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气的药包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9695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气的配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除湿气的药包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人普遍生活较优越,顿顿鱼肉不断,但是肉吃得太多,加之运动量较少,导致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而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因为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在全民养生的年代,如何驱除体内的湿气、保持健康的体魄是大家所关注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气的药包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代人普遍湿气重、影响健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湿气的药包制备方法,包括:

选料,选取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苦参15~20份、枸杞子25~30份以及葱根25~30份;

浸泡,将上述选取的原料放入50度以上白酒中浸泡2~3个月;

去渣留汁后加入50~60份的艾草浸泡后加工成艾叶包。

采用上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提供的除湿气的药包可以用来热敷人体表面,通过在热敷过程中带走人体内的湿气,因其全部采用中药加工而成,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除湿气的药包制备方法,包括:

选料,选取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苦参15~20份、枸杞子25~30份以及葱根25~30份;

浸泡,将上述选取的原料放入50度以上白酒中浸泡2~3个月;

去渣留汁后加入50~60份的艾草浸泡后加工成艾叶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等症状,还可用于美容护肤、抗菌、抗肿瘤、升白、抗炎、抗心律不齐、安定、抗过敏等;枸杞子具有抗脂肪肝、拟胆碱样、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症状;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还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止血、抗凝血、镇静、抗过敏、护肝利胆等作用,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其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可用于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症,并可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下、妊娠胎漏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气的中药配方可以用来热敷人体表面,通过在热敷过程中带走人体内的湿气,配合其他药材使用效果更佳,因其全部采用中药加工而成,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