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肉鸡鸡球虫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158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肉鸡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肉鸡鸡球虫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鸡球虫病是肉鸡养殖中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雏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多为带虫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病原为原虫中的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世界各国已经记载的鸡球虫种类共有13种之多,中国已发现9个种。不同种的球虫,在鸡肠道内寄生部位不一样,其致病力也不相同。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致病力最强;毒害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中三分之一段,致病力强;巨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以中段为主,有一定的致病作用;堆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前段,有一定的致病作用,严重感染时引起肠壁增厚和肠道出血等病变;和缓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寄生在小肠前段,致病力较低,可能引起肠粘膜的卡他性炎症;早熟艾美耳球虫寄生在小肠前三分之一段,致病力低,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病变。布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后段,盲肠根部,有一定的致病力,能引起肠道点状出血和卡他性炎症;变位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直肠和盲肠。有一定的致病力,轻度感染时肠道的浆膜和粘膜上出现单个的、包含卵囊的斑块,严重感染时可出现散在的或集中的斑点。鸡球虫的感染过程:粪便排出的卵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约经1~2d发育成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被鸡吃了以后,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配子、合子。合子周围形成一层被膜,被排出体外。鸡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使上皮细胞受到严重破坏,遂引起发病。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鸡球虫病的防制主要是依靠药物。使用的药物有化学合成的和抗生素两大类,从1936年首次出现专用抗球虫药以来,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40余种,现今广泛使用的有20种。中国养鸡生产上使用的抗球虫药品种,包括进口的和国产的,共有十余种,而当前存在的这些药剂普遍具有针对性不强、易产生抗药性、不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等缺点。技术实现要素:针对当前肉鸡养殖中存在鸡球虫病防治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治肉鸡鸡球虫病的方法,对1-3周龄肉雏鸡饮用护肠剂,可以达到抑制球虫在宿主体内进行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从而减少其繁殖数量以及传染数量的目地,日用量根据肉鸡的体重而定,每100克重日使用量为0.3-0.5克,该护肠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生甘草13.2-15.3份、防己7.8-8.8份、杏仁5.6-6.9份、吴茱萸4.3-5.7份、蝉沙4.2-5.6份、连翘3.9-4.4份、白芨3.5-4.6份、滑石粉2.5-3.6份、川穹3.1-4.3份、苡仁2.7-3.4份、鸡油菌2.5-3.1份、赤小豆2.3-2.6份、半夏2.5-2.8份、天花粉1.2-1.9份、葶苈子1.3-1.7份、土鳖虫1.5-1.9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护肠剂的制备方法为:(1)将所述重量份的生甘草、防己、吴茱萸、蝉沙、连翘、白芨、川穹、鸡油菌、天花粉、葶苈子剪碎至1-2厘米长,有利于煎煮中药性的释放,加入30-35倍体积份的水煎煮2-3小时,前1小时温度控制在150-200℃,后面温度控制在100-120℃,煎煮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放入0-5℃的冷藏室,冷藏起到抑制各有效成分进行不必要的化学反应,稳定药效的作用,放置24-36小时后过滤,将滤液与滤渣分离;(2)将所述重量份的杏仁、苡仁、赤小豆、半夏、土鳖虫以及步骤(1)中得到的滤渣研磨成粉,与滑石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同等体积的黄酒浸泡5-7小时,黄酒作为药引子,起到加快药性配伍的作用,再加入3-5倍体积的水煮1-1.5小时,使抗虫病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在溶液中;(3)将步骤(1)中的滤液与步骤(2)得到的水煮液混合均匀,每100克混合液滴入2-3滴艾叶精油,具有锁住护肠剂药效的作用,再经过高温消毒即得所述护肠剂。