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监护系统及其监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1192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监护系统及其监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院监护系统及其监护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住院患者中,很多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如果需要随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大多采用的是将装置固定在病人身上的各种生理传感器探头与监护设备连接并进行生理数据信息的传递,繁杂的设备连接线以及相对复杂的操作流程,或多或少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而且给患者带来一定不便。夜间,住院的患者多处于睡眠状态,在患者发生一些隐匿性问题时,不容易被值班的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可能造成患者猝死。因此,医院监护工作采用夜间巡视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在夜间巡视患者病情,监护人员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患者情况,掌握病情发展变化的动态资料,为及早处理存在的问题提供信息,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国家对不同病情等级的患者规定了明确的巡视时间:最高等级的特级护理患者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一级护理患者要求每小时巡视一次,二级护理患者要求2小时巡视一次,三级护理患者要求3小时巡视一次。

医院现有的夜间巡视工作流程如下:监护人员在夜间预定的时间进入病房,开灯或利用手电照射的方式了解患者的脸色、呼吸情况,通过触摸或听诊器等设备了解患者的心跳、脉搏及其他信息。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巡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造成监护人员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当前的病情,这些问题包括:一是开灯、手电照射、触摸、听诊等工作影响患者休息,造成患者抵触夜间巡视,尤其是低病情等级的患者更加抵触;二是夜间巡视的监护人员数量少,而且常规的观察方法不能及时准确观察到睡眠中病人病情的细微变化,比如呼吸和心律的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院监护系统及其监护方法,该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来代替传统的传感器与监护设备之间繁杂的连接装置,能够让患者更加轻松自在地接受医院专业的医疗监护。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医院监护系统,包括多个采集装置、传输装置和终端接收装置,

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床位上患者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所述传输装置用于传输所述采集装置中的电信号;

所述终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传输装置所传输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每个所述采集装置对应于一个床位,每个所述采集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采集贴,每个所述采集贴设有唯一的标识码。

优选地,所述采集装置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以及所述传输装置与所述终端接收装置之间通过有线和/或无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采集贴包括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每个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采集装置对应的床位上的患者的一项生理指标数据,并将其发送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生理指标数据,将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并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生理指标数据的信号形式,并将其与自身存储的该采集贴的所述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发送到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传输装置。

优选地,每个所述采集贴采集一项或是多项生理指标数据。

优选地,所述采集贴佩戴在与其对应的床位的患者的身上。

优选地,所述佩戴的方式包括自粘附方式或用胶带固定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采集贴还包括电源装置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电源装置中电量的变化,当所述电源装置的电量低于警戒值时,将该信号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为蓄电池和/或充电电池。

优选地,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路由器以及无线局域网单元,所述路由器无线连接于所述无线局域网单元。

优选地,所述路由器包括用串行总线连接的蓝牙主机和Wifi模块,所述蓝牙主机用于接收所述采集贴中的所述电信号。

优选地,所述终端接收装置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传输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报警器;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当前的一组患者数据中的生理指标数据超出其预先设置的范围时,则报警器进行报警。

优选地,所述终端接收装置包括服务器和服务终端,所述服务终端通过服务器与所述传输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服务终端设置报警器,当所述服务终端所接收的患者数据中的所述生理指标数据超出其预先设置的所述生理指标数据的范围时,则所述报警器报警。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医院监护系统的监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医院监护系统的监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每个采集装置设置为与所述医院中的一张床位相对应;所述采集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采集贴,每个所述采集贴设置唯一的标识码;所述采集贴采集所述床位上患者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形影的电信号;

S2:传输装置接收所述采集装置发送的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终端接收装置;

S3:终端接收装置接收所述传输装置所传输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优选地,传输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路由器以及无线局域网单元,所述路由器无线连接于所述无线局域网单元;所述路由器包括用串行总线连接的蓝牙主机和Wifi模块;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所述采集贴将测得的该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与自身的所述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通过蓝牙发送到设置于该患者所在病房中的所述蓝牙主机;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所述蓝牙主机将收到的所述患者数据通过所述串行总线发送到所述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将收到的所述患者数据用Wifi方式发送到各个所述移动终端,并用Wifi方式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单元发送到所述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终端接收装置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步骤S3还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中的所述生理指标数据超出其预先设置的所述生理指标数据的范围时,则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

