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5599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痔疮的治疗多采用口服、局部用药、注射疗法、物理疗法、手术等方法,如口服多采用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局部用药多采用栓剂、膏剂、洗剂等,注射疗法多采用硬化剂注射于粘膜下静脉丛,多适用于Ⅰ、Ⅱ度出血性内痔。物理疗法主要包括激光治疗、冷冻疗法、直流电疗法、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微波热凝疗法、红外线凝固治疗等。手术疗法多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痔脱出严重,较大纤维化内痔、注射等治疗不佳,合并肛裂、肛瘘等。以上疗法虽各有其优点,但是却存在疗效不确切、治标不治本、愈后易复发、应用范围局限、治疗周期长或治疗费用高昂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疗效确切、费用便宜、可以从根本上治疗痔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黄芪25-40g、当归5-25g、党参10-30g、柴胡10-30g、升麻5-25g、白术5-25g、黄连1-10g、苦参1-10g、大黄1-10g、薤白5-20g、地榆炭5-20g、槐花5-20g、陈皮5-20g;

优选的,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黄芪25-35g、当归10-20g、党参15-25g、柴胡15-25g、升麻10-20g、白术10-20g、黄连3-8g、苦参3-8g、大黄3-8g、薤白5-15g、地榆炭5-15g、槐花5-15g、陈皮5-15g;

优选的,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黄芪30g、当归15g、党参20g、柴胡20g、升麻15g、白术15g、黄连5g、苦参5g、大黄5g、薤白10g、地榆炭10g,槐花10g,陈皮10g;

一种制备上述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的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将原料药制成汤剂:

(1)将上述重量份的十三味原料药冷水浸泡1个小时,混合捞出备用;

(2)将步骤(1)中冷水浸泡混合后的原料药加水,用武火煎开,文火煎煮20-30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3)向步骤(2)的药渣中再次加水用武火煮开,文火煎煮20-30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得到的药汁充分混合,过滤药渣,留取药汁,即得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综合考虑内痔、外痔或混合痔的主要原因在于气血不足,中气下陷,兼有湿热阻滞、便秘等原因,采取益气生血、升阳举陷的方法,兼顾清利湿热、润肠通便。针对个别出血者,采用凉血止血中药,使得气血得补,中气得升,湿热得祛,肠道得通,出血得止,进而从根本上治愈痔疮。

本发明的各原料药功效如下:

生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

当归,味甘而重,具有补血活血,通经活络的药效。

党参,可益气补血,具有补脾肺之气,生津,养血,扶正祛邪等功效。

柴胡,苦,微寒,疏肝升阳。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等。

升麻,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等。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痈肿疔疮等。

苦参,清热燥湿,湿热泻痢等。

大黄,润肠通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

薤白,味苦,理气宽胸,通阳散结,可治疗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等。

地榆炭,苦,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等。

槐花,具有清热,凉血,止血,解毒、医疮、止痛的功效。

陈皮,用于胸腹胀满,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痰多咳嗽等症,具有健脾理气,驱风下气的效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克服了局部用药、注射疗法、物理疗法等治标不治本的缺点,采用内服中药汤剂的方式,以益气生血、升阳举陷、清热利湿和润肠通便的方法,从根本上治疗痔疮,并且大大降低了愈后复发率;

(2)只有十三味中药,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药物配制合理,无需配合其他治疗手段,使治疗简单化;

(3)对内痔、外痔、混合痔都有明显疗效;

(4)采用纯天然中药治疗,没有任何西药化学成分,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显著降低;

(5)解决手术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免除患者手术之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内容的解释与说明,并不能对其内容及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以下实施例1-5中,熬制汤剂时,加入水量的多少根据所加药量的多少而定,以保证中药汤剂的服用效果为主,非固定量。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黄芪25g、当归5g、党参10g、柴胡10g、升麻5g、白术5g、黄连1g、苦参1g、大黄1g、薤白5g、地榆炭5g、槐花5g、陈皮5g。

一种制备上述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的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将原料药制成汤剂:

(1)将上述重量的十三味原料药冷水浸泡1个小时,混合捞出备用;

(2)将步骤(1)中冷水浸泡混合后的原料药加水,用武火煎开,文火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3)向步骤(2)的药渣中再次加水用武火煮开,文火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得到的药汁充分混合,过滤药渣,留取药汁,即得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黄芪40g、当归25g、党参30g、柴胡30g、升麻25g、白术25g、黄连10g、苦参10g、大黄10g、薤白20g、地榆炭20g、槐花20g、陈皮20g。

一种制备上述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的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将原料药制成汤剂:

(1)将上述重量的十三味原料药冷水浸泡1个小时,混合捞出备用;

(2)将步骤(1)中冷水浸泡混合后的原料药加水,用武火煎开,文火煎煮30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3)向步骤(2)的药渣中再次加水用武火煮开,文火煎煮30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得到的药汁充分混合,过滤药渣,留取药汁,即得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黄芪25g、当归10g、党参15g、柴胡15g、升麻10g、白术10g、黄连3g、苦参3g、大黄3g、薤白5g、地榆炭5g、槐花5g、陈皮5g。