作为对上述步骤进一步描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肠剂的饮用方法为在喂食饲料前空腹使用,更加利于肠壁对药剂的吸收,充分发挥药效,隔1天使用一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给1-3周龄肉雏鸡饮用护肠剂,该护肠剂由以下原料制成:生甘草、防己、杏仁、吴茱萸、蝉沙、连翘、白芨、滑石粉、川穹、苡仁、鸡油菌、赤小豆、半夏、天花粉、葶苈子、土鳖虫,可以达到抑制球虫在宿主体内进行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从而减少其繁殖数量以及传染数量的目地,预防效果好,抗病能力提高快,并且不会使球虫产生耐药性,防止再感染,抗球虫指数达到210,因感染鸡肉球病的死亡率为0.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防治肉鸡鸡球虫病的方法,对1-3周龄肉雏鸡饮用护肠剂,可以达到抑制球虫在宿主体内进行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从而减少其繁殖数量以及传染数量的目地,日用量根据肉鸡的体重而定,每100克重日使用量为0.3克,该护肠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生甘草13.2份、防己7.8份、杏仁5.6份、吴茱萸4.3份、蝉沙4.2份、连翘3.9份、白芨3.5份、滑石粉2.5份、川穹3.1份、苡仁2.7份、鸡油菌2.5份、赤小豆2.3份、半夏2.5份、天花粉1.2份、葶苈子1.3份、土鳖虫1.5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护肠剂的制备方法为:(1)将所述重量份的生甘草、防己、吴茱萸、蝉沙、连翘、白芨、川穹、鸡油菌、天花粉、葶苈子剪碎至1-2厘米长,有利于煎煮中药性的释放,加入30倍体积份的水煎煮2小时,前1小时温度控制在150℃,后面温度控制在100℃,煎煮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放入0-5℃的冷藏室,冷藏起到抑制各有效成分进行不必要的化学反应,稳定药效的作用,放置24小时后过滤,将滤液与滤渣分离;(2)将所述重量份的杏仁、苡仁、赤小豆、半夏、土鳖虫以及步骤(1)中得到的滤渣研磨成粉,与滑石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同等体积的黄酒浸泡5小时,黄酒作为药引子,起到加快药性配伍的作用,再加入3倍体积的水煮1小时,使抗虫病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在溶液中;(3)将步骤(1)中的滤液与步骤(2)得到的水煮液混合均匀,每100克混合液滴入2滴艾叶精油,具有锁住护肠剂药效的作用,再经过高温消毒即得所述护肠剂。作为对上述步骤进一步描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肠剂的饮用方法为在喂食饲料前空腹使用,更加利于肠壁对药剂的吸收,充分发挥药效,隔1天使用一次。实施例2一种防治肉鸡鸡球虫病的方法,对1-3周龄肉雏鸡饮用护肠剂,可以达到抑制球虫在宿主体内进行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从而减少其繁殖数量以及传染数量的目地,日用量根据肉鸡的体重而定,每100克重日使用量为0.4克,该护肠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生甘草14.2份、防己8.3份、杏仁6.2份、吴茱萸5.0份、蝉沙4.9份、连翘4.2份、白芨4.0份、滑石粉3.0份、川穹3.7份、苡仁3.0份、鸡油菌2.8份、赤小豆2.4份、半夏2.6份、天花粉1.5份、葶苈子1.5份、土鳖虫1.7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护肠剂的制备方法为:(1)将所述重量份的生甘草、防己、吴茱萸、蝉沙、连翘、白芨、川穹、鸡油菌、天花粉、葶苈子剪碎至1-2厘米长,有利于煎煮中药性的释放,加入32倍体积份的水煎煮2.5小时,前1小时温度控制在180℃,后面温度控制在110℃,煎煮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放入0-5℃的冷藏室,冷藏起到抑制各有效成分进行不必要的化学反应,稳定药效的作用,放置30小时后过滤,将滤液与滤渣分离;(2)将所述重量份的杏仁、苡仁、赤小豆、半夏、土鳖虫以及步骤(1)中得到的滤渣研磨成粉,与滑石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同等体积的黄酒浸泡6小时,黄酒作为药引子,起到加快药性配伍的作用,再加入4倍体积的水煮1.3小时,使抗虫病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在溶液中;(3)将步骤(1)中的滤液与步骤(2)得到的水煮液混合均匀,每100克混合液滴入2滴艾叶精油,具有锁住护肠剂药效的作用,再经过高温消毒即得所述护肠剂。