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四指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9995发布日期:2018-10-02 17: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穿戴式四指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部支撑(10),手部支撑(10)边缘设置的四指康复机构;

所述四指康复机构包括两个以上指关节支撑杆,指关节支撑杆之间铰接连接,指关节支撑杆还与连接机构连接;

连杆机构与手部支撑(10)上的传力滑块(30)连接,传力滑块(30)滑动式设置在手部支撑(10)上;

驱动机构驱动传力滑块(30)位于手部支撑(10)上移动,并连动指关节支撑杆之间呈现绕铰接轴转动动作;

所述指关节支撑杆包括远指支撑杆(21)及近指支撑杆(22),远指支撑杆(21)与近指支撑杆(22)之间铰接,驱动机构驱动传力滑块(30)位于手部支撑(10)上移动,并连动远指支撑杆(21)及近指支撑杆(22)呈绕铰接轴转动动作;

所述手部支撑(10)上设置有条形滑孔,导向滑板(12)滑动设置在条形滑孔上,所述导向滑板(12)上设置有导向滑孔(121),传力滑块(30)设置在导向滑板(12)上并在导向滑孔(121)内滑动,所述驱动机构与导向滑板(12)连接并驱动导向滑板(12)沿着条形滑孔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远指支撑杆(21)外壁滑动连接的第一远指滑块(211),第一远指滑块(211)与远指支撑杆(21)构成沿远指支撑杆(21)长度方向的滑动配合,第一传力杆(212)的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一远指滑块(211)上,第一传力杆(212)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力杆(213)的一端铰接且第一传力杆(212)两端的铰接轴平行,第二传力杆(213)的另一端与近指支撑杆(22)固定连接,所述远指支撑杆(21)与近指支撑杆(2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四指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与第一传力杆(212)杆身铰接的第一调节杆(215)且铰接轴与第一传力杆(212)的铰接轴平行,第一调节杆(21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杆(216),所述第一连杆(216)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座(217)铰接且铰接轴与第一调节杆(215)的铰接轴平行,第一连接座(217)转动式设置在手部支撑(10)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四指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指支撑杆(22)外壁铰接设置有第一传动杆(222)且铰接轴与第一传力杆(212)的铰接轴平行,第一传动杆(222)的另一端万向铰接设置在传力滑块(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四指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215)设置有方管状腔,所述第一连杆(216)与第一调节杆(215)的连接端杆身设置成方柱状结构,第一连杆(216)插置在第一调节杆(215)的方管状管腔内,第一调节杆(215)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2151),所述第一传动杆(222)设置有方管状腔,第一传动杆(222)的方管状腔插接有第二调节杆(218),第二调节杆(218)与第一传动杆(222)的插接端设置成方柱状结构,第二调节杆(218)的另一端与传力滑块(30)构成球铰接配合,第一传动杆(22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栓(22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式四指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40)上的丝杆(31),丝杆(31)与驱动螺母构成丝杆螺旋机构,丝杆(3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驱动丝杆(31)转动,机架(40)上滑动设置有驱动支杆(311),所述驱动支杆(311)与导向滑板(12)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式四指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支杆(311)上延伸设置有调节板(312),所述调节板(312)的板面设置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内设置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杆长方向竖直且下端与手部支撑(10)固连。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