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5853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成为痔疮。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肝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在我国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疮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

目前在我国和发达国家直肠疾病的发病率普遍偏高,国内外痔药种类繁多,对痔疮发生的原因还未弄清楚。对痔疮治疗普遍采用冷冻、激光、手术和各种药物等方式。冷冻、激光和手术治疗对痔疮患者带来极大不便,特别是手术治疗对患者带来机体功能伤害,以上对痔疮的治疗都是割韭菜式治疗,不能清除发病根源,治愈后容易复发,达不到根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该药物见效快、治疗效果好、安全无副作用、成本廉价、制备简单。

本发明同时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由联合使用的外用剂型和口服剂型组成;

所述外用剂型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败毒草6-8g,无花果10-20g,小蓟20-30g,三七10-15g,艾叶3-6g,萝藦2-3g,银杏叶15-20g,大黄4-6g,黄芩5-10g,丹参3-8g,构树叶10-20g,蟾蜍草20-30g,泽漆15-25g,白酒30-40g,红糖5-10g;

所述口服剂型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败毒草1-3g,老鹳草10-20g,无花果叶3-7g,大黄3-4g,甘草20-30g,金银花5-10g,苦参10-15g,黄芩5-10g,柿皮10-20g,鱼腥草3-5g,三七10-15g,丹参5-8g,小蓟6-10g,川贝15-20g。

上述药物,所述外用剂型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败毒草6g,无花果12g,小蓟23g,三七10g,艾叶3g,萝藦2g,银杏叶15g,大黄4g,黄芩5g,丹参4g,构树叶20g,蟾蜍草25g,泽漆20g,白酒40g,红糖5g;

所述口服剂型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败毒草1g,老鹳草16g,无花果叶3g,大黄3g,甘草30g,金银花10g,苦参15g,黄芩8g,柿皮17g,鱼腥草3g,三七12g,丹参5g,小蓟6g,川贝20g。

所述的外用剂型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药物,均粉碎至100-200目,混合均匀后加入药物总质量6-8倍的水,密封,在20-30℃发酵4-6个月,过滤得滤液;

所述的口服剂型的制备方法为:败毒草、老鹳草与无花果叶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在50-55℃炒制20-30min,加入乙醇浸泡3-5min,升温至80-90℃,炒制5-10min后,将炒制后的药物与其余药物混合,研成粉末,烘干制成。

优选的,上述所述的乙醇的体积分数为20-50%,加入量为败毒草、老鹳草和无花果叶的总质量的2-3倍。

用法用量:每日口服剂型同外用剂型配合使用。口服剂型:取20-40g制成的口服剂型,加入等质量的金荞麦粉混合后,再加入100-200g的水,混合均匀后服用,一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外用剂型:取滤液20-40g,加入冰片2-4g,混合,均匀涂抹至患处,一日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以上药材配方是按照临床试验数据,经科学方法筛选而得到的,对不同情况病人,如症状较轻者、症状非常严重者或者不同年龄段的病人,为达到相同效果,在保证各原料配比不变的条件下,可相应增减药量,但药量变动幅度不宜过大,不应超过药量20%。

败毒草:苦,寒;解毒止痒,主治风毒疮痒。

无花果叶:甘,微辛,平,有小毒;解毒消肿,行气止痛。

无花果:甘,性平,无毒;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治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利咽喉,开胃驱虫。

小蓟:甘,苦,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百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艾叶:苦辛,温;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 Makino):甘、微辛,温,茎有毒;行气活血,消肿解毒。

银杏叶:止泻杀虫。

大黄:苦,寒;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百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黄芩:苦,寒;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丹参:苦,微温;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百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inn.) L'Hér. ex Vent):甘,性寒;滋肾,清肝,明目,利尿。

蟾蜍草:凉,苦,辛;清热,解毒,凉血,利尿。

泽漆:辛苦,凉,有毒;行水,消痰,杀虫,解毒;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痿管,骨髓炎。

