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加压式复苏通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040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腹部加压式复苏通气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部加压式复苏通气机。



背景技术:

在患者手术过程前后,出现不具备插管或面罩进行加压通气以及因痉挛、咽喉水肿、呼吸道梗阻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时,需要人工按压或其他方式进行复苏通气。另外,由于人体在遭受心脏病、高血压、车祸或溺水等急性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可能造成休克产生呼吸与心跳突然停止的现象,为了避免缺氧情况的发生,在患者送达医院前,必须持续性地进行心肺复苏来维持患者的血氧浓度及心跳呼吸。

传统的心肺复苏术是依赖施救人员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及心脏按压,以帮助病伤患者维持血氧浓度,但由于采用人工徒手施救的方式按压幅度、频率不一,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现有的心肺复苏设备,所采取的是单一的垂直按压胸部的复苏方式,例如专利号为201520580155.7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提出了一种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朝下的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推杆连接联动杆的上端,联动杆的下端安装按压吸盘,外壳的两侧设置横杆,横杆上套装在L型套管内,横杆与L型套管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螺栓配合,L型套管的下端设置铰接杆,铰接杆的下端铰接安装插接头,两个插接头插接配合在底板的两端,根据患者身体宽度,调整横杆与L型套管的配合位置,放在患者身体两侧,将底板插入至患者腰部下侧,将插接头与底板配合,按压吸盘紧贴患者胸口处,通过推杆电机往复运动进行心肺复苏。这种垂直按压的结构,两侧的膈肌容易外扩或伸缩,容易造成腹腔收缩以及外扩效果不明显,因而复苏通气效果不理想,固不得不增大频率以及幅度来维持复苏通气,增大频率以及幅度会带来肋骨以及脏器损伤的风险。

本申请人利用人体自然呼吸的生理结构以及手动按压复苏通气的手法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理念,采用压缩以及提拉腹腔上表面和限位其侧面,并且用力方向为朝向人体的前下方,即侧上按压提拉复苏通气方法,采用该方法动作幅度小、效果理想,现在还没有一种设备实现向人体侧上方施力从而按压和提拉腹腔上表面以及限位其侧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向人体侧上方施力从而按压和提拉腹腔上表面以及限位其侧面的腹部加压式复苏通气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腹部加压式复苏通气机,其包括连接支撑架,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架上连接有向前下方倾斜设置的驱动座,驱动座上装有由动力机构驱动伸缩且伸缩方向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安装座,安装座上装有可贴靠在患者腹部上的复苏按压盘,所述驱动座上固接有与安装座滑动配合且分别位于复苏按压盘两侧的腹侧限位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当需要进行复苏通气时,将上述连接支撑架连接在床体上或立于患者床体一侧,将复苏按压盘置于患者腹部上方、腹侧限位板立于患者腹部两侧,通过动力机构的动力驱动,复苏按压盘朝向患者腹部斜下方施力推动患者膈肌,腹侧限位板的设置可限制患者腹部两侧,从而高效压缩患者腹腔,促进呼气,动力机构的驱动,复苏按压盘提拉患者的腹部,从而高效扩张患者腹腔,促进吸气。本发明通过提拉和按压腹部(膈肌下方)以及限位腹部两侧,从而高效提高人体的吸气和呼气,大大提高复苏通气效果和劳动效率,患者血氧饱和度提升速度快,有利于患者医疗过程或急救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接在驱动座的电动推杆,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在驱动座上且与电动推杆的动力杆动力连接,所述复苏按压盘通过弹簧阻尼器与安装座动力连接,可使复苏按压盘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柔性按压,避免损伤患者肋骨以及相应内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苏按压盘通过方位调整机构与安装座连接。所述方位调整机构包通过第一铰轴铰装在安装座上的第一铰轴座,第一铰轴上螺接有将安装座与第一铰轴座定位的第一螺母,复苏按压盘通过第二铰轴与第一铰轴座铰接,第二铰轴上螺接有将复苏按压盘与第一铰轴座定位的第二螺母,第一铰轴与第二铰轴垂直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微调整复苏按压盘的朝向位置,从而使其与患者腹部相适。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座的横向两侧部对应连接有支撑杆,所述腹侧限位板的上部设有长条孔且长条孔的延伸方向为横向,所述支撑杆穿装在长条孔中且支撑杆上螺接有可将腹侧限位板与支撑杆位置固定的螺母,所述腹侧限位板自上而下倾斜且呈弯弧状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可使两个腹侧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调整两腹侧限位板之间的宽度以适应不同胖瘦的患者。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支撑架上装有横向设置的主铰轴,所述驱动座转动连接在主铰轴上,驱动座上装有弧形设置的定位臂,定位臂上设有与上述弧形同心设置的弧形孔,连接支撑架上螺接有穿过所述弧形孔且将驱动座位置固定的定位螺栓。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以调整整个驱动座的倾斜方向,从而调整复苏按压盘的朝向,以保证复苏按压盘的推拉可向患者前下方施力,保证复苏通气效果。

