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的领域。
背景技术: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如果积极治疗不能充分解决下肢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对足部问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将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上述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上述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治疗上述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延胡索8~18g、熟地3~28g、桑枝15~30g、当归8~18g、黄芪10~32g、牛膝5~16g、丹参6~16g、制首乌10~22g、白术3~16g、茯苓10~16g、郁金3~13g、红花3~12g、川芎3~15g、鸡血藤10~20g、地龙5~13g、石斛6~16g、土鳖虫3~9g、肉桂2~6g、赤芍6~13g、白芥子3~10g。
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延胡索10~16g、熟地10~25g、桑枝18~26g、当归10~16g、黄芪15~28g、牛膝8~14g、丹参8~14g、制首乌12~20g、白术8~14g、茯苓12~14g、郁金6~12g、红花6~11g、川芎8~14g、鸡血藤12~17g、地龙6~12g、石斛8~14g、土鳖虫6~8g、肉桂4~5.5g、赤芍8~12g、白芥子5~9g。
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延胡索14g、熟地22g、桑枝23g、当归14g、黄芪26g、牛膝13g、丹参13g、制首乌17g、白术13g、茯苓13g、郁金11g、红花10g、川芎13g、鸡血藤15g、地龙11g、石斛13g、土鳖虫7g、肉桂5g、赤芍11g、白芥子8g。
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成药粉,然后制备成水丸(其水丸的粒度为:5.0mm-5.1mm),继而晒干,分装密封备用。
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丸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2g /次,饭前服;同时配合外用药物治疗(外用方为:细辛、威灵仙、三七、乳香、没药、大黄、黄柏、枯矾、土茯苓、炒地榆、红花、蛇床子、白芨、骨碎补等),治疗7-35天,诸症明显好转或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延胡索,性味:辛、苦、温,无毒,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熟地,性味:苦、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等症;
桑枝,性味:苦、性平,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
当归,性味:味甘、辛、微苦、性温,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黄芪,性味:甘、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牛膝,性味:味甘、苦、酸、性平,具有散瘀血、消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丹参,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等症;
制首乌,性味: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耳呜、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脂血症;
白术,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利水药、渗湿利尿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郁金,性味:味辛、苦、性寒,具有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等病症;
红花,性味: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跌打损伤、恶露不行、症瘕痞块、痔疮肿痛等病症;
川芎,性味:辛、温,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鸡血藤,性味:味苦、微甘、性温,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治疗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症;
地龙,性味:味咸、性寒,具有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发热狂燥、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等症;
石斛,性味:微寒、甘,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用于治疗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土鳖虫,性味:咸、寒,有小毒,具有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癥瘕积聚、闭经、痛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等症;
肉桂,性味:性大热、味辛、甘,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用于治疗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
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白芥子,性味:辛、温,具有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一症,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延胡索14g、熟地22g、桑枝23g、当归14g、黄芪26g、牛膝13g、丹参13g、制首乌17g、白术13g、茯苓13g、郁金11g、红花10g、川芎13g、鸡血藤15g、地龙11g、石斛13g、土鳖虫7g、肉桂5g、赤芍11g、白芥子8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延胡索16g、熟地25g、桑枝26g、当归16g、黄芪28g、牛膝14g、丹参14g、制首乌20g、白术14g、茯苓14g、郁金12g、红花11g、川芎14g、鸡血藤17g、地龙12g、石斛14g、土鳖虫8g、肉桂5.5g、赤芍12g、白芥子9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延胡索18g、熟地28g、桑枝30g、当归18g、黄芪32g、牛膝16g、丹参16g、制首乌22g、白术16g、茯苓16g、郁金13g、红花12g、川芎15g、鸡血藤20g、地龙13g、石斛16g、土鳖虫9g、肉桂6g、赤芍13g、白芥子10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共120例,年龄为56岁以上的95例,只有25例为56岁以下。120例患者中显效的96例,无效的24例,总有效率达80%。经治疗后,诸症明显好转或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