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病伴有胆红素升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869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病伴有胆红素升高的中药组合物,其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畏寒发热,继而尿色加深,巩膜、皮肤等出现黄疸。由于急性黄疸肝炎起病急,所以要尽快治疗,防止肝炎的慢性化趋势。急性黄疸型肝炎会造成以下危害:(1)首先是造成肝损伤: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代谢的各种功能。(2)容易引起的并发症:本病的转归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阳黄、阴黄、急黄虽性质不同,轻重有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阳黄若患者体质差,病邪重,黄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可转为急黄;阳黄也可因损伤脾阳,湿从寒化,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急黄若热毒炽盛内陷心包或大量出血,可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阴黄久治不愈可转为积聚鼓胀。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变引起病毒大量复制,受染肝细胞在特异性CD8+T细胞和非特异性杀伤细胞的作用下被破坏,使得血清中ALT、AST、TBIL升高,患者出现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患者在一般情况下将病毒清除,如果乙肝病毒引起机体过度免疫损伤就将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就要靠药物协助机体清除病毒,减轻肝细胞损伤,最终达到恢复肝功能。慢性乙型肝炎出现黄疸的发病机制不同于急性肝炎,具有病程长、血瘀重、里热盛等特征,是病情严重的标志。若长期黄疸不退,可发生广泛性肝内泥沙样结石、胆汁性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而威胁生命,是肝病科临床常见的重症、危症及疑难病症,治疗颇为棘手。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病伴有胆红素升高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疗效好,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标本兼治的中药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组合物,它是由15味常用中药药材制成的药剂、保健品或食品。原料组成如下:茵陈、栀子、大黄、夏枯草、五味子、黄连、黄柏、柴胡、白芍、枳实、郁金、鸡内金、茯苓、白术、甘草。进一步,本发明的祛黄降酶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茵陈20-70份、栀子5-40份、大黄1-10份、夏枯草5-35份、五味子5-40份、黄连1-25份、黄柏1-25份、柴胡1-25份、白芍5-35份、枳实1-25份、郁金5-40份、鸡内金5-35份、茯苓5-35份、白术5-40份、甘草1-25份。优选的,本发明的祛黄降酶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茵陈30-60份、栀子10-35份、大黄2-8份、夏枯草8-25份、五味子10-35份、黄连3-20份、黄柏3-20份、柴胡3-20份、白芍8-25份、枳实3-25份、郁金10-35份、鸡内金8-25份、茯苓8-25份、白术10-35份、甘草3-20份。更优选的,本发明的祛黄降酶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茵陈35-45份、栀子15-25份、大黄3-5份、夏枯草10-20份、五味子15-25份、黄连5-15份、黄柏5-15份、柴胡5-15份、白芍10-20份、枳实5-15份、郁金15-25份、鸡内金10-20份、茯苓10-20份、白术15-25份、甘草5-15份。最优选的,本发明的祛黄降酶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茵陈40份、栀子20份、大黄3份、夏枯草15份、五味子20份、黄连10份、黄柏10份、柴胡10份、白芍15份、枳实10份、郁金20份、鸡内金15份、茯苓15份、白术20份、甘草10份。除此之外,根据患者个体的辨证差异,还可以对上述组方进行一些灵活调整,包括但不限于:增加或减轻部分或全部组方用量;删减部分组分;增加或替换一些利胆退黄、行气活血、滋养肝肾中药。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制备为各种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汤剂、茶剂、饮料、口服液、合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糖浆、丸剂、滴丸或注射剂。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药材茵陈、栀子、大黄、夏枯草、五味子、黄连、黄柏、柴胡、白芍、枳实、郁金、鸡内金、茯苓、白术、甘草;(2)按照药材总重量加4-12倍水,浸泡0.5-2小时,煎煮1-3次,每次0.5-2.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浓缩,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各种剂型,即得。本
发明内容还包括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病伴血红素升高中的应用。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15种常用中药制成:茵陈、栀子、大黄、夏枯草、五味子、黄连、黄柏、柴胡、白芍、枳实、郁金、鸡内金、茯苓、白术、甘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化瘀等功效,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明显降低转氨酶,保护肝细胞,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病中。