所述连接支撑架上装有由伺服电机驱动且横向设置的主铰轴,所述驱动座固接在主铰轴上,驱动座上装有弧形设置的定位臂,定位臂上设有与上述弧形同心设置的弧形孔,连接支撑架上螺接有穿过所述弧形孔且将驱动座位置固定的定位螺栓。

所述复苏按压盘包括盘座,盘座上装有由医用硅胶制成且呈大口朝下的喇叭状的提压罩,提压罩朝下的大口设有由医用硅胶制成的封堵板,封堵板上设有吸附口。

所述连接支撑架包括可对称连接在床体两侧的横支撑套筒,横支撑套筒上固接有向上伸出的支撑杆,两支撑杆之间固接有连杆。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提拉和按压患者腹部(膈肌下方)以及限位腹部两侧,具有高效提高人体的吸气和呼气、大大提高复苏通气效果和劳动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安装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以及本发明使用状态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人体在呼吸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吸气);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呼气)。在患者手术过程前后,出现不具备插管或面罩进行加压通气以及因痉挛、咽喉水肿、呼吸道梗阻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时,需要人工按压或其他方式进行复苏通气,为达到接近于人体自然呼吸的情形,采用人工按压需要尽量推动膈肌向上运动且避免两侧肋骨以及相应皮层向外扩张,才能保证胸腔容积缩小(促进呼气),反之才能保证胸腔容积扩大,肺的扩张促进吸气,这种采用人工的方式劳动效率低下,现有技术中的心肺复苏机器,大多采用垂直按压胸部的结构,在垂直按压的过程中,两侧的膈肌容易外扩或伸缩,容易造成腹腔收缩以及外扩效果不明显,因而复苏通气效果不理想,固不得不增大频率以及幅度来维持复苏通气,增大频率以及幅度会带来肋骨以及脏器损伤的风险。

