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4360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因是大肠功能传导失常,胃肠积热,津液耗伤导致肠导失润,大肠干结,导致上述病症的原因是 :神志不舒,致气机郁滞,大便不通畅,在肠道内滞留时间长而秘结,年老体弱或长期卧患者,长久卧床不动或运动量小,气血亏虚,致大肠津枯不润干结。便秘会给人体带来很大伤害,有的连续多天不能排便,腹部胀闷,脸色枯黄,排便困难,苦不堪言。有的患者为了解决排便困难,服用泻药或采用中药灌肠,但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西药治疗便秘,虽然见效快,但是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停药后病情易出现反复,并且西药长期直接作用内脏,易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

中医药治疗便秘不但在通便方面有优势,在解除便秘的同时,紊乱的胃肠功能得到调整,并可使患者的体质状况得到改善。由于中医药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根据中医理论,针对便秘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解决了西药治疗依赖性强、副作用大,服用泻药或采用中药灌肠不能够标本兼治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莱菔子12-25g,蔓荆子10-20g,荆芥8-12g,淮山药16-25g,番泻叶4-8g,酒大黄12-18g,黄芪26-40g,党参12-18g,太子参14-26g,金银花12-18g,当归10-18g,熟地16-24g,麦冬12-18g,百合20-28g,甘草4-8g。

优选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莱菔子16-22g,蔓荆子14-17g,荆芥9-11g,淮山药18-22g,番泻叶5-7g,酒大黄14-16g,黄芪28-35g,党参14-17g,太子参18-22g,金银花14-16g,当归11-16g,熟地18-22g,麦冬12-16g,百合23-26g,甘草5-7g。

最优选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莱菔子20g,蔓荆子15g,荆芥10g,淮山药20g,番泻叶6g,酒大黄15g,黄芪30g,党参15g,太子参20g,金银花15g,当归15g,熟地20g,麦冬15g,百合25g,甘草6g。

本发明中原料药的药用性能如下:

莱菔子:性平,味辛、甘;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蔓荆子:苦辛,凉;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常用于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荆芥:味辛,温;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淮山药:味甘,性平;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番泻叶:甘、苦;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酒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

黄芪:味甘微温;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

党参:味甘,性平;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

太子参:甘,微苦,微温;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金银花:甘,微苦,清香,辛,寒;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以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

当归:甘、辛,温;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熟地:甘,微温;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秘,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麦冬: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

百合:甘,平;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甘草:甘,平;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药效上相辅相成,协同作用,具有通便方面,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同时可使患者的体质状况得到改善。2、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3、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4、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 100%,治愈率达9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莱菔子12g,蔓荆子10g,荆芥10g,淮山药16g,番泻叶4g,酒大黄12g,黄芪26g,党参13g,太子参15g,金银花12g,当归10g,熟地16g,麦冬12g,百合22g,甘草4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莱菔子16g,蔓荆子14g,荆芥9g,淮山药19g,番泻叶6g,酒大黄14g,黄芪28g,党参15g,太子参20g,金银花15g,当归11g,熟地20g,麦冬14g,百合24g,甘草6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莱菔子20g,蔓荆子15g,荆芥10g,淮山药20g,番泻叶6g,酒大黄15g,黄芪30g,党参15g,太子参20g,金银花15g,当归15g,熟地20g,麦冬15g,百合25g,甘草6g。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莱菔子24g,蔓荆子18g,荆芥11g,淮山药22g,番泻叶7g,酒大黄16g,黄芪35g,党参16g,太子参22g,金银花14g,当归15g,熟地20g,麦冬15g,百合25g,甘草7g。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莱菔子22g,蔓荆子17g,荆芥10g,淮山药22g,番泻叶6g,酒大黄16g,黄芪35g,党参16g,太子参20g,金银花16g,当归16g,熟地21g,麦冬15g,百合25g,甘草7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将组方的原料药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20-25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 4-10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 25-40分钟 ;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2-4厘米,水沸后煎煮 15-25 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临床统计资料:

患者资料:自2012初年至今,共治疗便秘患者400例,年龄17-50岁326例,50岁以上者74例;男198例,女202例。

治疗方法:七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 150-200毫升,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煎、火燎、刺激及腐烂之物。1个月后观察统计疗效(期间治愈者,继续用药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接近正常水平。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有所改善,体征有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治疗结果:1-4个疗程后,治愈320例(80%),显效6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显效、有效、无效者共80例,继续用药,6个疗程(指总疗程)后,这80例患者中,又治愈64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0例。

即: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6个疗程后,共治愈384例(96%),显效12例(3%),有效12例(1%),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病例 1 :

李某,男,35 岁,经常腹胀,便秘较为严重,排便困难,数日解大便一次。服用本发明的治疗便秘的中药 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再服用1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继续巩固 1 个疗程,诸症状均消失治愈。

病例 2 :

周某,女,51岁,长期便秘,最长可达一周解大便一次,经常使用开塞露,出现乏力、头昏等症状,且面色灰暗,舌淡苔少。服用本发明的治疗便秘的中药 3个疗程,腹胀、厌食稍减轻,呕吐消失。续服 1 个疗程,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再巩固服用1个疗程,症状消失。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