~6月,果期7~8月,它原产于中国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辽宁、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主产地河南、辽宁、河北、山东、浙江,朝鲜、日本也有。

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10)枸杞:枸杞为人们对商品枸杞子、植物宁夏枸杞、中华枸杞等枸杞属下物种的统称,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子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与琼珍灵芝、长白山人参,东阿阿胶并称为中药四宝,宁夏枸杞在中国栽培面积最大,宁夏枸杞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而其它地区常见的为中华枸杞及其变种,如果"枸杞"指的是商品"枸杞子",则基本是指来源于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如果"枸杞"指的是除西北以外地区的野生枸杞植物,则基本是植物枸杞或者北方枸杞。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11)首乌:首乌(学名:polygoni multiflori),又名野苗、交藤、交茎、夜合、地精、桃柳藤、赤葛、九真藤、芮草、蛇草、陈知白、马肝石、九真藤、疮帚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有雌雄二种(赤,白二种),性喜高温高湿,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

性味归经:苦、味甘、涩;性温;归肝、心、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

12)山药:薯蓣,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m,新鲜时断薯蓣面白色,富粘性,干后白色粉质,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叶片变异大,卵状三角形至宽卵状戟形,长3-9cm,宽2-7cm,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戟形至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两侧裂片与中间裂片相摘自可连成不同的弧线,叶形的变异即使在同一植株上也常有出现,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叶腋内常有珠芽(零余子),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cm,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偶而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形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瓣片宽卵形,内轮卵形;雄蕊6,雌花序为穗状花序,1-3个着生于叶腋,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0cm,宽1.5-3.0cm,外面有白粉,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13)龟甲:为龟科动物chinemys reevesii的腹甲及背甲,主产地浙江、湖北、湖南等,全年均可捕捉,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剥取壳甲,除去残肉,晒干,以沙砂炒后醋淬用。

性味归经:味咸、甘,性微寒;归肝、肾、心经。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

14)茯苓: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表现出3种不同的形态特征,即菌丝体、菌核和子实体。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15)海藻:海藻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是植物界的隐花植物,藻类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它们一般被认为是简单的植物,主要特征为:无维管束组织,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现象;不开花,无果实和种子;生殖器官无特化的保护组织,常直接由单一细胞产生孢子或配子;以及无胚胎的形成,海产藻类(Algae)的统称,通常固著于海底或某种固体结构上,是基础细胞所构成的单株或一长串的简单植物,大量出现时分不出茎或叶的水生植物,以海藻为名的生物囊括了很多种,这些形体差异巨大、横跨了多种生命体,共同点主要是生活在海水中,可以通过自身体内的色素体以及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

性味归经:味苦、咸;性寒;归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具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采用如下原料制成:陈皮6g、白芍8g、天冬5g、麦冬7g、丹参4g、柴胡3.5g、黄芪5g、紫草5g、生地黄8.5g、枸杞7g、首乌8g、山药10g、龟甲9g、茯苓8g、海藻6g。

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按中药配伍原则加水熬制而成,采用口服的方式饮用,具有清热养阴、 舒肝解郁的功效,疗效显著、能够真正起到治疗的作用,主要应用于甲亢的人群,本发明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采用如下原料制成:陈皮6g、白芍7.5g、天冬5.5g、麦冬6.5g、丹参4.5g、柴胡3.5g、黄芪5g、紫草5g、生地黄8.5g、枸杞8g、首乌7g、山药10g、龟甲9g、茯苓8g、海藻6g。

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按中药配伍原则加水熬制而成,采用口服的方式饮用,具有清热养阴、 舒肝解郁的功效,疗效显著、能够真正起到治疗的作用,主要应用于甲亢的人群,本发明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采用如下原料制成:陈皮6g、白芍9g、天冬5g、麦冬5g、丹参4.5g、柴胡3.5g、黄芪5.5g、紫草5g、生地黄7g、枸杞8g、首乌7g、山药11.5g、龟甲9g、茯苓8g、海藻6g。

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按中药配伍原则加水熬制而成,采用口服的方式饮用,具有清热养阴、 舒肝解郁的功效,疗效显著、能够真正起到治疗的作用,主要应用于甲亢的人群,本发明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