如图1所示,本发明给出了一种腹部加压式复苏通气机的实施例,为方便描述,以图2中的左右方向为该机的横向,以其使用状态下按压下去的方向为其向下方,其包括连接支撑架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支撑架1可连接在床体两侧的竖梁上,具体来说,连接支撑架1包括可对称连接在床体两侧的横支撑套筒1-1,横支撑套筒1-1包套在上述竖梁上并可通过螺接在横支撑套筒上的螺栓将其固定,横支撑套筒1-1上固接有向上伸出的支撑杆1-2,两支撑杆的中下部之间固接有连杆,支撑杆1-2与横支撑套筒1-1的上表面之间装有斜支撑,斜支撑可以保证在复苏通气时整体的稳定性,所述连接支撑架1上连接有向前下方倾斜设置的驱动座2,具体来说,连接支撑架1上装有横向设置的主铰轴11,所述驱动座2转动连接在主铰轴11上,驱动座2上装有弧形设置的定位臂12,定位臂12上设有与上述弧形同心设置的弧形孔13,连接支撑架1上螺接有穿过所述弧形孔13且将驱动座位置固定的定位螺栓,主铰轴的设置,驱动座2可绕主铰轴摆动一定角度,即可以调整驱动座2的倾斜角度,再通过上述定位螺栓将其固定即可,驱动座2上装有由动力机构驱动伸缩且伸缩方向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安装座3,上述安装座3可以直接滑动连接在驱动座2上,具体来说,驱动座上装有倾斜且平行的至少两根立柱,安装座3通过滑套滑动连接在立柱上,安装座3上装有可贴靠在患者腹部上的复苏按压盘4,所述驱动座2上固接有与安装座3滑动配合且分别位于复苏按压盘4两侧的腹侧限位板5,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接在驱动座2的电动推杆6,所述安装座3滑动连接在驱动座2上且与电动推杆6的动力杆动力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柔性推拉,安装座3不直接连接在电动推杆6的动力杆上,所述复苏按压盘4通过弹簧阻尼器20与安装座3动力连接,即弹簧阻尼器20的后座动力连接在电动推杆6的动力杆上,安装座3连接在弹簧阻尼器20的前端,弹簧阻尼器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复苏按压盘4包括盘座41,盘座41上装有由医用硅胶制成且呈大口朝下的喇叭状的提压罩42,提压罩42朝下的大口设有由医用硅胶制成的封堵板,封堵板上设有吸附口43,在按压过程中,人体的腹部皮肤会陷入吸附口43中,从而使复苏按压盘4与人体腹部贴紧,便于进行挤压和提拉。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实现安装座的微调整,即微调整复苏按压盘的朝向,复苏按压盘4通过方位调整机构与安装座3连接,所述方位调整机构包通过第一铰轴8铰装在安装座3上的第一铰轴座7,第一铰轴上螺接有将安装座3与第一铰轴座7定位的第一螺母,复苏按压盘4通过第二铰轴9与第一铰轴座7铰接,第二铰轴上螺接有将复苏按压盘4与第一铰轴座7定位的第二螺母,第一铰轴8与第二铰轴9垂直设置,上述第一螺母以及第二螺母的内侧设置防滑纹,从而可以牢固紧固上述铰接结构,松开上述螺母可以调整第一铰接座7以及安装座3的摆动方向,上述两个铰轴垂直设置,可以最终调整安装座3的左右以及上下倾斜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提拉和按压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驱动座2的横向两侧部对应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腹侧限位板5的上部设有长条孔且长条孔的延伸方向为横向,所述支撑杆10穿装在长条孔中且支撑杆上螺接有可将腹侧限位板与支撑杆位置固定的螺母,所述腹侧限位板5自上而下倾斜且呈弯弧状设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当复苏按压盘对患者腹部进行按压和提拉时,腹侧限位板始终位于患者腹部两侧,从而对患者腹部两侧进行限位,并且通过调整两腹侧限位板之间的宽度以适应不同胖瘦的患者。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复苏按压盘置于患者腹部上方、腹侧限位板立于患者腹部两侧,通过动力机构的动力驱动,复苏按压盘朝向患者腹部斜下方施力推动患者膈肌,腹侧限位板的设置可限制患者腹部两侧,从而高效压缩患者腹腔,促进呼气,复苏按压盘提拉患者的腹部,从而高效扩张患者腹腔,促进吸气,本发明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垂直按压胸部带来的复苏通气效果不理想以及容易损伤肋骨等缺点,而且使复苏通气更加符合人体自然呼吸的机理,大大提高复苏通气效果和劳动效率,患者血氧饱和度提升速度快,有利于患者的术中顺利进行以及紧急抢救等措施的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另外一种实施例,其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架1上装有由伺服电机驱动且横向设置的主铰轴11,所述驱动座2固接在主铰轴11上,驱动座2上装有弧形设置的定位臂12,定位臂12上设有与上述弧形同心设置的弧形孔13,连接支撑架1上螺接有穿过所述弧形孔13且将驱动座位置固定的定位螺栓,可以通过伺服电机的动力驱动精确调整驱动座2的倾斜方向,从而保证复苏按压盘4朝向患者的前下方施力,推动腹腔内膈肌,从而提高复苏通气效果;当然,上述连接支撑架1也可以采用落地式支撑架,即该支撑架大致呈门型,其立于患者床体的上方,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未在图中示出。当然,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种最佳实施例,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不再一一例举以及说明。

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向人体胸腔50施力F,即按压人体的胸部,从而造成胸部的压缩以及在肋骨60的反弹下造成胸部的扩张,实现呼气和吸气,由于胸腔中膈肌70具有弹性,其可能向人体下方扩展以及肋骨可能向人体两侧扩展,从而使胸腔的扩张以及压缩比例小,与人体的自然呼吸差别大,复苏通气效果不理想。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案,从人体的肋骨下方的腹部倾斜向上施力F’按压,同时将人体两侧限位,即推动膈肌70向上运动和带动膈肌向下运动,从而压缩以及扩张胸腔,其更接近人体自然呼吸的结构,复苏通气效果好。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形式,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发明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