优选地,所述终端接收装置还包括服务器和服务终端,所述服务终端通过服务器与所述传输装置连接,所述服务终端设置报警器;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当所述服务终端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中的所述生理指标数据超出其预先设置的所述生理指标数据的范围时,则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

优选地,将每个所述采集装置与所述医院中的每张所述床位相对应的方法为:

任一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并保存其持有者输入的对应信息,所述对应信息包括:所述采集装置中每个所述采集贴的唯一的标识码、所述医院中的对应的病床的床位号、各个所述标识码与所述床位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收到所述持有者发出的绑定指令时,该移动终端将所述对应信息和所述绑定指令发送到所述路由器;

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绑定指令,将所述对应信息发送到其相对应的移动终端,并将所述绑定指令和所述对应信息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单元发送到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指令,将所述对应信息发送到各个所述服务终端;

所述其相对应的移动终端和各个所述服务终端保存所述对应信息。

优选地,将每个所述采集装置与所述医院中的每张所述床位相对应的方法为:

任一所述服务终端接收并保存其使用者输入的对应信息,所述对应信息包括:每个采集贴的唯一的标识码、所述医院中的一张病床的床位号、各个所述标识码与所述床位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收到所述使用者发出的绑定指令时,该服务终端将所述对应信息和所述绑定指令发送到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指令,将所述对应信息发送到其相对应的服务终端,并将所述对应信息和所述绑定指令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单元发送到所述路由器;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绑定指令,将所述对应信息发送到各个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服务终端和其相对应的所述移动终端保存所述对应信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采集贴唯一的标识码与病床建立对应关系,这样,系统利用患者数据中的标识码就可以唯一确定住在该病床上的患者,进而确定患者数据中的生理指标数据所属的患者。采集贴可以实时或在预定时刻采集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如心电、脉搏、体温、呼吸等,进而将其与自身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发送到路由器,路由器可实时将收到的患者数据发送到各移动终端,并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发送到服务器,进而由服务器发送到各服务终端,这样,作为移动终端的持有者和服务终端的使用者的监护人员就可以实时或在预定的时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挽救病人。此外,服务终端在判断出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出现异常时,还可以进行报警,这进一步增强了该系统提供病情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由此可见,本发明在不打扰患者夜间休息的情况下及时、全面地提供了能指示病情的生理指标数据,消除了患者的抵触心理;同时又因其自动发送和保存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降低了监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克服了监护人员数量少带来的人均监护业务量大易造成疲惫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保证了监护人员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从而有效降低医院工作人员的巡诊工作量,改善患者就诊环境,还能实时、全面地提供患者的基本生理信息,并在突发紧急状况时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医院监护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医院监护系统中各装置具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医院监护系统中的路由器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医院监护系统中的采集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00~终端接收装置

101~移动终端;

103~服务器;

104~服务终端;

200~传输装置;

210~路由器;

220~无线局域网单元;

211~蓝牙主机;

212~Wife模块;

300~采集装置

310~采集贴;

311~传感器;

312~信号处理模块;

313~控制模块;

314~通信模块;

315~电源装置;

316~电源管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院监护系统,包括多个采集装置300、传输装置200和终端接收装置100,

采集装置300用于采集床位上患者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传输装置200用于传输采集装置中的电信号;

终端接收装置100用于接收传输装置所传输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每个采集装置300对应于一个床位,每个采集装置300包括一个或多个采集贴310,每个采集贴310设有唯一的标识码。采集装置300与传输装置200之间以及传输装置200与终端接收装置100之间通过有线和/或无线连接。

采集贴310包括信号处理模块312、控制模块313、通信模块314以及一个或多个传感器311,每个传感器311用于监测采集装置对应的床位上的患者的一项生理指标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信号处理模块312;

信号处理模块312接收传感器311发送的生理指标数据,将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并发送到控制模块313;

控制模块313接收生理指标数据的信号形式,并将其与自身存储的该采集贴310的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发送到通信模块314;

