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4379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胃肠炎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微生物或毒物的类型和量的大小。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其他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可能是脱水的征象)、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肌肉痛或关节僵硬、大便失禁等。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可以很快导致脱水,其表现有虚弱、极度口渴、少尿或尿色加深、皮肤干燥、口干、眼球下陷,婴儿还可表现为啼哭时少泪。严重的呕吐或腹泻可以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血压等。饮用大量含盐少或不含盐的水分来补充液体的病人尤易出现低钠血症。水和电解质紊乱有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对于病重、虚弱、年幼或年老的患者,严重的病例可以出现休克和肾功能衰竭。

治疗胃肠炎最重要的是补充水和电解质。通常患者只需卧床休息并饮用足量的水分(如口服补液盐溶液)即可。即使是呕吐的患者也要尽量多饮水。哺乳期的婴儿应继续哺乳。碳酸饮料、茶、运动饮品、含咖啡因的饮料及果汁并不适于补液。如果呕吐或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有严重脱水,有必要进行静脉补液。呕吐剧烈时可加用止吐药。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超过24~48小时并且没有迹象表明有更严重的细菌感染,可加用止泻药。通常儿童不建议使用止吐药和止泻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胃肠炎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是由中草药茶子心、红娘子、驴打滚儿草、石椒草、大鹅儿肠、无患子皮、礜石、向日葵根、疳积药、樟树果、橘红珠、墨地、建兰根、葫芦七、金橘露、常春藤子、山吴萸果、白苏梗、金纽子组成。

单剂药量为茶子心10 g、红娘子10 g、驴打滚儿草8 g、石椒草8 g、大鹅儿肠15 g、无患子皮10 g、礜石15 g、向日葵根15 g、疳积药12 g、樟树果15 g、橘红珠10 g、墨地10 g、建兰根15 g、葫芦七10 g、金橘露5 g、常春藤子15 g、山吴萸果15 g、白苏梗12 g、金纽子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茶子心:行气疏滞,主治气滞腹痛泄泻、皮肤瘙痒、汤火伤;红娘子:攻毒、通瘀、破积、外用治瘰疬、癣疮、内服治血瘀经闭、狂犬咬伤;驴打滚儿草:益气、止嗽平喘、清热降火,主治支气管炎、肺结核;石椒草:走经络、止胸膈气痛、冷寒攻心、胃气疼痛、腹胀、发散疮毒,主治风寒感冒、肺炎、支气管炎、扁桃腺炎、腮腺炎、痢疾、血栓性脉管炎;大鹅儿肠:理气、化湿、活血、止皿、消积、解毒,主治胃痛、黄疸、大便下血、月经不调、小儿积食、疔疮;无患子皮:清热化痰、止痛、消积,主治喉痹肿痛、胃痛、疝痛、风湿痛、虫积、食滞、无名肿毒;礜石:消冷积、祛寒湿、蚀恶肉、杀虫,主治痼冷腹痛、积聚坚癖、风冷湿痹、痔瘘息肉、恶疮癣疾;向日葵根:治胸胁胃脘作痛、二便不通、跌打损伤;疳积药:健脾利湿、镇吐理气;樟树果:祛风散寒、消食化滞,主治肠胃炎、胃寒腹痛、食滞、腹胀;橘红珠:止渴、助消化、除胸中气滞,主治食积、癥瘕;墨地:健脾、理气、安胎,主治痢疾腹痛、劳伤咳喘、胎气不安、月经不调、白带;建兰根:顺气、和血、利湿、消肿,主治咳嗽吐血、肠风、血崩、淋病、白浊、白带、跌打损伤、痈肿;葫芦七:理气活血、止痛、止咳祛痰,主治跌打损伤、劳伤、腰腿痛、咳嗽气喘、百日咳、肺痈咯血;金橘露:舒肝、和中、理肝气、解郁结、和脾胃、进饮食、止呕吐、除痰水;常春藤子:主风血羸者、腹内诸冷血闭、强腰脚、变白;山吴萸果:温中散寒、祛风止痛、舒肝理气,主治腹泻、肝胃气痛、胃腹冷痛;白苏梗:顺气、消食、止痛、安胎,主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主治胸闷、噎膈反胃及心腹痛;金纽子:治妇女月经痛、刀伤出血、气滞肚痛、风湿骨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草药配比:茶子心10 g、红娘子10 g、驴打滚儿草8 g、石椒草8 g、大鹅儿肠15 g、无患子皮10 g、礜石15 g、向日葵根15 g、疳积药12 g、樟树果15 g、橘红珠10 g、墨地10 g、建兰根15 g、葫芦七10 g、金橘露5 g、常春藤子15 g、山吴萸果15 g、白苏梗12 g、金纽子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