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414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的突发性症状,咳嗽由气管、支气管粘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咳嗽时先是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着声音。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咳嗽病因很多,必须及时查明,方能根治。如果咳嗽不停,由急性转为慢性,常常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如胸闷、咽痒、喘气等。咳嗽伴随聚集液体咳出称为咳痰。

咳嗽由各种病毒、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局限在环状软骨以上(咽部以上),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发展至环状软骨以下(咽部以下),就是下呼吸道感染,就是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肺间质感染,如果用大树做形象比喻,把大树倒过来,树根以上是上呼吸道,树根以下是下呼吸道。树干是气管,树枝是支气管,树叶梗是毛细支气管,树叶是肺泡,树叶间隙就是肺间质了。

整个呼吸道都可遭受各种外来因素侵袭而发生病理变化,这些外来因素,并不单纯是病毒,细菌,还可以是各种微生物,也可以是各种理化因素,环境因素等,或者是由于病毒,细菌和各种因素导致呼吸道黏膜发生的病变,不能随着病毒,细菌和各种微生物的消亡而改善,导致呼吸道黏膜自身功能的损伤,就形成了经久不愈的咳嗽。因此,这就是即使使用很高级的抗菌素也难以治疗咳嗽的症结,必须改善呼吸道黏膜本身的功能,才能根治咳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可有效解决咳嗽的治疗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咳嗽的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桑叶9g、生石膏24g(先煎)、党参9g、南沙参6g、麦冬6g、杏仁9g、火麻仁9g、炙甘草5g、蜜紫菀12g、蜜枇杷叶12g、全栝楼25g、炒苏子9g、鸭梨皮1个。

本发明按照中医理论和中药组方的协调作用:党参、甘草温而补气,润肺化痰;石膏、麦冬、火麻仁,清素令行;杏仁、枇杷叶、苦以降气;紫苑、苏子、鸭梨皮润肺下气,消痰止咳;栝楼清热涤痰。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2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

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党参、甘草、石膏、麦冬、火麻仁、杏仁、枇杷叶、紫苑、苏子、栝楼,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制备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咳嗽的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桑叶9g、生石膏24g(先煎)、党参9g、南沙参6g、麦冬6g、杏仁9g、火麻仁9g、炙甘草5g、蜜紫菀12g、蜜枇杷叶12g、全栝楼25g、炒苏子9g、鸭梨皮1个。

实施例2:如果患者有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百步9g、生藕节30g。、白及6-9g、炒苏子9g、川贝母6-9g、苓贝秋梨膏2匙(分冲)。

实施例3:如果患者有低热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秦机10-18g、白薇9g、百部9g。

实施例4:如果患者有盗汗严重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段龙30g、牡30g(先煎)。

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2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

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6.2岁,病程3个月至20年。

治疗方法:

使用实施例2中制备的汤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2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咳嗽完全消失,半年以上未发病;

好转:咳嗽明显减轻;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疗效结果: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痊愈:2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典型案例:

邓某,女,24岁。秋季无雨,天气燥热,贪凉而感冒,自购治感冒成药,服3天后,体温已正常,自认为感冒痊愈。但此后喉痒干咳,鼻肝唇燥,口渴思冷饮,声音发嘎,胸闷气憋,略感气短而喘,食纳减少,大便干涩不爽,小便微黄,有时因咽部干痒似有痰而用力咳嗽,不但无痰咳出,而有咳至生噶干呕,仍胸中不爽,已20多天,虽费多种止咳药,均为见效,特来就诊,观其舌微红少苔,脉象数而少力。诊为肺燥咳嗽。以治润肺降气之法,按照实施例2配方,水煎后服6周,咳嗽胸闷,口鼻干燥明显减轻,自云病愈2/3。二诊据其尚有生嘎,少食,继服6剂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