通信模块314接收控制模块313发送的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传输装置200。

每个采集贴310中的各个传感器311可以采集相同的生理指标,也可以采集不同的生理指标,即每个采集贴310采集一项或是多项生理指标数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采集贴310还包括电源装置315和电源管理模块316。电源装置315为蓄电池或充电电池,更优选地为电源装置包括蓄电池和充电电池,这样,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充电电池作为电源,当充电电池中的电量不足时,由蓄电池补充,以房充电电池不能及时充电或更换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电源管理模块316用于判断电源装置315中电量的变化,当电源装置315的电量低于警戒值时,将该信号发送到控制模块303。

传输装置200包括一个或多个路由器210以及无线局域网单元220,路由器210与无线局域网单元220无线连接。路由器210包括用串行总线连接的蓝牙主机211和Wifi模块212,蓝牙主机211用于接收采集贴310中的电信号。

终端接收装置100包括移动终端101,移动终端101与传输装置200连接。移动终端101上设置有报警器,当移动终端101接收到的当前的一组患者数据中的生理指标数据超出其预先设置的范围时,则报警器进行报警。

终端接收装置100包括服务器103和服务终端104,服务终端104通过服务器103与传输装置200连接。服务终端104上也设置有报警器,当服务终端104所接收的患者数据中的生理指标数据超出其预先设置的生理指标数据的范围时,则报警器进行报警。

一种医院监护系统的监护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每个采集装置300设置为与医院中的一张床位相对应;采集装置300包括一个或多个采集贴310,每个采集贴310设置唯一的标识码;采集贴310采集床位上患者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形影的电信号;

S2:传输装置200接收采集装置300发送的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终端接收装置100;

S3:终端接收装置100接收传输装置200所传输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传输装置200包括一个或多个路由器210以及无线局域网单元220,路由器210无线连接于无线局域网单元220。

路由器210包括用串行总线连接的蓝牙主机211和Wifi模块212,步骤S2和S3中的具体传送步骤为:

采集贴310将测得的该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与自身的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通过蓝牙发送到设置于该患者所在病房中的蓝牙主机211;

蓝牙主机211将收到的患者数据通过串行总线发送到Wifi模块212;Wifi模块212将收到的患者数据用Wifi方式发送到各个移动终端101,并用Wifi方式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服务器103。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将每个采集装置300与医院中的每张病床相对应的方法为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

第一种方法为:

任一移动终端101接收并保存其持有者输入的对应信息,对应信息包括:采集装置300中每个采集贴310的唯一的标识码、医院中对应的病床的床位号、各个标识码与床位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收到持有者发出的绑定指令时,该移动终端101将对应信息和绑定指令发送到路由器210;

路由器210根据绑定指令,将对应信息发送到其对应的移动终端101,并将绑定指令和对应信息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服务器103;服务器103根据绑定指令,将对应信息发送到各个服务终端104;

第二种方法为:

任一服务终端104接收并保存其使用者输入的对应信息,对应信息包括:每个采集贴310的唯一的标识码、医院中的一张病床的床位号、各个标识码与床位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收到使用者发出的绑定指令时,该服务终端104将对应信息和绑定指令发送到服务器103;

服务器103根据绑定指令,将对应信息和绑定指令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路由器210;路由器210根据绑定指令,将对应信息发送到各个移动终端101;

即对于同一个患者,与其相对应的移动终端101和服务终端104所接收到的与该患者相对应的床位号及各个标识码的数据相一致。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过程如下: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院监护系统,该系统包括:采集贴310、路由器210、移动终端101、无线局域网单元220、服务器103、服务终端104,其中,采集贴310、路由器210、移动终端101、服务终端104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路由器210设置于病房中,其数量不做限制,可以为一个,这样仅一个病房设置路由器210,当然路由器210的数量也可以超过一个,这样可以有多个病房设置路由器210(考虑到路由器210的有效工作范围,每个病房设置有一个路由器210即可)。服务终端104连接服务器103,可对服务器103内存储的信息进行检索,因而本发明中的服务终端104可以采用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来实现,也可以用固定设备,如台式电脑等来实现。

本发明中,采集贴310是采集患者的病情信息的装置,患者信息用生理指标数据来描述。每个采集贴310有唯一的标识码,这里的标识码是该系统中采集贴310的身份信息,即该系统利用标识码来判断和定位采集贴310。

