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997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
背景技术
::冻疮是指身体表面受冬季低温损害后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的病变,该病多发于手指、足趾、耳垂、鼻子等部位。冬季冻疮属最常见的皮肤疾患,病在皮肤浅层,其症状表现为:受冬季低温损害后皮肤表面呈大小不等的紫色或青紫的肿胀块,边界不太清楚,又痒又胀,时有发麻感或烧灼感,遇热痒感加重,甚者可发生水疱,疱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伴有疼痛感等。目前,国内治疗冬季冻疮的药物不多,主要以西药为主,存在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够满意等缺点。中医治疗冬季冻疮的药物更少,特别是现有技术在治疗思路和治疗方法上过于偏重驱寒除湿,而忽略了活血通络力度,使患者血液循环不畅,致使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不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冬季冻疮使用药物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该药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鲜丝瓜根100-120克,鲜葱须25-30克,无花果、王不留行各15-18克,凡士林15-20克。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鲜丝瓜根、鲜葱须捣烂成泥糊状,再将无花果、王不留行焙干研成细粉,然后用凡士林把上述四味中药的加工原料混合调成糊状药物即成。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该药物配比原料取料容易,价格低廉,可降低药物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该药物的给药剂型,是在几种适宜可制剂型中经无数次实验后并以注重疗效性为优选项所选择的糊状剂剂型,其目的在于:一是制备简单,使用方便;二是药物直接敷于患部,药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被吸收的效果好。选剂实验选择预选剂型为两种,一种是在本方案原料配比中去掉调和剂凡士林,以中药常规水煎方法制成的内服汤剂,另一种是本方案的外敷糊状剂,按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经两个疗程治疗后的实验数据统计为:临床药物剂型病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有效率内服汤剂1045190%外敷糊状剂10820100%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该药物在整体技术方案形成过程中,进行了不同原料组合和不同组分配比所产生疗效的三项对比性试验。试验一,以细辛、附子、干姜和茄根为原料按相应配比组分用量所构成的民间传统组合方,采用汤剂药物形式治疗冬季冻疮,其疗效与本方案相比,要比本方案治愈率降低12%左右;试验二,在本方案原料配比中,去掉鲜丝瓜根原料,以鲜葱须、无花果、王不留行和凡士林为原料按相应配比组分用量为组合方,采用糊状药物治疗冬季冻疮,其疗效与本方案相比,要比本方案治愈率降低7%左右;试验三,在本方案原料配比中,将鲜丝瓜根的组分用量减少到50-60克的通常采用的常规用量,在其它原料组分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外用糊状敷剂对冬季冻疮进行治疗,其疗效与本方案相比,只占本方案有效率的77%左右。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其治疗思路是以活血通络为主,兼顾解肌发汗,以改变中医常见的以驱寒除湿为主的治疗思路及治疗方法。因为受冬季寒冷影响,易发冻疮部位的皮肤血管比较丰富,加上暴露在外,遇到寒冷使皮肤小动脉收缩,血管腔变小,血液减少,致使皮肤小静脉也发生收缩,而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反倒扩张瘀血,造成皮肤组织缺氧,以形成冻疮,除此症,活血通络是关键。药物中丝瓜根具有活血、通络、消肿作用,葱须具有解烦热、补虚劳、解肌发汗作用;无花果具有健胃清肠、消肿解毒作用,王不留行具有行血通经作用,凡士林具有润滑和修复皮肤作用。在原料配伍中,丝瓜根与王不留行合用,以提活血通络之力,葱须与无花果搭配,以增解肌发汗之功。上述中药原料经性味经属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规避相克,从而有效地发挥出活血通络、解肌发汗的功效,以达到治愈冬季冻疮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配方新颖、成本低廉、疗效较好。使用方法:1、本药物为糊状外敷药物。2、用量:每天使用一次,以创面厚度2-3毫米为宜。3、方法:用外敷药物直接敷贴于冻疮患部,用纱布覆盖,胶带固定。隔日换药时,先用温水处理创面。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忌食气冷、油腻或有刺激的食物。2、禁止内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的原料组合为:鲜丝瓜根100克,鲜葱须25克,无花果、王不留行各15克,凡士林15克。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鲜丝瓜根、鲜葱须捣烂成泥糊状,再将无花果、王不留行焙干研成细粉,然后用凡士林把上述四味中药的加工原料混合调成糊状药物即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的原料组合为:鲜丝瓜根120克,鲜葱须30克,无花果、王不留行各18克,凡士林20克。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鲜丝瓜根、鲜葱须捣烂成泥糊状,再将无花果、王不留行焙干研成细粉,然后用凡士林把上述四味中药的加工原料混合调成糊状药物即成。临床治疗效果:实验过程:2011年至2015年,采用该技术方案治疗冬季冻疮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最小6岁,最大59岁,其中20-40岁患者39例,占78%。患病时间最短者4天,最长者一个半月左右,其中38例患病时间在5-15天之间。按上述技术方案治疗,7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即停止。诊断标准:一种治疗冬季冻疮的外敷药物,所治的疾病,其症状确定为:受冬季低温损害后皮肤表面呈大小不等的紫色或青紫的肿胀块,边界不太清楚,又痒又胀,时有发麻感或烧灼感,遇热痒感加重,甚者可发生水疱,疱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伴有疼痛感等。疗效判断标准: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该疾病症状是否消失,具体分为以下三级:痊愈——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毫无消失。治疗结果:用本发明外敷药物治疗冬季冻疮患者50例,用药4天痊愈1例,用药5-7天痊愈14例,用药8-14天痊愈28例,用药二个疗程后好转7例。一疗程内治愈率为30%,二疗程内治愈率为86%,有效率为100%。其中患病时间在5-15天之间的38例患者,在用药二个疗程后35例痊愈,治愈率占92%;患病时间在15天以上的9例患者,用药二个疗程后5例痊愈,治愈率占56%。其中20-40岁之间的39例患者,用药二个疗程后35例痊愈,治愈率占90%;年龄在40岁以上的7例患者,用药二个疗程后5例痊愈,治愈率占71%。由此分析,本发明药物对病程较短患者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病程较长患者,对年龄较轻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年龄较大患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