全方中药配伍符合“君臣佐使”原则,经临床验证表明,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病伴有胆红素升高等症状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及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药物,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第一部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剂制备实施例1-6中药组合物散剂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散剂处方原料(g)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茵陈403538424550栀子201822221718大黄333333夏枯草151618152015五味子202218171516黄连1098778黄柏109121388柴胡101298812白芍151618191813枳实108121089郁金202220182019鸡内金151315131613茯苓151816121420白术201822241822甘草1012981415实施例1制备方法:取组合物中各药材,按照常规工艺研磨成粉状,过100目筛,小火烘干备用,即得散剂。使用时,用水溶解后直接冲服。实施例2-6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7-12中药组合物合剂表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合剂处方原料(g)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茵陈403538424550栀子201822221718大黄333333夏枯草151618152015五味子202218171516黄连1098778黄柏109121388柴胡101298812白芍151618191813枳实108121089郁金202220182019鸡内金151315131613茯苓151816121420白术201822241822甘草1012981415实施例7制备方法:取处方中各药材,按照常规中药煎煮工艺操作,滤除药渣,滤液浓缩即得。实施例8-12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7。实施例13-1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胶囊剂表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胶囊剂处方原料(g)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实施例16实施例17实施例18茵陈403538424550栀子201822221718大黄333333夏枯草151618152015五味子202218171516黄连1098778黄柏109121388柴胡101298812白芍151618191813枳实108121089郁金202220182019鸡内金151315131613茯苓151816121420白术201822241822甘草1012981415取处方中各药材,按照常规中药煎煮工艺操作,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或干燥,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片剂或胶囊剂,即得。第二部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药效学研究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病伴有胆红素升高的治疗作用,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和非结合胆红素UCBIL作为评价指标。取健康大鼠60只,体重180~21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7组、实施例13组。各组大鼠按体重连续灌胃给药7天,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药组给予茵栀黄颗粒、其余各组给予实施例中药组合物。在给药第5天时,除正常组外,模型组与给药组分别在当日给药3小时后再灌胃给予ANIT油液70mg/5mL/kg。48小时后,将禁食16小时的各组大鼠经股动脉采血,3000rpm离心20min,制备血清。测定每只大鼠血清的ALT、AST、ALP、TBIL和DBIL值。各组给药及剂量如表1所示。表1给药及剂量表分组给药名称大鼠数量给药方式给药剂量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灌胃10ml/kg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灌胃10ml/kg茵栀黄颗粒组茵栀黄颗粒悬液10灌胃5.6g/kg实施例1组中药组合物悬液10灌胃7.5g/kg实施例7组中药组合物悬液10灌胃7.5g/kg实施例13组中药组合物悬液10灌胃7.5g/kg将连续灌胃给药7天后的各试验组术后3h的血液生化检测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大鼠血清ALT、AST、ALP均低于模型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ANIT致急性黄疸型肝损伤大鼠肝功能异常的模型成立。实施例1组、7组、13组10.5g/kg对血清ALT、AST、ALP均有明显降低(**P<0.01,*P<0.05)。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ALT、AST、ALP的影响结果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空白组48.67±8.25**165.47±37.36**61.76±9.53**模型对照组289.38±50.73318.10±96.33270.36±54.33阳性药对照组60.88±9.61**211.39±45.47*90.45±18.88*实施例1组51.36±10.44**191.28±34.27*88.76±14.10*实施例7组52.18±9.62**185.71±41.22*85.89±16.90*实施例13组56.35±11.81**187.59±38.40*92.28±14.91*将连续灌胃给药7天后的各试验组术后3h的血液生化检测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大鼠血清TBIL、DBIL和UCBIL均低于模型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ANIT致急性黄疸型肝损伤大鼠肝功能异常的模型成立。实施例1组、7组、13组10.5g/kg对血清TBIL、DBIL和UCBIL均有明显降低(**P<0.01和*P<0.05)。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TBIL、DBIL、UCBIL的影响结果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UCBIL)空白组10.18±2.63**4.54±1.76**5.56±1.18**模型对照组28.09±5.5315.47±3.7912.57±3.64阳性药对照组20.61±4.82*8.19±1.90*11.90±2.71*实施例1组13.77±2.16**5.46±1.39**8.45±1.99**实施例7组12.53±2.29**5.15±1.35**7.81±1.50**实施例13组14.66±2.71**6.10±1.20**8.53±1.65**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