本发明中,每个采集贴310对应于医院中的一张病床。根据患者的监护需要,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的,即仅用一个采集贴310对应于该患者所在的病床,这种情况下,患者需采集的生理指标数据较少;这种对应关系也可以是多对一的,即多个采集贴310对应于患者所在的一张病床,此时患者需采集的生理指标数据就较多。这种对应关系可以用采集贴310的标识码与病床的床位号来描述,即建立多个采集贴310的标识码与医院中的一张病床的床位号的对应关系。

建立每个采集贴310与病床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建立了采集贴310与该病床上的患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本发明中,表征患者的病情信息的生理指标数据与采集到该生理指标数据的采集贴310的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一同传输,这样,该系统可以利用采集贴310的标识码来确定该采集贴310对应的病床,进而确定与标识码一同传输的生理指标数据所对应的患者。

本发明中的采集贴310是一种可穿戴设备。采集贴310被佩戴在其对应的病床上的患者身上,可实时或按预先的设置,在预定时刻检测该患者的病情,得到生理指标数据。这里的生理指标数据是电信号的形式。采集贴310能检测患者的病情,依靠的是其包含的传感器311,按照传感器311类型的不同,采集贴310可以检测一种以上的生理指标数据,如患者的心电数据、心率数据、体温数据、呼吸数据、血氧数据、加速度数据、重力数据等。本发明不限定采集贴310所能测得的生理指标数据的数量和种类,凡是能够利用传感器311检测得到的生理指标数据,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采集贴310将测得的该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与自身的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发送到设置于该患者所在病房中的路由器210。为了保证采集贴310检测和发送数据的工作不影响患者夜间休息,采集贴310发送患者数据可以采用无线方式进行。当然,如果有线信号传输方式不影响本发明目的的实现,也可以采用有线传输方式。

路由器210将收到的患者数据发送到各个移动终端101,并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服务器103。这里,路由器210将患者数据发送到各个移动终端101可以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这样,虽然路由器210设置于病房中,位于病房外(例如住院部办公区等)监护人员所在区域的移动终端101也能收到患者数据,持有移动终端101的监护人员就可以在病房外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当前的病情信息。这种方式既不影响患者夜间休息,也减少了监护人员的巡视量。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路由器210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路由器210包括用串行总线连接的蓝牙主机211和Wifi模块212。图3中未对串行总线进行标示。利用图3所示的路由器210,采集贴310可将患者数据通过蓝牙方式发送到蓝牙主机211。这里的蓝牙主机211用于,将收到的患者数据通过串行总线发送到Wifi模块212,而Wifi模块212则用于,将收到的患者数据发送到各个移动终端101,并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服务器103。

可见,图3所示的路由器210是一部蓝牙转Wifi的路由器210。采集贴310之所以将患者数据以蓝牙方式发送到蓝牙主机211,是考虑了采集贴310的功耗和体积的因素,较优地,这里的蓝牙方式可以是低功耗蓝牙4.0技术,当然,也可以采用低功耗蓝牙4.0以上的技术。Wifi模块212则可以将蓝牙主机211发来的患者数据用Wifi方式发送出去。Wifi模块212是利用Wifi技术传输数据的模块,Wifi是现有的一种短距离无线技术,遵循一定的网络传输标准,如.11u、.11n等。本发明不限定Wifi模块212所遵循的网络传输标准,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传输目的,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中,蓝牙主机211支持的采集贴310数量为一个以上,也就是说,蓝牙主机211支持的采集贴310数量只要不低于一个,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其能支持的采集贴310数量越多越好。

如图2所示,服务器103将收到的患者数据发送到各个服务终端104,发送方式可以是无线方式,也可以是有线方式。

本发明中的移动终端101可以供其持有者(如医院的监护人员等)随时查看患者当前的一组患者数据。这里,作为移动终端101的持有者的监护人员需要在规定的时刻了解患者的病情信息,因此,移动终端101只需保存患者当前的一组患者数据即能满足要求。但移动终端101也可保存超过一组的患者数据,从而帮助其持有者查询获得更多的病情信息。

