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脊柱自动拉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342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通用型脊柱自动拉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通用型脊柱自动拉钩。



背景技术:

传统的脊柱外科手术通常需要主刀医生及2-3名助手共同完成,其中助手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拉钩帮助显露手术视野。随着自动拉钩的出现,手术所需要的助手数量逐渐减少。但目前临床常用的自动拉钩主要为两片式撑开器,通过同时向左右两侧牵拉椎旁肌,无论皮肤、软组织还是椎旁肌张力均很大,使得肌内压力增加,降低了肌肉内的血流,导致肌肉变性、缺血坏死和术后肌肉萎缩、退变,引起术后疼痛和发热等不良反应。且目前自动拉钩缺少与手术床体的固定,在牵拉一些两侧张力不一致的部位时,如颈椎一侧为气管食管鞘另一侧为颈动脉鞘,常出现被推向一侧的情况。本专利设计的通用型脊柱自动拉钩,每片拉钩叶片均通过快卸装置与床体连接固定,可单片使用,也可两片同时使用。并且为解决脊柱外科各种手术术式的需求,配备了各式叶片可拆卸使用。

中国专利文献CN103190936A公开了一种脊柱颈胸段前路微创手术自动拉钩装置,固定环上设有限制连接杆往固定环中心方向滑移的单向限位机构,单向限位机构包括有与固定环相铰接的锁扣,以及与锁扣在一个方向上旋转限位的单向限位件,锁扣的一端与第一调节齿条相卡接,锁扣上连接有促使锁扣旋转并与第一调节齿条相卡接的旋转复位件。中国专利文献CN204683678U公开了一种新型内置冷光源脊柱椎板拉钩,包括拉钩尖端、把持手柄和光纤体,拉钩尖端固定于拉钩主体底部,光纤体固定于拉钩主体下部侧面的凹槽中。中国专利文献CN103767745A公开了一种颈椎前路自动拉钩系统,包括椎体撑开组件、拉钩组件和连接固定组件。但是关于本发明的通用型脊柱自动拉钩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用型脊柱自动拉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柱自动拉钩装置,所述的脊柱自动拉钩装置由手术床固定装置、拉钩固定装置和拉钩组成;

所述的手术床固定装置由固定夹持部、连接管、活动夹持部控制旋钮、活动夹持部控制杆、活动夹持部、连接管套、拉钩固定装置套、偏心控制杆组成;

固定夹持部的上端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端与活动夹持部控制旋钮螺纹连接,活动夹持部控制旋钮与活动夹持部控制杆连接,活动夹持部控制杆穿过连接管抵达活动夹持部,活动夹持部与固定夹持部之间转动连接;

连接管上套有连接管套,连接管套与拉钩固定装置套连接,拉钩固定装置套具有插入拉钩固定装置的通道,拉钩固定装置套与偏心控制杆连接;

所述的拉钩固定装置由拉钩固定管、固定装置连接杆、控制绳、关节管、拉钩固定端、拉钩旋钮、关节管控制旋钮组成;

拉钩固定管与固定装置连接杆连接,固定装置连接杆可以插入拉钩固定装置套的相应通道,拉钩固定管的上端与多个(≥2个)关节管依次连接,关节管的下端为开孔的半圆球,后一节的关节管的半圆球插入前一节的关节管的上端开口,最后一节的关节管与拉钩固定端连接,拉钩固定端上设有拉钩旋钮;拉钩固定管的下端与关节管控制旋钮螺纹连接,关节管控制旋钮与控制绳连接,控制绳穿过拉钩固定管、关节管,然后与拉钩固定端连接;

所述的拉钩尾端具有凹槽或者开孔。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管在连接管套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圈凸起,以限制连接管套上下移动的范围。

优选地,所述的拉钩固定装置套可绕着连接管套旋转。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管上套有两个连接管套,一个连接管套与一个拉钩固定装置套连接,一个拉钩固定装置套与一根偏心控制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拉钩包括骨钩、椎板拉钩、颈椎拉钩、椎体侧方拉钩。

优选地,所述的拉钩包括两种骨钩:骨钩一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叶片,叶片为曲面,叶片朝向骨钩一尾端的一侧凸起;骨钩二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叶片,叶片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的拉钩包括两种颈椎拉钩:颈椎拉钩一的前端为S型或者半S型的叶片;颈椎拉钩二的前端垂直向上形成叶片,叶片的头端朝向颈椎拉钩二的尾端弯折形成折角。

