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恶性胸腹水的外用中药及其用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0397阅读:10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健脾利水、温阳化瘀、行气活血等治法为主要治则组方的中药以及该中药外用制剂的用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中医外用中药及其用法。



背景技术:

恶性胸腹水是指由于发生在全身或胸腹腔的恶性肿瘤或癌性病变引起胸腔、腹腔脏壁层胸腹膜发生弥漫性病变而导致体腔液体异常增多的现象。恶性胸腹水科引起病人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反复抽液科导致低蛋白血症,使全身衰竭加重。胸腹水的发生是多种肿瘤晚期重要标志,是肿瘤临床棘手的难题之一。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应用专门设备利用穿刺技术或术后留置导管技术,将热灌注治疗液或癌性积液在治疗机内自动加热后,通过密闭循环管路建立循环,在计算机全程动态监测和反馈调控下,实现灌注治疗液在治疗时间内保持恒定的温度,对肿瘤细胞实现有效杀伤。全机制地遏制了癌性积液的反复“回潮”。

这种利用设备通过外界媒体进行治疗的方法,虽然能够暂时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和疼痛,但是设备的使用费用高,大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使用频率高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缺陷,提供一种费用低、效果好、副作用小的治疗恶性胸腹水中药及其用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恶性胸腹水的外用中药,所述中药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生黄芪3-7份,红花2-3份,牵牛子2-3份,桂枝0.8-2份,猪苓2-3份,茯苓1-2份,莪术2-5份,木香2-3份,佛手1-2份,龙葵2-5份,甘遂2-5份,桃仁1-2份,薏仁3-7份,大腹皮2-5份,乳香2-5份,没药2-5份,砂仁1-2份,石见穿1-3份,白芷3-5份。

中药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生黄芪6份,红花2份,牵牛子2份,桂枝1份,猪苓2份,茯苓1份,莪术3份,木香2份,佛手1份,龙葵3份,甘遂3份,桃仁1份,薏仁6份,大腹皮3份,乳香3份,没药3份,砂仁2份,石见穿1.5份,白芷4份。

中药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生黄芪3-7份,红花2-3份,牵牛子2-3份,桂枝0.8-2份,猪苓2-3份,茯苓1-2份,莪术2-5份,木香2-3份,佛手1-2份,龙葵2-5份,甘遂2-5份,桃仁1-2份,薏仁3-7份,大腹皮2-5份,乳香2-5份,没药2-5份,砂仁1-2份,石见穿1-3份,白芷3-5份;

按照上述中药的组分及其重量份称取药材,将各药材混合后研成药粉过120目筛备用;使用时将药粉用50℃温水调成糊状,均匀涂覆于胸水侧胸壁或腹壁皮肤上,药层涂覆厚度为1-2mm,然后在药层上面覆盖薄塑料膜用于固定药层。

药物每日更换一次,每次涂覆时间为6-12小时,连续15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中药的组分药物为常见药物,费用较低,制作过程简单,副作用小,具有扶正祛邪、健脾利水、温阳化瘀、行气活血、透皮达里,引诸药直达病所,在抗癌化瘤的基础上,促进胸腹水的吸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减轻胸腹水治疗效果明显。临床总有效率达65.4%,该中药外敷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中药主要适用于治疗恶性胸腹水,属于外敷型药膏,其中的药物的药理药性如下。

1、生黄芪: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皂甙及微量叶酸和数种维生素等。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浮肿、蛋白尿、糖尿病、慢性溃疡等症。临床用来治疗高血压和急慢性肾炎。著名的“补中益气汤”就是黄芪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甘草、当归、陈皮等组成,对治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懒言短气、中气下陷有良好效果。

2、红花:辛,温。红花的花入药,通经、活血,主治妇女病。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3、牵牛子:寒,味苦;有毒。含牵牛子甙(树脂甙类)、脂肪油、有机酸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4、桂枝:其性味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与其它温里药配伍治疗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

5、猪苓:味甘、淡,平。入心,脾,胃,肺,肾、经。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6、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主治:(1)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2)行气止痛,破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常配三棱。(3)消食化积:用于饮食积滞之胃腹胀痛,常配焦麦芽、焦槟榔。

7、木香:性味:辛味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1];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8、佛手: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9、龙葵: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咳嗽痰喘,水肿,癌肿。根:苦、微甘,寒。用于痢疾,淋浊,带下病,跌打损伤。

10、甘遂:味苦;性寒;有毒。脾经;肺经;肾经;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功能:泻水逐肿,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11、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12、薏仁:性凉,味甘、淡。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薏米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是缓和的清热祛湿之品,中医常用其来治疗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等病症。

13、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14、乳香: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15、没药: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常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16、砂仁:辛,温。入脾、胃经。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

17、石见穿: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便血;湿热黄疸;热热毒血痢;淋痛;带下;风湿骨痛;瘰疬;疮肿;乳痈;带状疱疹;麻风;跌打伤肿。

18、白芷:辛,温。入肺、脾、胃经。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19、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中药,其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生黄芪3-7份,红花2-3份,牵牛子2-3份,桂枝0.8-2份,猪苓2-3份,茯苓1-2份,莪术2-5份,木香2-3份,佛手1-2份,龙葵2-5份,甘遂2-5份,桃仁1-2份,薏仁3-7份,大腹皮2-5份,乳香2-5份,没药2-5份,砂仁1-2份,石见穿1-3份,白芷3-5份。作为优选方案,该中药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生黄芪180g,红花60g,牵牛子60g,桂枝30g,猪苓60g,茯苓30g,莪术90g,木香60g,佛手30g,龙葵90g,甘遂90g,桃仁30g,薏仁180g,大腹皮90g,乳香90g,没药90g,砂仁60g,石见穿45g,白芷120g。

按照上述中药的组分及其重量份称取药材,将各药材混合后研成药粉过120目筛备用;使用时将药粉用50℃温水调成糊状,均匀涂覆于胸水侧胸壁或腹壁皮肤上,药层涂覆厚度为1-2mm,然后在药层上面覆盖薄塑料膜用于固定药层。该药层由于为糊状,也可称之为药膏。该药膏药物每日更换一次,每次涂覆时间为6-12小时,连续15天为一个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