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5844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外阴瘙痒,是外阴各种不同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症状,但也可发生于外阴完全正常者,一般多见于中年妇女,当瘙痒加重时,患者多坐卧不安,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多为阵发性发作,一般夜间重。瘙痒重者,可见皮肤抓痕。目前,临床上治疗外阴瘙痒的常用药物有止痒作用的洗剂和糖皮质类激素软膏,但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外阴瘙痒存在药物依赖性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伍科学、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野菊花10-30份,马齿苋10-20份,薄荷5-15份,车前子10-20份,苦参10-20份,蛇床子10-20份,青黛5-15份,透骨草10-20份,羌活5-15份,泽泻10-20份,雷公藤10-20份,炉甘石5-15份,地肤子10-20份,黄柏5-15份,栀子10-20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野菊花20份,马齿苋15份,薄荷10份,车前子15份,苦参15份,蛇床子15份,青黛10份,透骨草15份,羌活10份,泽泻15份,雷公藤15份,炉甘石10份,地肤子15份,黄柏10份,栀子15份。

外阴瘙痒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蕴结,注于下焦;或忧思郁怒,肝郁生热,挟湿下注;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所致。因此治疗外阴瘙痒应以清热利湿、补脾益气为治则。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5%,治愈率达7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野菊花20g,马齿苋15g,薄荷10g,车前子15g,苦参15g,蛇床子15g,青黛10g,透骨草15g,羌活10g,泽泻15g,雷公藤15g,炉甘石10g,地肤子15g,黄柏10g,栀子15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野菊花30g,马齿苋10g,薄荷15g,车前子10g,苦参20g,蛇床子10g,青黛15g,透骨草10g,羌活15g,泽泻10g,雷公藤20g,炉甘石5g,地肤子20g,黄柏5g,栀子20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野菊花10g,马齿苋20g,薄荷5g,车前子20g,苦参10g,蛇床子20g,青黛5g,透骨草20g,羌活5g,泽泻20g,雷公藤10g,炉甘石15g,地肤子10g,黄柏15g,栀子10g。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本人所处医院进行临床疗效实验如下:

1、临床病例选择:挑选80例外阴瘙痒患者,年龄20-55岁。

2、临床症状:外阴瘙痒多发生于阴蒂、小阴唇,也可波及大阴唇、会阴和肛周;多为阵发性发作,一般夜间重;瘙痒重者,可见皮肤抓痕;以上症状可认定为外阴瘙痒。

3、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将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原料按照传统水煎法煎煮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一天一剂,七天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4、疗效标准:

(1)、症状及体征消失,检查正常;

(2)、有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

(3)、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

5、实验结果:

中药治疗效果:治疗2-5个疗程,治愈6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经不良反应(ADR)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