老鹳草:苦辛,平;祛风,活血,清热解毒;治风湿疼痛,拘挛麻木,痈疽,跌打,肠炎,痢疾。

甘草:甘,平;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苦参:苦,寒;清热,燥湿,杀虫。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

柿皮:甘,涩,性寒;清热解毒。

鱼腥草:辛,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三七:甘微苦,温;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百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小蓟:甘,凉;凉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川贝:苦甘,凉;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廉疬,喉痹,乳痈。

败毒草、老鹳草、萝藦为本发明主要药物,用量过少,达不到效果;用量过多,会造成中毒。本发明选择中药成分的用量,控制外用剂型水的加入量,使其浓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药效达到最佳。

采摘时间对中药的毒性和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口服剂型:选用2-4月份未开花的败毒草,配合选用每年4-8月份的老鹳草及每年4-6月份新鲜的无花果叶,此时的药物毒性小,且经过适宜的温度炒制适当的时间后,此时的药效温和,适合口服,调节血压、血脂、代谢,提高抵抗力;外用剂型:选择每年6-10月份开花后的败毒草,配合使用蟾蜍草、萝藦叶与4-5月份的构树叶,此时的药物毒性较花期前大一些,外用。此时利用其毒性对痔疮起到清解解毒、杀菌消毒的作用,又不会引起不良刺激性反应,同时其他中药成分辅助,对痔疮部位皮肤修复愈合。

外用剂型为发酵制成,中药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浸出,对中药进行预消化、分解和转化,把大分子的中间物质,分解转化成为能够被快速利用的有效小分子物质,因此疗效快、效果确切。

本发明的有益成果:

(1)本发明通过口服及外敷不同的给药方式的组合,通过口服剂型调节患有痔疮患者的血压、血脂、肝脏、代谢等功能和外敷作用于患处达到止痛、消炎、消肿、杀菌等作用来痔疮;双管齐下,有效治疗痔疮顽症,以活血化瘀,标本兼治。

(2)本发明科学合理的配伍各原料药,安全高效,攻补兼施,各药材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协同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临床试验数据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由联合使用的外用剂型和口服剂型组成。

外用剂型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每年8月份开花后的败毒草6g,新鲜无花果12g,小蓟23g,三七10g,艾叶3g,萝藦茎2g,银杏叶15g,大黄4g,黄芩5g,丹参4g,构树叶20g,蟾蜍草25g,泽漆20g,白酒(38°)40g,红糖5g;

口服剂型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每年4月份开花前的败毒草1g,老鹳草16g,无花果叶3g,大黄3g,甘草30g,金银花10g,苦参15g,黄芩8g,柿皮17g,鱼腥草茎3g,三七12g,丹参5g,小蓟6g,川贝20g。

外用剂型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药物,均粉碎至100目,混合均匀后加入药物总质量6倍的水,密封,25℃发酵6个月, 过滤得滤液。

口服剂型的制备方法为:所述的口服剂型的制备方法为:败毒草、老鹳草与无花果叶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在52℃炒制25min,再加入乙醇浸泡3min,升温至80℃,炒制5min后,将炒制后的药物与其余药物混合,研成粉末,烘干制成。乙醇的体积分数为30%,加入量为4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由联合使用的外用剂型和口服剂型组成。

外用剂型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每年7月份开花后的败毒草8g,新鲜无花果20g,小蓟30g,三七15g,艾叶6g,萝藦3g,银杏叶20g,大黄6g,黄芩10g,丹参8g,构树叶20g,蟾蜍草30g,泽漆25g,白酒(38°)40g,红糖10g;

口服剂型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每年4月份开花前的败毒草3g,老鹳草20g,无花果叶7g,大黄4g,甘草30g,金银花10g,苦参15g,黄芩10g,柿皮20g,鱼腥草茎5g,三七10-15g,丹参8g,小蓟10g,川贝20g。