如图2所示,服务终端104可以保存患者所有的患者数据,即服务终端104包含存储设备,可将服务器103发来的每组患者数据都保存下来,这些患者数据可供服务终端104的使用者随时查看,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此外,服务终端104还有一定的病情分析功能,可在判断出患者当前的一组患者数据中的生理指标数据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该判断功能可利用是否处于标准范围之外的方式实现,即服务终端104判断所收到的当前的一组患者数据中的生理指标数据是否处于预先设定的标准范围之外,是则意味着该生理指标数据出现异常,服务终端104进行报警,否则,服务终端104不报警。

本发明中,移动终端101也可以具有病情分析功能,即在判断出患者当前的一组患者数据中的生理指标数据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该判断功能也可利用是否处于标准范围之外的方式实现,即移动终端101判断所收到的当前的一组患者数据中的生理指标数据是否处于预先设定的标准范围之外,是则意味着该生理指标数据出现异常,移动终端101进行报警,否则,移动终端101不报警。

移动终端101和服务终端104是两种病情监控的终端设备,本发明要求二者必须同时存在于系统中。这是因为以上两种终端设备在监护功能上是相互补充的。利用移动终端101可以实现传统的巡视模式,即监护人员通过终端实时查询的方式来获得患者当前的病情信息,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终端实时查询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察看,以了解患者病情信息,另外这种模式运行成本也很低。利用服务终端104既能实现病情异常时的及时报警功能,又能全面保存和分析生理指标数据,为利用大数据分析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提供数据库,从而为诊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由此可见,本发明中,采集贴310唯一的标识码与病床建立对应关系,这样,系统利用患者数据中的标识码就可以唯一确定住在该病床上的患者,进而确定患者数据中的生理指标数据所属的患者。采集贴310可以实时或在预定时刻采集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如心电、脉搏、血压、血氧、呼吸、体温等,进而将其与自身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发送到路由器210,路由器210可实时将收到的患者数据发送到各移动终端101,并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服务器103,进而由服务器103发送到各服务终端104,这样,作为移动终端101的持有者和服务终端104的使用者的监护人员就可以实时或在预定的时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挽救病人。此外,服务终端104在判断出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出现异常时,还可以进行报警,这进一步增强了该系统提供病情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由此可见,本发明在不打扰患者夜间休息的情况下及时、全面地提供了能指示病情的生理指标数据,消除了患者的抵触心理;同时又因其自动发送和保存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降低了监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克服了监护人员数量少带来的人均监护业务量大易造成疲惫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保证了监护人员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医院监护系统中的采集贴310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每个采集贴310包括:传感器311、信号处理模块312、控制模块313、通信模块314,其中,传感器311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每个传感器311用于检测患者的一项生理指标数据。如前述,本发明不限定传感器311所能测得的生理指标数据的数量和类型,只要能利用传感器311测得的生理指标数据,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所用的传感器311包括但不限于心电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血氧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等。

在同一采集贴310中的传感器311的数量超过一个的情况下,不同传感器311的类型可以相同,即一个采集贴310中包含多个相同的传感器311,用来检测同一种类型的生理指标数据;当然,同一采集贴310中的不同传感器311的类型也可以不同,以检测不同类型的生理指标数据。

各个传感器311将测得的生理指标数据发送到信号处理模块312;信号处理模块312将收到的每一项生理指标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并将其发送到控制模块313。这里,信号处理模块312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信号放大、模拟滤波、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

控制模块313将收到的生理指标数据与自身存储的该采集贴310的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发送到通信模块314。通信模块314将收到的患者数据发送到设置于该患者所在病房中的路由器210。在路由器210采用图3所示的情况下,这里的通信模块314可以采用蓝牙传输控制器来实现,从而保证采集贴310以蓝牙方式将患者数据发送到图3中的蓝牙主机211。

如图4所示,每个采集贴310还包括电源装置315与电源管理模块316,顾名思义,电源装置315与电源管理模块316包括供电用的蓄电设备及对该蓄电设备进行管理的电源管理组件,当然,电源装置与电源管理模块316还可以包含其他组件。这里的蓄电设备可以用一次性电池来实现,也可以用充电电池(如充电锂电池等)来实现,当然,还可以用连接或非连接的一次性电池及充电电池来实现。本发明对蓄电设备最基本的要求是体积小、重量轻。