一种制备上述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的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将原料药制成汤剂:

(1)将上述重量的十三味原料药冷水浸泡1个小时,混合捞出备用;

(2)将步骤(1)中冷水浸泡混合后的原料药加水,用武火煎开,文火煎煮25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3)向步骤(2)的药渣中再次加水用武火煮开,文火煎煮25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得到的药汁充分混合,过滤药渣,留取药汁,即得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

实施例四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黄芪30g、当归15g、党参20g、柴胡20g、升麻15g、白术15g、黄连5g、苦参5g、大黄5g、薤白10g、地榆炭10g,槐花10g,陈皮10g。

一种制备上述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的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将原料药制成汤剂:

(1)将上述重量的十三味原料药冷水浸泡1个小时,混合捞出备用;

(2)将步骤(1)中冷水浸泡混合后的原料药加水,用武火煎开,文火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3)向步骤(2)的药渣中再次加水用武火煮开,文火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得到的药汁充分混合,过滤药渣,留取药汁,即得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

实施例五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黄芪35g、当归20g、党参25g、柴胡25g、升麻20g、白术20g、黄连8g、苦参8g、大黄8g、薤白15g、地榆炭15g、槐花15g、陈皮15g。

一种制备上述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的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将原料药制成汤剂:

(1)将上述重量的十三味原料药冷水浸泡1个小时,混合捞出备用;

(2)将步骤(1)中冷水浸泡混合后的原料药加水,用武火煎开,文火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3)向步骤(2)的药渣中再次加水用武火煮开,文火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备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中得到的药汁充分混合,过滤药渣,留取药汁,即得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中黄连、苦参和大黄相比其他组分用量要小,主要是由于此三者的药效比较强,且属于苦寒的药物,使用不当,会导致腹泻、脾胃不适等一系副作用,为达到药理平衡,采用小含量配置,由此实现药效作用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的功效。

治疗方法

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用总量为185g的药量组分,武水煮开,温火煎煮,根据煎出的药量每日喝2-3次。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痔核基本消失或大部分萎缩。

有效:症状明显改善,痔核见缩小或部分萎缩。

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

临床典型病例

经过数十年来对成百例痔疮患者的临床应用,服用该中药汤剂的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治愈效果,且服药治疗期间各患者未出现不适、过敏等现象,说明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无任何毒副作用,有关临床治疗情况具体如下:

病例1,李某,男,47岁,因便血5天而就诊,患者患病5天内大便干燥难解,便后下血如注,伴痔核脱出,西医治疗无效,因此就诊于中医。经查看发现患者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积滞,损伤肠道血络,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连服5剂,至服第3剂后,便血停止,大便正常,痔核缩小,可自行回纳,5剂服完,随访患者一年,再无便血。

病例2:张某,男,56岁,患痔疮己10余年,发作时疼痛流血,西医诊断为混合痔。经西医治疗无效,病人来诊时,形体消瘦,痔核脱出,疼痛不止,大便燥结,便后即出血,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后,一剂大便通畅,疼痛减轻。续服3剂后,疼痛消失,出血停止,脱出之痔核亦内收。随访患者半年,未再复发。

病例3:王某某,女,28岁,患痔疮3个月,患病2个月内间隔发作,大便少量出血,伴有轻微疼痛。患病第3个月内,大便出血严重,疼痛不止,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后,1剂后大便通畅,疼痛减轻。续服1剂后,疼痛消失,但仍有微量出血。继续服用1剂后,出血停止。随访患者两年,未再复发。

病例4:李某某,男,34岁,患痔疮一年半,西医治疗短期微见效,但未根除。患者有便后出血,疼痛不止,病情时常发作,严重时夜不能寐。患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后,3剂后大便通畅,疼痛减轻。续服2剂后,有微量出血,疼痛消失。继续服用2剂后,出血停止。随访患者三年,未再复发。

病例5:姜某某,男,21岁,患痔疮1个月,便后出血,伴有疼痛,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后,1剂后大便通畅,疼痛停止。续服2剂后,出血停止。随访患者五年,未再复发。

病例6:窦某某,男,64岁,患痔疮5年,发作时疼痛流血,伴痔核脱出,患者舌质红、脉弦滑。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后,5剂后大便通畅,疼痛减轻,但仍伴有出血。续服3剂后,有微量出血,疼痛消失。继续服用2剂后,出血停止。随访患者两年,未再复发。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临床治疗效果,将诊断过的病例有效率统计如下表1所示:

表1 临床病例有效率统计表

其中,老年为65岁以上的患者;中年为40-65(不包括65)岁的患者;青年为18-40(不包括40)岁的患者。

由临床治疗效果统计表明:本发明在治疗老年、中年、青年的痔疮中,具有很好的疗效;青年人的治愈率高于中年人的治愈率,中年人的治愈率高于老年人的治愈率,主要是由于青年新陈代谢快,活动量大,身体恢复性好。本发明的治疗痔疮的中药汤剂可快速减轻患者的病痛,并可应用于痔疮的发病期、治疗期及恢复期,治愈率达到79%,有效率达到99%,毒副作用非常小,复发率非常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