作为对上述步骤进一步描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肠剂的饮用方法为在喂食饲料前空腹使用,更加利于肠壁对药剂的吸收,充分发挥药效,隔1天使用一次。实施例3一种防治肉鸡鸡球虫病的方法,对1-3周龄肉雏鸡饮用护肠剂,可以达到抑制球虫在宿主体内进行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从而减少其繁殖数量以及传染数量的目地,日用量根据肉鸡的体重而定,每100克重日使用量为0.5克,该护肠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生甘草15.3份、防己8.8份、杏仁6.9份、吴茱萸5.7份、蝉沙5.6份、连翘4.4份、白芨4.6份、滑石粉3.6份、川穹4.3份、苡仁3.4份、鸡油菌3.1份、赤小豆2.6份、半夏2.8份、天花粉1.9份、葶苈子1.7份、土鳖虫1.9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护肠剂的制备方法为:(1)将所述重量份的生甘草、防己、吴茱萸、蝉沙、连翘、白芨、川穹、鸡油菌、天花粉、葶苈子剪碎至1-2厘米长,有利于煎煮中药性的释放,加入35倍体积份的水煎煮3小时,前1小时温度控制在200℃,后面温度控制在120℃,煎煮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放入0-5℃的冷藏室,冷藏起到抑制各有效成分进行不必要的化学反应,稳定药效的作用,放置36小时后过滤,将滤液与滤渣分离;(2)将所述重量份的杏仁、苡仁、赤小豆、半夏、土鳖虫以及步骤(1)中得到的滤渣研磨成粉,与滑石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同等体积的黄酒浸泡7小时,黄酒作为药引子,起到加快药性配伍的作用,再加入5倍体积的水煮1.5小时,使抗虫病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在溶液中;(3)将步骤(1)中的滤液与步骤(2)得到的水煮液混合均匀,每100克混合液滴入3滴艾叶精油,具有锁住护肠剂药效的作用,再经过高温消毒即得所述护肠剂。作为对上述步骤进一步描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肠剂的饮用方法为在喂食饲料前空腹使用,更加利于肠壁对药剂的吸收,充分发挥药效,隔1天使用一次。对比试验随机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1周龄肉雏鸡150只,由蚌埠市宗洼专业合作社提供,均分为5组,前4组分别接种纯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50000个,前3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3的方法操作,第4组不用药,第5组不接种不用药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相同的饲料及喂养方法饲养至5周龄,每天观察各组鸡的饮食和粪便情况,第35日龄称重、捕杀,观察盲肠病变情况并计分,同时采取盲肠内容物测定OPG值(盲肠卵囊数),通过治疗指标来评价本发明的方法治疗鸡球虫病的效果。抗球虫指数(ACI)采用默克公司的标准计算抗球虫指数:抗球虫指数(ACI)=(相对增重率+存活率)﹣(病变值+卵囊值)。药效判定标准为:ACI小于120,判疗效差;ACI为120-160,疗效中等;ACI为160-180,疗效良好;ACI大于180,判疗效优秀。其中:相对增重率(%)=接种用药组的平均增重/不接种和不用药组的平均增重×100%;存活率(%)=(组内总鸡数-每组因感染鸡球虫病死亡的鸡数)/组内总鸡数×100%;在球虫感染后第4天至第8天收集粪便,按照McMaster's法计算每克粪便卵囊数(OPG)根据OPG值,按照下述方法换算卵囊值,当OPG为0-0.1时,卵囊值为0;当OPG为0.11-1.0时,卵囊值为1;当OPG为1.1-1.9时,卵囊值为10;当OPG为2.0-5.9时,卵囊值为20;当OPG为6.0-10.9时,卵囊值为30;当OPG≥11.0时,卵囊值为40;病变值=每组平均病变记分×10;病变记分根据剖检后肠道病变的严重程度记分:0分:无肉眼病变;1分:盲肠壁有很少散在的癖点,肠壁不增厚,内容物正常;2分:病变数量较多,盲肠内容物明显带血,盲肠壁稍增厚,内容物正常;3分:盲肠内有多量血液和肠芯,血凝块可见灰白色干酪样的香蕉型块状物,盲肠壁明显增厚盲肠中粪便含量少;4分:盲肠中充满大量的血液和肠芯,盲肠肿大,肠芯中含有粪渣或不含,因球虫感染死亡鸡也记为4分。将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项目相对增重率(%)存活率(%)卵囊值病变值抗球虫指数第一组98.696.700195.3第二组99.210000199.2第三组98.996.700195.6第四组51.345.9172060.2第五组10010000200通过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防治肉鸡鸡球虫病的方法十分有效,防治结果和没有受到鸡球虫感染过的鸡群几乎无异,大大降低了肉鸡养殖的风险。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