如图3所示,电源装置315可对信号处理模块312、控制模块313、通信模块314及各个传感器311供电,供电的电源即为上述的蓄电设备。电源管理模块316对电源装置315具有判断功能,判断电源装置315的蓄电量是否不足(即蓄电量是否低于警戒蓄电量),当电源装置315的蓄电量低于警戒蓄电量时向控制模块313发送电量不足信号。另外,电源管理模块316还可以对电源装置315进行充电功能。

控制模块313将收到的电量不足信号与自身存储的该采集贴310的标识码作为一组电量不足数据,通过通信模块314发送到设置于该患者所在病房中的路由器210。这里,控制模块313将电量不足信号与该采集贴310的标识码一起发送到路由器210的目的,是使最终收到电量不足信号的移动终端101及服务终端104能根据标识码来确定蓄电设备电量不足的采集贴310的位置,从而及时更换。

路由器210将收到的电量不足数据发送到各个移动终端101,并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服务器103;服务器103将收到的电量不足数据发送到各个服务终端104。这样,各个移动终端101和各个服务终端104能够分别来解析电量不足数据,从而发出标识码对应的采集贴310电量不足的报警信息,使移动终端101的持有者或服务终端104的使用者及时了解相应信息,对电量不足的采集贴310进行更换。这里,更换采集贴310的方式可以是用一个新的采集贴310替换电量不足的采集贴310,也可以是仅仅更换电量不足的采集贴310中的蓄电设备,还可以是对电量不足的采集贴310中的蓄电设备进行充电。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医院监护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每个采集贴310的唯一的标识码设置为与医院中的一张病床相对应,该对应关系可使移动终端101及服务终端104利用与生理指标数据一起发来的标识码,来确定该标识码指示的采集贴310所对应的病床上的患者,从而将生理指标数据与患者建立对应关系。

将采集贴310佩戴在其对应的病床上的患者身上。本发明中的采集贴310是一种可穿戴设备,将其佩戴在患者身上的方式可以为自粘附方式,也可以是用胶带固定的方式。

采集贴310将测得的该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与自身的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发送到设置于该患者所在病房中的路由器210。

路由器210将收到的患者数据发送到各个移动终端101,并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服务器103;服务器103将收到的患者数据发送到各个服务终端104。

移动终端101收到其持有者在任意时间发出的查看指令时,显示患者当前的一组患者数据,这就实现了移动终端101的持有者可以随时查看患者当前的生理指标数据的功能。移动终端101的有效使用范围,必须在路由器210的有效通信范围内,否则就无法与路由器210取得联系。持有者使用移动终端101来查询患者数据的时间,常常是在持有者(如护士、医生等)巡视患者病情时,当然,在其他任意时间亦可。

服务终端104保存所收到的患者数据,这样,服务终端104就可以将收到的该患者的所有的患者数据都保存下来,从而使其使用者能够通过查询,全面了解该患者的病情信息。

服务终端104还可以具有异常情况判断功能,即服务终端104还可以判断患者当前的一组患者数据中的生理指标数据是否异常,如果是,则进行报警,从而提醒使用者对患者进行及时救助。报警还可以采取分级报警的方式,即报警级别分为正常、关注、异常和紧急四种级别。

服务终端104收到其使用者在任意时间发出的查阅指令时,显示该查阅指令所要求的患者的患者数据。这里,查阅指令可以是查询当前或以前的一组患者数据,也可以是查询多组患者数据。

服务终端104可以实时显示一组或更多的患者数据。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的路由器210可以包括用串行总线连接的蓝牙主机211和Wifi模块212。则:

采集贴310将测得的该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与自身的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发送到设置于该患者所在病房中的路由器210的方法包括:采集贴310将测得的该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与自身的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通过蓝牙发送到设置于该患者所在病房中的蓝牙主机211。这意味着采集贴310向路由器210中的蓝牙主机211发送患者数据的方法是利用蓝牙技术进行发送,从而降低功耗,并缩小路由器210的体积。