外用剂型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药物,均粉碎至100目,混合均匀后加入药物总质量8倍的水,密封,30℃发酵6个月,过滤得滤液。

口服剂型的制备方法为:所述的口服剂型的制备方法为:败毒草、老鹳草与无花果叶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在55℃炒制30min,加入乙醇浸泡3min,升温至90℃,炒制10min后,将炒制后的药物与其余药物混合,研成粉末,烘干制成。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0%,加入量为90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由联合使用的外用剂型和口服剂型组成。

外用剂型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每年7月份开花后的败毒草6g,新鲜无花果10g,小蓟20g,三七2g,艾叶5g,萝藦3g,银杏叶20g,大黄4g,黄芩10g,丹参3g,构树叶10g,蟾蜍草20g,泽漆15g,白酒(38°)30g,红糖8g;

口服剂型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每年4月份开花前的败毒草1g,老鹳草10g,无花果叶6g,大黄3g,甘草20g,金银花5g,苦参10g,黄芩5g,柿皮10g,鱼腥草茎5g,三七10g,丹参8g,小蓟10g,川贝15g。

外用剂型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药物,均粉碎至100目,混合均匀后加入药物总质量7倍的水,密封,30℃发酵5个月, 过滤得滤液。

口服剂型的制备方法为:所述的口服剂型的制备方法为:败毒草、老鹳草与无花果叶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在50℃炒制20min,加入乙醇浸泡5min,升温至80℃,炒制5min后,将炒制后的药物与其余药物混合,研成粉末,烘干制成。乙醇的体积分数为20%,加入量为34g。

临床实验数据

实验组与对比组各 25 例,实验组年龄33-55岁,对照组年龄 31-54岁,实验组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7例,两组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组采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药物,对照组采用某公司生产的药膏治疗。

实验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在保证各原料配比不变的条件下,可相应增减药量,但药量变动幅度不宜过大,不应超过药量20%。每日口服汤剂同外用剂型配合使用。口服剂型:取20g制成的口服剂型,加入等质量的金荞麦粉混合后,再加入100g水,混合均匀后服用,一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外用剂型:外用剂型配合使用的方法:取滤液20g,加入冰片2g,混合,均匀涂抹至患处,一日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将药膏均匀涂抹至患处,一日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标准:显效:排便时无出血;有效:排便时仍间断便血;无效:排便时仍便血。

最终结果如下表所示治疗效果:

实验过程中,患者未出现其他过敏等不良刺激性反应。

临床典型病例:

1.王某,女,37岁,教师,2011年7月5日初诊,病人因怀孕引起便秘、痔疮,经多方治疗无效。服用该实施例1的药物,连服1个疗程后,症状消除。便秘、痔疮消失,临床治愈。为巩固疗效,按上方续服 1个疗程。痊愈后的1年进行回访,未发生复发病例,生活正常。

2.李某,男,50岁,银行职员,2012 年 5月20日初诊,病人因喝啤酒出现下阴部肛门周边疼痛囊肿,腰酸乏力,肛门坠著,并伴有午后四肢无力嗜睡。 经医院检查为混合痔。经西药治疗使用痔疮膏后症状无改善。服用该实施例2的药物,服用4天后症状改善,连服1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消除。痔疮消失,临床治愈。为巩固疗效,按上方续服 1 个疗程。痊愈后的1年进行回访,未发生复发病例,生活正常。

3.黄某,男,60岁,退休干部,2013年8月27日初诊,病人因脱肛乃至出血来诊。30年来,经常出现阴部不适,大便出血,时有脱肛发生,因本申请人惧怕手术经常服用各类中西药物治疗,病情时好时坏。服用该实施例3的药物,服用10天后症状改善,连服2个疗程后,症状消除。痔疮消失,临床治愈。为巩固疗效,按上方续服2个疗程。痊愈后的1年进行回访,未发生复发病例,生活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