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放疗定位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2082阅读:17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使用放疗定位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使用放疗定位帖。



背景技术:

根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国家癌症中心对2015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全国各登记处上报的2012年恶性肿瘤登记资料进行分析显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4.85/10万(男性289.30/10万,女性239.15/10万),全部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1.49/10万(男性198.99/10万,女性122.06/10万)。我国人口众多,恶性肿瘤的治疗是医疗临床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放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根据国内外文献统计约60%-70%的肿瘤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因不同目的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根据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截至2016年1月20日的统计显示:我国共有放射治疗单位1413家,从业人员52496人,放疗设备1931台,每日治疗76612人次,每年治疗919339人次。这一结果提示我国放疗行业仍需大力发展,2015年中国每百万人拥有加速器1.42台,而法国为7.5台,美国为12.4台。2015年全国仍有近六成本该接受放疗的新发肿瘤患者未能接受放射治疗。

调查还显示,目前全国有能力做国际常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的单位分别为70.6%、50.1%、31.5%,但能完成先进放疗技术,如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单位分别仅有7.9%、16.3%,能做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在大陆地区仅有2家。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目前我国放射治疗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为主,体表标记线在放疗定位中是普遍采用的技术。因缺乏放疗相关细节的统计数据,依据上述统计数据和临床经验保守估计如下:以每年919339人次接受放疗,其中约70%的病例需采用体表标记线计算,每年约643537人次在放疗中需采用体表标记线。

就现阶段而言,各放疗单位在临床工作中大多采用各类记号笔或品红溶液描画体表标记线,此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为防止标记线褪色通常医嘱采用体表标记线的患者在放疗期间不可洗澡,而常规的放疗疗程大多在4-6周。这为患者、家属及与患者接触的医疗人员带来诸多卫生方面的不便与困扰,在夏冬二季尤其为甚。但排除洗澡因素,患者每天正常的作息和体表正常分泌的油脂等因素也会无法避免使体表标记线褪色变淡,虽然医务工作者会每3-5天重复画一次体表标记线,但因标记线褪色至不可辨认,工作人员描画不当等多种原因也会导致定位精度下降甚至需重新定位等不良后果。

介于庞大的需求量和现有的定位方法处在诸多不便和弊端,我们设计开发了一种一次性使用放疗定位帖,可用于防止体表标记线淡化消失,又可以便捷的更换且不对使用者产生约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护并加强放疗定位的体表标记线的一次性使用放疗定位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疗定位贴,所述的放疗定位贴自下而上依次由下部保护层、中部粘贴层和上部保护层组成,下部保护层可覆盖整个中部粘贴层;中部粘贴层由防水材料制成,可粘贴于患者皮肤,中部粘贴层的中间位置为通孔,通孔的周围是透气孔区,通气孔区的外围是边缘区,以通孔为中心在透气孔区设有定位线;上部保护层覆盖中部粘贴层的边缘区,不覆盖通孔、透气孔区、定位线,上部保护层开有一道裂口。

所述的下部保护层由隔离纸制成。

所述的中部粘贴层为喷涂医用胶的PU薄膜。

所述的通孔的直径为4mm。

所述的定位线为“米”字形。

所述的定位线的线宽为1mm。

所述的定位线由透明油墨印刷而成。

所述的上部保护层的外部轮廓与下部保护层相同。

所述的放疗定位贴是一次性使用的。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放疗定位贴与现有的各类记号笔或品红溶液描画体表标记线相比,放疗定位贴可以避免标记线褪色,歪斜,线宽过大等弊端,保证放疗摆位精度,大大减轻重复劳动为临床工作带来的负担。

2、本发明的放疗定位帖的设计十分人性化,首先其整齐排列的透气孔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然后定位帖和其印刷图层都为防水材料,采用放疗定位贴的患者可安心洗澡,大大提升放疗期间生活质量,符合现代心理医学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理念。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放疗定位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放疗定位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下部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中部粘贴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上部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放疗定位贴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下部保护层

2、中部粘贴层

21、通孔

22、透气孔区

23、边缘区

24、定位线

3、上部保护层

31、上部保护层覆盖区

32、裂口

33、上部保护层非覆盖区

实施例1一次性使用放疗定位贴

请参照附图1~5,放疗定位贴一共有3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下部保护层(1)、中部粘贴层(2)和上部保护层(3)。

底层为下部保护层(1),采用隔离纸制成,用于保护中部粘贴层(2)的粘结面,可覆盖整个中部粘贴层(2)。

中间层为中部粘贴层(2),中部粘贴层(2)为喷涂医用胶的PU薄膜。中部粘贴层(2)的中间位置为通孔(21),通孔(21)的周围是透气孔区(22),通气孔区(22)的外围是边缘区(23)。以通孔(21)为中心,在透气孔区(22)印刷有“米”字形的定位线(24)。

通孔(21)的直径为4mm,通孔(21)用于更换中部粘贴层(2)时再定位。透气孔区(22)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定位线(24)的线宽为1mm,可清晰的显示放疗定位点所在。为防止中部粘贴层(2)上的定位线(24)对医生原有的标记产生遮挡,定位线(24)由透明油墨印刷而成,印刷完毕后既能起到定位作用又不会对原有标记产生干扰。

顶层为上部保护层(3),用于使用时支撑固定中部粘贴层(3)。上部保护层(3)的外部轮廓与下部保护层(1)相同,但上部保护层(3)仅覆盖中部粘贴层(2)的边缘区(23),不覆盖通孔(21)、透气孔区(22)、定位线(24)。上部保护层(3)开有一道裂口(32),便于固定好中部粘贴层(2)后撕下上部保护层(3)。

实施例2使用方法

请参照附图6,使用前,医生先用专门的标记笔在患者皮肤上做好标记,然后撕去放疗定位帖的下部保护层(1),将放疗定位贴的中心位置对准标记的位置,平整的贴于患者皮肤表面,抚平放疗定位贴,然后沿着上部保护层(3)的裂口(32)撕去上部保护层(3)。

为保证安全卫生,放疗定位帖需一周更换一次,为了避免撕去原有中部粘贴层(2)时带走原有的标记,中部粘贴层(2)中间的通孔(21)就起到了再定位的作用。在更换放疗定位贴时,先用标记笔在原先的放疗定位帖中间做好标记,然后撕去该放疗定位帖,新的放疗定位帖按照上述使用方法再次贴上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