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治疗胃闷胀的内服药物,特别是供胃闷胀患者使用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胃闷胀,其发病机理与病因引起胃胀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如精神压力、消化不良等,主要是胃动力不足。临床症状与危害:一般是饭后饱胀、嗳气、坐卧不安、茶饭不思,胃胀的反复性和长期性可以导致胃炎,消化道溃疡,甚至可以发展为胃癌。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胃闷胀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胃闷胀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上述胃闷胀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上述胃闷胀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胃闷胀的内服药物,以解决胃闷胀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治疗上述胃闷胀。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胃闷胀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叩3~6g、沙参10~15g、砂仁3~10g、九香虫3~9g、薏苡仁10~30g、茯苓15~25g、白术8~15g、厚朴5~15g、佩兰6~10g、豆蔻6~12g、苏合香0.3~1g、滑石9~25g、竹叶6~16g、乌药5~11g、陈皮6~10g、甘草3~10g。
一种可有效治疗胃闷胀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叩4~5.5g、沙参11~13g、砂仁5~9g、九香虫4~8.5g、薏苡仁15~26g、茯苓16~22g、白术10~13g、厚朴8~13g、佩兰7~9g、豆蔻8~11g、苏合香0.3~0.8g、滑石12~22g、竹叶10~14g、乌药8~10g、陈皮8~9g、甘草5~9g。
一种可有效治疗胃闷胀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叩5g、沙参12g、砂仁8g、九香虫8g、薏苡仁123g、茯苓20g、白术12g、厚朴12g、佩兰8g、豆蔻10g、苏合香0.5g、滑石20g、竹叶13g、乌药9g、陈皮8.5g、甘草8.5g。
一种可有效治疗胃闷胀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白叩(研末冲服)外,将其它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35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45分钟,滤取药液后,再次注入过药33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40分钟,二次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540毫升备用。
一种可有效治疗胃闷胀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和白叩粉末以一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80毫升/次,饭前服。服药7~21天,症除而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白叩,性味:辛、热,具有行气温中、散寒燥湿、开胃消食、解酒毒之功效,用于治疗寒湿气滞、胸闷不畅、脘腹胀满、呕吐呃逆、消化不良;
沙参,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
砂仁,性味:味辛、性温,具有化湿开胃、行气宽中、温脾止泻、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等症;
九香虫,性味:味咸、性温,具有行气止痛、温肾壮阳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胁胃脘胀痛,以及坚阳不足之腰痛,阳痿;
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等;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
白术,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厚朴,性味:苦、辛、性温,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等症;
佩兰,性味:具有清暑、辟秽、化湿、调经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等病症;
豆蔻,性味:辛、温,具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之功效,用于治疗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苏合香,性味:辛、温,具有开窃、辟秽、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中风痰厥、猝然昏倒、胸腹冷痛、惊痫;
滑石,性味:甘淡、寒,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膀胱湿热、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泄泻、尿淋涩痛、湿疹、湿疮、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
竹叶,性味:甘淡、寒,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乌药,性味:辛、温,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腹痛、尿频、遗尿;
陈皮,性味:苦、辛、温,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胃闷胀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胃闷胀一症,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胃闷胀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可有效治疗胃闷胀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叩5g、沙参12g、砂仁8g、九香虫8g、薏苡仁123g、茯苓20g、白术12g、厚朴12g、佩兰8g、豆蔻10g、苏合香0.5g、滑石20g、竹叶13g、乌药9g、陈皮8.5g、甘草8.5g。
实施例2:
一种可有效治疗胃闷胀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叩5.5g、沙参13g、砂仁9g、九香虫8.5g、薏苡仁26g、茯苓22g、白术13g、厚朴13g、佩兰9g、豆蔻11g、苏合香0.8g、滑石22g、竹叶14g、乌药10g、陈皮9g、甘草9g。
实施例3:
一种可有效治疗胃闷胀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叩6g、沙参15g、砂仁10g、九香虫9g、薏苡仁30g、茯苓25g、白术15g、厚朴15g、佩兰10g、豆蔻12g、苏合香1g、滑石25g、竹叶16g、乌药11g、陈皮10g、甘草10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胃闷胀患者共120例,年龄为45岁以上的87例,只有33例为45岁以下。120例患者中痊愈的109例,显效的11例,总有效率达100%。经治疗后,症除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