优选地,所述的骨钩包括四种椎板拉钩:椎板拉钩一的前端垂直向上形成叶片,叶片的头端形成背离椎板拉钩一的尾端的尖头;椎板拉钩二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叶片,叶片的头端形成朝向椎板拉钩二的尾端的齿;椎板拉钩三的前端向下弯折形成叶片,叶片的中段较宽且向下凹陷的曲面,叶片的头端为狭窄的、圆滑的头;椎板拉钩四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叶片,叶片为平面,叶片的中段较宽,叶片的头段形成凹槽。

优选地,所述的椎体侧方拉钩的中段为拱桥形的叶片,叶片的头端为狭窄的、圆滑的头,叶片上具有一根短管。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脊柱自动拉钩装置固定在手术床上,能够灵活地替代人的手拉住拉钩。

2、本发明的脊柱自动拉钩装置的每片拉钩叶片均通过快卸装置与床体连接固定,可单片使用,也可两片同时使用。并且为解决脊柱外科各种手术术式的需求,配备了各式叶片可拆卸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手术床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拉钩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一种骨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一种骨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一种颈椎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一种颈椎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一种椎板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一种椎板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一种椎板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一种椎板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一种椎体侧方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01、固定夹持部

102、连接管

103、活动夹持部控制旋钮

104、活动夹持部控制杆

105、活动夹持部

106、凸起

107、连接管套

108、拉钩固定装置套

109、偏心控制杆

201、拉钩固定管

202、固定装置连接杆

203、控制绳

204、关节管

205、拉钩固定端

206、拉钩旋钮

207、关节管控制旋钮

301、骨钩一

302、骨钩二

311、颈椎拉钩一

312、颈椎拉钩二

321、椎板拉钩一

322、椎板拉钩二

323、椎板拉钩三

324、椎板拉钩四

331、椎体侧方拉钩

请参照附图1~附图11,附图1是手术床固定装置的示意图,附图2是拉钩固定装置的示意图,附图3~附图11是拉钩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通用性脊柱自动拉钩装置由手术床固定装置、拉钩固定装置和拉钩组成。手术床固定装置固定于手术床等,手术床固定装置与拉钩固定装置连接,拉钩固定装置与拉钩连接。本发明包括骨钩、颈椎拉钩、椎板拉钩、椎体侧方拉钩等多种类型的拉钩。

实施例1手术床固定装置

请参照附图1,附图1是手术床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所述的手术床固定装置由固定夹持部101、连接管102、活动夹持部控制旋钮103、活动夹持部控制杆104、活动夹持部105、凸起106、连接管套107、拉钩固定装置套108、偏心控制杆109组成。

固定夹持部101的上端与连接管102连接,连接管102上端与活动夹持部控制旋钮103螺纹连接。活动夹持部控制旋钮103的内部与活动夹持部控制杆104连接,活动夹持部控制杆104穿过连接管102抵达活动夹持部105,活动夹持部105与固定夹持部101之间转动连接。优选地,活动夹持部105与固定夹持部101之间还设有扭簧。医生通过调节活动夹持部控制旋钮103,从而调节固定夹持部101与活动夹持部105之间开口的大小,扭簧使固定夹持部101与活动夹持部105之间的开口具有缩小的能量。

连接管102上套有连接管套107,连接管102在连接管套107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圈凸起,以限制连接管套107上下移动的范围。连接管套107与拉钩固定装置套108连接,拉钩固定装置套108可以绕着连接管套107旋转,拉钩固定装置套108具有插入拉钩固定装置的通道,拉钩固定装置套108与偏心控制杆109连接。如附图1中所示,当偏心控制杆109朝上时,医生可轻松将拉杆固定杆插入拉钩固定装置套108中,并可以上下移动或者旋转连接管套107,可以旋转拉钩固定装置套108;当偏心控制杆109朝下时,连接管套107、拉钩固定装置套108、拉钩固定装置位置锁死。

优选地,手术床固定装置的一根连接管102上设有两套连接管套107、拉钩固定装置套108、偏心控制杆109,因此,一个手术床固定装置可以连接两个拉钩固定装置,进而连接两个拉钩。

实施例2拉钩固定装置

请参照附图2,附图2是拉钩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所述的拉钩固定装置由拉钩固定管201、固定装置连接杆202、控制绳203、关节管204、拉钩固定端205、拉钩旋钮206、关节管控制旋钮207组成。