路由器210将收到的患者数据发送到各个移动终端101,并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服务器103的方法包括:蓝牙主机211将收到的患者数据通过串行总线发送到Wifi模块212;Wifi模块212将收到的患者数据用Wifi方式发送到各个移动终端101,并用Wifi方式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服务器103。

本发明中,蓝牙主机211支持的采集贴310数量为一个以上,也就是说,蓝牙主机211支持的采集贴310数量只要不低于1个,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其能支持的采集贴310数量越多越好,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蓝牙主机211可以支持三个采集贴3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蓝牙主机211可以支持三个以上的采集贴310。

本发明中,蓝牙主机211连接的Wifi模块2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超过一个。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蓝牙主机211通过串行总线可至少连接3个Wifi模块212。

本发明中,将每个采集贴310的唯一的标识码设置为与医院中的一张病床相对应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

第一种方法为:

任一移动终端101接收并保存其持有者输入的对应信息,这里的对应信息包括:每个采集贴310的唯一的标识码、医院中的一张病床的床位号、各个标识码与床位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前文所述,标识码与床位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根据患者的监护需要而定;当然,由于不同病床上的患者的病情不同,监护需要也有差异,因而不同病床所对应的采集贴310的数量也可以有所不同;

在收到持有者发出的绑定指令时,该移动终端101将对应信息和绑定指令发送到路由器210;路由器210根据绑定指令,将对应信息发送到其他的移动终端101(即除去上述的接收并保存其持有者输入的对应信息的移动终端101之外的其他的移动终端101),并将绑定指令和对应信息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服务器103;服务器103则根据绑定指令,将对应信息发送到各个服务终端104;

这样,上述的其他的移动终端101和各个服务终端104就可以保存该对应信息,从而实现了采集贴310与病床之间对应关系在各移动终端101、服务终端104中的统一性。

第二种方法为:

任一服务终端104接收并保存其使用者输入的对应信息,该对应信息包括:每个采集贴310的唯一的标识码、医院中的一张病床的床位号、各个标识码与床位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收到使用者发出的绑定指令时,该服务终端104将对应信息和绑定指令发送到服务器103;

服务器103根据绑定指令,将对应信息发送到其他的服务终端104(即除去上述的接收并保存其使用者输入的对应信息的服务终端104之外的其他的服务终端104),并将对应信息和绑定指令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路由器210;路由器210根据绑定指令,将对应信息发送到各个移动终端101;

上述的其他的服务终端104和各个移动终端101保存对应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种方法中,各移动终端101更新绑定信息的时间是可以预先设置的,例如,可以是实时更新,也可以在移动终端101读取路由器210时自动更新。

可见,上述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的区别在于,接收并保存外部输入的对应信息的终端不同。当然,将每个采集贴310的唯一的标识码设置为与医院中的一张病床相对应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其他实现形式,只要能建立标识码与病床之间的对应关系,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采集贴310是可以退出该系统的,退出的原因可以为患者出院、采集贴310损坏、患者不再需要监护等等。为简化采集贴310的退出机制,其退出的方式可以是用一个新的采集贴310替换旧的采集贴310,即更新上述的对应信息即可。

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采集贴310唯一的标识码与病床建立对应关系,这样,系统利用患者数据中的标识码就可以唯一确定住在该病床上的患者,进而确定患者数据中的生理指标数据所属的患者。采集贴310可以实时或在预定时刻采集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如心电、脉搏、血压、体温、经皮血氧饱和度、呼吸等,进而将其与自身标识码作为一组患者数据发送到路由器210,路由器210可实时将收到的患者数据发送到各移动终端101,并通过无线局域网单元220发送到服务器103,进而由服务器103发送到各服务终端104,这样,作为移动终端101的持有者和服务终端104的使用者的监护人员就可以实时或在预定的时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挽救病人。此外,服务终端104在判断出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出现异常时,还可以进行报警,这进一步增强了该系统提供病情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由此可见,本发明在不打扰患者夜间休息的情况下及时、全面地提供了能指示病情的生理指标数据,消除了患者的抵触心理;同时又因其自动发送和保存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降低了监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克服了监护人员数量少带来的人均监护业务量大易造成疲惫的问题;通过及时报警,本发明可以提高患者在突发紧急状态生存的几率;因此,本发明是对现有医院监护体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可以成为有益的一个组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