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肢关节康复的训练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919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下肢关节康复的训练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康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下肢关节康复的训练床。



背景技术:

现在的下肢康复训练床的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帮助病人辅助完成相关的康复训练动作,不利于病人、老年人或者身体活动不便的使用者使用和身体康复,特别是对于腿脚不灵便、长期卧床的使用者来说,由于身体活动不便而减少了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增加了身体不适感,甚至延缓了康复时间。有些患者则使用传统的机械——电机式的康复训练器械来帮助康复,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此类传统康复器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下肢关节康复的训练床,结构简单,连接灵活,安全稳定,使用方便,可帮助患者自主完成上下肢联动性综合训练,加快关节功能康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下肢关节康复的训练床,包括床板和床腿,床板设于床腿之间,其特征在于:床板的一侧对称分布有尾脚,尾脚之间设有踩踏机构,踩踏机构包括踏板、弹簧杆和挡板,弹簧杆设于踏板与挡板之间,挡板固定于尾脚之间,踏板滑动在尾脚上,踏板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两根弹力带,弹力带的一端设有手绑套;该训练床结构简单,连接灵活,安全稳定,使用方便,可帮助患者自主完成上下肢联动性综合训练,加快关节功能康复。

进一步,尾脚上设有限位槽,踏板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凸起,固定凸起与限位槽相对应。

进一步,踏板与挡板之间设有至少两根弹簧杆。

进一步,床板上设有按摩靠垫。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尾脚之间设有踩踏机构,患者躺在床板上,将手绑套套在手臂上,然后脚蹬踏板,踏板受到压力,在尾脚上水平移动,挤压弹簧杆,弹簧杆压缩变形是个缓慢的过程,使得患者的脚蹬动作变得柔和、缓慢,有助于患者下肢恢复,避免弹簧杆的反弹作用过强,而对患者造成反伤效果;踏板来回水平移动,通过固定杆来回拉动弹性带,从而带动手臂做伸展恢复训练,通过下肢主动训练带动上肢做被动训练,完成上下肢联动性综合训练,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本发明结构简单,连接灵活,安全稳定,使用方便,可帮助患者自主完成上下肢联动性综合训练,加快关节功能康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下肢关节康复的训练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踩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板;2-床腿;3-按摩靠垫;4-尾脚;5-踩踏机构;6-踏板;7-弹簧杆;8-挡板;9-限位槽;10-固定凸起;11-固定杆;12-弹力带;13-手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用于下肢关节康复的训练床,包括床板1和床腿2,床板1设于床腿2之间,床板1上设有按摩靠垫3,患者在床板1上做康复训练时,按摩靠垫3可消除患者疲劳,缓和头部和颈部的神经痛,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辅助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床板1的一侧对称分布有尾脚4,尾脚4之间设有踩踏机构5,踩踏机构5包括踏板6、弹簧杆7和挡板8,弹簧杆7设于踏板6与挡板8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弹簧杆7的数量,挡板8固定于尾脚4之间,尾脚4上设有限位槽9,踏板6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凸起10,固定凸起10与限位槽9相对应,踏板6通过固定凸起10滑动在限位槽9上,踏板6上设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上设有两根弹力带12,弹力带12的一端设有手绑套13。

本发明中尾脚4之间设有踩踏机构5,患者躺在床板1上,将手绑套13套在手臂上,然后脚蹬踏板6,踏板6受到压力,在尾脚4上水平移动,挤压弹簧杆7,弹簧杆7压缩变形是个缓慢的过程,使得患者的脚蹬动作变得柔和、缓慢,有助于患者下肢恢复,避免弹簧杆7的反弹作用过强,而对患者造成反伤效果;踏板6来回水平移动,通过固定杆11来回拉动弹性带,从而带动手臂做伸展恢复训练,通过下肢主动训练带动上肢做被动训练,完成上下肢联动性综合训练,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本发明结构简单,连接灵活,安全稳定,使用方便,可帮助患者自主完成上下肢联动性综合训练,加快关节功能康复。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