拉钩固定管201与固定装置连接杆202连接,固定装置连接杆202可以插入拉钩固定装置套108的相应通道。拉钩固定管201的上端与多个(≥2个)关节管204依次连接,关节管204的下端为开孔的半圆球,关节管204的上端开口内侧壁较圆滑,后一节的关节管204的半圆球插入前一节的关节管204的上端开口,后一节的关节管204可以绕着前一节的关节管204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最后一节的关节管204与拉钩固定端205连接,拉钩固定端205上设有拉钩旋钮206。拉钩具有相应的凹槽或者开孔,可插入拉钩固定端205,并通过拉钩旋钮206锁死。拉钩固定管201的下端与关节管控制旋钮207螺纹连接,关节管控制旋钮207与控制绳203连接,控制绳203穿过拉钩固定管201、关节管203,然后与拉钩固定端205连接。当关节管控制旋钮207较松时,关节管204可类似于手指关节一样进行调整,关节管204调整完毕,拧紧关节管控制旋钮207能将关节管204的形状固定。

实施例3骨钩一

请参照附图3,附图3是本实施例的骨钩的结构示意图。

骨钩一301的尾端具有凹槽,用于连接拉钩固定装置,骨钩一301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叶片,叶片为曲面,叶片朝向骨钩一301尾端的一侧凸起。

骨钩一301包括以下型号:60×20、80×20、100×30、120×30、140×40、160×40、180×50、200×50,单位:mm,前者为叶片长、后者为叶片宽。

实施例4骨钩二

请参照附图4,附图4是本实施例的骨钩的结构示意图。

骨钩二302的尾端具有凹槽,用于连接拉钩固定装置,骨钩二302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叶片,叶片为平面。

骨钩二302包括以下型号:60×20、80×20、100×25、120×25、140×30、160×30、180×35、200×35,单位:mm,前者为叶片长、后者为叶片宽。

实施例5颈椎拉钩一

请参照附图5,附图5是本实施例的颈椎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颈椎拉钩一311的尾端具有凹槽,用于连接拉钩固定装置,颈椎拉钩一311的前端为S型或者半S型的叶片。

颈椎拉钩一311具有多种型号,优选的叶片宽:25mm

实施例6颈椎拉钩二

请参照附图6,附图6是本实施例的颈椎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颈椎拉钩二312的尾端具有凹槽,用于连接拉钩固定装置,颈椎拉钩二312的前端垂直向上形成叶片,叶片的头端朝向颈椎拉钩二312的尾端弯折形成折角。

颈椎拉钩312具有多种型号,优选的叶片宽:26mm

实施例7椎板拉钩一

请参照附图7,附图7是本实施例的椎板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椎板拉钩一321的尾端具有凹槽,用于连接拉钩固定装置,椎板拉钩一321的前端垂直向上形成叶片,叶片的头端形成背离椎板拉钩一321的尾端的尖头。

椎板拉钩一包括以下型号:60×23、80×32、100×32,单位:mm,前者为叶片长,后者为叶片宽。

实施例8椎板拉钩二

请参照附图8,附图8是本实施例的颈椎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椎板拉钩二322的尾端具有凹槽,用于连接拉钩固定装置,椎板拉钩二322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叶片,叶片的头端形成朝向椎板拉钩二322的尾端的齿。

椎板拉钩二具有以下型号:60×30、80×40、100×50、120×60,单位:mm,前者为叶片长,后者为叶片宽。

实施例9椎板拉钩三

请参照附图9,附图9是本实施例的椎板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椎板拉钩三323的尾端具有凹槽,用于连接拉钩固定装置,椎板拉钩三323的前端略微向下弯折形成叶片,叶片的中段较宽且为略微向下凹陷的曲面,叶片的头端为狭窄的、圆滑的头。

实施例10椎板拉钩四

请参照附图10,附图10是本实施例的椎板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椎板拉钩四324的尾端具有凹槽,用于连接拉钩固定装置,椎板拉钩四324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叶片,叶片为平面,叶片的中段较宽,叶片的头段形成凹槽。

实施例11椎体侧方拉钩

请参照附图11,附图11是本实施例的椎体侧方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椎体侧方拉钩331的尾端具有凹槽,用于连接拉钩固定装置,椎体侧方拉钩331的中段为拱桥形的叶片,叶片的头端为狭窄的、圆滑的头。椎体侧方拉钩331的拱桥形的叶片上具有一根短管,可容纳吸引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