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冻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9241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冻疮的药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冻疮是机体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的损伤,以手、足、耳廓等处为常见,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寒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遏,血流瘀滞而所致。由于西药治疗冻疮疗效差,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冻疮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的研究试验和临床试验的验证,终于找到了治疗冻疮的中药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当归、樟脑、红花、草乌头、桂枝、花椒、95%酒精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冻疮的复发。其中选用当归是因为其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经,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能,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难便,赤痢后重,痈疽疮疡,金疮,跌扑损伤。选用樟脑是因为其性味辛热,入心脾二经,有通窍、杀虫、止痛、辟秽的功能,治心腹胀痛,脚气,疮疡疥癣,牙痛,跌打损伤。选用红花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能,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选用草乌头,异名草乌,其性味辛,热,有毒,入肝、脾、肺经,有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的功能,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选用桂枝是因为其性味辛甘,温,入膀胱、心、肺经,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的功能,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选用花椒是因为其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肺、肾经,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药物的用量也是本发明人经过反复大量的试验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当 归 15-25克 樟 脑 10-20克 红 花 8-12克

草乌头 15-25克 桂 枝 15-25克 花 椒 25-35克

95%酒精 550-650克。

优选用量为:

当 归 20克 樟 脑 15克 红 花 10克

草乌头 20克 桂 枝 20克 花 椒 30克

95%酒精 600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当归:拣去杂质,洗净,闷润,稍晾,切片晒干;

2、樟脑:9-12月砍伐老树,取其树根、树干、树枝,劈成碎片,置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樟木中含有的樟脑及挥发油随水蒸气馏出,冷却后即得粗制樟脑,将粗制樟脑再经升华精制,即得精制樟脑粉,将樟脑粉入模型中压榨,则成透明的樟脑块,用时打碎研末;

3、红花:拣净杂质,除去茎叶、蒂头,晒干;

4、草乌头:取净草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口尝仅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煮,以草乌熟透、内无白心为度,然后除去甘草及黑豆,晒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晒干,每草乌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5、桂枝:用水稍浸泡,捞出,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筛去屑;

6、花椒:除去果柄及种子(椒目),置锅内炒至发响、油出,取出,放凉。

二、制备

1、将炮制好的当归、樟脑、红花、草乌头、桂枝、花椒浸泡于95%酒精中;

2、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得冻疮药液。

本发明药物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温中散寒的功能,用于治疗冻疮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

下面通过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收治冻疮门诊患者18人。

2、诊断标准

冬季发生于手、足、耳廓等处的冻伤,指、趾、耳垂等处红肿、溃烂。

3、治疗方法

净浸泡后的冻疮药液外敷患处,每日4-5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4、治疗效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18例患者全部痊愈,有效率为1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